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红楼鼎革 > 第6章 庆生辰宁府聚群芳

第6章 庆生辰宁府聚群芳

书名:红楼鼎革 作者:无衣佩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9:55

薛蟠回到房间后,关上门,偷偷拿出了治疗棒疮的药丸。

这药须先用酒研开,再敷到伤处,散热化淤,疗效极佳。

翌日清早。

经过一晚休息,起床时薛蟠欣喜的发现伤处消肿了,已恢复的七七八八。

而为他奋勇出战的薛福、薛禄等人仍然下不了床,叫唤的厉害。

越发对柳二郎心怀感激。

吃过早饭,他迫不及待去了枕云班,向顾如意转述了柳湘莲的话。

顾如意听后顿时了然:这是二郎拉来的客户,得多分钱!

他故意皱起眉头,面现难色,说道:“不好办呀,早有安排,有点儿安排不开。”

实则心里大喜,枕云班若能进荣国府表演,无疑会大大提高档次,可以光明正大提价了。

素闻薛大爷出手大方,花钱没个计较,不宰他宰谁呢?

果然,薛蟠又是祈求又是威胁。

顾如意叹息屈服,咬牙报价两百两银子,要违约赔偿呀。

分明是狮子大开口,远高于市场行情。

凤姐过生日时,吃喝唱戏折腾两三天总共也不过花了一百多两。

可薛蟠是谁?二话不说乐呵呵应下,反觉得自家占了便宜。

……

梨香院不大,招呼薛蟠新交的狐朋狗友自是足够。

可消息传进荣府,贾母听了所谓的柳氏新戏,也甚感兴趣。

她老人家就喜欢听个新奇玩意儿,也要一观。

贾母这一动可了不得,贾赦继室邢夫人、贾政之妻王夫人、贾琏之妻王熙凤、贾珠遗孀李纨、贾珍继室尤氏等,一干媳妇都要侯在身边侍奉。

家里的姑娘们少不得也要带着高乐一场。

薛蟠头都大了,场地不足啊!

男客都安排不下了,更别说内眷们!

贾珍听闻此事,慷慨提出可以借用宁国府会芳园。

场地够大,环境优雅,内眷在天香楼上亦可观戏。

薛蟠感激涕零。

……

柳湘莲自不知薛蟠回去后一场好闹,上演了蟠式孝母,只是按部就班过日子。

初三这天,他与蒋玉菡如期赴会。

直接从家里出发,与宁国府不就是隔条街嘛!

行了一段路,转进宁荣街,便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紧闭,门上挂着“敕造宁国府”的大匾。

柳湘莲玩心忽起,走过去摸了摸石狮子。

这可是“自己”金口玉言宁府中唯一干净的东西!

门前站着几个专作迎送的小厮,见他手摸石狮便出言呵斥,隐隐逼近。

这时忽有一人从东角门冲出,气喘嘘嘘的疾奔过来。

正是薛蟠。

他斥退门前小厮,一边喘气一边说:

“二郎兄弟,你怎么来这边了?从后街进会芳园不是更近么?里面走要绕远路的!”

柳湘莲这才想起薛蟠派人说过此事。

他想着看看国公府的气派,下意识便忘了。

“过来看看这狮子,也不差这几步路。”

薛蟠这时已经缓过劲儿来,笑嘻嘻道:“二郎!你要是喜欢这玩意儿,改天哥哥送你十个八个!肯定比他家的更大更白,摸起来更滑更腻更爽!”

柳湘莲听了不禁皱眉,狐疑的看着薛呆子,怀疑对方是不是又想挨揍了?

薛蟠这时已经注意到蒋玉菡,搓着手笑说道:“这便是琪官兄弟吧?要见你一面不容易呀。”

蒋玉菡柔媚一笑:“我见你倒是挺容易。”

薛蟠不解何意,蒋玉菡也不解释,自不会说见过他跪地求饶的惨状。

稍作寒暄,薛蟠领着二人往里走。

脸带歉意的说道:“对不住了呀,他家规矩太大,平日里大门常关,只能走角门。

可别怪哥哥不给你们面子!”

蒋玉菡笑笑不说话,自己只是个戏子,哪儿会计较这些?

柳湘莲也不介意,就连黛玉进荣国府不都是从角门走的?

甚至连个迎接的主子都没有,全是仆妇小厮。

薛蟠肯来引路,这待遇算起来比黛玉还强呢。

一路走过去,不知经过几多厅殿楼阁,总算进了会芳园。

园中百花争艳,姹紫嫣红,花香袅袅,令人沉醉。

园中建着一座高大宽阔的戏台,比临时搭建的不知好多少。

枕云班的人已经到了,正在化妆做准备。

琪官自行过去。

园中摆了酒席,贾家成年男子与男客在座,已经举杯把盏劝起酒来。

柳湘莲被薛蟠领了过去,逐一介绍给众人。

……

天香楼上,珠围翠绕,花枝招展。

临窗摆了几桌席面,女眷们各自落座。

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正好可以俯瞰戏台。

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妇人歪在铺着锦缎衾褥的软榻上,如众星拱月般被围着。

自然就是荣国府的国公诰命史氏太君,即贾母了。

小辈们逐一过来问安,贾母含笑应着。

尤氏过来时,身后跟着两个婀娜娇俏的小姑娘。

贾母看着面生,招手唤到身前,觑着眼瞧。

“这是谁家孩子?模样倒是标致!”

