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红楼鼎革 > 第8章 祖孙相会,凤姐受讽

第8章 祖孙相会,凤姐受讽

书名:红楼鼎革 作者:无衣佩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9:55

府里至亲?

一听这话,贾母顿时起了兴头。

她年纪大了,爱招呼人,就连刘姥姥来了也愿意见见,何况是“至亲”?

挺了挺老腰,身子前倾,追问道:“这话怎么说的?我怎么不知亲戚门上有这号人?”

众人也惊讶且疑惑,都看着薛姨妈,凝神倾听。

薛姨妈笑说道:“写戏本儿的人名叫柳湘莲,人称柳二郎。

父亲是理国公柳家的老五,娶的可不正是咱家的三姑娘?

算起来,他还得管老太太叫一声外祖母呢!

他与蟠儿相熟,今儿也来了。”

薛姨妈所说的三姑娘可不是探春,而是贾代善庶出的三女儿贾雯。

当年柳棱被永隆帝罢黜,变得人见人嫌,唯恐避之不及。

且夫妻俩不久即离世,柳湘莲不过是个三四岁小娃,遂与亲戚门上断了往来。

小辈们对此闻所未闻,懵然无知,分外讶异。

贾母一点就明,隐约记得老三留下个小娃娃。

不过老三本就非她所生,彼此感情淡漠,远不能与贾敏这样的嫡亲闺女相比。

当时贾家也需要避嫌,就断了往来。

时过境迁,早忘了世上还有这么个人了。

此一时彼一时。

今上践祚十余载,太上皇亦归来,现在这么个娃娃自然不算什么。

贾母正待说话,却见史湘云拍手而笑,恍然大悟道:“是了!这可不就对上了?

柳叔叔单名一个‘芳’字,‘莲’字也是草字头,原来竟是堂兄弟!”

她说的柳叔叔是柳家族长柳芳。

别人尚无反应,林黛玉却掩嘴而笑。

纤手抬起,指着湘云道:“怪不得云儿激动呢!竟是找到同辈中人了!”

众人满头雾水,湘云叫柳芳叔叔,怎么和柳湘莲就一辈儿了?

湘云微恼,光洁下巴一抬,挑衅似的反问:“颦儿又在胡沁!

我叔父和柳叔叔同辈论交,我怎么和他是同辈中人了?”

林黛玉脸上带笑,缓缓说道:“你名字里有个‘湘’,他名字里也有个‘湘’,你们可不就是同辈么!”

众人听了哑然失笑。

湘云冷哼一声:“我倒希望和他是同辈中人,最好是亲兄妹!

你再敢饶舌,就请他去收拾你!到时看看‘某人’还挡不挡得住!”

贾母对女孩儿之间的斗嘴习以为常,权当乐子,脸上带笑的听着看着。

既然有这层亲近关系,若是人来了,理该见见。

“既是血脉相连,好不容易来了家里,不见见倒是显得怠慢了。”

转过头吩咐宝玉:“我知道你待不住,先去把你这位姑舅兄长找来,自己爱去哪儿玩就玩去吧。”

“谢谢老祖宗!”

贾宝玉眉开眼笑的应了。

心想,等告诉了柳二郎,他便留在外面与琪官玩!

撒腿儿飞似的去了。

瞧着他渐远的背影,凤姐忽的发笑出声,引的众人好奇心起。

贾母觑着她问:“凤辣子,你又笑话谁呢?”

凤姐咳嗽一声,正色说道:“老祖宗,我觉的您还是再派个人去唤柳二郎比较妥当。”

“为什么?宝玉难道传个话都不会?”

凤姐螓首微摇,叹道:“传话自然没问题。我只是担心,万一宝兄弟见了‘虞姬’,心里一乐呵,把您老的吩咐给忘了。到时候咱们一大群人,还眼巴巴的在这儿傻等呢!”

众人一想,以宝玉的性子,这事儿倒是有可能,也忍不住笑了。

却说贾宝玉此时心情愉悦,步伐轻快。

须臾间,来到园中,举目瞧见琏二哥正与一位少年公子谈笑,那人容貌极是俊雅。

莫非此人便是琪官?

