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红楼鼎革 > 第27章 客宿秦家,佳人有意

第27章 客宿秦家,佳人有意

书名:红楼鼎革 作者:无衣佩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9:55

听闻有侯爵之家竟然穷困得连裁缝都用不起,秦业油然而生一腔满足感。

自己白手起家,虽官位不显,但日子过的其实也不错。

这方小院与那些花园子相比,单论精巧,何曾稍逊?

也远没沦落到要女儿为省钱做针线活儿的地步。

想到这些,欣然喜悦起来。

柳二郎摇摇欲坠,支撑不住,醉的着实不轻。

他又是孤身骑马而来,秦业作为主人本该适可而止,劝他不要再喝。

然秦某人心中自有想法,反倒继续劝酒。

趁着酒酣耳热,秦业忽又问道:“贤侄上次来时曾说,平时在家中读书习武。

那家中产业是何人打理?还有时间管这戏园子?”

柳二郎对秦大爷极为尊敬,推心置腹,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他闻言一怔,仰着头想了想,方说道:

“都是老仆管着,事务忒繁琐。若小侄来管这些,哪儿还有功夫去争功夺名?

为什么急着成婚?不就是想找个人帮衬帮衬!

可惜啊!良配难得,天下女子虽多,门户相隔,孰贤孰不贤我如何知之?

也无长辈为我谋划寻访,是以至今并无进展。真愁死我了!”

说道此处,胡乱揉搓发髻,极不耐烦。

秦业正想安慰几句,却见他忽的一拍桌子,吓了秦业一跳,感觉心脏都要不好了。

无奈摇头,眯着老眼想:这柳二郎的酒品真不成呀!

只听他恨声说道:“世伯不知,自《霸王别姬》问世,观者如云赞不绝口!

偏有一干碌碌无能,短见无识,偏又多嘴饶舌、狼心狗肺之辈,不知戏中真意,肆意诋毁诽谤坏我名声,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时,院中水池中恰有金色游鱼跃出水面,扑棱作响,引的两人瞩目。

柳二郎灵机一动,哈哈大笑。

一手叉腰,一手抬起指着鱼儿跳起处,放声高吟一联: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清《说岳全传》)

吟罢,举杯,再痛饮!

秦业骇然顾视。

此子酒酣之际仍有此志向,可见根深蒂固,向来如此,更不可等闲视之。

“喝酒喝酒!”

他忙掩饰住内心的惊骇,又继续灌酒。

继续陪着秦老头儿扯了会儿淡,柳湘莲觉得该说的话说的差不多了。

自己酒量虽大,若是再饮就该真醉了,含糊说道:“天色已晚,小侄也该告辞了。”

双手扶着桌子,摇摇晃晃站起来。

他本就站不稳,偏还要向秦业拱手作礼,失了倚靠差点儿摔倒。

急忙伸手抓住椅子靠背,勉强站立,唬的头上冒出一层薄薄的冷汗,后怕不已的样子。

眼见他醉态可掬,仍不忘施礼,秦业不禁莞尔,颔首不已。

心想,二郎终究是少年心性呀。

虽天资聪颖,但无人管教指点,缺乏历练,心机单纯,遂被自己言语引诱,醉后说了许多私密事。

这大概就是“君子可欺之以方”吧,秦业略感惭愧。

柳二郎礼毕告辞,迈着虚浮的步伐,晃晃悠悠走到门口,差点儿又被门槛绊倒。

踉踉跄跄,不知拐了多少弯儿终于挪出大门。

秦家小厮已经将枣红马从马棚中牵出,侯在门口。

柳二郎走上前去,一把拉住马辔子,又扯又拽。

抬腿伸脚,奈何怎么也蹬不进马磴子。

小厮眼尖,出手相助,将他的脚放进马磴。

可事儿还没完,试了几番,因腿软总也翻不上马。

小厮殷勤,正要伸手托他上马,却见自家老爷瞪他。

讪讪而退,不知什么原因惹了老爷生气。

柳二郎上马无果,无奈,只能放弃,掉过头冲着秦业歉意笑道:

“哈哈!世伯,奇了怪了!这马儿才一会儿不见,竟是长高了一大截呀!

不知你家给它喂了什么宝丹仙药?它竟敢不让我骑了!怪哉怪哉!

烦请世伯命人去雇辆车吧。这马骑不得了!”

