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道断修罗 >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梦经年,作如是观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梦经年,作如是观

书名:道断修罗 作者:列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5-13 01:29:34

无论是九天之上的老道士和老和尚,还是石窟里的晦明和老僧两人。

都没想到李修元在石窟之中一坐便是十数年,连着三藏自天竺回还大唐也不曾醒来。

贞观十九年,三藏自天竺返回长安,身边并没有小和尚无量的身影。

因为记挂着之前李修元,三藏特意在敦煌停留,来到山上的佛窟,以期在此跟李修元重逢。

老僧和三藏自是旧识,将之跟晦明引见一番。

只是让三藏不解的却是李修元竟然在石窟之中一坐十年,不闻世事。

在佛窟停留十数日,跟晦明和老僧讲经,始终等不到李修元出关,三藏只好继续往大唐长安而去。

如此,三藏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数万里,路过一百多个国度。

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回到长安后受唐太宗召见,于长安弘福寺里修行。

得到消息的秦湘玉坐不住了,去了一趟弘福寺找到了三藏,打听到李修元在大漠里的石窟中闭关十年的消息。

回到四十七号,看着老人抱怨道:“师傅,那家伙还是不是人啊,是人哪能闭关十年????????????????不吃不喝?”

老人也是感到奇怪,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苦笑道:“三藏西去取经,他陪伴了整整两年,想必有所收获……那方石窟是他心心念念的地方,还有旧友陪伴……”

关于李修元的事情他不能多说,真有什么麻烦自然有主人出手。

既然老道士没有给他托梦,那便说明李修元一切无恙。

秦湘玉一听撇着嘴巴说:“他要是再不回来,我的喜酒他都喝不到了。”

还没等她话音落下,客堂外传来了一道温柔的声音:“哥哥没有回来,我替他参加你的大婚啊。”

“师姐……不,娘娘,你怎么出宫了?”

秦湘玉看着眼前这个已经长成了大美女,成了太宗皇帝才人的师姐,忍不住起身行礼,却被已经是武媚的珝儿一把挡住了。

换了一件素白罗裙的武媚挨着老人的身边坐了下来。

伸手端起一杯灵茶浅浅地喝了一口,说道:“师傅,早知道我就跟大哥哥一起去大漠了,这皇宫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秦湘玉闻言吓了一跳,捂着她的嘴说:“这话师姐可不能乱说。”

老人摇摇头,看着两人说道:“三藏说在八百里荒漠里,三人差一些便活生生的渴死,那份罪可不是你们能承受的。”

“这怎么可能?哥哥可是神仙一样的修为?”

武媚捧着手里的茶杯,一手抓着秦湘玉的衣袖,显然是被老人吓坏了。

老人淡淡地回道:“他还不是神仙,三藏说大漠里可以没有东西吃,却万万离不开水,人就像鱼儿一样。”

秦湘玉叹了一口气,拉着武媚的手说:“师姐别怕,他总是要回来的,这里是他的家。”

武媚点头应道,看着老人说:“师傅好久不见,珝儿想喝一杯哥哥酿的酒。”

在她看来,自己跟李修元才是好久不见。

思来想去,只好将这一番思念,尽化于那一杯杏花灵酒之中了。

老人想着李修元当年的交代,看着珝儿今日郁郁不乐的模样,不由得心底一软。

回道:“便喝一杯吧。”

……

武媚没有将自己有皇宫里的苦楚告诉师妹和师傅,她在等哥哥的归来。

老人却在三藏归来的第四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三年夏至之夜,见到了老道士。

突然见到久不出现的主人,老人吓了一跳,赶紧起身问候。

老道士挥挥手道:“无须多礼,把你今年炒制的灵茶给我一些,我得让老和尚尝尝,他可是惦记许久了。”

“主人放心,一会多给你装上一些……小主人呢?”

老人想来想去,也只能从老道士嘴里打听李修元的消息了。

老道士哈哈笑道:“他这会,估计正在将那佛经雕刻在石窟的石壁之上,若不是怕你这出事,我也不用走上这一回了。”

老人吓了一跳,小心问道:“要出大事?”

在他看来,若无大事,主人是断然不会亲自临大唐,灵茶,只是主人的一个借口而已。

老道士叹了一口气,悠悠地说道:“他人在石窟,心里却惦记着你那个小徒儿……”

花了一会的工夫,老道士把将要发生的事情跟老人交代了一番。

就在老人目瞪口呆之下,凝声说道:“这事你那开客栈的徒儿若要插手便随她去,记住,无论发生何事,你都不许干预。”

这也是李修元心有所感,预料大唐风雨将至。

又念着跟珝儿的一番因果,生怕老人一冲动坏了大事,毕竟于大唐皇朝之事,他和老人都不能插手。

说到这里,老道士看着他苦笑道:“你现在明白,为何我那徒儿宁愿在大漠的石窟之中悟道,也不想回长安吧?”

老人点头应道:“自大周皇朝,小主人便不去插手皇宫之事,更不要说眼下的大唐了。”

老道士苦笑道:“你猜他是怎么说的?”

