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阴阳石 > 霞——“点点”来袭(五)

霞——“点点”来袭(五)

书名:阴阳石 作者:南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15 23:01:44

杜小月拥有无限的力量,但是她的心已然倦了,在半个时辰的疯狂进攻后,她停在了倒在血泊中的午佛身边。

午佛的面容已经不成样子,他微弱地向杜小月问道:“施主心中的怨气莫非已经除尽?”

杜小月 没有直接回话,她反问他道:“你莫非能代表为我带来灾难的罪人?”

“自然不能。”

“那你这样做有何意义?”杜小月并没有使出最后一击,转身就要离开。

午佛却在此时开口提醒道:“不觉得可怜吗?对于自己来说,我看不到你的过去,但看得清你身上的别人种下的‘恶果’,无辜地去承担别人的错,难道这些年的怨念,就是这样低微的程度吗?”

杜小月背对着午佛,沉默了大约十息时间,便一声不吭地走了。走出去三四步,忽的觉出身后传来菩萨调,立马回头去看。

金光灿灿的佛像下,午佛一身洁净地盘坐在那里,身上没有一点伤痕,宛如真佛一般。缓缓睁开双眼,午佛笑盈盈地对着杜小月说道:“阿弥陀佛,施主身上的怨念已经少了一半,且听我一曲菩萨调,余下的怨念也便能化解,施主之后便能放下一切,尽情地享受人间滋味了。”

“你休想!”杜小月心中哪里放得下自己对亲人和灾难的牵挂,她立即捂住双耳,朝着大伙跑去。而午佛的菩萨调,也正从背后响起。

众人不是第一次碰见拥有独特术的敌人了,但每一次都令他们束手无策。从午佛的信仰角度来讲,木子云等人都是罪孽深重的,身上的恶因越多,午佛的菩萨调便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他们无形和有形的进攻,都能被其无法理解的信仰之力化解,只有同样拥有信仰的风筝,有制约对方的能力,但由于风筝道行尚浅,不会是午佛的对手。

“嘁”木子云愤愤道:“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和尚实在难对付,我们再耗他几轮,若还不奏效,索性就撤吧。”

“同意!”虎子应和道:“别跟这秃驴再多耗了,我们尽快脱身,远离这是非之地。”

“阿弥陀佛”午佛神情平淡,“诸位施主莫非以为自己能逃出佛的手掌吗?不妨试试吧...”他双掌一合,身后金佛扩大数百倍,但只是虚影,并不是实体,而且颜色也不那么金光闪耀了。那金佛也并未有什么动作,但每一个人的背后都出现了一轮佛光。

风筝急道:“不好。”她眼中能看到众人看不到的光景,大伙身后不仅仅是佛光,还各有一个金光罗汉,他们的姿势是固定的,像是尊金色雕像,也看不出有什么战斗力。当众人移动之时,那些罗汉也会跟着一起移动,无论多远,都一直能保持原样,它们已经脱离了午佛,正是以众人身上的“恶因”为能源,“恶因”只要得不到精华,它们就会一直存在。

午佛低声自语道:“唉,老衲的道行还是太浅,只能唤出些佛像,却唤不出真佛来,这佛家万古流传的精华,怎能是我着几十年能够理解的了的呢....”

木子云总觉得身后有东西,他回头去看,除了空气一无所有,连佛光也看不见了。这并不能对他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相当于给他的心理安上了一个甩不掉的累赘。他一直觉得背后有人,有一双眼睛在死死地盯着自己,无论做任何事都像是暴露在无数人面前一般,让他好不自在。

风筝从自己身上抽出来一条金丝线,并掐住线头,开始往众人身上引。虽然道行很浅,却能够通过信仰对信仰的干扰力,将众人身后的佛光都通过万物的联系,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不久后,大伙的负罪感消失了,但所有罗汉和佛光就都聚集到了风筝的身边。

风筝大汗淋漓,却都是冷汗,她感觉到十几把刀在戳自己的脊梁骨,仿佛有一万道声音,在不断地提醒自己曾经犯下多少的罪孽。

“镇定...”风筝如此自我安慰道,“自古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道理的认知也有是非深浅,他虽早我几十年得道,但不见得所顿悟的道理就比我高深,我擅长的不是道理,而是万物的情理,这一点,道人们和佛家人都不曾注重,不如就此来与之抗衡。”

想罢,风筝就在众罗汉“围观”之下,对午佛发问道:“请问大师,若有一女向您乞讨粮食,您给还是不给?”话音刚落,午佛身边便出现了一个乞丐女人的身影,她拿着半边碗,可怜巴巴地盯着午佛的脸...”午佛在下意识间直接伸出手去,但手中并无一物,顿时缩回手来,念道:“阿弥陀佛,若我有粮,定会施舍。”

“倘若你没有呢?”

