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红楼鼎革 > 第32章 贾母断案,二郎撒娇

第32章 贾母断案,二郎撒娇

书名:红楼鼎革 作者:无衣佩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9:55

荣国府,贾母院。

夜幕降临,星月在天,荣庆堂内却灯火辉煌,明亮如昼。

刚刚用过晚饭,吃了茶,闲来无事,恰巧薛姨妈又带着宝钗过来走动。

贾母就命人去请来王夫人和凤姐,大家一起斗牌解闷。

有鸳鸯在一旁助攻,贾母大杀四方,无往而不利,输得凤姐呼天抢地的叫苦。

贾宝玉和众姐妹另置一小桌,摆着时令鲜果,相互说笑玩闹。

惜春抱着着一个虞姬布偶,面目秀美,栩栩如生,着绫罗、带宝剑,端是可爱。

她怎么也不肯撒手,这几日睡觉也要抱着。

姐妹们不禁打趣逗她,拿出各种小玩意儿要与她换,她只摇头不答应。

林黛玉笑问道:“你整天拿着她,一刻也不离手,难道是怕姐姐们给偷了去不成?”

惜春此时才六岁多,最是纯真,抬起小脑袋望着黛玉,摇了摇头,用小大人的口吻认真解释道:

“不是呀!林姐姐,你想,咱家又没有楚霸王,要是我不陪着她,她不就孤孤单单没人陪了吗?那该多难过呀!”

她父亲是贾敬,十余年前就开始在城外道观里静修,也不知怎么修出了个女儿。

出生后便没有母亲,大哥贾珍大她三十多岁,又是那等性子。

除了奶妈,哪儿有家人照顾她?

幸好被贾母接到西府,与几位姐姐同住,否则能不能长大都难说。

寄居亲戚家,又没同龄玩伴,惜春年纪虽小,已深知孤单滋味。

得了虞姬布偶之后,便当作自己的好朋友,昼夜不离不弃的陪伴。

童言无忌,最道真心。

“孤孤单单”四字,深深触动了黛玉柔软心肠,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时倍感心伤,全没了玩笑之意,俏脸黯然,呆呆的竟不知说什么。

宝玉见状,自是能猜测一二,恐林妹妹忧心,忙接过话茬,朝惜春大气的说道:

“这算什么!明儿哥哥给你买个楚霸王就是了。”

惜春听了信以为真,明眸灿灿,一撒小腿,噔噔噔跑过来,伸出空闲的那只白嫩嫩的小手,扯住宝玉衣袖,仰着小脸,满眼期待,问道:“二哥哥不骗我?”

“……”宝玉顿时愣住了。

他在街上只见过卖泥人儿的,并不曾见过这等惟妙惟肖的布偶玩具。

该去哪儿买呢?不禁犯了愁。

见他愣神儿不说话,惜春立马知道被骗了。

原本她就问过几个丫头,都说没见过这种稀罕玩意儿,这时不过是再失望一次罢了。

于是撒了手,小脸一沉,瞥着宝玉,嫌弃说道:

“二哥哥骗人!不理你了!我等另一个好二哥哥来!”

姐妹们彼此看看,也不知该说什么,谁叫宝玉说大话呢,一时间安静下来。

贾母刚又赢了一局,鸳鸯正洗牌,她暂做修整,养精蓄锐。

突然发现这边儿氛围似乎不对劲儿,担心她们姐妹之间闹起来。

因只听了最后一句,不明前因后果,她插话问道:

“什么‘另一个二哥哥’?你二哥哥不是在这儿呢?”

惜春嘟起粉嫩小嘴:“就是另一个二哥哥!好二哥哥!”

她重复说了一遍,然后巴巴的追问:“老祖宗,他什么时候来呢?”

她知道那位哥哥每次来都是拜见贾母,故有此一问。

见贾母不解,诸位长辈也看过来,宝钗最年长,温婉一笑,轻轻解释说道:

“老太太,惜春妹妹说的是柳家二郎。因他排行是二嘛,这才也叫‘二哥哥’。”

贾母哑然失笑:“他什么时候成你‘二哥哥’了?”

惜春扬了扬手中布偶,用清脆童音骄傲说道:“虞姬就是二哥哥给的!”

