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文明破晓 > 第134章 未来的目标(四)

第134章 未来的目标(四)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6:22:49

从关外到关内有三条路。一条是从山西大同出长城,通过内蒙进入东北。一条是沿着铁路出山海关进入关外。还有一条则是走海路进入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日本租界关东州,从关东州乘坐南满铁路的火车进入东北。

石原莞尔自然是从关东州出发,前往奉天。与一众日本军官乘上火车,就见车厢里空荡荡没几个人,让石原莞尔非常讶异。当即有军官解释道:“中国人都在关东州外上车,等会儿石原君就能见到了。”

果然如军官所讲,火车离开关东州后在一个小站停下,就见到这座并不大的火车站的站台上坐满了人。见到火车进站,人群看着火车,纷纷站起身。

看那架势,人流马上就要向火车涌,站台上一众穿着制服的人立刻开始维持着秩序。眼见这些人让背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普通中国民众排起了登车的队列,石原莞尔先是讶异,虽然哈的笑出声来。

在一众日本军官讶异的目光里,石原莞尔指着那些穿制服的人问道:“他们是警察么?”

佐藤大佐有些讶异,“石原君怎么确定他们是警察?”

石原莞尔笑道:“这些人的制服和英国的警察有点像,他们的阶级章也不是军队样式。”

见石原莞尔观察力颇为给力,佐藤大佐点点头,“他们是何君组建的武装警察,出勤的时候携带手枪。主要负责中国移民的秩序,也会随车出发。”

说话间,火车已经停下。正如佐藤大佐所说,警察们指挥着移民们鱼贯登车,在座位上坐下。关内的中国移民看向日本军官的目光中都是好奇,更多注意力还是安顿好自己和家人。站台上很快就变得空空荡荡,当火车开始启动之时,才有新一群的中国移民在武装警察的指挥下登上站台。

石原莞尔扭头看看着那些人,有些不解的问道:“现在每天从关东州发多少趟火车?”

佐藤大佐微微叹息,“关东州就发一两趟。何君自己组织了火车专门来拉这些移民,那些车大多都是货车,能拉更多人。”

石原莞尔看了看从关东州登车的寥寥几个中国人,很是不解的问:“为何不在关东州登车?”

旁边有军官语带嘲讽的答道:“因为何君表示,这些人都不是乘客,只能算是货物。所以他给的钱很少。”

听到这话,有些军官已经忍不住笑出声。石原莞尔不禁莞尔,但是看向对面的佐藤大佐之时,就见佐藤大佐神色颇为严肃,便问道:“佐藤学长,现在有多少移民到了满洲?”

佐藤大佐不禁微微叹息,“就我们所知,最近一年中有百万以上的移民抵达满洲,何君给了他们很好的安顿。继续下去的话,最多五年,满蒙人口就要超过三千万。”

几名去欧洲的观战的日本军官都为这个数字所震惊,石原莞尔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兼并了朝鲜之后,日本人口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千万。满蒙地区拥有三千万人口,就是日本人口的六成。而且这三千万人口又是在何锐的治下,光是想到这个对比,就明白这将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

正如石原莞尔所料,东北政府不仅吸收移民,也在竭尽全力将移民纳入政府管理体系。

统计厅厅长许嘉正在阅读一季度统计汇总。黑龙江有411个乡、镇,5174个行政村,吉林有369个乡、镇,5228个行政村,吉林有428个乡、镇,6931个行政村。

所有乡镇,行政村都建立起了政府组织。行政村内有3名轮岗村长,3名轮岗民兵队长,5名民兵,一个小学。乡镇则包含行政、税收、教育、公安、民兵队、流动法庭点在内的行政体系。

下面的数字显示,东北政府体系内的人员和雇员数量超过30万,加上12万军队,总数大概在50万。

以平均一人一年20块钱,和300斤粮食计算,就是一千万块钱,一亿五千万斤粮食。

放下季度汇总,许嘉看起了另外一份报告,是关于东北发行纸币的报告。在东北建立起了奉天银行总行,以及财政厅两个部门,由奉天银行总行负责发行东北的纸币。在纸币已经发行后没多久,就已经有了‘奉票’的称呼。

奉票的抵押物是粮食和煤炭,所以许嘉越看越是皱眉头,最后干脆放下了报告,拿起了电话。接线员接通了何锐的办公室,电话那头响起了何锐秘书宋丹山的声音,“许局长,哦,许厅长,有什么事么?”

