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 第770章 加封大典,垒筑京观,贺武威王

第770章 加封大典,垒筑京观,贺武威王

书名: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作者:布响玩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8 11:39:05

金陵城里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党争,在大丧音的钟声里暂时画上了休止符。

自那桩除夕血案之后,金陵城的局势便向着完全不可控的方向在发展,无人能够看清楚黑雾散去后的大梁会是个什么样子,太皇太后的薨逝使得人们心中更蒙上一层阴影。

这位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深得臣民子孙爱戴。

金陵城里处处可见缟素。

哪怕是京城里的寻常百姓都在哭泣哀悼。

为期三十天的守灵期很快开始。

守灵期按照礼制,大梁朝所有的皇子都必须留于宫掖之内,不许回府,不许洗浴,困无床铺,食无荦腥,每日叩灵跪经,晨昏哭祭。

皇嗣跪祭,诸臣相伴。

誉王跟太子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够勉强撑着,但没过两天的时间,这哥俩便撑不下去。

这两位均是养尊处优的性子,如何能够挨得过守灵这三十天,兄弟二人便想着法子开始在暗中搞些手脚,其他皇子们虽收敛些,但也难免去效仿。

大家都做了,等于大家都没做。

谁也告不着谁的状。

陪祭的大臣们看在眼里,不敢议主。

但却将所有皇子的表现记在心中,只能说是良莠不齐。

皇子里,倒是靖王军人体魄,纯孝肝胆,祭礼守灵一丝不苟,无半分违礼制之处。

在陪祭的高阶大臣里,不论文臣还是武将,其实也都有偷懒磨工的嫌疑,金陵城里大部分的武将都远离沙场多年,身子骨大不如前。

严苛按照祭礼章程走下去,只怕守灵期没到,人先死半条。

诸臣们一眼看下去,武将里面似乎竟真的只有还未开典加封的年轻武威王,能够扛起军中重担。

随着谢玉锒铛入天牢,京都里诸武臣的心思难免有所变动。

武臣结党营私,无疑是皇帝不喜欢看到的,但在朝堂体制内部混,总得讲派系。

文臣与武将,便是两条泾渭分明的河流。

陆泽在孝殿的时候,倒是偶尔会有武将悄声的与其打声招呼,释放着善意。

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武威王便是以后大梁武臣队列里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这些老辈的武臣一贯持有中立态度,虽说没有攀附的想法,但至少要跟武威王表达下善意。

人们不知道武威王对待朋友的态度,但却绝对知道他是如何对付敌人的。

守灵期间,金陵城的大人物们都被圈进了宫里。

整个皇城白日罢市、夜里宵禁,各处戒备禁严,生怕在三十天的服丧期出点儿什么淫盗凶案。

陆泽如今名义上还节制着巡防营,他倒是成为了能够自由出入皇城的那个。

如今的巡防营兵士,在陆泽面前只剩下臣服。

正如陆泽那天夜里出现在宁国侯府外的时候,那位巡防营统领欧阳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按照命令率兵进入出事的侯府。

陆泽的驭下手段相较于前任宁国侯来说,更加直接,且眼里更不揉沙子。

效果自然更好。

在巡防营的掌控下,金陵城这三十日竟过得安静无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件。

陆泽这一月时间里,倒是跟京兆府尹高升变得更加熟络。

“高升大人,这几月的金陵城可有大案发生啊?”

“咳咳,回禀武威王,今年的京兆府相较于去年来说,算是安稳了许多。”

