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 第447章 是人都会死

第447章 是人都会死

书名: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作者:布响玩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6-16 23:50:37

此刻,盘踞在大陆南部的庆国,瞬间成为了整个大陆讨论的焦点。

封诰。

这是古时帝王们才会举行的浩天仪式。

而在那时的帝王,可不是现在所谓小国君主能够比拟的存在,而是真正能够统一大陆的大帝,庆帝这一举动,无疑于是对于这片土地上其余诸国的赤果果挑衅。

南庆虽然是大陆第一强国,但距离统一这个天下,还是有些为时尚早。

不管是休养生息多年的北齐,还是在大陆东部那个名为城池但却是个小国度的东夷城,亦或者是西胡草原上纵横的金帐大营,都不可能接受南庆的封诰。

庆帝这一看起来失心疯的举动,同样使得整个朝堂变得空前统一起来。

中书门下有着数位须发皆白的老学士声泪俱下,拼死想着让庆帝能够收回旨意,因为这样的圣旨是把整个庆国放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要知道,这些年东夷城那个四顾剑入庆国皇宫刺杀,整整有过五次,甚至有一次都已经来到了御书房的门口,带着浓浓杀意的大宗师,近距离跟庆帝双目对视。

这样的局面,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全天下有着数不尽的人想取走庆帝的项上人头。

这些人为名、为礼、为私仇、为国恨、为了庆国征伐天下的马蹄声可以不再响起。

而庆帝似乎是想着让全天下对于庆国有敌意的人,都能够知晓这次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论是庆国之外的人,还是庆国的人。

......

夏日末,微风起。

这个时节,位于海畔的东夷城满是咸湿的海水气息,在海上掀起的海风洋流常年的吹拂着这座城市,夏日的温度极为宜人,在大暑时令刚刚过了没两天,东夷城的人便已早早添了件衣裳。

只是这时候的东夷城里,却没有人在意时令变化。

酒坊、饭庄、茶肆间,各处都在争相谈论着庆国的自大以及庆帝的自负。

东夷城的城主府位置在城池的北方正中心位置,这座以商业闻名于天下的大城,每日的人流量达到了个极为恐怖的地步,只是这里的治安条件却十分的好。

原因很简单,东夷城有着全天下最多的九品高手。

因为这里有着位剑道大宗师。

“乱点儿好、乱点儿好。”有着胆子极大、性格激进的大商人眼里泛着浓浓的精光,似乎可以看到不久以后动荡起来的大陆,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也有安稳的城中人,不想要平静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他们去到北城外十里处,对着草庐方向默默的祈祷:“平安便是福,谁又能够保证,未来的生活会比今天更好呢?”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的知晓一个事实:真正决定东夷城命运走向的,并不是在城中的城主大人,而是在城外十里处那极为朴素草庐当中的那位老人。

他叫四顾剑。

城北草庐前,杂草横生。

这座看起来十分破旧的草庐背对着东夷城方向,似乎在替身后这座繁荣的城池抵挡着所有风浪。

据说,那位四顾剑大人小时候便喜爱木剑砍芦苇,后面便砍出了个剑道大宗师。

其实当人能够站在足够高位置的时候,在小时候的种种细微琐事都会被人们翻阅出来,当着放大镜细细观看,主动忽略其中不实之处,找出自己愿意相信的部分,视为信奉目标。

但实际上,只有当事人自然才清楚,从山脚一路的走到山巅,究竟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这他妈绝对是个陷阱。”

“庆帝那个老王八蛋,不知道又跟那老跛子钩织什么阴谋轨迹,真把老子当成白痴了吗?”

草庐传来阵阵的骂声。

看起来就如同市井中粗鄙不堪的老汉在骂街一样,谁都想不到,东夷城背后的大宗师并不是他们相信当中那般的高大上。

在草庐之外,有位中年男人虔诚的跪在略显湿润的泥土地之上,男人面容古朴,但此刻脸上却洋溢着丝丝狂热,正在恭敬无比的聆听着师父教诲。

他是四顾剑的首徒,九品上实力的剑道大家,云之澜。

平日里的四顾剑根本不理会政务,都是云之澜代表着大宗师意志,配合东夷城城主管理着这片土地,维系着东夷以及周遭诸国的繁荣。

政治嗅觉在这些年培养的极为敏锐的云之澜,在听到庆国传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知晓,这绝对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如今机会就摆在面前,他必须要考虑这是不是此生仅有的机会。

庆帝...