贾母身边站着个俊俏丫环,名叫鸳鸯,机灵体贴。

见状,不待吩咐便递上老花镜。

贾母接过戴了,将两位姑娘上下仔细打量一番,十分喜爱。

抓住其中一人的手来摩挲,嘴里连声说:“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尤氏心思通透,一听这话,便知老太太又起了“爱美”之心。

贾母喜欢将漂亮女孩子聚拢在身边,除了迎春、探春、惜春是贾家姑娘外,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都是亲戚家的,未来都会出现。

丫鬟中格外出彩的,如鸳鸯、袭人、晴雯等,也都是她亲手调教的。

尤氏今日盛装艳服,光彩照人,脑中转过许多念头。

不禁想到,若论才情,自家妹妹或许不及诸位小姑子。

但若单论品貌,那是绝不会输的,最差也是平分秋色。

两位妹妹眼见着长大,丈夫贾珍的目光越来越多留在她们身上,将来之事已能预料。

即便她有心阻止,也恐难避免。

如果妹妹们能在贾母面前挂上号,甚至得到她老人家的欢心,多少也会有些防备效果。

打定主意后,她走近前来,款款笑说道:“让老祖宗见笑了!

这是孙媳妇家的两位妹妹,小名唤作二姐儿和三姐儿。

今儿正好也在府上,非要过来拜见老祖宗呢。

我瞧着,是想沾沾老祖宗的福气!”

两位尤家姑娘亭亭玉立,俏脸染霞,忙向贾母行礼请安。

假不假的无所谓,贾母听了这等奉承的话就高兴,慈祥笑道:“你们有心了!都快起来吧!”

又扭头吩咐道:“快拿些见面礼来!”

自有丫鬟去取了,稍后奉上。

“多大了?”贾母问道。

“十六。”

“十五。”

尤氏姐妹各自答道。

此二女俱是花容月貌,颜色俏丽,让人见而生爱。

但与尤氏并非亲姊妹。

当年她们生父死后,母亲改嫁尤家,姐妹俩年纪尚小就跟了过去,改了尤姓。

结果没几年尤老爷也死了,尤老娘没再嫁,只守着一双女儿过日子。

因与荣国府这边关系隔得远,此前并没有拜见过贾母。

聊了一阵子,贾母生出亲近之意,便命她们在身旁锦凳上坐了。

又拉着尤氏双姝的手,嘱咐道:“以后多来顽,家里姊妹多,一起解解闷子。”

将眼镜递给鸳鸯收了,贾母又对坐在身侧的薛姨妈说道:

“宝玉说这戏是新的,是什么‘柳氏新戏’,演的极好,我总不大信。

他们年纪轻没见过世面,哪里知道好的坏的。”

薛姨妈亦着盛装,满头珠翠,四十出头的人看着不过三十许,身段丰腴,脸带贵气。

蟠儿年纪轻轻的,贾母能来给的面子可是太大了。

她颔首笑说道:“老太太说的是呢,他们哪儿能跟您老的火眼金睛比!

只是听蟠儿讲,这戏在外面是极受欢迎的,大概也有一二可取之处。

正好请您老给掌掌眼,也是他们的福气,怕还要求着您老斧正呢!”

贾母亦笑着点头,当仁不让道:“别的不敢说,论起听戏,咱家里倒还真没有谁比得上我这老太婆的。”

这时,忽有一人哈哈大笑,待惊动了众人又忙拿手帕一晃掩了嘴。

妖娆的身子仍止不住花枝乱颤,头上八宝攒珠花摇晃得似要掉下来。

此女正是贾琏之妻,王夫人内侄女,大名王熙凤,亦称“凤姐”,小名“凤哥”。

她最善在贾母面前调笑嬉闹,引老太太开怀,被唤作“泼皮破落户儿”。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乃是神仙妃子般的人物。

身为孙媳妇,她正站在一旁侍奉,却不知为何发笑。

众人都疑惑不解的看过去,等她解释。

贾母也忍不住问道:“凤丫头,你又搞什么名堂?莫不是发了癫!”

凤姐闻言,收了笑声,脸上仍带着调皮笑容,歪着螓首,笑说道:

“自是笑该笑之人!”

虽没点名,可是看她那挑衅似的目光,便知指的是贾母了。

众人更觉奇怪。

贾母亦笑,问道:“哟!竟是笑话我呢?

那你倒说说,笑话我什么?

要是说的没理儿,今儿就撕了你这张嘴!”

凤姐柳眉扬起,一双丹凤眼笑意盈盈,朱唇轻启,得意说道:

“俗语说‘说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

姨妈说您老是‘火眼金睛’,老祖宗也不想想,这可是谁才有的宝贝呢?”

薛姨妈正笑呵呵的瞧热闹呢,听得一愣,怎么还扯到自己身上了?

随即反应过来,指着凤姐笑嗔道:“凤哥儿这张嘴真该撕了去!最会胡乱编排人!

挑拨离间,惹得老太太厌了我,于你有什么好处?”

贾母也明白过来,呵呵一乐,笑说道:“哼!你倒编排起我来了!我看你才最像猴子!

天不怕地不怕的,吵吵闹闹也没个娴静的时候!真该找个唐和尚来治治你!”

凤姐掩嘴而笑:“唐和尚可不行,还得佛祖菩萨来!

我瞧着,满屋子里也就老太太最慈眉善目,最像是菩萨了!”

又引得贾母欢笑,众人亦陪笑。

玩闹间,下人过来禀告,说戏班已经准备妥当,请问老太太何时可以开戏。

经过了几道手,这话儿才最后由尤氏传达到贾母耳中。

因定好了先演新戏《霸王别姬》,倒也无须急着点戏。

贾母便道:“现在开戏吧”。

下人应了,忙快步走去传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