“我今天想给主席做个汇报。”许嘉说着,就觉得有些头痛,便拿起一串木质手串捏了起来。当手串在指尖转动,的确降低了不少心中的压力。

“许厅长确定今天能做报告么?”在电流带来的轻微噪音中,依旧能听出宋丹山的担忧。

“主席有其他事?”许嘉装作不理解宋丹山的担忧。数据汇总工作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很容易出错,就如前几次文书人员抄数据的时候就搞错过,出现了计算结果搞出大笑话的事情,还是被何锐直接看出来的大笑话。

“明天主席要接待些人。”宋丹山答道。

“那就安排到今天。”许嘉直接敲定了预约。确定今天下午两点汇报,眼看此时11点,还有三个小时时间,许嘉又打了两个电话,把物价监督局局长韩海涛以及财政厅计量处的处长唐贵都给请来吃个午饭。

午饭是工作餐,三人吃饭的时候都没说话,回到许嘉的办公室,许嘉拿出那份东北纸币的报告,指着下面一连串的计算关系问唐贵,“唐处长,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唐贵拿起报告看了看,果然是自己负责的工作,这才答道:“这个还是你许厅长下的部门给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报告,我们根据报告计算出来的。”

许嘉一愣。他每天要看的报告太多,什么劳动生产率报告,几乎没有印象。

不过许嘉倒也不担心唐贵推诿,便问道:“具体说。”

唐贵知道靠说是说不清的,就拿起了文件走到办公室内的黑板上,边写边说。根据统计厅、工业厅、农业厅等生产部门提供的数据,挑选出可以当做‘货币抵押物’的商品,包括,粮食、煤炭、一部分布匹,也就是所谓的‘一黑二白’。这部分商品的定价权在政府手里,作为货币抵押物,就能够确定货币发行量。更直白的说,就是奉天银行总行发行的‘奉票’的额度。

由于一部分商品是由直属于政府的企业生产,政府按照劳动量来确定一部分商品的销售价格。

这部分商品也起到一定的货币抵押物作用,但是不能按照粮食、布匹、煤炭这种必须品的价格计价,所以把价格乘以一个‘权重’,算入货币发行量之中。

即便唐贵已经做了最简单的描述,也让许嘉觉得有些头晕脑胀。唐贵看许嘉好像明白了,就停止了讲述。坐回到许嘉对面。

许嘉又拿起手串转了起来,边转边看文件。随着压力降低,许嘉才开始能够跟着唐贵讲述的思路考虑。看完了报告总结之后,才有些明白过来。

“唐处长,就是说这些货币是和商品完全等价的么?就是发出去一块钱,外面就有一块钱能买到的货?”

现在从土改部门转到财政厅计量处任职的唐贵想了想,答道:“对也不对。”

许嘉愣了楞,想不明白唐贵这模棱两可又明显不是模棱两可的话是什么意思。

“怎么讲?”许嘉追问。

唐贵长叹一声,“不是说一块钱对应一块钱的货,要真的能这么严丝合缝就好了。这就是我说不对的原因。主席制定政策的时候说过,货币发行量分三块,一块是工资支出,比如是矿山的工人生产煤和铁,工人工作之后拿报酬,这个不能少。另外一块是让现在的产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资金,譬如我们的工厂买煤、铁矿石、还得买设备,这笔钱得有。还有一块则是产业发展,就是这些企业产量要增加,或者是增加工人,或者是改进生产设备,或者是增加设备数量,或者是又增加工人,又增加新设备。总之,很多内容在里面。你就认为是一大锅吧。我认为是有多大锅,做多少饭。不过这些我也就是听说过,也在执行,至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

说完之后,唐贵又长叹一口气,带着一脸无奈的神色看向许嘉。

唐贵说的这些许嘉也听过,不过唐贵这执行者尚且不知道运行的情况,许嘉就更不清楚了。在这大眼瞪小眼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前茶馆老板,临时调到物价监督局工作的韩海涛开口了,“许厅长,我是觉得这个规划的运行规矩大概就是干活给工钱,借钱要还钱。”

