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阴阳石 > 第二十二章 吟游诗人的谜语(十六)

第二十二章 吟游诗人的谜语(十六)

书名:阴阳石 作者:南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15 23:01:44

第三幕 “掌灯见狐王,鹦长莺长鹰” ——九州·北宋·柳居龄《灯油笔谈》

“所以这都是你写的故事?”木子云就坐在一个四面简陋的屋子里,看不见窗户,但知道此时为黑夜,桌面上燃着一盏油灯,除此之外,还有一套朴素的文房四宝,以及一本用粗线缝纸成册的书,第一页纸当做书面,上书“灯油笔谈”四个瘦削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书着“柳居龄”。

而木子云的旁边,桌子的正前方坐着一个短胡须的中年男子,这男子正是《灯油笔谈》的作者柳居龄,之前的故事,便是他向木子云一一讲出的。讲的时候故事是精彩动人的,但是人却没有眉飞色舞,木子云总觉得怪怪地,而此刻也并不能感知到自己的伙伴在哪里,他一直是自己一个人。

柳居龄保持着看书的姿势,目光也是盯着书皮,平静的回答道:“并不是我写的,蒲宗易写下了狐王的故事,白松元的《恨不疯语》记下了杜宝玉,韩玉真收集了金丝笼的歌谣,我只不过是解释了自己书皮扉页那句话——掌灯见狐王,鹦长莺长鹰,正是从这几个故事中来的。”

“你就没有自己的故事?”木子云问道,也狐疑道,“你就不能看看我?喂喂....这本书你至少打开呀,总是看书皮算什么?难道还没有开始写?”

“说起故事,我也有一个”柳居龄回答道,“关于一只鹰的故事。”

“你先别说,让我猜猜”木子云突然打趣道,“这也是..”

柳居龄打断了木子云的话,继续讲道:“我在浮山县的时候,亲眼见过这么一档子事,那时候闹旱灾,百姓们人人都吃不饱,官府也算是讲情面,把赋税降了又降,可总不能降到无吧,所以总得交上一点。山上的树,连树皮都没有留下,我曾看见一个老汉,饿的双手扒土,把土抓下一层又一层,朝着自己没肉的胳膊上猛咬,留下的牙印也都刻在骨头上了。

那时候有一个猎户,他自小就养着一只鹰和狗,旱灾时候,山上几乎没有什么活物了,猎狗和鹰都没有了用处,也没有食吃,一个个饿的皮包骨头。猎人的妻子让他在鹰和狗之间挑一只赶紧杀了,他们的两个孩子马上就要饿死。都是从小养大的宠物,哪个都不舍得杀,可家里的窘迫已经逼得他无路可走,无奈之下,他必须要作出抉择。

听说鹰和狗好像明白自己的主人要做什么,那一天都争相凑到猎人面前,不是为了求生,而是为了求死。当天,猎户的家中传出了肉香,那只鹰分得了一碗狗肉,可鹰却一口都没有吃。猎户吃了一口肉便吐了,愁苦地坐在门外,把鹰脚上的绳子解开了,要放它归山。

那只鹰在猎户房顶盘旋了两天,后来猎户家的肉香没了,孩子又开始叫了,鹰便飞走了,而猎户的妻子把猎人臭骂了一顿。

也许是为了感谢不杀之恩,那只鹰隔三差五,总能叼回来些东西,死老鼠、野菜根,总之是能吃的,而猎户一家,也靠着这些勉强度日,在别人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他们却还能一个不少的活着。后来,山上的东西实在没有了,鹰要得飞很远,才能找到食物,猎人的妻子埋怨的声音越来越多,猎人也在鹰再次叼来食物之时向它埋怨道‘怎么渐渐变得这么少?不能多一些吗?’起先还是埋怨,后来直接就是命令和咒骂了,饥饿会让人失去理性,暴露出本性,猎户一家肚皮越来越饿,对鹰的意见就更大了,后来几乎是十天,才能送回来一点点食物,猎人的妻子便开始劝逼猎人去把鹰杀了,再吃一顿肉。

鹰很难再带回什么食物了,猎人考虑之下,决定按妻子的去做,当那只鹰再欢喜的叼回来一只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只死老鼠时,迎来的却是猎人的无情。猎人先让鹰落到自己手臂上,接着出其不意的掏出刀来,鹰的机敏性还是足够高的,它虽躲避不及,但只是伤了翅膀。

