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570章 臣没有委屈!

第570章 臣没有委屈!

书名:朕乃一代圣君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12 22:11:34

“是。臣是这样想的,讨宗禄的宗室他们来见臣,无非也就是想要臣递个话,想想办法叫朝廷补上他们的禄米,或是五百石,或是三百石,总归是不吓人的。”

“不吓人?”朱厚照立马提高了音量,“你起了这个头,可知后面怎么办?宗室不得旨意便入京,还上告成功,他们身后还有数千个宗室呢,全都效仿他们,你叫朕到时候拿什么话应对?”

严嵩拱手又弯了一腰,“应对不了就该有解决之道了。”

朱厚照脸色一变,随后笑了起来,“你是要把这帮人给急坏了啊。”

“正是。陛下要解朝廷宗藩之困,只能是不得不解,可是如何不得不解呢?这个账得让人算,这个麻烦能让人惹,臣愿替陛下做这个惹麻烦的人。到时候按照旧制,朝廷解决不了这个麻烦,那么陛下就不得不改旧制了。况且他们一急,便也不会阻拦陛下了。”

朱厚照点头,“不错。一个座王府朝廷每年得给禄米一万石,眼下大明朝有几十个王爷,这就是几十万石,再加上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宗人府现有记录的宗室有近三千人,便是其余的宗室禄米少些,也要平均每人500石,这就是一百五十万石。合在一起朝廷每年要给禄米二百万石。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有几个省份一年的禄米能有两百万石的?

国库每年的税粮看似维持在高位,可消耗也不少啊,军饷、赈灾、官俸,那是处处要钱,朕就是翻修座宫殿那都舍不得。真要一年能剩个两百万石,朕就存个十年,弄他个二千万石粮食给朕的将军们。”

有二千万石的粮食,再多开辟几个马场,养些马,到时候他就敢喊出大明版本的‘三十万北凉铁骑’。可是它每年不剩这么多粮食啊,就这天下还饥民遍地,救也救不过来呢。

“陛下所言极是,眼下已近年底,下一年的秋粮还未解缴入库,上一年的则已基本消耗一空,只留一些应急,若是惹得天下宗室都来讨要禄米,户部必然是要急的。况且上百万石的粮米,就是户部有,拿出来怕也心疼,他们一定会说按照旧制,不必给齐。”

朱厚照给了几分笑意在严嵩的脸上,“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加的要恨死你了。”

“臣食君禄,是为陛下解忧,臣读圣贤书,是为做一名忠君之臣,至于长短,留待旁人去说便是。”

“嗯。不过,一年两百万石的粮食,朝廷不是给不起啊。你这个账得让他们算得更加惊心动魄些。”皇帝略有深意的这么讲了一句。

“陛下的意思是?”

“得有人去给大伙儿讲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皇帝掐着腰走上台阶,“一张纸永远无法对折七次的故事。”

这就是严嵩不能理解的了,“一张纸怎么无法对折七次?”

“当然不是绝对的,不过要找到能对折七次的纸在这里是不可能的。”朱厚照单手指了指他,“这件事可以找书院里的格物学院帮忙。尝试尝试,看看朕说的是不是真的。道理朕不与你讲了,讲了你也不懂。

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开枝散叶’。你去算一算,太祖皇帝时不过二十几个宗室,到朕之时才一百多年,再有一百年又该是多少人?又该是多少粮?这么一算就会发现,此制不改,我大明不要说万世基业了,就是三百年都撑不过去。叫太祖皇帝知道大明还不如弱宋,你说他会不会责怪我们这些后世的不孝儿孙?”

“那,陛下要如何改?”

严嵩敢问出这个问题,他有这个自信。

朱厚照也觉得这小子很有奸臣之才,于是就和他坐下来慢慢说,“要限制藩王的财富,不法之财要清退,这是其一。其实朕不想杀人,都是自家人,杀了是叫外人看笑话。其二,宗藩承袭爵位,不论是不是嫡长子,都要降级袭爵。”

第二点才是真正的杀招。

清王朝就是这么干的。

大清呢,虽然有各种毛病,但是在封建王朝阶段的统治技术确实走向了巅峰,而且解决了过去数个王朝始终解决不好的问题。

王爷,就是一个典型。

在大清,你爹是亲王,你就得降一级,连降了几级之后,几代一过也就不剩个啥了。

所以后来北京城里姓爱新觉罗还一边在路边儿擦鞋的可不少。

一个亲王一年一万石,过一代,全成郡王,郡王一年才两千石,再降一年就是一千石,翻倍往下掉啊。

严嵩此刻方知皇帝真正的用意,不过这样一来会有一个问题。

“陛下,宗室降级袭爵,几代以后无禄米可领,那么宗室又该何以谋生呢?”