午佛微微眯起双眼,叹一口气,说道:“人各有命,这或许就是她的造化吧。”

“所以,她的结局只会是死亡?”风筝继续问道。

“或许解脱,重入轮回,是她最好的结局。”午佛平淡地说道。

风筝的眼睛中闪出了众多无头无尾的金丝线,它们飞入女乞丐的身影,午佛再看去,便能感知到乞丐身上类如杜小月一般的“恶果”,她承担了别人的“恶因”,可谓是十足的可怜人。午佛难免动了恻隐之心,又叹了口气,面容有些悲意,说道:“可怜人。”说罢,便开始念经超度。

“大师,您当真不出手相救吗?”

“阿弥陀佛,老衲无能为力。”

谁料风筝与午佛之间,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意念空间,这是二人信仰之力的交锋,一旁的众人,是看不见发生了什么的,只感知到风筝和午佛之间有一股异样的气场,不似能量,但不可贸然的靠近。

无边道长曾与午佛如此交锋过,却无奈败死,风筝一入意念,便从情出发。

女乞丐站到午佛面前,开口问道:“大师,我立刻就要死了,只需一口吃的,我便能活。”

午佛摇头道:“老衲身上并无粮食。”

“我听闻佛家有一先祖,愿割肉喂鹰,大师您一心向佛,为何不能有如此善举呢?”

“这......”午佛忽的接不上话,迟疑许久才回道:“不可...”但又过了片刻,抬起右手,手中多出一把刀来,将刀柄递给了乞丐,接着说道:“你若要吃,便亲自来割吧,老衲无怨无悔。”

女乞丐接过刀去,作势就要往午佛手臂上划,却突然停住,收回刀,往自己胳膊上划去,划下血淋淋块肉来,递给午佛道:“大师,谢谢你的肉。”

午佛吃惊道:“老衲愿割肉给你,你为何割自己的肉,还要说成我的肉呢?”

“这正是大师给我的肉啊?”女乞丐回道:“我动刀的那一刻,虽是可怜使然,却已经成了罪人,在佛家世界,因就是因,果就是果,我因人间磨难而沦落至此,着实可怜,但割人肉以自食,便罪恶滔天。我造就了恶因,果要结在大师的身上,按大师您的做法,岂不应当先杀了我为好?可反过来想,指使我如此做的又是大师您,那么大师您又是恶因的源头,还是恶果的归属,因果均在大师身上,我只成了个虚无之物,可这道联系却不能无我,是我先向大师乞讨食物,这块肉从我身上来,却从大师心中划落,你我之间徒增因果,算来算去,我还是得感谢大师您,但按照大师的做法,我还是得死,免得恶果继续在人间传扬。这块肉已成了因果的替代物,你我均有恶因在其上,既属于我,也属于您。”

“阿弥陀佛,施主想得复杂了,我愿割肉与你,既然施主亲自动手会造就更多的恶果,那老衲便亲自动手吧。”边说着边拿过刀来,朝着自己手臂划去。

“你为何要救我。”乞丐突然打断他道。

“施主不是想要活下去吗?”

“可我一生受苦,即便活下来,也是困苦难行,早晚还要饿死,你现在救我,岂不是让我再多遭两年的罪?”

午佛怔住了,他缓缓回道:“我佛慈悲,若施主想活,老衲愿出手相助,但若施主想死,老衲也愿为施主超度。”

风筝在不远处静静立着,她要赌上一把,若赢了还有胜算,输了就当真没有办法了。女乞丐忽然拿着刀,朝着自己的脖子捅去,午佛下意识的伸手去抓,一把将刀抢回。

风筝松了口气,而女乞丐向午佛发问道:“大师?为何要救我?”

“我佛慈悲,不忍见施主寻死。”

“但死亡于我来说,是最大的救赎和解脱,我今日不死,明日还会遭人间疾苦,难道可怜之人,连轮回的选择都做不了主吗?”

午佛一时间接不上话,乞丐接着问道:“大师觉得割肉喂鹰是对是错。”

“自然是对。”午佛立即回答道。

“但从佛理来讲,鹰吃了肉,之后照样会饿死,死前还会承受更多的痛楚,既然结局已经注定,为何还要去徒增困苦呢?佛家的做法,不该是帮助其进入轮回吗?为什么从佛家先祖到如今大师您,都做了违背佛理的事呢?您救下了我,我因此要承担痛苦,就代表着我承担了您种下的恶因和恶果,那依据佛家道理,大师您可谓是罪孽深重,不该自我裁决吗?”

“阿弥陀佛,佛家人心中有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能救人,老衲甘愿受罪。”

“但你的行为并没有令我活的有多好,反而更加的悲苦。”

午佛不言语,乞丐却在几息之后,趁午佛还没反应过来前,将肉送到了午佛的手里,微笑着说道:“谢谢你大师。”说罢,便转身走开。

午佛竟从那乞丐身上感受到了少了近半的痛苦,他连忙将她叫住,不解道:“既然施主并没有因为我的举动得到帮助,为什么施主的怨念还是少了如此之多呢?”