这是个令所有敌人们都会感到无比惊惧的存在。

而如果能够把东夷在这个世上最大的威胁除掉...

此刻,云之澜的呼吸不免有些急促。

若是能够除掉庆帝,那以后的东夷城便不用再那么低声下气的面对着庆国。

庆国那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每次都喜欢让东夷城来背黑锅,不是没有原因。

因为东夷城都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东夷城什么最多?

自然是钱。

而庆国之所以能够成就如今大陆上的霸主地位,那位擅长东征西讨的无上军事奇才,庆国皇帝,才是最为根本的原因,这是个个人实力能够改变浩渺历史的波澜年代。

庆帝,竟然隐隐成为了压在四大宗师头上的君王。

世上没有人怀疑这个君王的雄心壮阔。

人们害怕他,所以人们都想杀了他。

这次,看起来就是最好的机会。

云之澜调整呼吸,再度跟师尊重复着他的计划跟想法。

“师尊,庆国京都传来第七份密报...”

“弟子以为...”

许久之后,草庐里声音响起。

“庆帝坑钱,不怕,因为这玩意要不了东夷的命。”

“你知道,为什么东夷跟周边小国夹在北齐跟南庆之间,左右逢源,委曲求全,但却始终没有被人吞灭?”

面对师尊提问,云之澜没有半点犹豫,立刻回答起来,声音里带着股子难言的狂热与自信:“因为东夷有您,因为东夷有剑。”

“不错,大宗师这玩意儿虽然没什么了不起,但却足够的恶心,庆国那个老王八蛋如果不是顾忌我跟北齐那个秃驴,怕是早就要掀起吞并天下的大战。”四顾剑的声音显得有些落寞:“所以,大宗师都不会选择随意出手,更不可能轻易的展现态度。”

参天大树如果随着天地的风势发生倾斜,一招不慎便有着根基破裂的风险。

那时候再想要回头,就已经不太可能了。

“但可惜,再大的古树都会枯竭,大宗师...也会死。”

听着草庐里师尊的声音响起。

云之澜后背冷汗瞬间袭来。

每个人心里的大宗师都是属于站在云端的无上人物,哪怕是云之澜这个九品上的高手,跟寻常百姓们的想法都是一样,可大家似乎都渐渐忽略了重要一点——大宗师也是人。

为何世人对于那虚无缥缈的神庙如此崇敬?

不就是因为神庙沾染了个神字吗?

“再看看吧。”

......

北齐,皇宫。

溪涧之间的溪水股股流淌向富丽堂皇宫殿旁的潭水中,无暇白玉堆积而成的小谭彰显出无形的贵气,北齐竞豪奢远甚于南庆,当年大魏朝分崩离析以后,北齐豪族战家于硝烟中起兵,最终建立起来了如今北齐的万里山河。

北齐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全部弓着身子,默默低着头,距离这池潭水很远很远。

与庆国略显开放的风气不同,北齐这里对于太监宫女们的管理是极为严格冷峻,自从小皇帝登基原来,出于各种原因,从这个宫中抬出去的很多很多。

今日,北齐身份最为尊崇的三位大人物此刻正在一块闲钓,这三人,哪怕是常年侍奉在皇帝太后身边的贴身太监们,都很少见到三人在一块,这只能证明会有大事发生。

坐在最中间的是北齐小皇帝,他乌黑的头发被系在脑后,小皇帝英眉挺直,五官极其俊朗,整个人的身上散发着股子英气。

小皇帝那双纤细的手随意的握着手中名贵的鱼竿,心思却并不在面前这谭子池水以及鱼上。

良久以后,小皇帝平静开口道:“师祖,母后,这次的事情,朕以为...我北齐不参与为好。两国交锋,最终还是比拼国力强横,还是莫要行险。”