说到这里,韩海涛看了看资历和地位远高于他的许嘉和唐贵,见两人并没有不高兴的模样,才继续说道:“我们物价管理局的培训中就是这么讲的。”

物价管理局负责检查市面物价,禁止囤积居奇,是个单纯的执行部门。基本操作层面对于许嘉和唐贵来说层次太低。不过许嘉发现自己理解不了货币政策内核的时候,也只能按照具体操作走。

虽然货币发行量很大,却不是随便使用。干活给工钱好理解,东北地区对于克扣工资查的很严,那些欺压民众的坏人都被打掉了。

至于借钱要还同样好理解,企业搞生产,购买原材料的钱并非是企业自己的钱,而是从银行借出来的。把商品卖出去之后,按照贷款规定偿还贷款。

这就牵扯到了生产效率问题,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卖出同样的商品后,赚到的钱就更多。工厂人员的待遇也高。

不过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里面千头万绪,弯弯绕多得很。许嘉觉得自己得到了邀请两位前来的最低期待,他确定自己搞不明白这些事。既然搞不明白,在给何锐做汇报的时候就可以不提这些内容。如果何锐询问起来,许嘉讲出自己不明白就好。

下午两点,许嘉带着比较轻松的心情见到了何锐。果然,何锐并没有询问关于银行和货币的事情,重点放在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内容上。

许嘉报告完毕之后,实在是忍不住,就问道:“主席,现在东北和内外蒙地区的粮食产量大概有30亿斤,我们收粮食税,收到了9亿斤,其中就有一亿五千万斤用在了政府人员支出上。现在我们很多钱是靠出口粮食换来的,以后会怎么样呢?”

何锐轻笑一声,“以后不出口粮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许嘉一愣。当下东北进口的大部分设备都是用销售粮食的钱买来的,给外国商人分红的钱,很大一部分也是靠销售粮食的资金来支付。如果不出口粮食,这笔收入就没了。何锐的话虽然说起来轻巧,影响却很大。许嘉很想知道何锐的规划,便问道:“不出口粮食的话,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何锐笑道:“我们不出口粮食,就可以出口工业品。还能做些别的生意,赚点倒手的钱。粮食其实不赚钱,我们现在出口粮食只是被迫无奈。”

即便是军校出身,许嘉也知道出口工业品是工业国的象征。虽然许嘉一万个赞成何锐的规划,不过干了快三年统计工作,许嘉已经不会盲目乐观了。许嘉问道:“主席,统计部门需要做什么?”

何锐果断答道:“你们最近派出去的检查队伍,一定要强化对于义务教育的检察。许嘉,小学几年毕业?”

“五年。”许嘉立刻给与回答。同时轻轻的转动手串,缓解着内心的压力。

“用手串的效果如何?”何锐问。

“主席,我考虑问题的时候转转,还真有用。”许嘉答道。这是何锐给大家的建议,工作中能够自行解决压力自然是最好,若是做不到,就找个物件缓解。许嘉试了几种,就发现手串最适合自己。

何锐点点头,“如果义务教育推行的十分严格,最多还有四年,整个东北18岁以下的人都是小学毕业。之后再过三年,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大量初中生。我在日本待了好几年,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到时候日本的初中生数量和咱们也差不多。初中生就有机会成为技师,工程师。许嘉,你觉得我们中国人在聪明上就比日本差么?”

许嘉眼睛已经明亮起来,不自觉的就停下了转手串的动作,大声答道:“当然不会!”

“的确不会。而且我们还有成年人扫盲,以及毕业后的职业培训体系,我们在很短时间里就能让东北在义务教育的受教育程度上赶上日本。这就需要大量能够执行工作的政府人员。现在很多人认为吃财政饭的人很多,没说错。30亿斤粮食,我们收三成税,就是9亿斤。一亿五千万斤就占了六分之一。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剩下的六分之五用好,而不是守财奴一样把剩下的六分之五给藏起来。对于现代工业国来说,这种看法都是愚不可及的。”

许嘉觉得理解了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不理解。不过此时已经没必要多问,就这次货币发行量的问题,许嘉明白自己问了也不会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