老人摇摇头:“请主人明示。”

“他说,眼前的盛世不是他想要看的,他想要见的人还没有出生呢,你若不着急,就在这方世界慢慢熬吧。”

端起面前的灵茶喝了一口,老道士抚须叹道:“他这是想要将整个皇朝看尽啊。”

老人一时无言,只好静静地回道:“老奴便在这里陪着小主人。”

老道士想着自己宝贝徒儿在荒原上身化牧羊人的情形,想着李修元在石窟里面一坐十数年,只是为了看懂半卷经书的决心。

禁不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在你看来,这几十年已经很精彩了,可是那家伙盼着的时代还早着呢。”

……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依唐律,武媚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削化为尼,法号“明空”。

直到此时,老人才明白李修元的一番苦心,为何要老道士走上一趟。

若没有主人的吩咐,他只怕是将自己的宝贝徒儿从佛寺之中接出,去雪山之上静修了。

珝儿出家之后,老人没有立刻前去探望,只是让已经嫁为人妇的秦湘玉去感业寺里探望师姐。

身入佛门的珝儿想着当日雪山之上,哥哥教她的一些道理,当下也不再心急。

只是让秦湘玉给老人带话,她要等着哥哥自大漠归来。

而这个时候,一脸胡须,一头乱发如野人一样的李修元终于出关。

晦明等到了如野人一样的李修元,却没能盼来一场意料之中的劫雷。

忍不住看着眼前的李修元问道:“前辈这一回枯坐十数年,怎么没有破境?”

李修元轻轻地摇摇头:“我只是在想一些问题,无关修行和破境。”

看了半卷《涅盘经》,才让他明白燃烧涅盘之火有多么不容易,上一回于大周西林寺中,还是因为地藏出手。

再加上自己因为卿卿和嫣儿之事,救人心切之下。

如今想要突破,可没那么简单了。

晦明一边煮茶,一边说道:“长安来的师兄去了天山,说是要去感悟天地之力,寻找破境的契机。”

“天山啊,去看看也好,那里可是一个苦寒之地。”

李修元叹了一口气:“我当年去天山只是为了寻找故人,转眼百年,也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变化?”

自己和小虎等人修行的那个山洞,老僧肯定进不去。

就算老僧老了天山,也不一定能找到自己僧修行过的地方。

好在天山很多,险峰不少,若只是为了看一方天地,倒是足够了。

喝了两道灵茶,又吃了一块饼,恢复了些许力气李修元坐在石窟外的崖坪上,让晦明替自己将一头的乱发剃成了光头。

一如当年他在碎叶城那样。

洗漱收拾一番之下,李修元当下的模样,便是佛窟里一个英俊的青年僧人。

晦明一见忍不住赞叹道:“转眼千年,前辈依旧是当年的光彩,善哉。”

说完将小和尚托三藏带回来的书信递给了过来,悠悠地说道:“想不到无量师弟竟然留在了天竺……”

静静地,李修元展开了小和尚写给自己的信,如同小和尚就坐在自己的面前。

禁不住喃喃道:“出世,入世,都是修行。”

正如他当年跟金无量说的那样,小和尚跟着三藏在天竺修行十年,走遍了那里的每一个寺院。

见证了三藏师兄在佛法上创造出来的奇迹之后。

小和尚决定听哥哥的话,入世修行。

还俗之后,于舍卫国跟一经商之家的女子相恋,成亲,在佛陀悟道的国度定居下来。

当年佛陀为了悟道而舍弃了皇子身份出家,行走天下悟道。

而当下的小和尚却听从哥哥的话,身入俗世去看众生。

于微尘中观世界,于黑夜里仰望星海……

看着面前无悲无喜的晦明,李修元淡淡笑道:“无量可比我当年两个师侄的勇气坚毅了许多啊。”

于佛前,李修元第一次,将无心和无忧两人的故事,跟晦明简单地聊了一回。

就在晦明目瞪口呆之下,静静地说道:“我无意中得到半卷经书,我把它们刻在我闭关的那间石窟里了。”

“虽然只有半卷,却耗费了我许多心神去感悟……以后倘若得到下半卷,若你还没飞升,我再带回给你。”

晦明一听,忍不住赞叹:“感恩前辈眷顾,晦明自当认真修行。”

李修元看着他认真地说道:“修行路漫漫,想想你师傅当年本可以飞升离开,却为了找一个传人,不惜在此蹉跎了六百年,莫要心急。”

想到当年的胖和尚,李修元忍不住苦笑道:“这里才是你修行的宝地。”

在李修元看来,胖和尚能在此飞升,而身为弟子的晦明未必不能感悟到师傅当年的那一丝契机。

晦明却在此时说道:“听敦煌城里传来的消息,大唐皇帝殒了。”

李修元闻言一愣,想起自己梦里跟师父所托之事,没想到自己一梦醒来,太宗皇帝便成了过去。

又想着珝儿将要面对的一切,不由得叹了又叹。

千古一帝,最后还不是跟大秦的皇帝一样?

望着佛台上的菩萨,淡淡地回道:“如昨日生,如今日死,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