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道断修罗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青海岸,同登彼岸

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青海岸,同登彼岸

书名:道断修罗 作者:列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15 12:59:55

当李修元带着淑子和晦明来到敦煌城,也就是当年的月支城外石窟山下的时候,夏天已经过去了大半。

眼见要不了多久就能刮起瑟瑟的秋风了。

当三人一路往上,走在山道上时,李修元还能感受到千年前留下那道大阵的气息。

远远地,在崖坪上打坐的老和尚看着自山间徐徐而来的李修元,禁不住老泪纵横。

喃喃说道:“诸佛保佑,师兄乘愿再来。”

山道上的李修元心有所感,抬起头来望着崖坪上的老和尚,忍不住怔怔问道:“我说,你怎么还在这里?”

淑子和晦明抬头望向崖坪,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是默默地跟在李修元身后往上而去。

少顷,李修元踏上崖坪,老和尚一下子扑过来紧紧地抱住李修元。

形若癫狂,边哭边笑道:“师兄来了,我就放心了。”

李修元拉着老和尚的手,叹道:“这许久不见,你变瘦了……这是我妹妹淑子,这是我给你找的徒儿晦明。”

老和尚看着一脸英气逼人的晦明,不由得问道:“师兄这家伙如此年轻英俊,不会熬不住大漠中的寂寞,半路跑掉吧?”

李修元想了想,淡淡地回道:“他不会。”

老和尚一听这才点了点头,拉着他的手去摸石壁上的符文,手指颤抖如同当年摸着小虎的脑袋一样。

喃喃地说道:“经此一别,转眼便是六百年过去,师兄当年铭刻的符文依旧还在这石壁之上。”

老和尚一番话说出,淑子和晦明两人都齐齐震惊不已。

他们能想像到李修元在太子村里铭刻符文,是为了对付当年的土匪和杀手。

却不料李修元还在这佛窟外的石壁上铭刻下一道巨大的法阵,并且还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

李修元淡淡一笑,伸手去触摸石壁上的符文。

只听嗡的一声,沉睡六百年的符文在瞬间醒来,点点金光闪耀化为一条金龙,在李修元的身边缠绕。

石窟里的诸佛如同瞬间醒来,一时间整片石壁上金光闪耀,佛经涌出,如同有九天神佛在轻诵佛经。

整个石窟都响起了庄严的诵经之声。

看得三人一时说不出话来。

“一切,如梦幻泡影。”

李修元静静地说道:“我们就进去看看诸佛吧,先让晦明拜你为师,完成他对诸佛的承诺……”

这一日,曾经大周的明帝在李修元和淑子的见证下,终入佛门。

成了当年石窟胖和尚,当下老和尚的徒弟。

看着晦明在诸佛前落下一头青丝,李修元静静说道:“譬如昨日种种死,愿你有日也能在这诸佛见证之下证大道。”

换了僧衣之后晦明终是有了几分庄严宝相。

学着老和尚模样,双手合十道:“多谢先生一路相陪,感恩先生当日救命之恩。”

李修元看着老和尚笑了笑:“我做梦也没想能遇上你,如此,今天便请你喝一杯当年我在太子村酿的酒吧。”

老和尚一听,忍不住笑了笑:“那我得多讨几杯,供在佛前。”

李修元看着淑子笑道:“我们便在石窟盘桓几日,再往天山而去。”

老和尚一听皱起了眉头,问道:“师兄还要一路前往天山么?这眼前就在入秋,入秋之后的天山该下雪了。”

“那又如何?便是风雪再大,也阻挡不了我的脚步。”

李修元认真地说道:“当年我就应该跟随老前辈一起往天山看看的,这回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了。”

淑子点了点头,笑道:“我也想看看前辈当年生活过的天山。”

老人是张良的师傅,最后也没有再回到皇城,若不是李修元,淑子和张良怕是最后一刻也不知道师傅去了哪里?

这一天的李修元是欢喜的。

就跟晦明一样,终于找到了自己修行的佛堂,而淑子见到了当年小虎和哥哥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老和尚则是等到了梦里的李修元,可算是皆大欢喜。

入夜时分,晦明早早自去歇息,淑子赶了一天的路,也自去歇息。

佛堂里一盏油灯闪烁,照耀着桌前的两人。

守着一壶灵茶,李修元皱眉问道:“以我当年预计,你要不了十年就能破境飞升,为何一拖六百年?”

这是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事情,难不成自己算错了?

就算自己算错,可是那些灵酒可没有失效啊?

老和尚叹了一口气,苦笑道:“师兄离开第九年,我便感悟到了破境飞升的契机,奈何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传人……”

“糊涂,后人自有后人福,你能替这座山看上一生一世不成?”

李修元万万这想到这家伙因为没有找到传人而强行打断飞升的契机,从此一坐便是六百年。

气得他喃喃道:“我若不是心血来潮起去天山,你岂不是要终老此山?如此,那诸佛会救你于苦难之中么?”

“修行本就逆天,你还敢强行打断,你很厉害嘛!”

