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文明破晓 > 第275章 准备的冬季(一)

第275章 准备的冬季(一)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6:22:49

从袁世凯死后,王士珍就搬到了天津居住。10月22日,王士珍再次踏上离开6年的京城。陆军部派来的人已经等在车站,为首的张上校上前敬礼,“王公,晚辈奉陆军总长之命前来迎接。”

王士珍和蔼的笑道:“张世兄,我与令尊是邻居,见面之时,令尊多次提起过你。今日一见,张世兄果然一表人才。”

来迎接的乃是张锡銮的小儿子,也是现在张锡銮的卫队长。听王士珍如此毫无新意的开场白,连忙答道:“王公大名,晚辈自幼素有听闻,如雷贯耳。听家父言及,王公谋略过人、行事缜密,我北洋群雄之中,当为第一,真仰慕之至,”张卫队长说完微微躬身,在前引路。

王士珍在军人们护卫下往车站外走,张卫队长跟在王士珍身边,感叹道:“家父常言道,我等子侄辈,智谋气度,若幸有王公之万一,可为家门之幸。”

王士贞饱历宦海,微笑点头,“张世兄谬赞,王某途穷之人,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不当如此高议。”

不多时,两人走出车站,只见站外早已清道,卫兵肃立,一辆黑色小车等候已久。当下上车,一路上透过车窗望去,只见北京依稀间恍如旧日,热闹中透着凋敝,与自己6年前离开的时候没什么变化。心中不禁怅然。

汽车停在铁狮子胡同陆军部,这里是清廷的陆军部,袁世凯时代是北洋的陆军部。王士珍下了车,立刻有人进去通禀。站在这熟悉的门外,看着几十年来熟悉的一砖一木,王士珍本不想回忆过去,往事却直涌上心头。

王士珍曾经受人器重,不管是袁世凯或者是清廷的王爷,都对王士珍十分信赖。王士珍曾经威名赫赫,向袁世凯做出了夺权的决定,让袁世凯成为大总统,让北洋兄弟们掌握了中国政权。王士珍也曾经做了错误的选择,在袁世凯决心称帝之时认为可行,最终导致了袁世凯称帝失败,身败名裂。北洋兄弟们自此互相争斗,一度有可能再次统一的中国自此分崩离析。

如此种种,让王士珍心潮澎湃,忍不住悲叹一声,眼前已经模糊了。

此时脚步声响,随着一声亲切的呼唤:“贤弟别来无恙!”张锡銮已经两名卫兵搀扶下亲自迎了出来。

一见王士珍正在用衣袖擦去眼泪,张锡銮立刻对着自己儿子怒斥道:“你等是如何迎接王公的!竟敢……”

王士珍连忙上前一步,“张老哥,兄弟只是睹物思人,情难自已,与这些娃娃无关。”

张锡銮能理解王士珍的心意,也没有再呵斥其他人,拉起王士珍的手臂,“贤弟,你也许久没回来过这里,便陪哥哥在院里走走。”

王士珍今年61岁,他少年从军,从未养尊处优,也是打熬过的,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这一路走来,只觉得张锡銮虽然穿着暖和轻便的锦袍,风一吹过,身体就不禁打了冷颤。这位79岁的老哥哥是真的老了,便放慢了脚步,缓步前行。

旧地重游,眼见深秋,陆军部庭院内老树枯枝,黄叶漫漫落下,更添数分萧索之意,似极了此下自身心意,忍不住叹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辈无能,这北洋犹在,却要姓何了!”

张锡銮听到这话,觉得王士珍此时还有些不忿之意,难免有些失望。不过王士珍是张锡銮亲自邀请来京城的,便在一处石头桌凳旁边停下脚步。卫兵赶紧给两张石凳上铺了软垫,张锡銮在王士珍搀扶下坐到软垫上,歇了口气,才开口说道:“贤弟,人有生老病死,此乃上天注定。去年,我还能与贤弟一起骑马,此时莫说骑马,我连走路都得有人搀扶。只怕是过不了今年元旦。”

王士珍连忙劝慰道:“哥哥说的是哪里话。我看哥哥……”

“唉!”张锡銮打断了王士珍,“贤弟,你我都是行伍出身,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何必说这些不干紧要的没用话。蒙徐老弟与段老弟抬爱,任命我当了陆军总长。昨日我接到何老弟电报,说他已经决定在朝廷与日军脱离战斗。转入防御。日本人损兵十万,元气大伤。再起战事,当是明年的事情。以何老弟的才干,定然能应付。所以我才请王老弟进京。以老弟的聪明,想来也猜到**。既然老弟肯来,想来是明白,当下北洋里的兄弟,老弟最适合做这陆军总长。”

王士珍接到的电报里面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不过王士珍已经有所猜测。听张锡銮讲的如此明白,便答道:“哥哥一心为公,从不恋栈权位。兄弟我衷心佩服。不过哥哥这么做,兄弟不能从了哥哥的心意,接任陆军总长。”

张锡銮对王士珍的拒绝有些失望。张锡銮离开东北后,这些年过的越来越顺心,只觉得人生圆满,早就无欲无求。只是对北洋兄弟还有香火情,才勉强出任陆军总长。

得知最新战报,东北军已经打到汉城城外,觉得日本只怕无法翻盘。张锡銮并不想死在任上,反复推敲,认定没有自己人马的王士珍最适合接任陆军总长,这才邀请王士珍入京。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见王士珍竟然真心拒绝,虽然还是劝说,心中的责怪之意也忍不住化作言语,“贤弟,国家对我等不薄,当此之时,难道贤弟还以为有人比你更适合出任陆军总长么?”