怎么与戏台上不大像呢?

是因为化妆的缘故么?

宝玉心里先入为主,认定柳二郎是个年纪大的,少说该有二十多岁了,故没联想到。

他缓步走到贾琏身边,见礼后问道:“琏二哥,柳家哥哥在吗?”

贾琏面色古怪的瞧了瞧宝玉,又转头瞧了瞧那位年轻公子,忍笑道:

“宝玉,你这是‘不识真佛在眼前’啊。”

“啊?”

贾宝玉也是聪慧之人,立即反应过来。

这位就是柳二郎?怎的这样年轻?

心下诧异,忙施礼拜见:“小弟鲁莽了,柳哥哥请恕罪。”

柳湘莲早已猜到来人身份,站起来,抬手虚扶,笑说道:

“本就未曾谋面,宝兄弟何罪之有?无须多礼!”

贾宝玉与贾母一脉相承,都是属“颜狗”的,且更加极端。

见柳二郎丰神俊逸,轩朗文雅,清爽干净不输女儿,早把琪官丢到一边了。

顿觉以前所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土做的骨肉”,着实偏颇。

男儿中也有不是风尘浊物的,心下喜不自禁。

只是当众不好亲近,虽有千言万语也不便多言,忙说道:

“老祖宗请兄长过去见见呢。小弟来引路,请吧。”

柳湘莲微感诧异。

今日来了以后,众人得知他便是柳氏新戏的作者,倒也给面子。

贾珍、贾琏这些年纪稍长的,对当年的事略有耳闻。

问过之后,确定了身份,关系便亲近起来。

他对贾珍没什么好感,觉得贾琏还算不错。

除了风流和不上进,没什么大罪过,便应邀坐到了他旁边。

并没想着今日便打入贾府核心。

这时听到贾母要见他,略感意外。

不过,早见晚见也没什么分别。

当即应下,随贾宝玉去了。

待他二人走了,贾琏问薛蟠道:“薛兄弟,你是怎么和二郎认识的?”

他倒是不好奇俩人怎么认识的,而是好奇薛蟠对柳二郎的态度。

谁不知道薛蟠有薛霸王之称?性子最是鲁莽恣意!

何曾对人这般恭敬过?实属罕见!

简直像是他对他老子贾赦!宝玉对贾政!

百分之99%的情绪是畏惧!

不仅没有往日的嚣张跋扈,还毕恭毕敬诚惶诚恐。

见人都要说一句:“二郎是有大能为的,千万不可怠慢了!”

搞得他和贾珍莫名其妙。

薛蟠虽不聪明,也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装作喝多了,含糊道:“去请琪官儿唱戏的时候认识的。来,二哥喝酒!”

贾琏察觉到他说的敷衍,其中似有隐情,轻哼一声,笑了笑,没有再问。

关他屁事!无非是多个来贾家打秋风的,也不差这一个!

……

贾宝玉和柳湘莲一前一后,往天香楼走去。

待到离众人远了,宝玉才回过头来,激动说道:

“二郎怎不曾来过府上?若是来过,你我兄弟早该相会了!何须等到今日!”

柳湘莲狐疑的打量他。

薛呆子也就算了,你个小屁孩难道也好这口?

贾宝玉的确与秦钟有嫌疑。

可现在也太小了吧?

回过神儿来,笑说道:“现在也不晚。”

贾宝玉察觉到自己失态,忙作收敛,点头道:“这倒是。兄长请,别让老祖宗等急了。”

说话之间,两人已走到天香楼后门,一群红袄绿裙的小丫头在那儿玩闹。

见到宝二爷和一位俊朗公子走过来,都噤了声,看的发呆,忘了行礼问好。

贾宝玉向来怜香惜玉,柳湘莲更不会计较这些细节。

俩人越过众丫鬟,径自登楼。

厅内,众人纷纷摒声,注目观看走进来的少年郎。

尽管作了心里准备,柳湘莲还是差点儿被满屋辉煌耀目的珠翠晃花了眼。

到处都是花枝招展服色亮丽的莺莺燕燕。

他不敢肆意打量,收敛着目光,微微垂首,小步走入。

遥望见软榻上歪着位满头银发、神色祥和的老夫人,便知是贾母。

旁人没这等众星拱月的待遇。

施礼拜见。

柳湘莲请罪道:“多年未曾登门拜访,还望老祖宗恕罪!”

