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红楼鼎革 > 第161章 京中晏居

第161章 京中晏居

书名:红楼鼎革 作者:无衣佩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9:55

陛见结束时,永隆帝借口巡盐半载,劳苦功高,赏柳湘莲半月休沐,留在家中尽享天伦之乐。

此举名为恩赏功臣,实则是担心他此时出现在朝堂会被人利用,或者引来攻讦不断。

他的性子跳脱又桀骜,定不肯唾面自干,任人磋磨,说不得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不好收拾。

这趟出差历时颇久,柳湘莲也觉疲累,乐得自在,欣然领命。

回到家时,远远的便瞧见尤二姐俏生生站在垂花门前张望,显然等了许久。

看到她明显凸起的腹部,柳湘莲心情激动,疾步走过去将她扶住,轻笑说道:“既然有了身子,何必出来迎我!小心动了胎气,不是玩笑的。”

“二郎!你终于回来了!”尤二姐望着眼前朝思夜想的爱郎,忍不住娇呼一声,眼泪霎时流下,心里却感到无比甜蜜,抬手轻轻抚着腹部,柔柔的笑说道:“他很老实的,并不折腾我。”

柳湘莲哑然失笑,这才几个月?当然老实了!再过几个月你看看。

口中却笑道:“那也要小心,你现在可是咱们全家的宝贝,容不得半点风险。”

孕妇心思最是敏感,尤二姐被爱郎搀扶着,情不自禁的开始诉说起思念之情来,美眸泛泪,柔情泛滥。

柳湘莲只得连声安抚,尽说些甜言蜜语。

瞧着他们郎情妾意,甜蜜无比,秦可卿忍不住摸了摸自己依旧平缓的腹部,很是纳闷。

这段时间夫君可劲儿的折腾自己,这肚子怎么就是不争气呢?

她心里打定主意,今晚定要他再接再励,非要种下能发芽的种子不可!

“你们两个傻站在门口儿做什么?还不快点儿进屋儿!”

见他二人只顾说话,站在门口迟迟不进来,秦可卿看不下去了,出声招呼。

内宅花厅中,摆放了一张大大的圆木桌子,上面盖着红色桌布,众丫鬟们正忙着摆放酒菜。

柳湘莲这趟差出去了半年多,好不容易回来,自然是要全家欢聚一次。

秦业被请上主位落座,而后是甄夫人、尤老娘,随后才是柳湘莲、秦可卿、尤氏姐妹、香菱等小辈,小舅子秦钟也被叫来凑数,默默的坐在角落里,不声不响的。

柳湘莲举目环顾,感慨良多。一年前自己还是只有一个老仆相伴的孤家寡人,转眼间竟然有了这样的大家庭。几位妻妾更是人间绝色,夫复何求?

眼见众丫鬟在一旁恭敬侍立,随时等候吩咐,代为斟酒布菜,他觉得不必,笑说道:“瑞珠,这儿不用你们服侍,带着她们自去整一桌饭菜,今儿晚上大家好好高乐一场!”

“这……”丫鬟们心下乐意,却不敢走,纷纷望向秦可卿。

秦可卿知道她们都在等自己发话,便冲柳湘莲嗔笑道:“就你会乱充好人!倒显得我刻薄寡恩似的!”

随后板着脸对瑞珠等人道:“你们都下去吧,想吃什么吃什么,只是别喝多了。”

见她们欢喜起来,秦可卿叹道:“留你们在这儿,某人又要食不下咽了,真不知这是什么毛病!”

“谢谢二爷!谢谢奶奶!”

众丫鬟齐声道谢,屈膝行礼,而后拉扯着欢欢喜喜的下去了,自去准备饭菜。

柳湘莲自不会与可卿计较,举起酒杯,神色郑重的说道:“岳丈大人,甄伯母,尤伯母,诸位长辈在上,小婿敬你们一杯!离家半载,家中有劳你们费心照料了。”

说罢,一饮而尽,滴酒不剩。

自家女婿安然而返,且盛名满京都,秦业开怀不已,亦举杯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甄夫人颇有教养,仪态不俗,此时含笑颔首,举茶代酒。

她也知这便宜女婿是个花心的,好在对女儿英莲极是疼惜爱护,对自己也敬重有加,礼数周到。

若是能早日找回自家漂泊在外的老头子,也就功德圆满了。

尤老娘见柳湘莲一反旧态,竟当众喊自己“尤伯母”,自称“小婿”,简直乐开了花儿,飘飘然舒爽起来,于是利落的举杯豪饮。

刚觉得柳二郎这块儿冷心冷意的冷石头总算良心未泯,但随即她又醒悟过来——这哪里是敬重自己?分明是自家二姐儿有了身子,这才提高了自己的家庭地位啊!