降级袭爵其实不难,圣旨一下,说定就定了,有什么的,难道他们还能到京师里来粮不成?

但是严嵩问的就关键了。

明朝为了解决藩王造反的问题,几乎就把王爷们当废物养了起来,干啥都不行。这种活法也就当王爷能行,不当王爷那总得找点儿事儿干才能养活自己啊。

可这样一来,有些祖制就得改了,有些事情就得让王爷干。

而且,你不能够说这个事镇国将军可以干,郡王不可以干,那很可笑,而且很难监管。

所以这个禁一解,就是全解。

“算你聪明。”朱厚照夸奖一句,“这事儿朕想过的。降级袭爵,这是往下,有往下就得有往上啊,如何往上?所以还要再加一个以功升爵。”

严嵩听到这里就跪了下来了,“圣上是千古明君,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太宗皇帝之所以定下这般规矩,也是为了防不忍之祸呀。”

“朕明白太宗皇帝的意思,但是时移世易,若是因循守旧,朝廷养不起那么多宗藩的。再者为了安抚宗室,朕决意设立一些‘宗人缺’。”

宗人缺?

严嵩不解,“请陛下赐教。”

“就是只允许宗室成员担任的官缺,其他人都不允许,算是给宗室的特权。”

这……

似乎有深意啊。

“敢问陛下,是什么样的宗人缺?”

“哈哈哈。”朱厚照开心起来,“你这个家伙油头滑脑,嘴真是刁啊。”

“陛下这是批评臣呢。”

“不,你还是懂朕的意思的。”

严嵩放下心来,看来皇帝并没有糊涂,不仅不糊涂,还很刁钻。

什么宗人缺,什么特权。都是名字好听,关键是要看这些缺是什么位置。

如果是镇总兵,那叫宗人缺,可如果是些不重要的闲散官职,只由宗人担任,看似是特权,实际上也是将他们的权力限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干了事和没干事一个样。

要有这种效果。

皇帝到底不愧是皇帝。

“惟中,”

“臣在。”

“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

“臣领旨,请陛下放心,合适的时候,一定会出个大事的。”

“出大事好啊,事情越大,变化越大。”皇帝转身离开了暖阁,声音由近而远,渐渐消失不见,“成事以后,你要委屈一段时间了。”

严嵩高喊,“为陛下效命,臣没有委屈!”

正德皇帝是个护短的人。

从最初护张永、护杨廷和,到后来护顾佐。真心给皇帝办事的,哪个亏了?

就说王华,因为浙江的事撂到南京去好几年,这不风头一过,眼下又回到京师当着礼部尚书了。

外人都说正德皇帝心思深沉,严嵩却不这么想,昏君才乱来,该赏的不赏,该罚的不罚,完全凭着喜好和心情,根本摸不透。

明君都很简单的,你立功我赏你,不喜欢你也赏你,这还不简单吗?

出宫以后,严嵩回到拍卖所衙,正好撞见所副司徒昊从外间进来。

“惠盐记的情况,怎么样?”

司徒昊回禀,“已经谈过了,尤东家愿意让出些干股,六成。”

“六成?”严嵩笑了,“六成咱们就成打家劫舍的盗匪了。”

“低了她不干呐。”

“这是个聪明人。”严嵩揣手在袖口,一言说中要害,“要是低了,咱们不在乎这些银子,她其实麻烦多。高一点儿呢,官府就会觉得这是皇上的钱,不能叫人给欺负了,就会多出些力。唉,可惜是个女人,不然怕是不让于平海伯呀。”

司徒昊皱眉略作思考,很快也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头也对这个尤三春更加的敬佩起来。

“严所,那咱们应该怎么办?”

严嵩想着一旦‘出事’,这个位置他就待不下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可不能给司徒昊弄得乱七八糟。否则的话,他再回来可麻烦。

“寻个时间,本官见见这个人吧。”

“是,下官明白。”

严嵩没再说什么,他在想刚刚与皇帝的对话,于是乎自己去找了一张纸,叠……然后就发现了神奇。

“来人呐!”

“在!”

严嵩把什么司徒昊这些人都叫了过来,“都找张纸试试看,有没有能对折超过七次的?”

旁人与他的反应一样,从讥笑到加入……

“嘿!这真是个奇事儿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