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道断修罗 > 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一烽燧,小和尚病了

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一烽燧,小和尚病了

书名:道断修罗 作者:列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5-13 01:29:34

就在三藏牵着马儿缓缓离开,离两人渐行渐远的时候。

马背上的小和尚瞬间惊醒了过来,张开满是血泡的双唇艰难地问道:“哥哥,三藏师兄一个人去,会不会有危险?”

李修元静静地回道:“那是他的路,我们在此稍作歇息,等夜里我去取水。”

完了拉着两匹马儿,往相反的方向而去。

取水对于三藏来说是难于登天,对他来说只是顺手而为之事。

即便这样,他也不能替三藏出手。

这里有三藏自己的修行,更有三藏跟第一烽燧守将的因果,菩萨尚不能替三藏出手,更不要说他了。

小和尚嘴唇动了动:“哥哥,我要喝水。”

李修元抬头望着西去的夕阳,静静地回道:“别急,天阳已经落山,我们先去找个过夜的地方。”

这也是小虎当年教他的法门,荒漠过夜,无论如何要寻一处背风的地方。

小和尚点点头,努力地说了一句:“哥哥,无量是不是很没用?”

摇摇头,李修元轻声说道:“不是,你很勇敢,当年哥哥也因为一场高烧,差一些就死在天山了。”

小和尚嘿嘿一笑,转????????????????眼间又晕了过去。

而这个时候,李修元望出的神识已经看到走到水源处的三藏,被几个将士拦住,带着往去见他们的大人了。

夜风微凉,正是荒漠里的气象。

找到一处黄杨木掩映的背后处,李修元将小和尚从马背上抱了下来。

摊开睡袋将他放在上面,让马儿安静地趴在地上,自己将所有的水袋,包括小和尚的水袋拿了出来。

又在小和尚的身上贴了二张符文,将其隐身起来。

这才一路往第一烽燧下的水源处走了过去,人不喝水马儿可不成,他要先喂马,再想想如何治好眼前的小和尚。

当下的李修元,对于守烽的将士们来说,就是一个隐形之人。

他可以看见那些手持弓箭,时不时探头警惕盯着水源的将士,而将士们眼里只有单调的画面。

甚至连一只飞鸟都没有。

打了水,喂了马儿,又喂了小和尚喝了些水,摸着依旧发热的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三藏要在此地盘桓几日,于是又返回水源处继续打水。

一边往水袋里注入泉水,一边放出神识,看着烽燧里的三藏和守烽将军王祥的对话。

一身行伍出身的守将王祥看着嘴唇开裂,一副失魂落魄的三藏,挥挥手屏退了所有的手下。

递了一碗水过来,三藏双手合十感恩之下接过,一口一口小心地喝了起来。

王祥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看着三藏问道:“我说和尚,你好大的胆子,不知道你的画像已经发到了五烽和整个西去的边关?”

“你一路行来,在路上没有看到荒漠里的白骨吗?你不怕吗?”

王祥扭动了一下自己的脖子,低声吼道:“这鬼地方,有什么好的,你竟然千里迢迢往这里来找死了。”

如同瓜州刺史李昌一样,身为参将的王祥并没有将三藏当成凉州通缉的逃犯。

或许在他看来,三藏能活着走到这里,本身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将蒸好的窝窝头递给三藏,王祥继续说道:“我跟李昌不同,我不懂佛法,只是为你感到不值啊。”

三藏喃喃回道:“我曾发下弘愿要去天竺取回真经。”

王祥一愣,停了一下笑道:“都说出家、持戒,观自在,和尚你自在吗?看你一脸的风霜,我都痛。”三藏咬了一口手里的窝窝头,回道:“自在我心,如佛陀当时在菩提树下枯坐数年所悟,苦集灭道四真谛……”

王祥端起碗喝了一口水,问道:“何为四真谛?”

三藏回道:“四真谛是佛陀所悟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人生本苦,佛陀要我们知道苦的原因,消除苦难的法门,跟达到涅盘目的。”

佛说四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

第一为示相转。四谛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为劝修转。劝弟子修持四谛法门,其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为自证转。佛说既已经证得四谛,当勇猛精进,必能证悟四谛。

其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说到这里,三藏静静地解释道:“简单一点,便是烦恼跟解脱。”

“烦恼,解脱……”王祥喃喃地说道。

“烦恼,解脱……”

水源边的李修元抬头望向夜空,淡淡一笑。

喃喃自语道:“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看来三藏于佛法的修行,当真不错。”

空中没有传来菩萨的回话,只有漫天星光静静地照耀着这一方天地。

回到营地,又喂马儿吃了些豆饼喝了一些水。

一边说道:“趁着这里的水够,你们放开了肚皮喝,管够。”

马儿轻轻地亲了一下他的手,表示心里的感谢。

身后的小和尚挣扎着坐了起来,看着他问道:“哥哥,我三藏师兄呢?”

李修元递水袋过去,让小和尚又喝了几口。

这才取出干粮递给他,静静地说道:“这里的守将还不错,没有绑他也没有揍他,应该不会为难三藏。”

完了伸手摸着他的头,叹了一口气道:“无量,头还痛吗?”

