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红楼鼎革 > 第211章 冯唐未老

第211章 冯唐未老

书名:红楼鼎革 作者:无衣佩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9:55

凤姐归来落座,席间多了个说笑的主力,一人堪抵十人,氛围终于欢快起来。

贾母被逆孙气得心口闷闷,想来家中唯凤姐可与之抗衡一二,遂笑说道:“凤丫头,辛苦费你该得,却不该问我要。这趟游玩是二郎的主意,他又是有名的大财主,你不找他找谁!”

凤姐听了喜上眉梢,如得军令,雄赳赳气昂昂向柳湘莲伸出一只玉手:“二郎,老祖宗可发话了,当着全家的面儿,你可别小气!”

柳湘莲笑吟吟的:“凤姐姐有所不知,家中一应钱财都是可卿掌管,我身无分文全靠她养活,如何给你辛苦费?你这不是问和尚借梳子——找错人了么?”

凤姐半点儿不信,冷哼道:“尽胡说八道!谁家是这般道理?”

柳湘莲神色坦然:“我家就是这般道理。不信你问问平儿。”

不能怪他连句充脸面的大话都不敢对凤姐说,开玩笑也得看人,有人偏会“蹬鼻子上脸”,你说句玩笑话,他便全然当了真,还要你十足十履约,否则就说你是言而无信,食言而肥。咋办?

柳湘莲若敢说什么,绝对被凤姐当作正式允诺,今后纠缠不休,不知会生出什么事端。

众姐妹见凤姐咄咄逼人,柳二郎只得拿秦可卿做借口,还拉扯上平儿,觉得好玩好笑。

惜春年幼却当了真,眼巴巴楚楚可怜说道:“二嫂子!我的月例都给你,你别问柳哥哥要了好不好?”

她的月例才几个钱?偏又说的极是认真,一时众人都笑了。

家中妹妹公然“反叛”,凤姐气的“咬牙切齿”,竖着柳眉恨声道:“你才有多少月例?也好意思给我?”

惜春歪着脑袋想了想,笑嘻嘻颇为得意的说道:“柳哥哥给了我好多东西,都用不完呢!月例就省下了呀。好几个月的呢!”

众人听了又笑,打趣道:“四姑娘小小年纪,竟是个小财主啦。”

惜春羞的往探春怀里钻。

凤姐试探一番,的确怀着引他入彀的心思,岂料柳二郎猴精猴精的,竟死活不松口,真叫她又气又恨又无奈。

经过凤姐一番嬉闹,贾母心情终于好了些,便提议行酒令,输了便饮酒讲笑话。

在秦可卿的嘱咐下,柳湘莲也收敛性子,陪着玩笑一阵。

荣府规矩向来是早睡早起,例外是贾母夜宴之时,闹到三四更都寻常。

柳湘莲自不能陪着瞎折腾,明日还有明日的事要做耽误不得。待到二更的梆子响起,他便起身告辞。

众姐妹有意挽留也不便出口,独黛玉走近了悄悄嘱咐他:“柳哥哥,你可别又失约哟!玉儿最瞧不起赖皮的人!”

说我赖皮?柳湘莲迅雷不及掩耳的轻弹她刘海儿遮掩的额头,算是回赠,气的黛玉跺脚不已。

此时早已夜禁,幸而是在同一坊内,柳宅与荣府只隔了两条街,柳湘莲携带妻妾归家。

诸女自去梳洗安歇,柳湘莲独自进了书房。

今日有数十人当场投效,于他而言已感满意,用来培训士卒的教导队不难筹建。

培训将官则不同,彼辈多为世职,又多纨绔,须有能镇住场子的大将坐镇主持。

熙朝也有“威名远播”的名将,多在北地边军中,柳湘莲“毛都没长齐”,想让那些人放弃兵权,归京帮他做事,无异于痴人说梦,想都不用想。

柳湘莲默默盘算,将认识的人物一一细想过去,终于想到一人——冯紫英之父、神武将军冯唐。

同一众开国勋贵子孙世袭爵位不同,神武将军之位是冯唐在北疆征战多年,以赫赫战功取得的。

当年追亡追北,纵横草原大漠,冯唐斩虏不计其数,遂得故太子看重,收为心腹。故而永隆帝登基后,他也未能避免罢职闲住的命运。

柳湘莲当即拟了一封拜帖,准备次日一早派人送到冯府。

……

神武将军府。

两鬓斑白如雪,壮志灰飞烟灭。

年近五十的冯唐,对平淡生活已安之若素,最大乐趣是湖畔垂钓,或与人手谈一局。

看着柳湘莲送来的泥金拜帖,冯唐不由想起了柳棱。

彼时两人同为太子在军中的心腹,一人在内护卫左右,一人于边疆手握重军。

不料一场辽东之败,御驾亲征的太上皇失陷敌手,好端端的监国太子无故暴毙,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忠正亲王骤登大位。自此,功名富贵皆成梦幻泡影。