贾母方明白过来,原是上次送的礼物闹的事儿,笑说道:

“我当什么呢!为了个小玩意儿,你就不要你二哥哥了!等下次他来,你跟他去罢。”

唬的惜春低头不敢说话了,心里反倒有些向往。

因为最近合作戏园子把薛家折腾的不轻,薛姨妈难免有些埋怨,顺嘴就说道:

“柳二郎是个能折腾的。”

贾母喜欢说些家长里短,对柳湘莲印象不错,不禁就问:“他怎么折腾了?”

“他……”

薛姨妈刚想说他为建戏园子把我家快搜刮干净了,忽又觉得此事还是别说了。

疏不间亲,比起自家,当然是人家祖孙更亲近了,忙转口说道:“他要是不能折腾,也寻不来这么精巧的玩意儿。”

贾母点点头:“他有心了,家里每个妹妹都有。”

薛姨妈常来贾母这里讨巧,这时也不禁大感佩服:柳二郎可以呀,老的不放过,小的也惦记着!

顺口问众姐妹:“除了这虞姬小人儿,还送了你们什么好东西呢?”

迎春低头不说话,探春知她是木讷性格,不善言辞,便笑说道:“柳家哥哥送了我一个纸做的五瓣梅花香盒,轻巧别致,用锦布蒙了,丝毫不见联缝痕迹,很是漂亮。”

三姐妹只剩下自己没说了,迎春忙道:“送我的是件竹雕笔筒,上面刻的是刘阮入天台的故事。不仅神仙洞府意境缥缈,就连刘阮与仙子对弈的神情都惟妙惟肖,十分精致。”

黛玉托着下巴,说道:“送我的到不出奇,是柄姑苏匠人制的湘妃竹扇骨,梅花数点,瘦枝连缀,颇有疏影横斜之妙。”

见众位姐妹都有,薛姨妈一愣:我家宝钗呢?

忙转头去看女儿。

其实宝钗也有,是薛蟠转送的。

她觉得这是私相授受,不妥当,就没告知母亲。

此时当然不好说出来,否则显得自己先前竟是有私心的,含笑不语混过去。

众姐妹都欢喜着,独宝玉大为郁闷,眼神儿里怨念不小,连连叹气。

凤姐在老太太面前最会逗笑打趣,注意到宝玉有异,便笑道:

“哟!宝兄弟怎么不高兴了?难道柳二郎只记得诸位妹妹,竟忘了兄弟不成?”

众人也都看他。

宝玉被瞧的面色讪讪,收了礼总不好说没收吧?这不是他的为人。

呐呐说道:“倒是送我了,就是,就是没送诸位妹妹的用心罢了。”

凤姐柳眉一扬,说道:“他竟敢不用心?那到底送了什么呢?要是不好,你看我去教训他!”

“别!”宝玉见凤姐说到后面越发严厉,忙出言阻止。

眼见躲不过,只好苦着脸说道:“送我的是套‘四书’!”

凤姐佯作生气:“果然是没用心的!难道我家还缺书不成?柳二郎小看谁呢!”

宝玉忙作解释:“书倒是很精致,墨香袭人,也是难得的珍品。”

凤姐美眸闪闪,忽有所悟,正色道:“我明白了!原来如此!不是他不用心,而是他眼神儿不好使!”

众人听了不解,追问什么意思。

凤姐一指宝玉,打抱不平,愤愤说道:“柳二郎竟给宝兄弟送书,岂不是送错了人?可见眼神儿差得很!”

宝玉被说中心思,又羞又恼的瞪凤姐。众人见状,不禁失笑。

正说笑着,忽有丫鬟来报,说柳二爷登门拜访。

众人都住了口,安静下来,彼此相看,深感奇怪。

时间已经不早,都快夜禁了,他怎么这时贸然登门?

贾母亦是一怔:二郎是个极懂礼数的好孩子,这时冒昧前来,难道是有什么急难之事?

若是有事,怎么不去找前面的爷们,偏要见她呢?

见那报信的人面色古怪,知道事有蹊跷,贾母便让鸳鸯去问到底是何事。

鸳鸯应声出去,不久,回来禀告:“外面闹哄哄的,说柳二爷和西府珍大爷一起过来的。他还说,还说今儿一定要见到老祖宗。”

贾母听了更纳闷,这俩人差着十几岁呢,怎么搞到一起了?

打死她也想不到,这俩货是为了争女人!