说完,抖抖索索开始掏银子。

摸了半天没解开荷包,索性丢给秦家小厮,眯上眼休憩。

那小厮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少年,慌里慌张接了荷包。

做工精致倒罢了,关键是沉甸甸的。

他不敢擅自解开,目视自家老爷。

秦业点点头。

小厮小心翼翼的打开荷包,眼睛顿时亮了,睁的老大:

几锭大小不一的金银锞子,加起来至少价值上百两银子。

随身带着上百两银子,还毫无防备的丢给他人,足见柳二郎向来是个不缺钱使用的。

秦业唤小厮过来,低声吩咐几句,小厮便去雇车了。

过了会儿,小厮急匆匆跑回来,当面大声说附近没有马车。

秦业于是留客道:“贤侄,天色已晚,又无车可雇,不如在寒舍住上一晚。

老夫自会令人去你家传信,免得他们悬念。”

“这如何使得!岂敢叨扰世伯!”

柳二郎一听要他留宿便急了,挣扎着要上马。

奈何俩腿发软,怎么也蹬不上去。

气得他咬牙切齿痛骂马儿不识好歹,丢了他的颜面,回去就要关起来饿上三天!

马儿看着自家主人举动奇怪,还以和它玩儿呢,嘶嘶嘶叫了起来。

大脑袋低头一顶,直接将他撞倒了。

柳二郎好不容易手脚并用爬起来,骂骂咧咧的仍要上马。

这小子还挺拗!秦业哑然失笑。

命仆人一拥而上,将他搀扶到客房,又故意派了个娇俏丫鬟进去服侍。

随后唤来小厮,让他骑马去柳家传信,且细心记住对方的应对。

半个时辰后,小厮汗流浃背跑进来,“老爷,小的已经告诉柳家家人了。”

“见到什么,说。”

“小的赶到时,有位老者正站在门口张望,衣着好不华美!

小的还以为是主人家呢,一问才知原来是他家老仆。

小的便跟他报了家门,告诉说‘柳爷喝醉了,留宿我家,奉我家老爷命来传信,请勿忧心。’

那老仆听了有些着慌,抓着我急问‘是醉过去了还是醒着的?’我说‘醒着的。’

他就略放了心,说‘替老奴多谢你家老爷!’并给了二两银子的赏钱。

小的故意走的慢,听见他嘀嘀咕咕,好像是说‘得赶紧找个人管管,这都开始夜不归宿了!’

后面再没有了。”

秦业让小厮退下,心道,看来二郎说的不假,产业都是老仆管着,否则也不会衣着如主人般。

况且随手便打赏二两银子,这可不是小钱。

甚至连家奴都在操心主子的婚事,可见是真的着急了。

此前,秦业的心里颇为矛盾纠结。

第一次与柳湘莲相见,只当他是个纨绔子弟,未曾多想,谁知短短时间竟闯出偌大名声。

秦业知道,戏曲不过其闲暇时嬉玩之作,花在上面的心思恐怕百不足一,可见其才华之卓绝。

他是理国公之孙,又是荣国公外孙,一旦在仕途上发力,前途不可限量。

更何况,如他所说,贾家无人,柳家怕也好不了多少。

如此精彩人物一旦崛起,岂不是两家遗泽都能落到他身上?

自家可卿再过不俗,毕竟是寒门小户之女,能得此子为配,已属高攀。

此前他的确想攀附贾府,贾府权势滔天,满京都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如果能结为姻亲,将来钟儿一辈子便有了保障!

当然,这是他最初的想法,听过柳湘莲一番“酒后真言”,谁还敢把女儿嫁入那等家族之中?

“爬灰”“养小叔子”“麀聚”……

想到二郎说的那些话,他就感到老脸臊得发烫!

自己竟然羡慕这样的人家?

真是有眼无珠的睁眼瞎!

他有些后悔得知这些秘闻,今后真不知该如何面对整日清谈、高标自诩的贾政呢!

即便这些传闻是假,贾家无人却是事实。

再大权势,一旦自家无人,付诸于外人,如王子腾、贾雨村之辈,哪有长久可言?

而且,可儿若是进了贾府,那是要做重孙媳妇的!

从头往上数,除了丈夫,还有公公婆婆;除了公公婆婆,还有贾政一辈;再往上还有贾老太君!

贾珍可年轻着的呢,管家大权自不会交给儿媳妇!

若只是每月领几两银子的例钱,做不得主,怎比得上在柳家大权在握,能够支配几万两甚至更多?

说道底,也只是柳湘莲此时位置太低而已。

可是,他才多大?开始发力才多长时间?可谓声名鹊起。

那贾蓉倒是更大些,听都没听过!