那只鹰惊愕的飞到天上,又迎来了猎人的冷箭,躲开了三箭,却被第四箭射中了左翼,猎人眼睁睁看着黑鹰落下天空,喜冲冲地带着两个孩子去捡从前的伙伴,现在的猎物。然而他们到了大致的位置后,只发现了血迹,却没有发现尸体。找了整整一天也没有发现,猎人怀疑是村子里的其他人把鹰捡走了,气恼地在村子里转,就看哪家会飘出香味。

五六天之后,山上也找遍了,村子里也没有香味出来,猎人便认命了,不找了。

可是有一天,那只鹰又出现了,再度在猎户房顶盘旋,饿的两眼冒金星的一家人,欢快地蹦起来高,他们看见了鹰嘴里叼着的死老鼠,猎人吹着熟悉的口哨,命令鹰落下来,然而,那只鹰盘旋了一阵后,突然飞向了旁边一户人家,并将那只老鼠投了进去,接着便飞走了。

猎户气恼的去敲那户人家的门,没有得到回应,透过门缝发现,里面一大一小两个男人,用木条串着那只死老鼠,烤了,正在分着吃,猎户急得破口大骂。那两人吃完了,才开开了们,猎户骂道他们偷了自家的口粮,他们却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谁说是猎人的?三个人扭打到了一起,黄昏时,猎人才鼻青脸肿的回到了家。

鹰后来常出现,但食物总是落到旁人家里,所以猎人常常与人打架,与村里人的关系闹得很僵,有一次看见了鹰,直接放箭去杀它。

村里人都知道有这么吃送食的鹰了,起先他们感激涕零,说它是老天降下来的福音,可是鹰送的食物太少了,每每都会引起人们的哄抢,人们便开始咒骂老天的吝啬,咒骂鹰的无能,一村的人,只等鹰的食物,后来,全村的人都开始射杀那只鹰了,都想吃一顿像样的肉。

那只鹰又消失了一段时间,再出现时,嘴里和爪子上都抓着死老鼠,村民们看了喜得大呼小叫,纷纷拿出家伙去接,那只鹰在村子上盘旋了一阵,接着叼着食物往山里飞去,一大批饥肠辘辘的村民在后面穷追不舍,浑然不觉自己到了一片沼泽地。等村民们察觉过来,已经晚了,所有人都陷入了沼泽那只鹰扔下了死老鼠,接着就站在了山顶,冷漠地看着所有人陷入泥浆,慢慢死去,咒骂声、哭饶声、央求声传遍山谷,但老天没有再降下福音。

后来,那只鹰消失了,听说后来大灾期间,丢了不少孩子,听说就是被一只黑鹰叼走吃了。”

柳居龄说完后,顿了一会儿,没有叹气,又道:“这就是‘鹰’的由来。”

“嗯嗯”木子云一只手托着头,侧着脸说道:“所以谜语到底是什么?我到底要破解什么秘密?找到那只鹰,还是分析一下前面几个故事是真是假?”

柳居龄没有回话,好像是个木头人一般,保持着看书的姿势。

木子云突然一把将桌上的书拿过来,翻开了书皮,扉页上的确记着那一句话,但是接着往下翻,厚厚的一本书里,竟没有一个字。”

木子云问道:“你还没有开始写啊,莫非是想把那些奇异的故事集录在这一本书上?”

连问了几个问题,柳居龄都没有回答,在他即将恼的时候,柳居龄突然转过头来,笑得十分诡异,说道:“只有一个故事是真的,那个人是谁?只有一次机会,说吧。”

木子云瞬间愣住了,这就是谜语,来得太突兀,他甚至都快忘了前面几个故事的细节。上下打量了柳居龄一番,过了一会儿,笑着说道:“反正不是你吧,我就觉得你有问题,嘶...你刚才说只有一个故事是真的,但问的是‘那个人’是谁,也就是说,韩玉真、白松元、柳居龄、蒲宗易,这几个人里只有一个是真的,肯定不是你,对吧。”

柳居龄没有回话,他的表情保持着刚才说话时的诡异笑容,但就像是定格了一般,没有任何变化,木子云心下断定,这个人就不是真的。

侧过头去,木子云看上桌面上的黄灿灿的灯光,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之中,许久之后,柳居龄突然又说道:“还有三十数的时间,二十九、二十八、二十七.....”