王士珍轻轻摆手,“哥哥叫兄弟进京,又是为了国事,莫说接任陆军总长,便是要兄弟水里来火里去,兄弟也不该推脱。然而哥哥是我北洋兄长,何锐乃是我北洋老弟。哥哥此时退下,未免厚此薄彼。”

张锡銮听到这话,觉得王士珍还是心有不甘,便劝道:“贤弟,我等都这把年纪,又有什么可看不开呢?何老弟并非不懂规矩之人,是不是大家对他有什么误会?”

王士珍再次摆手,“哥哥。数十年来,国家与列强交战,何尝有过歼敌过万之战,更不用说歼敌十万。何老弟英雄豪杰,自当统领天下。此乃天下大势,真有糊涂的,也只是螳臂当车而已。”

张锡銮有些不明白了,但王士珍被称为北洋之龙,乃是北洋第一智将。话说到这里,定然有他的思量,便问道:“以贤弟之见,我要为北洋兄弟们做些什么?”

王士珍温言提醒道:“哥哥当年将东北让与何老弟,众家兄弟都佩服哥哥的果决。到了现在,众家兄弟们才算明白哥哥见识高远,慧眼识英雄,乃是扶龙之人。哥哥既然要归隐,何不在归隐之前开一场英雄会?”

张锡銮听到这话,已经明白过来。不过张锡銮并不觉得自己能对何锐发号施令,正想婉言推辞,就听王士珍继续说道:“哥哥,何老弟这些年从不给中央添乱。正因为此,与北洋兄弟们难免生疏。若是天下太平,何老弟自然按部就班入主中央。可当下不比往常,局面变化如此之快,已经不能用寻常规矩办事。若是哥哥不开这英雄宴,定然会有居心叵测之人生出事端。哥哥已经扶何老弟上马,何不再送一程?”

张锡銮听罢不禁抚掌大赞,“贤弟智珠在握,为兄拍马都赶不上。为兄时日不多,已经糊涂了。多谢贤弟。”

王士珍垂下了目光。虽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他本意,但是为了北洋,王士珍不得不接受北洋易主的命运。

正有些心灰意冷之时,就见张锡銮抬眼望天,叹息道:“项城老弟去世之前,为兄曾拜见过项城老弟,那时候项城老弟虽然心灰意冷,却也反复叮嘱为兄,若是力所能及,定然要为国家出力,要让北洋兄弟们团结。亏得贤弟提醒,让我察觉此处缺失。若是我北洋能再次团结,便是死后见到项城老弟,我也能对项城老弟说,没有辜负他的嘱托。”

说到这里,张锡銮一声哽咽,老泪纵横。

王士珍这几年见段祺瑞等人行事进退失据,对北洋已经彻底失望。但万万没想到,北洋的末日竟然来的如此之快。那份悲痛难以言表,若是能哭出声来,倒也痛快。可偏偏此时竟然一滴泪都流不出来,心中痛楚更是强了几分。

此时几片落叶被深秋的风吹落,飘飘荡荡落在两人身边的石桌之上。王士珍捏起一片,又不知如何处置,只能无力的抛下。抬头对张锡銮说道:“哥哥,外面冷了。咱们进去吧。”

张锡銮叫过儿子,吩咐他联络众人,这才在众人搀扶下起身,与王士珍互相扶持着走进了威严雄壮的陆军部大楼。

与京城相比,东北更冷。根据天气预报,外蒙北部,以及黑龙江的漠河已经下了初雪。东北政府此时已经开始为过冬做准备。

吴有平作为东北行政长官,更是忙的不亦乐乎。今年东北丰收,战争又进行的十分顺利。虽然战争消耗巨大,也没有影响到东北政府在战时体制下的良好运行。

得知何锐请自己过去,吴有平就拿了几份统计报告前去见何锐。见何锐把一份报告推到自己面前,吴有平以为有什么好消息,拿起就看。看着看着,吴有平的好心情已经变成了有些警惕的情绪,放下报告,吴有平问道:“主席,若是按照报告里面所说,北洋想谈他们的退路?”

何锐点了根烟,“不用真的相信他们,北洋只是未雨绸缪而已。若是战争受挫,他们立刻就会改变主意。”

吴有平也觉得如此。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北洋就不属于可以团结的对象,而是被归于必须警惕的那一类势力。吴有平对北洋的唯一期待,就是北洋别添乱,老老实实等到战争结束。没想到北洋那些人竟然要为日后权力划分召开会议。

既然召集人是张锡銮,吴有平觉得有些麻烦。就问道:“主席要参加这次会议么?”