于是也没让众人回避,就命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外面响起杂乱的脚步声。

丫鬟刚打起门帘,一人疾步猛冲了进来。

打头的是贾珍,他被柳湘莲胁迫同行,进府后拖拖拉拉走在后面,沉默不语。

岂料,刚到门外,撒腿就狂奔起来,一下子越过柳湘莲,抢了进去。

冲进去之后,顾不得行礼,更没细看房间内的都有谁,直接就往地上一跪,以额触地,砰砰作响,涕泗横流,惨叫道:“老祖宗啊!您可要给孙儿做主呀!”

满屋子的人大感惊诧。

贾珍可是贾家族长,都快四十了,这得遇见多大的祸事才会如此失态呀!

贾珍俯伏着身子,也不等老太太发问,就自行往下说:

“孙儿待柳二郎如亲兄弟般,谁知他竟是个狼心狗肺的下流贼囚子!

上次会芳园唱戏,他见了岳家两位姑娘,就瞧上了眼,这些日子招摇撞骗,竟将她们诓了去!

孙儿听闻此事,前去与他理论,他竟嚣张跋扈,挺着大枪就要杀我!

老祖宗啊!贾家的颜面这回可是丢尽了,这哪儿是贾家外孙?这就是个天杀的祸胎呀!

请老祖宗做主,准我将他送去治罪!”

说完,贾珍伏地不起,哀嚎痛哭,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他可是太了解这位老太太了,那耳根子是最软的,听风就是雨。

果然,贾母原本见了他还有些不喜,待听了柳二郎的“恶行”不禁乍然变色。

心道,我一直当他是个好的,竟是这么不堪?

正要喝问详情,却见柳湘莲不紧不慢,昂首阔步,气度非凡的走了进来。

面色如常,带着和煦如春的笑容,恭恭敬敬的行礼。

先给老太太请安,而后逐个给薛姨妈、王夫人问好,再与凤姐和诸位姐妹打招呼。

贾珍听得一愣,抬起头,顿时傻了眼!

这屋里怎么这么多人?!

他刚刚只想着先声夺人陷害柳二郎了,根本没细看,略一晃眼儿,只当都是丫鬟呢!

这时可算尴尬了,忙站了起来,拍拍袍子。

族长要有族长的威严,他跪地哭诉这事儿要是传了出去,哪儿还有体面可言?荡然无存!

贾母并非真是老糊涂了任由人糊弄,她实际上很精明,更多时候是懒得管,只图自己高乐。

见柳二郎浑然无事儿人一样,毫无被人揭穿丑恶行径的惶恐羞怒,便知其中另有缘故。

少年风度翩翩,而自家族长举止粗鄙,高下立判,喜厌自生。

何况,她对贾珍印象不好。

一来,贾珍是东府之人,打小就与她关系不亲近。

二来,他曾“挑拨离间”,惹得贾政狠打了宝玉,贾母心头的邪火还没完全消散呢。

但贾珍毕竟是贾家族长,是贾家颜面所在,柳二郎是个识大体的,怎会与贾珍冲突?

想了想,贾母觉得定是贾珍又胡作非为,结果惹到二郎头上。

其中难免有丑事,她就先命众人退下,只留着鸳鸯在侧服侍。

待到众人散去,贾母向柳湘莲问道:“珍哥儿说的,可是真的?”

柳湘莲哑然失笑,说道:“老祖宗英明,珍大哥是西府袭爵之人,是朝廷三品威烈将军,更是贾家族长!孙儿又是什么人?不过是个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孤儿罢了,岂敢对珍大哥有丝毫不敬?若是此言为真,又怎敢来拜见老祖宗?”

“你胡说!分明是你……”

听到后面,贾珍忍不住就要反驳。

贾母止住了他:“珍哥儿住口!想让我评理,你就安静些。若是不用,你家去便是。”

贾珍无奈的闭了嘴,都这时候了,走了算什么事儿?不就是认怂了吗?

是非黑白岂不是全凭柳二郎一张嘴随便颠倒?

他恨恨的怒视柳二郎。

贾母暗自摇头,“二郎,你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柳湘莲面色慎重,高声说道:“孙儿曾去过尤太太娘家串过戏,尤太太见孙儿尚有可取之处,愿将女儿托付,现有婚书为证。

不想,珍大哥竟然垂涎自家小姨子,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污蔑孙儿引诱良家妇女,企图将我押进大牢,屈打成招……”

说着,他掏出红色婚书,递给鸳鸯,呈送贾母。

“放屁!你才是污蔑!老祖宗别听他胡沁!……”

贾珍初时还能忍耐,听到他说破自己的心思,不禁气急败坏,冲着柳湘莲狂叫不止。

若非打不过,早挥着拳头冲上去了。

只恨自己长得不如对方好看,不然就凭族长身份,老太太如何还会理会柳家小贼?

