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红楼鼎革 > 第45章 对簿公堂,伯父发难

第45章 对簿公堂,伯父发难

书名:红楼鼎革 作者:无衣佩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9:55

李慎忠得了陆师爷妙计,郁闷情绪一扫而尽。

他是个行事果决的性子,当即命人将诉状抄本送达柳湘莲处。令其准备告状(应诉状),明日将公开审理此案。

待到晚间,方才命家人将所收八百两纹银原封不动退还柳茁,只说先前收下是不忍拂其盛情,本无需如此客气,已决定于次日审理此案,请待传唤。

柳茁凭白得了银子,喜出望外,不意此人如此知情识趣,“却而不恭”,遂先收后退。

真是个讲究的好官!

他乐得收下银子,又兴冲冲跑去将明日开审之事告知叔父和兄弟们。

柳家众人听罢,得知察院大人不仅应允,且办事极为爽利,更对拿下逆子信心十足。

……

另一边,柳湘莲收到通知后,却陷入沉思。

经花钱打听,已得知李慎忠前后态度有所变化,不禁猜测他此举的用意。

送达抄本、准备应诉状并无异常,唯一特殊的是竟要公开审理。

须知,衙门审案通常是不公开的,有旁人围观议论岂不是自找麻烦?平时还专有把门皂吏防范人员擅入。

未得皇命自行公开审案的,多是官员本身清正廉洁,为了以真实案例传播法律知识,教化民众。

李慎忠显然非是此类官员,否则根本不会受理柳家的诉状。

谁看不出那诉状所言强词夺理,似是而非?

如今决定公开审理,其真实态度不问可知——多半是决定两不相帮。

实际上,柳湘莲作为弱势一方,公正对他而言就是最大的支持。

而特意告知他公开审理,当是知道他身份特殊,欲要他引人围观,以给柳家造成压力。

半天一夜时间,对他人来说或许过于短暂,来不及安排什么,对他却未必。

谁让他开了家戏园呢。

……

次日上午,柳湘莲一如往常,起床、晨练、早饭。

知他要去衙门应诉,官司胜负难料,“生死未卜”,香菱眼圈早就红通通的,偷偷哭过了。

尤氏姐妹平时风情无限的玉容也失了光彩,忧心忡忡。

“女人就是麻烦!能有什么事儿就担心成这样?”

安慰几句也不起作用,柳湘莲摇头感叹。

柳三听了直骂他:“臭不要脸的,得了便宜你还卖乖。”

倒把三女逗得笑了,一时春暖花开。

待到两名青衣皂靴的察院衙役送达传票时,柳湘莲早准备妥当。

免不得给点碎银做打点,说句“劳烦”。

那衙役也忙道“不敢当”。

出门时,小厮牵了马来,刚要上马,领头的衙役神色古怪,劝说道:“柳二爷,咱们还是走过去吧。”

“好,与你们一同步行便是。”

柳湘莲略一怔,爽快应了,以为衙役没骑马来,而他也懒得动用自家马车叫人乘坐。

那衙役忙解释道:“二爷误会了,并非是因我等没马,而是,而是如今乘马过不去呀!”

“为什么过不去?出了什么事儿?”

“二爷竟然不知?”

“这话奇怪,我为什么会知道?今儿还没出过门儿。”

那衙役摇摇头,无奈说道:“察院前大街全给堵了,人山人海的,都翘首以盼,等柳二爷大驾光临呢。”

“竟有此事?”柳湘莲状似愕然,半真半假。

昨天他便命倪二散布柳家叔侄对簿公堂的消息,至于效果如何,如今知道了。

越来越多的人正往察院涌来,大街上人满为患。

这也不难理解,一则平时允许旁听的案件极少,机会难得。既能一观青天大老爷的威武风采,还不用卑微跪地,荣幸之至了。

二则此案事涉及理国公府和广和楼东家,又是不孝大案,吸引眼球。

广和楼戏票太过昂贵,多是身家丰厚者流连忘返,普通老百姓难得进入消费一次,出来后不免夸张,传的神乎其神。

穷汉买不起戏票,看不了戏,来看东家打官司出丑也不错,又不用花钱!