让他稍感自得的是,自己的心胸比柳棱开阔多了,哪怕苟延残喘,终究活到了今天,还会继续活下去。

去年柳棱遗孤柳湘莲忽然声名鹊起,闹出诺大风波,他亦曾有所关注。

此子行事出人意料,非常人所能及,有其父亲之“狡诈”,无其父之“刚烈”。

冷眼旁观此子一步步跃升高位,甚至主掌京营练兵,冯唐深感到担忧——权力斗争之惨烈,绝非少年人所能想象。“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众怨纷集,众谤齐至,他真的顶得住?

他不希望故友硕果仅存的血脉也荡然无存,然而并不能做什么——自己一旦出手,很可能不仅没有帮助,还会给对方带来灾祸。

数月前儿子紫英一改往日“有志难伸”的抑郁愤懑,追随柳二郎前往两淮巡盐,令他刮目相看——不能忍受低至尘埃的卑微,也无资格受享至高无上的荣耀。

随后传回消息,紫英以数百新卒硬抗数千地方卫所军队,不仅不落下风,且战而胜之,令税卒营一战成名,也令他老怀大慰。

一生转战千里,疆场未逢一败,遗憾的不是没能登顶更高位置,而是子孙不足传承。

如今,可以无憾矣!

紫英此番变化得益于柳二郎,如何能不叫他感念?

这次钦差归京,紫英也回家,冯唐详细询问过柳二郎在巡盐过程中的种种举措,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子年纪虽轻,着实不简单。

不对盐商下狠手,是为顾全大局,也是为保全自身,可见非莽撞之辈。然而又非一味妥协,果断断绝盐商偷逃盐课,别出心裁化解盐商反击,足见智谋不俗。其欲和海盗争锋于大洋之上,更见进取心强烈。

此等人物,只要不过早夭折,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可流芳青史。

于是,当时他便嘱咐儿子:“紫英啊,与其和不得意的宗室往来,倒不如多和柳二郎亲近。”

冯紫英闻言大惊,他一直以为自己同乐天郡王往来乃是隐秘之事,不料父亲竟是知晓的。

“父亲,我……”他想要辩解一二。

“不必多说,隔墙有耳。”冯唐说的轻描淡写,结束了父子间的谈话。

冯紫英却为之悚然——如果家中存了耳目,那自己和乐天郡王交往,岂能不被人发觉?

此后他便不敢再去拜会乐天郡王。

回到现在,冯唐对于柳湘莲为何要拜会自己有所猜测,无非是京营练兵有关,却猜不到具体是何事。于是唤来儿子紫英,问他可知缘故。

前阵子税卒营被安王接管,冯紫英也就没了事做,重新变回宅男,正想着要不要去教导队呢。听了父亲的问话莫名其妙,二郎并未同他打过招呼。

“儿子不知,想来多半是为京营的事吧?陛下将这块儿烫手山芋硬塞到他手中,以二郎的性子,断不会像之前那些无用文臣一般敷衍了事的。昨儿的‘英雄大会’上他宣布筹建教导队,专司士卒训练,这便是明显的信号。”

“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儿子不知,也猜不到。不过二郎绝非莽撞之人,凡有所为,必先想好最坏后果,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这次巡盐,早在他动身前往两淮之前就派了人过去充作盐枭,大肆倾销质美价廉的芦盐,混得风生水起,这才能顺利招募盐枭为他所用。巡盐钦差假扮盐枭,此等事寻常人哪里想的到、做的出?”

“京营非同一般啊。”冯唐叹道,“罢了,这是他要操心的事。你派人告诉他,为父闲居家中,随时恭候大驾。”

“是,我这就去安排。”冯紫英点头应下。

这番话是上午说的,岂料,下午柳湘莲便登门拜访,颇显急切。

故地重游,柳湘莲对冯府并不陌生。去年冯紫英在街头被裘良之子以多欺少暴揍,惨不忍睹,幸得柳湘莲出手相救,逃过一劫,于是次日摆了席面感谢。也是那次,几人生出合伙开戏园的主意。

得知柳二郎已至,冯紫英急匆匆赶到门外相迎。

柳湘莲身着淡蓝锦袍,腰间并未佩剑,手拿一把湘妃竹的洒金折扇,瞧着似位寻常公子。

但身后跟着雷打不动的二十个精悍护卫,排场极大。

冯紫英打量一番,忍不住嘲笑道:“京中治安良好,二郎你也太过怕死了罢!”