李修元气得骂了半晌,想了想这才又给他倒了一杯淑子当年喝过的灵酒。

静静地说道:“晦明这家伙向佛之心你不用替他考虑,他也不会跑掉,你就将衣钵传给他吧。”

老和尚嗅着淡淡的清香,伸出颤抖的双手捧着杯子一口喝光了灵酒。

这才问道:“他这法号,也是师兄起的?”

李修元笑了笑:“放眼将来,莫问前尘,晦明便是他的法号,不要再给他乱起什么名了,虽然他是你的徒弟。”

老和尚一愣,呵呵笑道:“如此就好。”

低头沉思片刻,李修元终是忍不住问道:“我那徒儿小虎呢?后来我离开之后,他有没有跟着母亲回到大漠?”

“那家伙啊?他后来正如师兄所言,成了大漠中最大的王。”

老和尚叹了一口气道:“我可是大漠风云一方的大王,不仅熬死了大汉的天子,还终生对其皇后念念不忘……”

李修元一愣,愣了半天才喃喃自语道:“原来,那些传说中的故事都是真的?这家伙,这不是乱来嘛?”

老和尚叹了一口气:“他对石窟的感情倒是很深,他母亲更是时不时就会来此见佛烧香,没有负了师兄当年的期望。”

“后来呢?”

李修元随口问道:“他不会被自己的仇家杀了吧?依他的性子,估计没少得罪人。”

“那倒不是。”

老和尚叹了一口气,继续回道:“这家伙竟然急流勇退,在一个秋日来见过我之后,便弃了大王之位,带着他的母亲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深处。”

“也有人说他死在月支城里,但我绝不相信,因为他临走之前告诉我,要带母亲去天山上隐居……”

“十有**,这家伙使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骗了他身边所有的人。”

老和尚说到这里得意地笑了起来:“小虎可是师兄得意的弟子,又怎么可能老死在月支城的皇宫之中?”

电光石火之间,李修元想起了他用在晦明身上的一招。

没想到小虎这家伙也有厌倦世间繁花的一天,用上了自己给他的那张保命神符。

如此一来,他倒有可以多怀一份希望,去天山之上寻找故人了。

“你应该还有三年的时间。”

李修元想了想说道:“三年够你把晦明教出来了,我明日会留下一些灵药,便由你一带他踏上修行之路吧。”

师者若父,李修元一路拖着没有替晦明聚气,为的便是当前的一刻。

他要将这师徒两人的情分,在这石窟上的崖坪上烙下一道影子。

……

第二天一早,李修元便带着淑子下山往敦煌城而去。

他没有告诉老和尚也没有告诉晦明,从今天起,他要把晦明的事情彻底忘掉。

两人在敦煌城里待了三天才回。

站在崖坪上等他们的不再是那个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老和尚,而是比当年沧桑了几分的中年和尚,而晦明估计还有佛堂里念经。

淑子的脸上很是兴趣,毕竟她知道此去天山,怕是没什么吃穿可以采购,于是在敦煌城里大肆购买了一通。

而李修元则是将当年没有了结的因果彻底了结,为敦煌一带,有太子村里的百姓消灭了一个土匪的来源。

看着比当年消瘦了几分的胖和尚,李修元哈哈笑道:“如此一来,怕是你当年的师傅也认不出来了。”

胖和尚喃喃苦笑道:“我这就跟做了一场梦一样,如此,多谢师兄慈悲之意了。”

李修元摇摇头:“你把晦明教好就行,让他明菩提意,生慈悲心,做一个大漠深处的高僧,能渡一方苦难。”

胖和尚伸手拉着李修元绕过面前的石壁,往当年小虎练剑的地方走了过去。

当三人来到一道雕刻着菩萨的石壁之下,只见石壁上雕刻着一个怪异的大字,大字用朱砂描红,便是数百年过去,也没有完全褪色。

淑子看着看着呆了起来,嘴里一番念叨之下总觉得不对。

于是扭头看着李修元问道:“哥哥,这字好怪!”

李修元含笑不语,看着胖和尚问道:“这是小虎雕刻在上面的?”

胖和尚笑道:“他在离开的前几年,心情不好时就会来这里住上几日,这字便是他当年花了不少的功夫雕刻在石壁之上的。”

“直到临走之时,也没跟我说说这其中的意思。”胖和尚睹物思人,忍不住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李修元伸手摸着石壁上的子字,如当年抚摸小虎的脑袋,心里感慨万千。

过了半晌才静静地说道:“这是四个字,如果我没猜错,淑子跟你都只看出了其中的两个字。”

胖和尚微笑着回道:“我看了许久,只看出山海二字。”

淑子嘻嘻一笑:“我看出小虎弟弟雕刻的山岸二字。”

我来为你们揭秘吧,李修元喃喃说道:“这是四个字的合体字,应读作山青海岸。”

“山青海岸?好奇怪的意境,小虎这家伙玩什么花样呢?”淑子皱起了眉头。

“山青海岸?如人在苦海划船?”胖和尚想了想问道。

李修元摇摇头道:“我不知道他当时雕刻这四个字时的心情,但是倘若你们再看仔细一些,就会发现这大字的边上,还有四行小字。”

抚摸着面前的石壁,李修元嘴里轻声念道:

自己为善,与人为善。

人人为善,同登彼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