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道断修罗 > 第三百四十六章 论风云秦王登基

第三百四十六章 论风云秦王登基

书名:道断修罗 作者:列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3-11 00:47:11

就在当下,薛万彻正带着两千精兵冲出皇城准备围攻秦王府。

尉迟敬德怕大事有误,不得不请求高祖皇帝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

高祖想想总不能让皇城乱成一锅粥吧,挥挥手,允了尉迟敬德的建议。

这才有了尉迟敬德带着太子和齐王的人头,以及皇帝的敕令,一路直奔秦王府前,呵退了太子手下的将领。

高祖皇帝又让黄门侍郎裴寂,前往太子府上东宫开导太子麾下的诸位将士,将士们闻风早就弃职而逃。

这几日皇城大乱,四十七号也没有开门卖酒。

李修元捧着一卷史书,却在读前朝的故事,从前朝了解高祖皇帝当年起兵反隋的历史。

洪元海从外面采买回来,看着静坐院子屋檐下的李修元禁不住摇摇头。

两人煮了一壶茶,老人将这几日发生的大事跟他唠叨起来。

秦王于玄武门射杀了太子和齐王之后,害怕太子和齐王的亲人日后报仇,于是起了斩草之心。

把太子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br>

齐王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人,甚至府中的幼儿都残忍杀害。

为了防止后人了解这一段黑暗的历史,命人在宗室的名册上除去这些死去人名。

甚至秦王府下的下人传说,这些日子秦王害怕兄弟的鬼魂前来索命,命派尉迟敬德跟秦琼担任门前守卫……

但后为了日日安心,还命人绘制两人的画像挂在门外,两人如此一来,竟然成为大唐百姓争相效仿的门神。

原太子府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后来成为皇帝的后宫的一部分。

其中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杨氏,秦王一直念念不忘的女人,大隋皇帝的妹妹,竟然被秦王纳为妾室。

朝中大臣纷纷在私下议论,认为秦王霸占弟媳,有悖伦常。

只有一部分朝臣认为皇朝本就源自北方突厥的血统,与中原文化的人伦不同,兄纳弟媳很正常的事情。

或许在秦王的脑子里的压根没有什么乱来一说。

这还不算,秦王府诸将领欲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信全部诛杀,并将他们的家产没收官府。

当下只有尉迟敬德站了出来,跟秦王等人说:「太子和齐王尽已伏诛,请殿下放过他们的手下吧。」

由此,诸将才停止了追杀。

玄武门之乱的当天,高祖皇帝颁布诏书赦天下,所谓叛逆的罪名只有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

对其手下的将士,一概不加追究。

一番细细说来,听得李修元脸上的神情越来越冷。

最后忍不住挥挥手道:「都过去了,我可比我所经历的所有往事还要残酷。」

老人摇摇头,低声嘀咕道:「都说祸不及家人,没想到大唐的秦王殿下,却连自己兄弟的家人都不放过……」

李修元不想再讨论这件事情,于是换了一个话题。

问道:「我已经回来,你是不是就要回去跟在师父身边修行?」

在他看来,老人能一个人孤独地陪守在四十七号酒肆之中,只是为了等着自己完成最为艰难的涅槃。

他又怎么可以拖着老人在此?

这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修行,就像他不愿意一直拖累小黑在一样。

无论是小黑还是眼前的老人,甚至是已经离开的淑子,都无法在这一方世界得到更好的修行。

因为这一方的天道不允许。

老人想了想,微笑着回道:「原来想着,你一旦醒来我就能离开,可是细细一想,好像也没有那么着急。」

在老人看来,他倒是想跟在李修元的身边看看更多的风景。

最少,这数十年来,他从一个不理世事的世外之人,读了李修元留下的书,又买了大周和大隋两个王朝的史册。

这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李修元没想到老人倒是喜欢上了这方世界,想想发生的一些往事,也顿时释然开来。