贾母活了七十多岁,深宅大院里,什么破事儿烂事儿没见过。

瞧着手里的婚书,有些纳闷:纳妾而已,写什么婚书?搞得娶妻一样正式。

她心里已经明白,柳二郎所说应该大体是真的。

至于他是怎么得手的,恐怕也未必如他所说那般光明磊落。

这等男女之事,贾母并不放在眼中。

贾琏趁着凤姐办生日宴,偷吃鲍二老婆,事发后,贾母说:“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

不在意是一回事,但此事若不解决,闹大了传出去,说贾家族长与贾家外孙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贾家的脸面还不要了?

她根本不去分辨谁对谁错,开口便道:“我当是什么大事儿呢,竟是一场误会!

二郎,你也有不是!这等好事儿,如何不告诉亲戚们,不声不响儿的就办了?难道怕我们不随份子不成?

若是讲明了,你珍大哥还会误会你?他断不是存了混账念头才与你为难的!”

呵呵,果然和的一手好稀泥呀!柳湘莲大为感叹。

当然,如此处理不出他的意料,现今只求自保而已。

他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这样!竟误会了珍大哥!还是老祖宗明白事理,一眼就瞧出关键!”

转身看向贾珍,作揖道:“哎呀,珍大哥,小弟年轻不懂事,行事莽撞,还望你海涵。”

贾珍楞在当地,不知该如何言语。

当然不能说自己是图谋自家小姨子。

本想控告柳湘莲诱骗良家妇女,以求利用公权力将之定罪发落。

可这时人家把婚书往外一拿,又有老太太当面,他还能怎么办?

这里又不是衙门,可以花点儿钱打点关节,来个屈打成招。贾母怎么打点?

台阶已经摆好了,他虽不愿意,但不得不下。

若坚持原先的说辞,贾母定不支持,兜头一顿臭骂,更加狼狈。

他可是有惨痛经验的!

正犹疑呢,只听老太太又问:“怎么样呢?这点儿小误会,珍哥儿还在生气?”

声音都清冷了几分。

这位老太太可了不得,那是贾家的大神,谁敢忤逆她?

贾政暴怒之下狠揍宝玉,她说句要回南京,吓得贾政跪地哭饶。

贾赦好淫无度,想要鸳鸯,嚣张跋扈,结果贾母一怒,屁都不敢再放。

更何况贾珍这小辈?

真要惹恼了,穿上诰命服往宫里去一哭,甚至能威胁他的爵位!

贾珍忍气吞声,强装笑颜说道:“唉,多亏老祖宗点拨,孙儿这时才明白,这事儿竟是误会。

是孙儿关心情切,莽撞了,搅扰了老祖宗,着实该打!”

说着就开始抽自己的脸,虽不用力,也响起了清脆的啪啪声。

贾母忙让他止了,又命他家去休息,嘱咐说以后不得再为此事相争。

贾珍应下,强装着笑脸,一拐一拐地走了。

贾母将柳二郎叫到跟前,略带不满的问道:

“二郎倒是好福气!尤家姐妹我也见过,模样标致,怎的都愿意与你做妾?你就这么好?”

这是要敲打我?

柳二郎一脸无奈,叹气道:“唉!老祖宗,说起来此事还得怨国公爷呀!”

贾母被他说的一愣,更觉奇怪:“这话怎么说的?你又没见过!”

柳二郎抬手摸着自己的脸,抱怨道:“若非国公爷的缘故,世上怎会有这般出彩的人?

竟让尤太太一眼就瞧上,死活都要将女儿嫁我!”

贾母反应过来,指着他呵呵笑道:“呸!满口胡言,你也是个油嘴儿滑舌的猴头儿!”

柳二郎搓着手,嘻嘻而笑。

贾母再仔细瞧他,身姿挺拔,面貌英朗,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好像真有几分老国公的影子。

见他的确到了该成家的时候,就温声询问:“年纪是不小了,准备什么时候办事呢?”

柳二郎听了忙摆手:“不急,孙儿还年幼,不懂事儿。”

“你还年幼!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贾母嗔他一句。

心说,纳个妾你都要写婚书,行事这般稳妥,这要都是“不懂事儿”,贾珍成什么了?

若是没这婚书,官司可有的打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