民间刑名案件、日常巡检、缉捕盗匪、水火救助这些事情是京兆衙门的职责;而城门守卫、夜间宵禁、镇压械斗之类的事项,则是归巡防营管。

双方互通有无,关系倒还算可以。

京兆府尹这个位置,自古以来便是被人们称作是京城父母官。

大部分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还都是归京兆府管。

高升上任已数年,唯独在去年,他最是头疼。

在去年经手那么多的案子,可不是鸡毛蒜皮。

陆泽轻笑着与高升交谈。

去年的诸多案子皆是梅长苏鼓捣出来,用以搅动朝堂风云,削弱太子跟誉王麾下的势力。

而今年的话...案子虽然不多,但局势相较去年只会更加动荡。

三十日的守灵期结束之后,灵殿之内全仪出大殡,誉王跟太子两个人演技爆棚,在梁帝面前嚎啕大哭、撕心裂肺,哭诉着太皇太后对他们这些孩子的疼爱。

梁帝本人同样是悲苦不已,甚至于还得高湛在旁小心搀扶才行。

梁帝看着灵柩,神色恍惚,忽地想起来了皇祖母在当初神智尚清醒时跟他的最后一次谈话。

那还是赤焰案最初暴发的时候。

历经三朝却从不干预朝政的太皇太后亲上武英殿,满面是泪地要求梁帝,将林殊的名字从主犯名单上删去。

太皇太后伤心欲绝,自知保不住赤焰军,只能希冀保住那位曾外孙的命。

梁帝万般无奈只能答应了太皇太后,未将林殊列入必捕主犯;可私下却密令谢玉要确保林殊死在梅岭,最终赤焰军覆灭,谢玉以赤羽营激烈抵抗为由回禀了太皇太后。

后来,京都大变。

今年,谢玉被下了大牢。

当初的箭矢射了回来,正中眉心。

灵柩仪驾自宫城朱雀大道出,一路哀乐高奏,纸钱纷飞。

陆泽领着巡防营,护佑左右,听着哀婉乐音里夹杂着皇族宗室的哀哭声,陆泽看见了靠近灵柩最近的纪王爷,纪王爷没有哭,只是小心翼翼的扶着太皇太后的灵柩。

喧嚣哀乐里,无人听见纪王爷的呢喃自语。

“皇祖母,到了那边,你应该会开心的吧。”

“至少能看到晋阳姐姐。”

陆泽目光眺望着远处皇族卫陵的方向。

空中似还有当年无形的箭矢射了过来,不知又会射入谁的眉心?

.......

出殡日后,皇帝复朝。

南楚使团的人,上书向梁帝请辞。

南楚这次主动提出联姻,原本就是为了结好大梁,好腾出手去平定缅夷祸乱,如今婚约虽未达成,但国丧期的大梁不得主动兴兵,目的总算达到。

陵王这批人,来的时候是由誉王亲迎。

在走的时候,梁帝特下旨意,令武威王亲送,算是给足了排场。

尽管南楚的人对此只感觉浑身不舒服。

哪有让狡猾并且睚眦必报的猛虎来送人的?

宇文暄自知,这是梁帝对于自己在那晚插手进宁国侯府的事情感到不满,这桩案子总归是件丑案,尤其还涉及到莅阳长公主当年旧事以及大梁皇族的体面。

你宇文暄私下接触不行,竟还将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梁帝能不生气吗?

“陵王殿下,一路好走。”

南城门处,陆泽脸上泛起丝丝笑容,引得宇文暄脸色极其难看。

但宇文暄却还是压制住了心里怒火,他知晓自己在大梁境内根本奈何不了对方,如今的陆泽,用位及人臣来形容都不为过,而且最关键的还是这家伙根本不讲道理。

宇文暄不怕耍嘴皮的,只怕这种不讲闲话、只讲拳头的。

“多谢武威王亲送,本王深感荣幸。”

陆泽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期待着跟陵王殿下次见面的那天”

宇文暄并未理解陆泽这番话的意思。

南楚使团启程离开金陵。

......

不久之后,被判流刑的谢玉同样自南城门离开。

无人知晓江左梅郎曾到天牢里看望了这位谢侯爷。

曾经威风赫赫的一品军侯如今只有一副枷锁傍身,与其他的流刑犯一样,由两个粗野衙役押解着,连水火棍也不比别人多带一根。

消息很快传入到了陆泽耳朵里。

这时的陆泽正在陆上舟里涮着火锅,面前坐着的曼妙女子正贴心侍奉左右,若是让誉王殿下看到恐怕会目眦欲裂,因为这位女子赫然便是他视若禁脔的美女谋士秦般若。

誉王殿下这些年久想将秦般若收入后宅。

但秦般若百般拒绝,平素里大都是在故意的吊着誉王。

她从未有如今日这般,贴心侍候,宛若婢女。

秦般若斟着茶,低声婉约道:“谢玉今日流放,莅阳长公主前去相送,南城门喧闹,曾有人见谢玉似乎是写下过什么东西,转交到了长公主手上。”

陆泽沾着小碟里的浓郁料汁,将鲜嫩羊羔肉送入嘴里,转而喝口清香春茶,十分的惬意。

他缓缓开口道:“般若觉得谢玉写下的是什么?”