她不由感叹,俗话说“母凭子贵”,果然是没错的!就连自己这外祖母也跟着沾光!今晚回去就劝三姐儿赶紧生!

刚刚敬过酒,却见柳湘莲又自斟一杯,举在手中,目光灼灼的盯着可卿,微笑说道:“夫人,为夫也敬你一杯。这一年有你操持家务,方免我后顾之忧,不胜感戴之至!”

听他说的客气又正经,秦可卿很不适应,当着全家人的面儿,也只好含笑饮酒,回说道:“夫君客气了,微末之劳,都是妾身本分,何必言谢!”

随意举筷,吃了口菜,柳湘莲竟又斟酒,举起杯来,深情凝视尤二姐,说道:“我亦要敬二姐儿一杯,现在你便是柳家的大功臣,今后勿要操劳,安心养胎!”

“二爷!”尤二姐听了这煽情的话,顿时面染胭脂,娇羞不已,心里欢愉至极,不自禁娇呼一声,便再也说不出话来。最后亦举茶代酒,小小的饮了一口,芳心犹颤动不已。

连饮三倍之后,柳湘莲仍不停歇,斟酒再举,温柔的笑看着香菱,动情说道:“香菱年纪最小,却最早进咱家。这一年,先是独自照料我和三叔,分外辛劳;后又帮着可卿管家,不厌其烦;如今更忙里忙外照顾二姐儿,从无怨言。实在是辛苦香菱了,我敬你一杯!”

这段话由心而发,说的最是诚挚,毕竟香菱是他解救的第一个女子,对他又是全心全意。

未待他说完,香菱便羞不可遏,面似桃花妖娆,又感动的想哭,星眸莹莹垂泪,胡乱摆手说道:“不辛苦、不辛苦的!我也没做什么啦,都是应该的,二郎你快别乱说了,叫人不好意思呢!”

见她娇憨可爱,举止一派天然,恰似数岁幼女,众人都忍不住笑了。

甄夫人面上含笑,却拿手帕抹泪。心道,命途多舛的英莲能遇上柳二郎,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待众人止了笑,柳湘莲又斟上一杯,缓缓举起,望着尤三姐儿说道:“我也要敬三姐儿一杯……”

“不知二郎这回又有什么说道?莫不是感谢我照顾林妹妹?”尤三姐儿虽心中羞涩,却不肯露怯,反而俏皮的笑问道。

众人也好奇,家中几个女子,说起来倒是尤三姐最是“无所事事”。

柳湘莲却不觉此问难答,含笑说道:“非为其他,只为三姐儿有向学之心。”

尤三姐性子爽利,不拘小节,本已准备好陪二郎饮上一杯,这时听了他的话,却愣住了。

除了秦可卿,众人亦不知是何意。

秦业抚须笑问道:“二郎,你这话是何缘故?尤三姑娘做了何事?”

“你不准说!”尤三姐儿已经回过神儿来,撒娇似的喝止柳湘莲。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柳湘莲却不以为意,自豪的解释道:“在扬州时,我家三姐儿拜了林盐政家的女公子为师,也开始读书了。说起来,竟比荣府的宝玉还要强上几分!”

听他肆意诋毁贾宝玉,熟知内情的便忍不住发笑,暗想宝二爷的确配得上这个评价。

秦业却不在此中。他先笑呵呵颔首道:“不错不错,俗话说‘知书达理’,不读书何以明白道理呢?尤三姑娘此举甚好!”

夸完尤三姐之后,秦业脸上的笑容便也消失,带着淡淡的斥责之意说道:“二郎,我虽孤陋寡闻,却也听说政老兄家的宝玉公子钟灵毓秀,绝非常人。哪儿有你说的这般不堪?我知你酒后最喜乱发高论,还是不要轻易胡乱点评,传出去了反倒不美。”

“岳丈大人教训的极是,小婿老毛病又犯了。”柳湘莲笑着应道,并不辩解。

他知道秦业是还记着那次他肆意点评宁、荣两府子弟、大爆黑料的事儿,这是还心有余悸呢!