秦业越想越觉得柳湘莲好,越好越舍不得,眉头皱成一团,心中更是纠结。

……

秦业在前院忙着给柳湘莲灌酒套话,后院中亦不平静。

得知柳二郎来访,弟弟秦钟浑不在意,恍若未闻,继续心不在焉的假装温习功课,实则不知在胡思乱想什么。

姐姐秦可卿对这个接二连三登门的少年大感兴趣。

虽未曾见过,但父亲自从认识他后,笑容明显增多。

这当然是因为得了金子的缘故。

他送的礼物都是些精致的文房四宝,父亲舍不得用,便宜给了弟弟,自然也有她一份。

他今日又来,想必有事与父亲相商,不免有些好奇。

大着胆子派丫鬟瑞珠前去探听,随时报告前面动向。

内外院之间消息并未隔绝,“探马”往来不断。

瑞珠时不时气喘呼呼跑来汇报最新“军情”:

“姑娘,柳二郎说要办戏园子,来请老爷设计呢!”

“姑娘,老爷说要花数十万两,柳二郎说钱不是问题。你说他怎么这么有钱呢?”

……

这也算是闺阁中难得的乐趣了。

瞧着弟弟无动于衷,万事不关己的样子,秦可卿忍不住拿书本拍了拍他的脑袋。

“钟弟,你何不出去会会柳家二郎?姐姐不便出去,难道你也不方便?”

秦钟此时方十岁,容貌清秀,聪慧异常,但生性腼腆,沉默寡言。

当然,这是他老爹秦业和姐姐秦可卿眼中的秦钟形象。

若是柳湘莲当面,大概要伸个拇指,诚心实意赞上一句:

能把宝玉掰弯,你也是个人才!

秦钟和宝玉的关系大概可以这么形容:你本觉得的宝玉不像个男人,结果秦钟来了。

这俩货一勾搭,你突然觉得,“哦,宝玉多少还是有点儿男人味儿的。”

纵观秦钟小朋友的短暂一生,巅峰时刻就是为姐姐送葬时,在水月庵里与小尼姑智能炕上**。

其口号是:“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

听听,是人乎?有心乎?

姐姐尸骨未寒,尚未入土啊!

更何况你身为弟弟是来送葬的,此夜为名为“安灵”!

若秦可卿泉下有知,怕是要气的一脚踹开棺材板!

可怜小尼姑智能也是单纯到愚蠢的地步,竟然信了他炕上的鬼话。

后来偷跑出尼姑庵去找秦钟,又偏被秦业碰上。

很可能当时两人小别胜新婚又**起来,以致秦业见到后暴怒难遏,生生将秦钟打个半死。

然后他自己也气的旧疾复发死了。

不久,秦钟亦病死。

秦家至此完,绝户!

此时秦钟年纪尚小,更未遇到宝玉,但已经有自己一番独到见解。

他懒懒的扫了姐姐一眼,嘴角微微一撇,带着淡淡的不屑说道:

“能和父亲谈这么久,说的定是什么经济仕途之道,蝇营狗苟而已。

不过是热衷名利的庸俗之辈,何必理他!”

“你!”秦可卿闻言嗔怒,柳眉飞起,骂道:

“臭小子!把你能的!难道吃穿住用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人

家志向远大,反倒被你说成蝇营狗苟!

我看父亲待你太溺爱了,该饿上两三天,再看看你还说不说这些‘高论’!”

秦钟挨了骂也不生气,扭过头,不作回应,继续“温书”。

对弟弟的乖僻性子,秦可卿也无可奈何。

说了不听,他总是振振有词,歪理一大堆,懒得再劝,只盼着长大些会懂事。

此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那人正手段尽施忽悠她的老父亲呢。

原着中秦可卿的身份惹人怀疑,以为她或许是皇家出身,躲避在贾家逃避迫害,而元春正是靠着出卖秦可卿而上位。

又有人说秦业与贾家合谋贪污工程款。

这些并无实据,暂且不论,但以秦可卿本人而言,绝对堪称人中龙凤。

论外貌,她形容袅娜,兼钗黛之美;

论见识,她早看透贾府前途叵测,早晚乐极悲生树倒猢狲散,并想出挽救的关键——“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即置办祭祀产业作为退路;

论待人处事,她能得到上至贾母下到仆役的一致认同,东西两府没一个说她不好的。

各方面无一不是顶配。

这与她被抱养的身份极不匹配,难免惹人怀疑。

但人总有异数,刘邦半辈子流氓一般过日子,结果老了老了反倒打下天下当了皇帝,谁能想到?