笑了笑:「前辈修为卓绝,于这方世界走上一回,倒是可以跟我一起学着如何修炼自己的心境了。」

挥挥手,试着将大唐发生的一些事情从脑中驱离。

李修元继续说道:「我可能在皇城待上一到二年,要去大漠里走上一回,看看当年的旧友,是否还在那佛窟中修行。」

老人淡淡笑道:「没事,你想去哪便去哪,你酿的那些酒大多还存放在地窖里,这些年卖的酒,都是我自己酿的。」

李修元闻言一时无语,默默地取了两个钱袋放在桌上,推到老人的面前。

苦笑道:「当日在那寺中,只因菩萨一句话,便燃烧起涅槃之火,倒是忘了给你留下足够的费用。」

老人淡淡一笑,回道:「小黑当年给我的金币可够多了,后来淑子和小虎离开的时候,又给了我许多。」

「便是花了这些年,也没有花完……当年跟你学了酿酒,后来我要酿的时候,就去市集上请几个伙计回来帮忙而已。」

说到这里,老人自豪地笑了起来:「你怕是也想不到,我竟然学会了酿酒吧。」

李修元望着天空中悠悠飘过的白云,心道当年跟酒痴师傅学酿酒的往事。

可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将这门手艺,当成一门生意。

当年离开的师傅清虚道长已经跟欧阳东篱和花落雨回到了五域。

而那跟着一道离开的酒痴师傅却一直没有消息。

看来,只有等自己回到天玉城,或者天香城,再去细细地打听一番了。就像当年在天山上离开的老狼和老猿一样。

那些早已离开自己的前辈啊,你们到底去了哪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修元不再出门。

出门采买的一干事物都交给了老人,他只是捧着老人买回来的史册,坐有家中安静地做起了一个学生。

闲来但喝一杯酒,窗前再读前朝书。

从仲夏一直到了秋天,直到九月的一天,老人将还在大隋皇朝梦游的李修元叫醒,告诉他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情。

武德九年七月初七日,高祖皇帝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颁布诏书:「自今日始,朝中大小事务,皆由太子全权处理,然后再上报皇帝。」

同年六月十一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道:「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

六月二十一日,高祖撤销了太子兼任的天策上将府邸,为其登基做好准备。

八月初八日,高祖皇帝颁布诏书,传皇位于太子李世民,自立为太上皇,太祖皇帝依旧居住在太极殿内。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帝位,是为唐太宗。

说到这里,老人叹了一口气道:「自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到登上帝位,大唐的新皇只是花了短短的二个月五天而已。」

放下手里的史册,李修元伸手入面有的茶杯,就着茶水在桌上一笔挥就。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喃喃自语道:「冤死的孤魂已经入了轮回

人间的君王即将开始他的盛世皇朝。」

两人一番长吁短叹,却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一切,毕竟于这方世界,两人都只是过客而已。

李修元想着当年老道士在山上建的木屋,不知道是否还在。

于是跟老人问道:「当年我记得大周的皇后娘娘,在老道士木屋的后面又建了两栋新屋,不知眼下是否还在?」

老人想了想回道:「我今年春天上山踏青还去过,老道士的那木屋已经倒塌了,倒是阿史娜后来找皇宫工匠修的屋子还在。」

李修元淡淡一笑:「我去山上小住几日,你若有事不妨给我传信。」

老人一时不解,忍不住问道:「因为大唐新皇登基?」

李修元想了想,摇摇头回道:「是也不是,当年我有好友葬在山上,趁着还没下雪,我想去山上看看他。」

当年曾说下了雪山,便不再上山的李修元,却在来到大周的时候跟小黑在雪山之巅落脚。

让他感觉到好像过了最伤感的一刻,之后相见,便是喜悦和想念。

李修元在大秦的往事老人并不知道,听他一说也不好多问,只好挥挥手道:「有些事情,只怕你也想不到吧?」

「何事?」

李修元闻言轻轻地皱起了眉头,他从老人的眉眼中看到一丝浓浓的不屑之意。

老人叹了一口气道:「当年大周武帝下令在举国灭佛灭道,在你涅槃之后又征服了北齐,顺便将北齐的寺院也灭了……」

「没曾想到,斗转星移,这才过去了多少年?大隋的皇帝又兴修了不少的寺院,这可真是一个轮回啊。」

老人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眼下大唐换了新皇,不知道是兴佛还是灭佛了。」

李修元淡淡地回道:「秦王杀了自己的兄弟,又灭了兄弟的后人,自然要修佛来一个心安。」

老人摇头说道:「大唐新皇既然已经登基,天下应该会平静上数十年,我们静看就好。」

李修元低头垂眉,喃喃说道:「说得也是,眼下他正值春风得意之时,大唐将要迎来一个用鲜血开创的盛世……」

老人一听苦笑了声,微微皱眉说道:「这话我们私下里说可以,在外你可切莫说与他人听,这些话并没有任何意义。」

老人倒不是怕惹上麻烦,而是替李修元担心。

就跟在大周一样,李修元因为去了大漠深处,小黑去了北齐,两人并没有跟大周的皇朝发生什么冲突。

若是在大唐有了因果,怕是要让李修元头痛了。

李修元自然明白老人的心思,想了想平静地说道:「既然我已经来到了这里,自然不会想着跟皇家之人发生什么因果,放心。」

老人点点头,笑道:「盛世也好,末世也罢,你只要记住自己是过客就成。」

李修元闻言莞尔一笑:「这一回,我可得好好享受一番。」

他心里期盼发生的那些故事,那些活在先生书册里的人物,那些风花雪月,月圆月缺,好的坏的,他都要尽收眼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