理国公府前,也正在送行。

柳家众人皆知已经打点过察院,胜券在握,欣欣然喜色满面。

因族长柳芳不肯出面掺和,其余人论资排辈,老三柳极最是年长,身上亦有捐来的功名,就被推选出来作为原告。

柳茁则是年轻一辈代表,需他鞍前马后操劳,万一三叔忘了词也可在旁提点。

与后律师可代理出庭不同,这年月讼师不但没有上堂的资格,反有因挑拨诉讼被抓去坐牢甚至充军流放的风险。

代写诉状的金讼师只能提前将如何应对可能的问询,作了详细讲解,也不知熬死多少脑细胞才让柳家爷们大体记住。

……

西城察院。

李慎忠身着五品白鹇补服,在后宅中独坐,仍在沉思如何应对。

悔不该一时轻忽不察,竟收了诉状又收了钱,现在也只能尽力弥补。

他也知道,柳家人看似气势汹汹,实则不过是想坐实此子不孝的罪名,倒并非是真的想要置其于死地。

实际上,他作为巡城御史也仅可对杖罪以下案件自行审理并结案,即仅能处以杖(大棍打)、笞(小竹板打)、枷(戴木枷示众)等刑罚。

若是徒罪以上,便要移送刑部定案。

而这件案子难以直接依律定罪,又有双方角力,一旦转送刑部,必会惊动圣上圣裁。

以圣上言必谈“孝”的作风,柳湘莲怕是落不了好,可他偏又和贾家等勋贵联系紧密。

李慎忠想来想去,如果此案处置不当,等于是将难题交给圣上,将会大大不利于他今后的仕途!

衙外喧嚷之声渐盛,他知今日前来旁听审讯之人必定众多,早加派人手引导维持治安,以免发生踩踏、盗窃等事。

心中期盼如陆师爷所料,柳家迫于形势而息讼最好。

如果真的冥顽不灵,他只能秉公办理了。

……

云板声响,到了时辰,李慎忠起身,从后宅走出,入大堂落座。

大堂上,黑衣皂靴的衙役分列两侧,面容严肃,手握上黑下红的水火棍,恭敬站立。

皂吏来报,原告、被告俱已带到,候在仪门之外。

“升堂!”李慎忠喝道。

须臾,原告、被告依次走进大堂。

原告两人,一老一少站在一起,自然是柳极、柳茁两叔侄。

被告一人,柳湘莲。

三位柳家人见面,相互之间别说行礼,全无一点儿好脸色。

一方漠然无视,一方怒形于色。

李慎忠冷眼瞧着,两方人反差极大:作为被告的少年,形容英俊,举止有度,见之神清气爽。更让人意外的,神色淡然,似毫无忧虑惧意。

相比之下,反倒是两位原告神态慌张,彼此向对方投去询问的眼神。若非慑于公门威严,不敢私语,定会交谈一番,显得格外心神不宁。

这也难怪,他们来时见到,衙前大街上竟是乌泱泱的人群,摩肩擦踵、泼水难入!

柳极暗叫不妙,忙派人一打听,都说是为看理国公府伯侄打官司的。

柳家众人不禁哗然——理国公府这就出名了?

柳极心存侥幸,只当是逆子名头太大,是以泼皮闲汉都来凑热闹。

这也无妨,等判决一出,外人哪里知道其中内情?

不料,到了衙门,竟被告知此案要公开审理!

将有数十人被允许在大堂外旁听!

这如何可以?岂不是把柳家的颜面丢到地上踩?

柳极不禁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收场。

一时间既有对李慎忠的恨意,明明答应的好好的,怎么这会儿闹幺蛾子?太不讲规矩了。

又埋怨柳茁不会办事,这就是你说的没问题?

他哪里能想到后面的变故,更不知银子都跑到他侄儿腰包里了。

这时进了大堂,他仍未镇定下来,心中天人交战。

这官司到底要不要打下去?实在丢脸呀!

见柳极神情不安,眼光散乱,显然正踌躇难决,李慎忠暗自好笑。

陆师爷的法子果然不错,根本不需本官裁决,你们尽管撕扯,就在这等众目睽睽之下,颜面尽失,臊也能把你们臊死,且看你能撑到何时!

他甚至幸灾乐祸起来。

见三人都站着不跪,心生不喜,开口便问:“堂下何人?为何不跪?”

这话一出,三人中,柳湘莲和柳极都没什么反应,仍旧站着。

柳极有捐来的官身,和贾琏一般,也是个同知,听着好听而已,每年领些银子,也不知几辈子才能把买官花的钱收回来,好处便是有了体面。

柳湘莲因通过了武童试,名列武生,相当于文秀才,勉强算是有份功名,得以见官免跪。

柳茁就完全是白身了,发现旁人都在看着他,这才恍然醒悟。

这话虽对着三个人说的,实则是提醒他!

不管心里如何想,赶紧跪了:“草民柳茁,拜见察院大人。”

另外两人也各自报了名号。

儒家主张“无讼”,官员审理民事案子时会尽量调解。

李慎忠依着管惯例,先劝说道:“原告,你等与被告本是至亲,何必轻启讼端?一经官断,不论输赢,彼此为仇,悔之晚矣。

且你所指控罪名,位列十恶,一旦败诉,便有诬告嫌疑,亦当坐罪!依本官看来,此举殊为不智。是否愿意息讼和解?”

息讼和解?柳极早已心慌意乱至极!