“小心驶得万年船。”柳湘莲笑着回了一句,并不辩解。

就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到底得罪了多少人,虽然行事总尽可能留有余地,谁知会不会有哪个想不开非要寻他麻烦?

“伯父呢?”进府之后,冯紫英在前领路,却并非是去客厅,柳湘莲不由发问。

“还能干嘛?钓鱼呢!”

冯紫英笑道:“你要见我爹,怎不同我讲?正儿八经的让人送了拜帖,搞的多见外!”

柳湘莲正色道:“紫英,你我的交情是你我的交情,我寻冯世伯乃是为了国家大事,岂可混为一谈!”

听他说的正经,冯紫英心下大不以为然,亲近之人谁不知柳二郎行事不择手段?哪里就讲究这些了!

二人说说笑笑,走入后花园。只见一片近乎二三亩地大小的湖泊,天光云影,绿荷点缀。

湖畔有座四角飞扬的亭子,清雅别致。亭中二位老者俱坐在矮凳之上,手中把持着细长钓杆,人似融入静止的画面中。

柳湘莲从侧面望去,其中一人年约五旬,眉目与冯紫英有几分相似,只穿家常锦袍,并无名贵装饰之物,却容貌堂堂,威仪赫赫,当是冯唐无疑。

另一名老者头戴青布道巾,身着棉布道袍,腰系黄丝双穗绦,须发俱白,神清气朗,一副仙风道骨的做派,似是位得道高人。

二人似乎未察觉他们的到来,一动不动。

冯紫英不敢上前打扰,低声介绍:“这是家父。”

又指着那位仙气老者:“这是家师。师父学问渊博,医理极深,能断人生死。”

柳湘莲当即想起,这不就是书中给秦可卿看病的张友士么?几位太医都看不准的病偏他能断准,确有几分本事。但恐怕不仅仅是冯府先生那么简单。

二人站立亭外不远处等候,也不敢说话,怕惊了游鱼。

等了好一会儿,冯唐的鱼竿忽有了动静,狠狠下垂,他忙收杆取鱼。

收拾完之后,冯唐回头朝他们望来,目光平淡。

二人赶忙走到亭中,柳湘莲作揖行礼:“湘莲拜见冯世伯、张先生。”

冯唐尚未开口说免礼,那仙气老者便笑呵呵道:“老夫耳力极佳,适才阿英并未言及老夫姓名,柳侍郎何以知我姓张?此番入京不曾在外行走,知我者不多啊!”

柳湘莲一怔,刚才是脱口而出,却忘了冯紫英并无提到张友士名讳,按道理他是不该知道的。

好在他心思灵活,随即笑道:“老先生好耳力!紫英兄刚刚没说,可不等于以前没说。老先生医术精湛,晚辈素来贪生怕死,自要记在心里,万一哪日有用也说不定呢!”

冯紫英一头雾水,满眼迷惑——我何曾说过?怎不记得?

柳湘莲说的极为自然,好似便是实情,但冯紫英的惘然反应也落在冯、张二人眼中,彼此对视一眼。

冯唐以目示意一个蒲团:“贤侄请坐,此处简陋,别介意。”

“世伯客气了,唤我‘二郎’便好。此处风景怡人,赏心悦目,真乃人间福地!”

柳湘莲浑不在意的盘坐蒲团之上。

“二郎垂钓之技如何,要不要一试身手?”冯唐笑问,也换了称呼。

柳湘莲拱手婉谢:“多谢世伯盛情,不过还是免了罢,年轻人爱动不爱静,此等雅事,且等小侄上了年纪再说。”

“那可有的等了。”

冯唐也不问他来意,只管天上地下的扯闲篇儿。

柳湘莲只得主动说了:“世伯,小侄今日来是有不情之请。”

“哦?是么?”冯唐并不追问,似乎不感兴趣。

柳湘莲只好继续道:“小侄当下掌京营操练,有意请世伯出山相助,未审钧意如何?”

冯唐闻言皱眉,没想到他真是为了此事而来,还堂而皇之要请他出山!难道他不知冯家今日处境?何敢作此邀约!

冯唐笑道:“二郎,你素同紫英交好,难道不知这十余年我不曾出府?”

柳湘莲温润微笑,答道:“往日出府无事可做,世伯何必出府?”

冯唐饶有趣味:“哦?那你倒说说,今日出府有何事可做?难不成也去参加你那什么‘教导队’?”

他既知“教导队”,显然听过了昨日“英雄大会”的消息,可见并非真的心如死灰,“两耳不闻窗外事”,柳湘莲更有信心了。朗声道:“教导队只训练士卒,低阶将官足可胜任,何敢劳动世伯大驾?此番请世伯出山,乃是为大熙培养良将!”