“流放黔州,千里之地何其漫长,写下来的,自然是保命的东西。”

秦般若是个很聪明的人。

虽不及其师尊璇玑公主,但绝对算得上位合格的谋士。

如果不是梅长苏占有隐匿暗中的先机,手上握着的力量又十分庞大,秦般若不会败得那般快。

见陆泽没有说话,秦般若接着说道:“犯下这种大罪,陛下不株连谢府便已是大赦,哪怕赶上国丧,谢玉这种罪责都要判个斩刑...悬镜司的那位夏首尊,似乎是想要保下谢玉的命。”

“谢玉写下来的,那便是夏江的把柄。”

陆泽赞许的鼓了鼓掌:“说的不错。”

秦般若见陆泽心情不错,悄声开口问道:“王爷,我们何时动身回西境?”

这些日子的秦般若安稳睡眠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她的心思就又杂乱了起来,因为在陆泽膝下的秦般若总隐隐有种面对自己师尊的感觉,令她不由去胡乱多想。

陆泽轻声道:“估计要等陛下寿诞过去。”

国丧期间禁止主动挑起兵戈。

西境军如今已经将獠牙真正显露出来,大渝虽在后面又夺回了几座军镇,但陆泽已经将刀子狠狠插到了大渝心口上,无论大渝如何使力气,都只会令自己伤势加重。

大渝那边后知后觉,陆泽这手棋的狠辣之处。

西境军只将包括邗辰关在内的三处关卡隘口以及四处军镇作为基点,其余军镇占领后没多久就选择放弃,等到大渝反应过来后才发觉,陆泽拿下的七处地盘已经隐隐构造出犄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造成的深远影响,远比人们想象当中更加严重。

秦般若挑了挑眉:“要等到八月底再回去吗?”

八月,对于朝野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日子。

一是八月十五的中秋团圆节。

二便是八月三十的皇帝寿诞。

陆泽点头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西境军凭借着初战猎杀玄布的军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邗辰关,那是我在去年梁渝第一次大战时便留下的暗手,否则又如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刀插入到大渝心脏里?”

秦般若眼神恍惚,只感觉面前的陆泽实在难以令人看透。

很难想象,占据琅琊高手榜头名的武威王在沙场谋划上还有着这般造诣。

世上,怎么可能有这般的存在?

.......

国丧期,全国禁止音乐。

所以螺市街直接变得极其安静,哪怕会有人在晚上偷摸来到青楼,却丝毫不太敢在这种场合奏乐,三年国丧期毕竟长了些,民间一般会有人悄悄违制,但大多都是在府上。

红袖招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秦般若却并不在意。

甚至于连誉王那边对她的信任殆尽,都没有放在心上。

我都认了武威王为主,还去管誉王做什么?

秦般若不时会来到陆上舟,在陆泽身边的秦般若总感觉她自己并不像是个谋士,而是学生。

这种久违感觉只在故去的父亲跟师尊身上感受过,所以秦般若自己都没有发现,他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了陆泽很大的影响。

七月末,梁帝于迎凤楼举行敕封王爵大殿。

虽并未有礼乐之声相伴,但金陵城臣民百姓乌泱泱拥挤在一块,人们遥遥的看着迎凤楼上那道英姿勃发的身影,无不折服于武威王之气度。

耀阳刺眼夺目,却远不及百姓们的目光如炬。

人群里,秦般若愣愣看着王服加冕于身的陆泽,她神色迷离。

梅长苏今日也出现在了迎凤楼前。

黎纲在其身边低语道:“宗主,秦般若也来了。”

“按照我们这段时间搜集的情报,这位誉王府的谋士,似乎改换门庭,搭上了武威王...”

梅长苏轻叹道:“那便找个时间,跟武威王见见吧。”

不仅是梅长苏。

誉王殿下也知晓了自家谋士的背叛。

萧景桓怒不可遏。

“武威王陆泽...不过是凭借着机缘巧合的战功走到今天。”

“如何与本王贵胄嫡脉的七珠亲王相提并论?”

誉王很生气。

后果不严重。

.......

陆泽并未理会京都里的这些人跟事。

而是默默等待着来自于西境的消息。

八月初十。

西境军破大渝南谷关,杀敌逾两万,俘虏七千,谷口筑京观。

陆泽轻笑道:“谁说国丧期不能动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