见女婿知错便改,诚是孺子可教,秦业很满意,抚须问道:“二郎这次便要留在京中了罢?”

“当是如此,只是目下并无确切消息。”柳湘莲如实答道。

到目前为止,除了被赏了半月假期,其他什么论功行赏都没有呢。

“夫君,皇帝给你什么赏赐没有?”

秦可卿貌似随意的问道,暗道,就凭夫君巡盐的功劳,自己也该得一份诰命了吧?

不料,柳湘莲却摇头道:“没有。”

“怎会这样?”秦可卿既奇怪,也不满。

夫君为皇帝办差,冒了多大风险?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竟然没有赏赐么?岂不叫人心寒?

见女儿纠结于此,秦业开解道:“可儿!二郎年纪轻轻便已高居五品郎中之位,主政一司,这可是多少人苦熬数十年都办不到的!为父亦远远不及。此时再给他升官并不合适,难道让他去做户部侍郎不成?他才多大?岂不引得朝野哗然?这反倒会害了他!”

“爹爹教训的是,女儿受教了!”秦可卿乖乖认错。

不过她明显并不心服,又说道:“可这也不能怪夫君吧?谁让朝中无人,唯夫君能担大任呢?朝廷总不能有功不赏吧?”

秦业摇头道:“你呀,也太心急了!现在没动静,不是不赏,而是功劳太大,不知如何封赏!更何况,近日朝中有人提议,要二郎去辽东练兵。若此议被准,二郎或许就会升任武职,也未可知。”

“啊!又要去辽东?”

秦可卿花容失色,蹙眉道:“这算什么事儿?夫君就摆脱不了这个鬼地方么!”

“我不准你去!”她“凶巴巴”瞪着柳湘莲命令道。

“好好好!咱不去辽东,听你的还不成么!”柳湘莲轻拍她的手,含笑安慰。

随后又解释道:“可卿,你别着急,我瞧皇帝的意思,并不放心我碰军权,所以应该不会安排去辽东练兵。”

“这才好!咱们就留在京中,安安稳稳过咱们的日子!谁爱去辽东谁去!”

秦可卿稍稍放心,祈祷似的说道。

待吃完饭,柳湘莲亲送秦业回返小院儿,顺便对坐喝茶。

秦业看着自家女婿,越发自得,但也为之操心不已。

犹豫再三,他还是开口劝道:“二郎,今时不同往日,你已不是无足轻重之辈,一举一动为朝野瞩目,行事不可不慎重啊!”

柳湘莲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说自己现在官位高了,得学着站队,不要像以前一样鲁莽冒失,自行其是。

他笑说道:“老爷子,别家都有各种关系,宗族、师生、乡党、姻亲、恩主……数之不尽,朋比者众。小婿区区荫官,孤家寡人,又和谁守望相助?再说,以我的性子,并不想做违心之事。”

秦业知道这不过是他的推脱之词,直接追问核心:“难道你想一直做孤臣不成?”

“有何不可!”柳湘莲挑眉说道,也不讳言心意。

“孤臣又岂是容易做的?”秦业摇头不已:“纵然你想,只怕别人不许!”

见柳湘莲固执己见,态度并不回转,秦业无奈叹道:“罢了罢了,年轻人便去走年轻人的路吧。我这老头子,一生无用,也该歇歇心了,何必牵肠挂肚呢!”

柳湘莲无法听从秦业的“经验之谈”,而秦业也不相信他真的能“独善其身”。

说到最后,翁婿两个只能不欢而散。

但姜是老的辣,秦业的猜测很快得到证实。

从回京当日开始,不断有帖子送上门来。

不仅有阁臣和各部大员,还有勋贵之家和皇亲国戚,甚至几位皇子也发了请帖。

名义么,自然是向柳湘莲柳钦差请教盐政得失。

或许是已经对他死了心,这次乐天郡王倒是没有动静。

“你先前不是得罪过三皇子么?怎么他还给你送帖子?”秦可卿翻看请帖,有些疑惑。

她说的是当初柳湘莲整顿长芦盐政,将三皇子的便宜老丈人法办的事儿。

柳湘莲指着那叠厚厚的大红帖子,不在意的笑道:“可卿啊,你且想想,这里面有几个人是我没得罪过的?或许我自己不知,其实七拐八拐早得罪遍了!”