“为大熙培养良将,好大口气!”冯唐笑道:“你难道没听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良将哪是容易培养的!非战场厮杀不可得!”

他好奇道:“不过,你想让谁来做良将?”

“京营将官。”柳湘莲答道,并不迟疑。

“京营将官?”冯唐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不止,边笑边摇头不已,如似听了天大笑话。

柳湘莲知他为何而笑——京营几成废军,正是因有一群朽烂将帅。

想去培养他们,何异痴人说梦!

他只得解释自己的用意:“世伯,京营糜烂,兵不堪用,将更不堪用,小侄岂能不知?只是,此辈多为世职,无法轻易黜退,而眼下练兵又势在必行。小侄以为,其中未必无一二可堪造就者,不如加以培养,尚可一用。倘若果真无可救药,罢黜也有充分理由。”

听出他话中的无奈,冯唐收笑怅叹:“二郎,你虽为彼辈着想,恐怕会热脸贴人冷屁股,不仅不被接受,还会被视若仇雠。而且你辛辛苦苦一场,最后也未必能有几个合格将才。”

“世伯所言甚是。但世间之事难得十分完美,小侄始终以为,做的一分便是一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你倒看的开!”冯唐又问:“彼辈若闹事,你待如何应对?须知,他们虽不成器却非傻子,涉及自身利益,纵然鱼死网破也不肯和你干休!”

柳湘莲不假思索道:“若有人敢在京都作乱,自然镇压斩杀!京营士卒素不习战,鼓噪尚可,真动刀枪,卫队千人足可扫灭十倍之敌。至于朝臣弹劾,小侄向来不在意,陛下若能罢了这差事,我高兴还来不及!”

冯唐心下笑他天真,提醒道:“只怕到时不是卸了差事那么简单,朝廷总要找个替罪羊,赌上百姓的口。”

柳湘莲点头:“所以小侄要尽力做好,且力求稳妥。”

请将不如激将,他干脆问道:“区区宵小,小侄尚且不惧,世伯反倒怕了?”

冯唐气笑道:“好个柳二郎!我为你操心,你到来激将我!”

柳湘莲苦笑道:“世伯见谅,小侄现在有的选么?头回早朝就有人给小侄指好了道儿。陛下将我放在这个位置也存了不低的期许。若小侄蒙混敷衍,怕是想安然去职都难。”

“京营糜烂,病根在勋贵。你想整饬,到底有何良策化解勋贵之怨?”冯唐直指核心问题。

“勋贵之家所关心者,权与利二字罢了。如今爵位、官位由嫡长子承袭,小侄以为,长房庶子未必无人才,偏房支脉也未必无人才,不得机会罢了。所以小侄拟设【京营武学】,采宽进严出之策,勋贵子弟,不拘嫡庶、远近,皆可入读。考核达标,优先录用。如此一来,京营这块儿肉还是烂在自家碗里,不过换个人吃。”

冯唐接口拆穿他的心思:“如此一来,各家大概只有袭爵之人心怀不满。此辈又不得不顾及族中意见。”

随后,冯唐又问了些具体问题,柳湘莲一一作答。

并非是他信任冯唐,而是如今可用之人也唯冯唐而已。

一番详细讲解,冯唐大体上了解了他的思路,对张友士笑道:“二郎请我去做‘教书匠’,张先生以为做的做不得?”

“东翁,教书匠可未必容易做啊!”张友士笑着感叹,边说边瞧了眼冯紫英,摇头不止。

冯紫英不好意思起来,他小时也是个淘气惯了的,闯祸不少。

冯唐听出这话中有劝阻之意,沉吟道:“二郎,你该知道我为何闲住,就不怕惹恼了那位?”

他说的自然是将他罢职的永隆帝。

柳湘莲也不讳言:“陈年旧事何须挂怀?今上任命小侄为兵部侍郎,一见其胸襟气量不凡,二见其乏人可用。世伯大才,若能出山,他岂有不欢喜的?况且,世伯此番只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乏人可用不假,胸襟气量么……”

冯唐不屑的冷哼一声,皱眉想了想,说道:“此事不急,若你的方案得了允准,助你又何妨!”

“多谢世伯!”柳湘莲急忙起身作揖道谢。

他敢登门自是有所考量——冯唐征战半生,是真正杀出来的英豪,非目下第三第四代勋贵子孙可比。此时年不过五旬,身体强健,如何能甘心困居家中的日子?果然不出所料。

既已谈妥,柳湘莲准备告辞,忽然发现张友士在打量自己。

心生一念,笑问道:“听闻张先生学问渊博,医理极深,能断人生死。晚辈拟建一所医科学堂,正派人四处寻访延请名师。斗胆请张先生前来担任学堂副山长一职。不知意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