乞丐回过头来,笑道:“因为大师给了我另外的东西。”

“何物?”

“身为人的情。”

“情?”午佛摇着头,回道:“出家人六根清净,自然没有人间七情六欲。”

“大师能割肉与我,不是大义,而是情义,千古以来,佛家、道家都将万物联系归结于道理,却不在意情理,一个讲究六根清净,一个讲究充耳不闻、顺其自然,但情意却无法被断绝,大师能违背佛理来救我,自然是有情之人,至于大师的慈悲之心,也不过是人间温情所在罢了。”

午佛皱起眉头,几息后,忽的甩出手去,乞丐消失,而风筝和午佛来到了许久前无边道长和午佛抗衡过的那两个佛家、道家世界。

午佛指着两个世界说道:“你看,佛理无论在盛世还是乱世都是行得通的,但‘道’理却寸步难行。”

风筝自知无法在理上胜过午佛,所以必须要转移午佛的注意力,她回道:“道家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承认自身的情感,以及人间的情理,那些来求问命运的人,不过是寻求一些安慰,道家人只需多一些温情,那便能做得更好了。”底下道家世界的道人,圆滑地安慰着来询问命运的百姓,其实他们最后的结果还是劝解对方顺其自然,但说法之中参加了关怀与肯定,那些迷途之人只因这种暖意而拥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在乱世之中,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口粮食,一个安居之地,还需要陪伴和温情,在大雪之际,一句关怀的作用不亚于雪中送炭,道人在承认并接受感情后,道家世界也难得的迎来了一次辉煌。

再看佛家世界,由于午佛刻意的去强调佛理,刻意的认为自己六根清净,而收敛自己的情感,以至于来求佛问路的人,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原先的佛家人会令无饭可吃的人甘愿带着微笑饿死,让无路可走的人,以佛祖为信仰,充实的活过剩下的每一天,但现在的佛家人反倒是与人间格格不入。

怎么可能有六根清净的人,只要他还有一丝善心,他就不可能是无情之人,午佛在迷茫中慌乱了内心,风筝身后的罗汉和金光全部消散了。

风筝及时说道:“望乡杀了亥子(望乡将所有事都告诉了风筝),自有罪孽,但情理使然,若不是他活,便是亥子生,那你现在要杀的人便是亥子了。”

意念世界消失了,午佛瞪着风筝说道:“组织内相残,不可饶恕!”

风筝说道:“我若罪孽深重,还要杀十个可怜之人,你是否会阻止?”

“当然阻止!”午佛斩钉截铁地回道。

“可若我是‘点点’的成员呢?”

午佛忽然怔住,风筝继续说道:“在佛理与组织的规则之间,你选择哪个?”

约莫十息后,午佛说道:“佛理至上,这是不能更改的。”

“也就是说,你看到亥子在欺辱可怜之女,你也会加以阻止对吗?”

“是的,这也是为什么老衲与亥子很少见面的原因。”午佛接着说道:“老衲同样杀人,但所杀之人定是有罪,人间罪孽重重,杀的越多才会越干净。”

“倘若亥子必须要欺辱可怜人,而你偏偏要阻止,你们二人难免会动手,在生死之间,不是你死便是他亡,这时的生死还能受规则的限制吗?亥子本就是大罪之人,欺辱可怜人无数,身上背负的恶因恶果更是沉重,你杀他再合理不过了。”

“老衲定会手下留情....”午佛脱口说道,但说完便愣在原地。

“是了”风筝笑道:“佛理还是离不开情意,若你不杀亥子是因为情理,那同样也不该杀望乡,若你注重组织规则,那同样也不该杀望乡,因为那场战斗必有生死,活下的人只是幸运之人,若非要定个因果,也是亥子有错在先,既然恶因已被除去,剩下的恶果大师不去救赎,反到要来灭杀,这样的事,我是难以理解的。”

“恶因、恶果,老衲看的清楚!”午佛身上戾气爆发,“他杀了亥子,身上大有罪孽。”

“但你对亥子会手下留情,为何不能对望乡同等的对待呢?这便是你对组织里成员们的态度?”

“休要说错乱来迷乱老衲,亥子不曾与我有生死之战。”

“那是因为他无法胜过你吧,即使有,你也不会杀他,这是你自己说的,你像个假和尚,坚持的所谓的佛理,不过是一厢情愿,为什么亥子不能死,望乡就必须死呢?你的佛理为什么会掺进情感呢?佛理究竟是什么?你看到的因果究竟是无情的还是有情的....”

午佛盘坐而坐,眼睛盯着地面,或许在神思。

风筝静悄悄地退后,而其他人早就没了踪影,风筝也立即飞出了海,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午佛被虚假的假话勾入了一场苦海,千古以来,佛、道两家都刻意的将情撇开,令自己更具仙气模样,殊不知情一直都在,在它们浮上水面之时,佛与道势必要费尽周折才能将其消化了。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