“那他们为何还给你送请帖?难道是想摆鸿门宴?”

秦可卿更加担心了,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柳湘莲哈哈一笑,指着她说道:“你可真能想!如今又非乱世,谁敢在京都摆鸿门宴宰杀大功在身的钦差?”

“那他们到底想做什么?”秦可卿蹙眉问道,觉得做官好难。

“给你家夫君一个机会——给他们作走狗的机会!”

不待秦可卿发问,柳湘莲便解释道:“对他们来说,是否要将我视作仇敌,并不在于以前我做过什么,而在于以后我是否知情识趣!”

虽然为之担惊受怕,秦可卿仍是笑吟吟盯着柳湘莲:“夫君会知情识趣么?”

柳湘莲揉了揉脸,又搓了搓手,才说道:“这世上能让你家夫君知情识趣的,唯你可卿一人而已!他们算个屁!”

“讨厌!你就会乱哄人!”秦可卿娇嗔道。

柔情蜜意不能当饭吃,她仍为柳湘莲担心不已,关切询问:“那你到底想怎么办?总不能束手待毙吧?不如,咱们这就辞官,以后不掺和这些是是非非!”

“你莫担心,为夫自有主意!”柳湘莲安慰道。

他的打算其实很简单——政治上抱紧永隆帝大腿,对这些人公事公办;经济上则不吝给些好处,带着他们经商发财。

就是要让他们又恨又爱,举棋不定,下不了彻底决裂之心,从而混过这几年。

“别的不说,你到底要不要见他们?帖子都送来了,总不能视而不见吧?”秦可卿问道。

“为何不见?不见岂不是显得你家夫君心虚?岂不等于自曝其短?”

柳湘莲说完,随后神色变得极为郑重,甚至肃穆。

他的话掷地有声:“不过,当是他们来拜见我,而不是我去拜见他们!”

秦可卿听了讶然失笑:“你倒是心大!其他人且不说,皇子身份何等高贵,岂会来见你?”

“有钱能使鬼推磨,皇子又如何?你家夫君有钱啊!”柳湘莲自信说道。

为官一年,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对朝中局势看的愈发清晰了。

虽然有类似的内忧外患,但熙朝局势绝不可简单套用明末。

如果采用矛盾分析之法,当前之主要矛盾,乃是渴望大权独揽的永隆帝与势力强大的太上皇之间的权力之争。

尽管太上皇表现出不问世事的姿态,未曾争权夺利,但只要他多活一日,两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便不会消弭。

事实上,登基十几年来,永隆帝的精力大半耗费在瓦解太上皇势力上。成果可观,但是其中隐藏的危险亦不小。

很多时候,他根本无从判断,某个臣子究竟是不是太上皇的人。因为太多太多大权在握的官员,是在太上皇时开始发迹。

纵然永隆帝选贤任能,竭力提拔,十余年时间,他的人也不可能全部升到高位。

主要矛盾之外,是文官集团与勋贵集团之间的利益争端。

最突出的表现是,辽东主政的是文官,但真正带兵打仗却是勋贵子弟和辽东本地的军头子。

官军之所以面东虏屡战屡败,其中便有养寇自重,刻意纵容的缘故。

至于勋贵与皇权之矛盾,故太子势力与永隆帝之矛盾,便显得不值一提。

这倒不是说这些矛盾不能掀起大风浪,而是说处理得当便可达成妥协。

对柳湘莲而言,他的身份特殊,颇有几分尴尬:

作为勋贵子弟,却与理国公府决裂,又不愿服从贾敬为代表的“四王八公”旧势力的驱使,故而备受排斥。

作为文官,恩荫出身不为文官集团接受。文官集团全力维护士绅利益之举,在他看来乃是自取灭亡之道,绝不可行。

作为故太子旧部之后,虽倾力报效,却仍不能得到永隆帝的完全信任,将他隔离在军权之外。

如此尴尬之境遇,除了暗中发展势力,预谋造反,柳湘莲无路可走。

至于树旗之日,当然是拖的越晚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