贾母是“老颜狗”了,未见面时也不拿他当回事儿。

这时见他俊逸清朗、挺拔卓然,大有超凡脱俗之态,已心生喜欢。

再听其言恭敬,其音朗润,倍觉中意。

哪里会计较什么?

老太太连忙前倾了身子,迭声说道:“好孩子,这怎么能怪你?只可怜老三有命无运,看不到你长大成人,可惜了……”

说着,竟红了眼,开始抹泪。

众人忙上前劝说安慰,柳二郎亦告罪。

而后,随着宝玉的介绍,依次向长辈薛姨妈、邢夫人、王夫人行了礼,又向同辈的尤氏、李纨、凤姐问了好。

若是外男拜见,众姐妹原是要回避的,最起码也会被大嫂子李纨带着避到屏风后面。

因这份从天而降的亲戚关系,此时也没有离去,彼此相互见礼问安。

一时间,柳湘莲仿佛闯入花丛之中,众女比花娇,令人眼花缭乱。

纵然柳湘莲心智坚定,也是目不暇接。

不是有什么非分之想,黄毛丫头能又想什么?

实在是大的小的、老的少的,人太多了。

一些人年纪又相差不大,只知名字难以对上号。

他也无暇细看谁是谁、长什么样,云淡风轻的行礼。

非礼勿视,宛如恪守礼教的谦谦君子。

贾母请他落座,命丫鬟奉茶。

此时厅中鸦雀无声,众人皆静观这祖孙会面的场景。

唯独凤姐毫无顾忌地走到柳湘莲身前,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含笑点头,不住劲儿的叹着“哟哟哟”。

鉴赏完毕,凤姐转头面向贾母,笑说道:“老祖宗,二郎可真是人才出众,都快把宝兄弟比下去了!”

柳湘莲亦微笑瞧去。

眼前女子未满二十,丹凤眼、柳叶眉,粉面含春,身材窈窕。

妆容精致,彩绣辉煌,举手投足风姿妖娆,确称得上一句“神妃仙子”!

虽然欣赏了娇颜美色,他却不喜对方这番作态。

凤姐贯会捧高踩低还真是名不虚传,什么叫“快把宝兄弟比下去了”?

说到底还是没比下去?

单凭这等无时无刻不说巧话儿的能耐,怪不得能讨老太太喜欢。

宝玉可是她老人家的心头好、命根子。

只是,这有什么好比较的?

十岁的熊孩子和他这样的准成年如何相提并论!

贾母特意戴了老花镜,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摇头笑道:

“我瞧着他的模样倒是比宝玉更好呢!”

放下眼镜儿,又问:“今年几岁了?可曾读书?”

都是长辈见晚辈的老套路。

柳湘莲故作惭色说道:“今年刚满十六,不曾正经读过书,不过认得几个字罢了。”

许是先前立下的形象太好,这话说完,众人看他的眼神就有些微妙变化。

王夫人微不可察的冷哼一声,有些不屑。

倒不是她为人浅薄愚蠢至此,而是她与贾家姐妹的关系都不大好,尤其是林黛玉之母贾敏。

嫡女尚且如此,何况是区区庶女的贾雯?

更不入她的眼,对庶女之子的柳二郎只是“厌屋及乌”罢了。

说到读书,在她看来,贾家也就她丈夫贾政是“读书人”。

大儿子贾珠虽去了,也曾得过举人功名。

宝玉懒读书不过是年纪尚小,将来必是好的!

她有这份鄙视旁人的底气。

薛姨妈的神色却变得古怪:听蟠儿讲,你柳二郎张口就是朝廷刑律,还说的头头是道。

竟是不读书的?

忽悠鬼呢!反正她是不信的!