与四弟不同,他读过点儿书,寻常也附庸风雅,以文会友,到底还是要脸的。

可如此大张旗鼓折腾一番,如果无功而返,也着实不甘心!一千两银子岂不是白花了?

一时竟不知如何抉择。

衙役虽多番呵斥,堂外旁观之人难免指指点点,柳极烦不胜烦。

先问道:“察院大人,无关之人在场,岂不有损公堂威严,何不驱散出去?”

他所谓“无关之人”,便是拥挤在大堂之外,密不透风,一圈又一圈看热闹的,岂止数十人!

你在教我做事?李慎忠心里冷哼,越发鄙视对方。

但也要给自己开脱,免得对方惦记上他。

于是很给面子的作了解释:“是否允许旁听,并无需你等同意,原不必同你讲,但说说也不妨。

当今三令五申,以孝治天下,京师乃首善之地,此案事涉不孝,又不合律法,案情复杂,早引来诸多关注。

本官决定公开审理,只为令百姓信服,以示公正,你可明白?”

“诸多关注”?

柳极毕竟年长,顿时明白,不仅是柳家,对方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压力,不敢再徇私照顾。

可越明白越不能同意呀!

但他能说什么?说皇帝说的不对?说李慎忠没权力决定公开审理?

“可是……”

张了张嘴,柳极却不知如何辩解,转头怒视侄儿柳茁,胡乱撒气。

事已至此,柳茁也恍然大悟——对方退回银子并不是知情识趣,想要讨好他讨好柳家,而是准备秉公办理!

突生异变,他的心态却比柳极好许多。

毕竟年轻,进取心更为强烈,早将戏园子视为囊中之物,如何肯轻易放弃?

忙低声劝道:“叔父,阵仗都摆出来了,退无可退了呀!

退了不就说明是咱们无理取闹?今后戏园子可就别想啦!”

柳极面色纠结,心里乱的一塌糊涂,早生退意。

可想想戏园子的暴利,又觉分外热切,若是拿到手,下半辈子的花用都不用愁了。

天人交战,终究人欲完胜!

反正老命一条,还能活几年呢?干脆豁出去了!

他咬牙说道:“孽侄不孝,天理难容,请都察大人做主!”

这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李慎忠越发瞧不上这等利令智昏的人。

读书人为求个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名声,多大代价不愿付出?

这等勋贵之家,全无一点儿礼义廉耻之心!

他轻哼了声,旁人也未觉察,当下便道:“既然如此,那便开审吧。”

话音刚落,两旁衙役大喝一声——“威~武~”

气机充荡,令人心惊胆战。

惊堂木一拍,响亮脆音又唬人一跳。

李慎忠危坐肃容,沉声说道:“今日审理柳极等状告侄儿柳湘莲忤逆不孝一案。”

他把诉状拿起,再度扫视:

“告为不孝忤逆事:

孽侄凶顽,拒不参祭,十年未奉一飨。

遗训昭彰,逆而不遵,祖宗因之蒙羞!

欲壑难填,盗族财而置私业。

恣意妄为,无主婚竟擅定亲!

九天神灵因之难安,托梦相告,严惩不孝之孙!

阖族老少切齿深恨,公议开革,弗忍共戴一天!

唯请治以应得之罪,敦风化而儆蛮横。上告。”

这柳家人为告侄儿不孝之罪,竟把祖宗亡灵都抬出来了!李慎忠也不禁叹其脸皮够厚,当真豁得出去!

心知其肯定预备好了说辞,他也不得不问道:“原告,依刑律,不孝之罪,唯父母、祖父母亲告乃坐。你身为伯父,有何资格来告侄儿不孝?”

当此时,金讼师的调教发挥了作用。柳极早知必有此一问,也不慌张,振振有词说道:“启禀大人,尝闻事死当如事生,事亡当如事存。

孝之道,岂止父母?更需礼敬祖宗!

孽侄种种逆行,无不忤逆不孝,罪恶滔天,竟令先祖之灵在天难安,不得不托梦相告,务求将之严惩!我等敢不遵命?倘若纵容此辈,岂不是告知天下人,忘祖可矣?”

最后一声“忘祖可矣”简直震耳欲聋!

饶是李慎忠早有预料,听了这等荒诞无稽之语,也有些头大。

看诉状时他便知晓,这罪名定是诉棍拟就,危言耸听,不外如是。

但他不能否定理国公柳彪有在天之灵,也就不能否定“祖宗托梦控告”是谎言。

律法又没排除此等情形,涉及孝道大义,谁敢轻忽?

为免得给自己招惹上是非,李慎忠不作直接回应,接着问道:“那他是如何忤逆不孝的?诉状上不甚明了,详细说来。”

奸谋得逞,柳极心中得意,轻蔑的瞟了侄子一眼,而后方侃侃而谈:

“其罪一,十余年来从未参与阖族祭祖大典!不祭祖宗,可谓大不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