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道断修罗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忘川桥上说轮回 下

第五百九十三章 忘川桥上说轮回 下

书名:道断修罗 作者:列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15 12:59:55

和尚嘴唇轻轻动了动,喃喃问道:“你说这桥,我是过?还是不过呢?”

孟婆往他杯里添上灵茶,呆呆笑道:“你都站在了桥上,难不成还能退回去不成?还是说和尚你不是凡人,是来我这里讨茶喝的?”

和尚想想也是,嘿嘿笑道:“我这一世究竟还是愚笨了一些,希望借着你这杯灵茶,能让我轮回之后清明一些。”

孟婆摇摇头,望着杯里飘落的一片茶叶,轻声说道:“说实话,于轮回一道,我还是不太清楚。”

虽然在轮回塔中经历了三世轮回,可是离开之后便再无记忆。

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轮回剑法,跟母亲的记忆。

和尚看着他摇摇头,笑道:“和尚我也不懂,所以想着再经历轮回,下一世争取搞明白一些道理。”

孟婆叹了一口气,说道:“轮回之后,你便不再是现在的你了,你还能想着这一世的未修成的缘份么?”

“那也不能强求吧,我这是尽人事,听天意!”

和尚说完抬头看了一眼空中的月亮,笑道:“倒是婆婆你,在这桥上风风雨雨,见多了轮回的众生,想来已经麻木了吧?”

孟婆放下手中的茶杯,往壶里添上水,看着和尚笑道:“和尚你若有故事,我愿意洗耳恭听。”

和尚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看着孟婆笑了起来。

“和尚话多,只要婆婆不嫌麻烦,我便跟你唠叨一会。”

孟婆抬头看着天空的月亮,说道:“还有一会功夫,可以听和尚讲讲故事!”说完拎起茶壶给和尚添上了热茶。

和尚一愣,没想到心若磐石的孟婆来了心思,要听故事。

当下也不好推脱,低头沉思了片刻,清了清嗓子,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这一声叹息,便带出一个久远的轮回。

话说,当年有一和尚云游来到湡水河畔,眼见风景秀丽,再看身后佛寺佛光普照,不免意醉神迷。

自耕自足是和尚的修行,于田间耕作之时挥动手里方便铲,不小心铲断了一条蚯蚓。

和尚急忙双手合十,口诵“罪过,罪过。”

低头将蚯蚓捡起来,再用丝绢将它包扎好,念动佛经为之祈祷。

转眼间,蚯蚓伤势痊愈,身上却永远留下一圈白印。蚯蚓感恩和尚的救命之恩,于是便时常爬进佛堂去听和尚讲经说法。

光阴荏苒,时间慢慢流逝。

蚯蚓得天地之灵气,开始化作人形,投胎寺院附近一户农家。奈何道行尚浅,虽投胎为人形,却无人之骨骼,无法站立行走。

思念之下,蚯蚓托梦给母亲农妇说道:唯有寺院的和尚可救儿软骨之疾。

农妇梦醒,抱着婴儿来到寺院向和尚求救。

只是不巧这天和尚和尚云游未归。眼睁睁看娇儿气断身绝,农妇悲痛之下,竟一头撞死在寺里钟楼下。

寺内僧人和香客皆惊惧不已,纷纷为之落泪伤心。

此时,原来响彻数里的古钟竟然倾刻变声,声声凄惨,如母亲唤儿之声,听之令人泪下。

和尚云游途中正欲返回,突闻钟声变调,掐指一算,知是蚯蚓魂魄不散附在巨钟上。和尚忍不住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急速赶回寺院,吩咐弟子在钟鼓楼前摆上香案,和尚亲自上坛做法。并一再嘱咐弟子,次日不到五更,不可敲钟。

谁知弟子粗心,竟忘了师傅的嘱托,刚至四更,弟子便敲响巨钟。

静坐禅房的和尚长叹一声,此乃天意,他也无可奈何。

原本和尚算定该蚯蚓与佛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缘,但其在尘世造孽深重,必须送到东海清其体、健其骨、除其孽、变其性,然后让它投胎转世。

钟声是其转世的符音,但世事难料天意难违,钟声一响,和尚便已知道,蚯蚓行出不远就已投胎人间。

孽缘未了,日后必生有祸事再生......

却说,距寺院百里之遥的高化郡有一位太守,娶妻为皇帝之女为妻,虽享人间荣华富贵,但仍有一事不如意。

那便是太守夫妇已过不惑之年,仍膝下无后。

夫妻二人为此时常感伤,每逢初一、十五总要到寺院上香祈福。

这年公主果然有孕,十月之后生下一女,此女一出生,满屋生辉,故取名希女。

希女虽是蚯蚓转世,但她聪明伶俐,五六岁时,百家史书便能早读如流,琴棋书画样样娴熟。

只是从小得了一种怪病,见不得阳光。

太守多方求医问奈何效果甚微,后来听说寺院和尚和尚能治此病,于是太守斋戒三月,沐浴七日,亲至寺中跟和尚求药救女。

尘缘未了之下,和尚感其诚心,便嘱咐太守说:“汝女要读佛经,明佛礼,心不可存恶念,身不可有恶行,日后自有神人救她。”