“唉!这可不行呢!”凤姐突然发声。

柳二郎读不读书,她本不关心。

她自己连字都不识呢。

只是瞧着贾母脸上有惋惜之色,凤姐便摆出长辈姿态,语重心长道:

“二郎呀,你年纪也不小了,可要多用些功。宝玉小小年纪还知道读书上进呢。

写戏本可不是什么正经营生。你若是缺少花用,就来家里给姐姐我说一声,不叫你白来。”

这话说的好听,像是在好心规劝,且表示要慷慨相助,很合贾母的“良善”心思。

但实际上坐实了他不务正业、不求上进。

且无形中又捧了贾宝玉一把。

还摆出高高在上的优越姿态来,像是给他施舍似的。

咱们初次见面,无冤无仇的,何必呢?

你想让老太太开心没错,捧宝玉的臭脚来压我可不行!

柳湘莲当然不会贬损自己,所谓“不曾正经读过书”,只是自谦而已。

没想到,立马就有人主动送上脸来找打了。

想要踩人,你也不先看看会不会硌着脚!

柳湘莲微微侧身,面对那张“情真意切”“关怀备至”的俏脸,笑说道:

“凤姐姐说的对,人总是要读书的。

若是连字都识不得,岂不是徒具人形,与林子里的野猴何异?

就是家里养的鹦鹉八哥,兴头来了也能背几句唐诗宋词呢!”

“噗~”

女孩儿堆里爆出一声大笑,似是喷了茶,随即止住。

发出一阵“呜呜呜”的声音,好像是被旁人捂了嘴。

贾家上下都知凤姐不识字,故而众人听了皆微笑不语,尽在不言中。

贾母可没什么顾忌,也爱开玩笑,指着凤姐大笑道:

“好好好!可遇上敢说你的人了!果然是只野猴儿!还不如一只鸟儿!”

凤姐忽然受到“嘲弄”,大出意料。

脸上仍浮着笑容,心下却异常恼怒。

她不知柳二郎到底是无心之失,还是故意羞辱她。

当着贾母等人的面儿,也不好发作,眸中闪过嗔怒,又很快隐去。

反而双手叉腰,胸脯高挺,哈哈大笑:“哟!原来二郎刚刚是自谦呢!

既然读书,又写什么戏本子?

姐姐我虽孤陋寡闻,也知‘玩物丧志’呢!

怕是书也读不好!”

这话一出,气氛微冷。

众人瞧出她是被柳二郎无意中刺了一下,想要挤兑取笑对方。

也不好插嘴说什么。

贾母本想阻止凤姐嬉闹,担心吓坏了“孩子”。

一瞧柳湘莲依旧优雅从容,似乎没什么为难的。

干脆笑而不语,只当是瞧个乐子。

贾宝玉在一旁满心焦急,眉头紧皱。

他还等着老祖宗结束了问话,好与柳二郎到一边儿私聊呢!

使劲儿给凤姐打眼色,让她赶快收了功法,别再与柳二郎斗嘴。凤姐故作未见。

“凤姐姐也读四书五经?”

柳湘莲抱拳作揖,钦佩而叹:“闺阁中果然不乏文彩精华者。”

“啊?”

你这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

凤姐面色微沉,敛眉问道:“二郎这话是什么意思?”

“‘玩物丧志’不正是出自《尚书》?所谓‘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凤姐听得一脸呆愣:我说你“玩物丧志”,你倒是掰扯反驳呀!

搁这儿和我掉什么书袋子呢!

柳湘莲继续道:“圣贤的话自然是极有道理的:玩弄人心便会丧失德行,玩弄器物就会丧失志向。”

正因为不大明白,凤姐一字一句听的仔细,觉得这“玩弄人心”四字分明是在内涵她。

否则,为何他在说这四字时特意加重语气,还用饱含深意的眼神儿瞧自己呢?

柳湘莲顿了顿,又含笑道:“但是,圣贤亦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凤姐深悔招惹对方,自己和他谈什么书!

不正是中了对方的奸计了吗?

她不甘心放弃,挺了挺饱满的胸脯,逼近问道:

“难道二郎觉得‘玩物丧志’说的不对?”

“玩物一定丧志吗?”

柳湘莲问道。

目光从那张如花似玉的精致面容下移至高耸处,转瞬即离,又环视众人,自问自答:

“其实不然。就比如这出《霸王别姬》,有的人只看到虞姬舞姿美妙,却不知这戏里是有大学问的。”

“那倒要请二郎说道说道。”

凤姐紧追不舍,倒要看看他能编出什么鬼话来!