“谁定的?怎么这次这么快?”

“十七、十六、...十、九、八...”柳居龄木讷的读着数,木子云马上要从这四个人中挑出一个来,就在最后的两息时刻,木子云突然大喊道:“我知道了!真正存在的那个人,是杜宝玉!”

柳居龄瞬间如雷击一般,定住了身体,也就在此刹那间,他终于有了人的神情和气息,不再像一块木头,他“活了”,他转过头来,眼中已有血色,几乎颤抖着声音问道:“为什么?”

“嘿嘿”木子云笑了笑,回答道,“既然只有一个人是真的,那么所有出现过的人物都可以算上吧,如果是作者,我就得仔细回顾他们记录下的故事,可是呢,这些故事跟作者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猜啊,现在如果坐在我旁边的不是柳居龄,而是白松元,他的那本书上,可能除了那个故事,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了,因为他、你、蒲宗易、韩玉真都是假的,被创造出来的。

其实除了杜宝玉之外,那几个故事,都似无头无尾,似真似幻,却也都能在杜宝玉这里找到影子,那个因狐妖而获得荣华富贵的刘玉士,最终被狐妖关在一间小屋子里,没日没夜的看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我想,这跟杜宝玉家道中落后,被寄托了整个家族复兴的期望,被强逼着没日没夜的学习考功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至于金丝笼儿?呵呵,我猜也是说的杜宝玉自己,他被个书生关在地窖里,必须要作出好诗,才能活下去,那书生却因那些诗而得名,这和黄莺很像吧,被关在金丝笼里,每天要表演一个节目,否则就会面临侮辱,鹰的故事,也说明了他看透了人间冷暖和人的丑恶无情,唉...我解释的只能这么多,你就说我猜对了没有吧。”

片刻之后,柳居龄的目光黯淡了,多了几分忧伤,他的模样渐渐变了,变成了个落魄的白面公子,他苦笑了一声,叹了口气,说道:“那两个书生,一个叫吕文侯,一个叫陈书昂,他们以为我是疯子,把我关在地下,只有写出好诗,才能换得一碗臭饭,我想活下去啊,虽然已经伶仃一个,但还是不想草草的死去,后来,我利用了陈书昂,用几首好诗引得他二人内斗,趁机逃了出去,然而他们已经因为我的诗,颇有名气,我报不了仇,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忍气吞声,还得躲着他们,呵呵。”

木子云说道:“所以只能在故事里出气,把他们杀死了,你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心思,编出不同朝代的作者,把自己都当做其中一个作者笔下的人物呢?”

杜宝玉没有回答,木子云恍然大悟,叹道:“原来如此,你正是不想让世人知道你是真实存在着的呀。”

杜宝玉面如死灰的绝望道:“天是不公平的,我的命运是不公平的,整个人间都在捉弄我,我遍体鳞伤,却无人陪伴,哈哈哈....我这弱小的人儿,怎么就不能把他人玩弄于股掌,我编出一个个人物,故事、诗人、词人、等这些故事都家喻户晓,传诵千年,再令真相浮现人间,那时候,所有人都被我耍弄了,他们以为的大师、大才,不过是我这臭屁烂虾的笔下人物罢了,呵呵呵...”

“后来...你找到你的玉了吗?”木子云问道。

杜宝玉没了声音,彻底沉寂下去,脸上也没了生气,这时候,昏暗的房间里,在木子云的背后传出了耀眼的光芒,他回过头去,前方是一条“光路”,看不到尽头,白光充盈着每一处地方,他迈开脚步,迷茫的走了会儿,好像没有走出去,木子云停了,嘴角一勾,说道:“你早就找到了,韩玉真,那个与你转身相见的韩章衣,才是你的真玉啊。”

杜宝玉闭上了双眼,微微勾起嘴角,舒适的笑了,而木子云的背后飞出来一只鹰,轻轻地嘶鸣着,盘旋着飞舞,木子云就跟在它的背后,那只鹰后来变成了黄莺,又变成了鹦鹉,木子云走在耀眼的白光中,他知道,他并不是走向陷阱,而是走向谜底的最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