从此,希女将和尚的话牢记在心,便在闺中经常研修禅教。

太守视女如掌上明珠,公主更怜女如心肝宝贝。

希女长到十八岁,皇帝欲废后纳希女为妃,希女知其暴虐无道,断然拒绝。

萧王欲招希女为妃。希女以父病为由推辞。

最自己选定了有神通之称的新帝为皇后,后宫虽然佳丽三千,但武帝酷爱希后,以至每每出行必带希后同往。

而且受希后影响,武帝开始崇尚佛事。

天长日久,武帝由于疏于朝政,引起朝野上下不满,后宫嫔妃对郗后更是恶语中伤。顿时,宫廷内外一片废希后之声。

希后闻此后性情大变,她便倚仗武帝的专宠,开始对后宫嫔妃滥用酷刑,毒如蛇蝎,还经常以莫须有罪名诛杀大臣。大家敢怒不敢言。

且说和尚苦修数年之下终成正果,一时间寺中瑞气氤氲,霞光满天。

皇帝见天际祥光出现,得知寺院的和尚和尚修成了正果,得到无上宝经。皇帝携希后亲往延庆寺聆听和尚和尚讲经,有时把和尚请到宫中讲经。

梁武帝每次听经都如痴如醉,于是下诏敕封和尚和尚为国师。

希后明白自己是蚯蚓另类,见皇帝如此器重和尚,心中又急又怕。

怕的是和尚揭穿自己的老底,急的是宝经弄不到手,就不能彻底根除自己的病。

思前想后之下心生一计,决定除去和尚,得到宝经。

于是,希后精心制作了一笼狗肉包子赐予和尚。

这天,希后对皇帝进言道:“国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杀生食肉,何以为佛。不如留下宝卷,打发他去吧。”

皇帝不信希后所言,派侍卫前去打探。

和尚如实回答:“包子乃皇后所赐,不敢不受,却万不敢食之,已埋至寺院墙下。”

侍卫果然从墙下挖出包子,回去如实禀报了皇帝。

皇帝至此以后便对希后心存戒意,据说寺院埋狗肉包子的地方后来长出了葱、韭、芥、蒜。

又过二年天下大旱,皇帝请和尚颂经祈雨。

和尚开坛讲经,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天降大雨。皇帝大喜,而希后却道:“今期雨至,乃大王洪福所至,岂是和尚所为。”

他日皇帝与和尚论完佛法,询问和尚与皇后可曾有过隙。

和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敢虚言,如实讲述了希后的离奇身世。皇帝听后大为诧异,晚上果见希后腰间长有一圈儿白线,心道和尚果然没有骗他。

此后希后失宠,知是和尚所为,便恼羞成怒,非杀和尚一解心头之恨。

一夜希后身怀利刃,出宫来至寺院。但见佛殿之中,和尚盘膝坐闭目诵经。

希后大喜,一上在刀刺向跌坐在地的和尚。只听咔嚓一声,手中利刃断成了两截。

再看和尚毫发无损,睁开双眼看着希后,口诵佛号:“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希后大惊,慌乱之下逃回宫中。

皇帝自从知道希后的此番恶行,日夜不安。奈何皇帝深信佛教,不忍杀生,便请和尚设坛作法。

于是宫中高塔法坛,和尚端坐坛上念动咒语。

片刻之间,希后呻吟不止,随后化为一条丈余长的大蚯蚓来到坛前,眼中含恨,瞪着和尚。

和尚看着她轻叹一声,缓缓说道:“我救你性命,度你成人,本想让你弘扬佛法,不料你却妖媚惑主,横行后宫,残害无辜人命。”

“今大王英明,不忍害你性命,你且回归本类,好生去吧。”

大蚯蚓低头垂泪,呼啦一声,身体由大变小,直至变回原形。

和尚用禅杖挑起回寺中,将蚯蚓投入土中,放其一条生路,让她回紧本类。

皇帝传旨举国寺院开挖放生池,一来感念希后夫妻之情,二来以示对佛虔诚。

......

说完这个故事,和尚看着孟婆笑道:“故事说完,我也要过桥轮回去了。”

孟婆一听笑道:“和尚这是你的经历,还是旁人的故事?”

和尚一听笑道:“和尚要是有些法力,也不会急着要去轮回重修一世了,这故事里的和尚怕是早就修成了正果,往九天之上而去了。”

孟婆看着他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道:“听了和尚的故事,我却没有什么东西送你,还是请你喝碗汤吧......喝了且过桥去开始你的再世轮回。”

说完起身从锅里盛了一碗热汤递给和尚。

和尚接过木碗盛的热汤,一口一口喝了下去。稍倾,看着孟婆问道:“未知前辈这每日煮的汤都能喝完么?”

孟婆看着他摇摇头:“怎么可能,每天过桥的人数不等,哪能每天都喝完?”

“那喝不远完的汤呢?总不成倒掉了吧,我看你日日熬汤,自己是非常辛苦吧?”

和尚望着锅里还剩下的小半锅汤,轻轻地皱起了眉头,只因他从汤里吃出了灵草的味道,心知孟婆煮汤不易。

孟婆哈哈一笑,当着他的面将锅里剩下的汤往忘川河里倒了下去。

一边倒一边说:“往日让你们喝了汤再过桥......现在好了,饿了就过来喝汤吧!”

只见平静的忘川河中泛起一阵涟漪,不一会倒入的汤便不见了踪影。

和尚看着眼前的一眼怔怔地说不出话来,心道这河里的众生都是不肯喝汤被打入河里永远世不得超生之人么?

收拾了锅碗瓢盆,孟婆看着欲要过桥的和尚问道:“和尚,你今日看到的桥是什么名?”

和尚一怔,这才往桥边的栏杆望了过去。

“我看到的是奈何,哈哈,和尚果然修行不够,还得再苦苦修行一世了。”说完跟孟婆拱手道别,往对岸踏步而去。

“奈何桥?奈何和尚奈何天?”

孟婆望着和尚消失的地方嘀咕了一句,心道轮回之道果然不是自己可以揣摸的。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