何锐答道:“我请你来,是要让你作为我的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哦?”吴有平心里面有些不想去。但思考片刻,发现除了自己之外,真的没有别人适合这份工作。

张锡銮非常懂得事情缓急,在战争之时,何锐绝不会去参加张锡銮的家宴。那么于公于私,作为东北政府行政长官的吴有平都可以代表何锐。虽然吴有平也很忙,也只能出席。

吴有平问道:“既然如此,我就去准备一下。”

“等一下。”何锐没让吴有平立刻结束这个话题,“既然去了,何不准备一下,去拜访你的母校。你也很久没回去了。”

吴有平听到这个建议,已经连连点头,“的确应该去一趟。现在的学弟们已经写了好些信给我这学长,若是不去看看,说不过去。”

谈到这个话题,吴有平心情又愉悦起来。东北现在最缺乏的乃是人才,战争不知道会打多久,在总体战制度下,各个岗位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来提高政府运行强度。以东北的教育体系建立时间,这样的人才大量出现,得几年之后。

吴有平正好拿了利用此次战争激发的中国民心,从国内募集人员的报告,挑出来递给何锐,满怀期待的谈起这方面工作。

东北政府这边全力工作,在战场上的东北军也没有放松。汉城的日本守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双方的阵地上共陈兵十万,战壕里,阵地上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仿佛只是一片被放弃的空地。

在双方武器都无法射击到的战壕里,中日军队都猫着腰行动,东北军本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倒也习惯了。日军则是因为很大的损失不得不学着这么做。大规模进攻战虽然停止了,在漫长的战线上,小规模交战接连不断。东北军更采取了冷枪冷炮,将那些敢露头的日军们统统打掉。剩余的日军缩在战壕里,只能靠观察孔,以及观测设备来监视阵地。

战况让日本守军指挥部里面的空气变得十分沉重,冈村宁次认为这是东北军下一次大规模进攻前的准备。永田铁山一言不发,却也有些倾向于冈村宁次的看法。只有石原莞尔还坚持认为,东北军不会发动新的进攻。但声量也小了一些。

直到10月23日晚上,虽然战争压力不减,但大规模进攻并没有发生。日军的增援部队却越来越近。永田铁山才确定战役正如石原莞尔所说,东北军并没有攻下汉城的战斗决心。当然,此时也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漏洞。永田铁山做了那么多夸张的宣誓,就是要让正面的东北军知道,‘我知道我赢不了,可你们若是要消灭我们,也要硌掉你们几颗牙。’

对面的指挥官看来非常冷静理性,应该是明白了。不过这样冷静理性的指挥官,只要看到一点可乘之机,就绝不会放过。

直到25日,三个齐装满员的日本联队赶到了汉城,迅速接替了那些临时征召兵,加入了防御阵地。永田铁山这才确定,汉城真的守住了。

此时汉城守军都已经知道援军抵达,那些临时征召兵们兴奋不已,行动就有些得意忘形。连正规军也心情雀跃,问询电话接连不断。永田铁山板着脸对司令部里面的军官们下令,“立刻到各个阵地上,要部队保持冷静。”

等永田铁山、冈村宁次、石原莞尔等人赶到阵地亲自督导之前,悲剧还是发生了。东北军对有些扰动起来的日军阵地又是一轮冷枪冷炮,让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得救的日本守军受到了沉重打击。

刚增援来的日军部队并不习惯现在的局面,虽然在进入阵地前也被反复提醒与强调此战与以往不同,必须按照新的作战条例行动。但毕竟是不习惯,本能的还是按照日军传统作战手册行动,也遭到了不少伤亡。汉城防御阵地不仅没有因为生力军的加入而强化,反倒因为不熟悉当下战况的新部队的受损,局面反倒混乱起来。

好在永田铁山等人及时赶到,经过一番紧急处置,总算让全体日军再次安定下来。26日上午,从昨天开始就秘密撤退的东北军后队迅速后撤,脱离了与日军的接触。东北军行动隐蔽,十分果断迅速,并没有给日军留下任何突袭的机会。

下午,东京大本营发来了嘉奖令,嘉奖汉城守军不畏强敌,奋勇作战的英勇。又发了晋升电报,因为永田铁山的指挥能力,以及功绩,大本营宣布,由永田铁山暂时代理满蒙派遣军参谋长一职。

这天晚上,花了一天时间视察阵地,整顿防御的永田铁山、石原莞尔等人精疲力竭的回到汉城司令部,纷纷倒在行军床上昏睡过去。

直到27日上午9点左右,三人被几声炮响惊醒,跳起来就询问战况。得知只是东北军远程火炮的骚扰射击,这才安下心。饥肠辘辘的三人叫了食物,在司令部的小房间里面准备边吃边聊。然而,三人都低估了自己的饥饿程度,填了三次饭,三人才吃饱。

好不容易填饱肚子,石原莞尔有了笑容,“诸位,不如我们泡泡脚吧。”

永田铁山则笑道:“你们先去,我去安排一下公务。”

本以为永田铁山会托一阵子,没想到两人只等了他十几分钟,永田铁山就来了。跟在他身后的勤务兵还拎着三大壶热水与洗脚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