他可只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

是以,柳湘莲得知其尚未嫁入宁国府,便急不可耐的开始谋划了。

也不得不选她。

举目四顾,能作为妻子的人选,如薛黛之流,此时还是小姑娘呢。

总不能干巴巴等着她们长大吧?他有耐心,二弟恐不答应。

至于原着中所谓通奸,柳湘莲也只抱着深深的同情。

深宅大院中,在内则丈夫无力保护,在外则娘家弱小不可依恃,反倒要她为之日夜悬心。

这种处境,面对贾珍这种毫无廉耻的人形禽兽,或者忍辱偷生,或者一死百了,难道还有第三种选择?

所谓“生死事小,失节事大”,一旦丑事暴露,老父亲能活?怕是会直接气死!

届时幼弟谁养?只能沦为娈童玩物!

越是深知内里的黑暗,越是不敢反抗,自缢而死已经是最激烈的抗议!

岂不是远胜迎春被人虐死,黛玉愁苦而死?

此时,秦可卿二八年华,正是少女怀春时候,自然不知柳湘莲对她的一腔深情。

但她也关心这个突然出现的少年,未曾谋面已经颇有好感。

后面瑞珠传回的便是柳湘莲醉酒后指斥方遒,臧否贾家人物。

瑞珠很是疑惑的问:“姑娘啊,‘养小叔子’我倒是懂,可什么是‘爬灰’呀?”

秦可卿闻言就脸红了,啐道:“呸!少胡沁!你知道什么‘养小叔子!’可别再说这等话了!”

瑞珠吐吐舌头,嘻嘻笑道:“我当然不会对外人说啦!难道这点儿事儿我都不明白?

好姑娘,到底什么是‘爬灰’呢?可好奇死我了!”

“不是好话,不准你再说!再敢问,我就告诉老爷去!”

虽然制止了瑞珠询问,其实她自己也很好奇。

毕竟是这词儿挺稀罕的,连贾宝玉都不知道。

再后来,瑞珠又来报告说柳二爷醉酒不能骑马,被老爷留宿客舍。

听完了全程现场转播,以秦可卿的聪明伶俐,早猜出父亲是故意灌醉柳二郎,以听其酒后“真言”。

她不禁有些埋怨父亲太不厚道,柳二郎毕竟年轻。

酒多伤身,怎好胡乱灌他?

不过她也明白,父亲之所以这么做,大概还是为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虽然没有明确说过,但父亲对贾府的向往之情岂是能够轻易遮盖的?

做女儿的既不能劝阻父亲,如今也只能尽量善后。

她亲手煮了一碗浓浓的普洱茶,以作醒酒用。

不一会儿,秦业进入内院,面色红润,不知是喝酒喝的,还是有了高兴事儿。

房间内,秦可卿端来水,服侍父亲洗漱。

看着父亲已然苍白的须发,额头沟壑般的皱纹,快要枯干的佝偻身躯,不得不感慨岁月无情。

或许,他舍下面皮算计一个少年,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好归宿,为弟弟谋个好前程。

秦可卿如是想着。

秦业坐在椅子上,略喝了口茶,问道:

“可儿,你觉得柳家二郎如何?”

秦可卿闻言,娇腮羞红,眼神躲闪,微微侧身,娇嗔道:

“爹爹!这种话怎好问女儿?……再说,女儿又没见过他!”

“呵呵,虽没见过,难道没听到他说话?

酒劲儿来了,说话声音可是高的很,为父的耳朵都快给他震聋了!”秦业笑呵呵说道。

他可不相信女儿会乖乖的待在闺阁中,两耳不闻窗外事。

她虽然知书达理,却也有些野性。

秦业忽然想起什么,低声吟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再次感叹:“不错!不错!虽只一联,已显不凡气象。”

见女儿并不回话,他也不好逼问,沉默不语已然代表某种倾向和态度。

“为父喝的也不少,要早点儿休息。你去吧,看好钟儿,务必叫他完成今日功课。

唉,很久没有这般吃酒了,差点儿没能熬住他!”

说完,蹒跚着往里间去了。

想着父亲的话,秦可卿柳眉微蹙,暗生猜测:难道父亲改变主意了?

自己年已及笄,却仍未许字,在闺阁中已算是晚了,只因父亲想要找一门好亲事。

父亲眼中的“好”,与自己眼中的“好”又岂是一样的?

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除此之外,又能如何呢?

她默默转身,脚步沉重的走回闺房。

望着桌上的针线箩筐,心里忽然生起一个强烈的念头:“绣个金鳞跃波的荷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