面对凤姐的逼近,柳湘莲微笑相迎,像是为学生讲解,耐心说道:

“观此戏,须思项羽为何而败!又当思如何才能避免败局!

这便涉及治国理政、军事谋略、识人用人……等诸多方面。

哪一点儿拎出来不是大学问?”

说完,他盯着凤姐问:“凤姐姐以为如何?”

迎着少年淡然的目光,凤姐竟不自觉的后退。

心头又羞又怒。

自从嫁入贾家,她还从没遇到这等失利败北的时候!

要是贾母等人不在场,她倒是有好多话可说,一定怼的柳二郎哑口无言!

但当着长辈们的面却说不得,否则就显得太过“泼妇”,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

众人见她吃瘪,无计“报复”,也觉得好笑。

言辞锋利的凤辣子,竟被人用掉书袋的方式砸晕了,可见一物降一物。

这位柳二郎读书怎样且不说,性子也是不肯吃亏的,还牙尖嘴利!

贾母越发喜欢这个失而复得的外孙,笑说道:

“难得二郎能想这么多。比死读书可要更胜一筹。”

凤姐也趁机收起攻势,走过去为贾母添茶。

柳湘莲端起案几上的茶盏,轻轻啜饮几口,满口馨香,果然不俗。

贾宝玉等待许久,终于找到插嘴的空档,不满的嘟囔道:

“今儿好好的高兴日子,凤姐姐偏要做先生!

你又不识字,怎好乱考较的!引的人说出这些庸俗旧套,真是无趣!”

说的凤姐有些羞惭,但也不好与宝玉计较。

她摆摆手,唉声叹气的说道:“罢了罢了,宝兄弟还不许我求知上进呢!”

说的众人又笑了。

贾母看看宝玉,又看看柳湘莲,忽然想到什么。

“家中可曾延请明师?要是还没有,不如来我们家家塾?到时让宝玉与你一起去进学!”

贾宝玉听到贾母要他去读书,不禁又愁又喜。

愁的自然是不想读书,去了学堂,以后还怎么陪林妹妹玩儿呢?

喜的是,如果真和柳二郎这等人物朝夕相处,又是何等快哉乐事?

一时间抗拒又期盼,也不知到底是该阻止还是该赞同,万分纠结。

可这话落在柳湘莲耳朵里就完全是惊吓了。

谁还不知你贾家义塾是怎么回事儿!

乌烟瘴气,烧饼乱贴。

也无名师宿儒坐镇,贾代儒七老八十连个举人也不是。

说什么管教甚严,分明是一无可取!

若不是为了那几两碎银的补贴,学生少说得跑掉一大半!

不信邪的,看看薛蟠进京后的变化便一目了然!

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他急忙躬身婉谢:“多谢老祖宗美意!今秋武举乡试在即,着实没时间去学堂听讲。”

武举乡试?

这一下众人看他的眼光就变了。

准备参加武举乡试,意味着他已通过了童试,是个武生了。

这份“功名”在贾家面前微不足道,可这是实打实考下来的。

谁不知武举的难度与文举相比不值一提?

由武生再得武举人、武进士大有希望!

朝廷重文轻武不假,但如今边患不绝,武将地位愈来愈重,从军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想想贾家年轻一辈,也只是贾琏身上挂着个有名无实的“同知”,还是花钱捐的。

其他人除了祖传的爵位,全是白身。

都在吃祖宗留下的老本儿!

贾母略觉遗憾,嘱咐道:“既如此便罢了。以后若是遇到难处,不妨过来找琏哥儿。

军队里面,咱们家还是能说上话的。”

柳湘莲连连感谢。

贾家可是太能说上话了,开国八公你家占俩,再加上亲朋故旧,何等可怖!

幸亏子孙都是废物,没有能挑大梁的,不然皇帝都不放心!

陪着贾母闲聊一阵,柳湘莲也不能免俗,奉承了几句。

贾母很高兴,许久方才让他退了,命宝玉亲自送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