小和尚点了点头,咬了一口饼,笑道:“喝了这许多的水,好像没那么痛了。”

李修元淡淡一笑:“等着你这病好了,你就该长大了。”

无量一愣,不解地问道:“无量好像比刚刚遇到哥哥的时候,已经长大了很多哦。”

“还不够啊。”

李修元轻声说道:“眼下你的,打不过野狼也打不过大漠里的土匪,如何保护你自己保护你的师兄?”

小和尚想了想,嘿嘿一笑:“那无量多吃些饭,多长些力气。”

“吃东西吧,吃饱了睡一觉,或许明天起来病就好了。”

想来想去,李修元只能问问自己的师傅,小和尚这是怎么回事了。

灵药灵酒不敢随便用,怕小和尚太弱,虚不受补。

小和尚倒是乖巧,既然有哥哥取回了水,自己看来不会渴死了。

一边吃东西,一边笑道:“哥哥,等到了前面有市集,我们要好好去逛逛。”

李修元摸着他的脑袋笑了笑:“我跟你一样。”

是夜,风平浪静,吃饱了的小和尚静静地睡去。

因为怕招来麻烦,两人没有生火,李修元忍着没有去煮一道茶来慰劳自己。

没有呜呜的风声,更没有狼嚎,耳边只有远方传来潺潺的水流和小和尚打呼噜的声音。

捧起水袋喝了一口,李修元这回连那几个空酒瓮里也盛满了水。

到了大漠深处,才明白最珍贵的不是干粮,也不是灵酒,而是最为寻常的一袋水。

望着星空,忍不住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师父,帮我出个主意吧。”

他不知道老尚身在何处,倘若老和尚在,或许挥手之间便能为他解决眼前的麻烦。

毕竟小和尚也是佛门弟子。

过了许久,神海中才传来了老道士的声音:“你管这么多的闲事,不累吗?”

李修元摇摇头:“我既然在西去的路上,总不成眼睁睁看着他受苦。”

老道士看着睡梦里的小和尚,忍不住笑道:“要不,你去深渊里做地藏算了,那菩萨不是这么说的吗?”

“师父,都说世人太若,多是苦不自知。而弟子看那瓜州的刺史李昌,跟这里的守将王祥,身为军人,却也心怀慈悲……”

李修元摇摇头:“弟子已经体会过地藏的苦了,不想再苦一回。”

老道士叹了一口气,回道:“人人皆可成佛,人人也皆可入道,只是各人的机缘不同,你要不要为他们开示一番?”

叹了一口气,李修元静静地回道:“三藏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当年弟子如他这般年纪的时候,于佛法的修行也没他这般深厚。”

老道士:“那说明你是白痴,白白在寺院里浪费了那么多年的时光。”

“弟子在般若寺的时候,也没能安生地修行几年,总有俗事缠身,身不由己,我能怎么办?”

李修元想起五域的日子,不由得抱怨道:“我不是被逼着打了二场大战嘛?”

想想自己那最好的十年,竟然有一半的时候要替皇家卖命,最后在天罗城还没有落下什么好处。

想想,真是不值。

还好,跟大皇子成了兄弟,否则他都想抽自己几个耳光了。

“师父,无量这高烧弟子一点办法都没有,总不成眼睁睁看着他这样下去。”看了一眼小和尚的模样,李修元忍不住了。

“你想要怎样?”老道士望着沉睡中的小和尚静静地问道。

李修元想了想,回道:“要么请师父出手,要么请师父将弟子当年于天玉城配制的灵桃取一片出来。”

心里思量再三,那些灵酒他不知道能不能治好眼下小和尚的病。

而那灵桃肯定可以。

小和尚已经烧了几天,便是他当年,也没有小和尚下当这般辛苦。

老道士摇摇头:“你也知道唯有经历了痛苦磨难才能长大,何况是眼前的小和尚。”

话虽如此,老道士还是挥了挥手。

李修元静静地看着手里的桃肉,就恍若回到了天玉城一般。

忍不住幽幽地叹道:“原来弟子想要求菩萨出手的,没想到师父你来了。”

“荒唐!为师扯着耳朵说了多少回?”

老道士气得骂道:“求人不如求己,你个没出息的家伙。”

李修元嘿嘿一笑:“师父不是外人,算不得求人。”

“此去路漫漫,眼见大唐又要打仗了,还好,你这回没有做白痴,没有掺和,要不我才懒得理你……”

挥挥手,神海中再也没了老道士的声音。

“又要打仗了啊?”

李修元喃喃自语道:“看来突厥的汗王不得安生了,呵呵。”

取了一个小水壶,李修元将手里的灵桃肉脯撕碎扔了进去,又灌了一壶水,等小和尚醒来再给他喝。

桃肉他可不敢给这家伙吃,这虚不受补之下,再突破数重修行,那不得要了小和尚的小命?

遥望星空,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

当年刘邦和张良没能消灭的突厥,看来要被大唐的皇帝挥手之间,一锅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