小皇帝口中的国师身披麻衣,头戴笠帽,宛如苦修士一般,双腿盘坐在青石台上。

当年北齐国度大乱,北齐皇族万般危机之际,便是这位稳稳坐在皇宫深处的国师苦荷,扶持着身边那位妇人,让这位小皇帝顺遂活了下来,朝不保夕的局势被这位光头国师化解。

苦荷手握钓竿,望着表面波澜不惊、内里翻跃不停的湖面。

“庆国那个皇帝不是普通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个远比大宗师恐怖的存在,用兵如神。”

“这些年的庆帝隐忍了太久,这让我都有些害怕。”

“唯一能够利用的点...可能便是庆国的内部其实并不是铁桶一般。”

此刻,苦荷眼神里闪着莫名的光彩。

北齐皇太后挑了挑眉,忽然开口道:“南朝那个老二没了什么指望,而那个太子似乎表现的也没有很突出的地方,这庆国的第二代人里,叔公如何看待?”

北齐的当权者们都知晓,如今北齐跟南庆之间归根结底是国力之间有所差距。

积弊良久的北齐很难在短时间里赶上南庆,在未来很多年的时间里,北齐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中都是处于劣势地步,不丢国土便已是幸事,所以北齐皇族很是注意南庆的那些皇子们。

若是在这些皇子当中再出现了个英武强干的庆帝,这绝对是北齐极度不愿看见的事情。

苦荷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良久以后才缓缓开口:“那位东宫太子这两年表现的倒还可以,不像情报里形容的那般荒唐,但庆帝给予南朝皇子的压力太大,应该很难出现超越这位皇帝的存在。”

小皇帝若有所思。

皇太后松了口气,脸上泛起笑意:“叔公,这庆国皇帝愿意搞那些就让他去搞吧,我们任由他们闹去,远远看着,对北齐总归是有好处的。”

苦荷手里的鱼竿这时候快速产生抖动。

国师大人面无表情的把色泽奇好的鲤鱼收起,接着又放回到了池里,他摇了摇头。

“时间...没有时间了。”

“如果我在世间之时,都未能彻底解决掉南庆那头勐虎,那我若是死了,又该如何应对呢?”

太后大惊失色,连忙低语道:“叔公您...您怎么会死呢。”

“是人都会死。”

“所以这一次,我可能要亲自去看看。”

“不然,我心难安。”

......

这时的庆国京都才是真正的热闹。

不论是什么派系的人,都强烈反对庆帝封诰这一举动,原因很简单。

因为庆帝并不是打算在京都郊外的悬空寺庆庙举行封诰大典,而是要去到东海之畔的大东山上,尽管大东山隶属于庆国七路之一的东山路辖制,属于庆国境内,但大东山实在过于靠近边境。

隔海不远处,便是东夷城及诸多中立小国所在的地域。

陆泽这段时间也被整的头有些大。

以中书为首的那些文臣似乎知晓很难说动下了决心的庆帝,所以便转过头来把目光放在陆泽身上,希冀着这位庆国未来的接班人能够站出来,东宫这里每日都会有许多人上门求见。

有着退休后闲赋在家的徐老太傅、有着享誉文坛的一代大家韩衍生、有着...

当然,也有许多人朝着陆泽散发着别样的善意。

因为,庆帝这次打算令东宫监国,其中蕴含了很多意思。

监国期间,太子可以名正言顺的处理接手军务,这对于把军务看作为禁脔的皇帝陛下而言,无疑是次极为大胆的举动,同时也让人们看见陛下对东宫的器重。

......

“要知道,看清一个人的心是很难的。”

“人们常说圣心难测,但实际上,这朝堂上每个人的人心都很难仔细看清楚。”

“朕想要再看看太子的心。”

入夜的御书房里,点着几盏烛火。

庆帝对着面前的大内总管洪四庠轻声开口:“这些年,你辛苦了。”

老太监微微一笑:“能为庆国、为陛下献出这身老骨头,老奴又有何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