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文明破晓 > 第290章 中日总动员(二)

第290章 中日总动员(二)

书名:文明破晓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6 16:22:49

王士珍与杨度等人发现自己突然就被堵在四平无法离开。整个四平所有街道全部被管制,莫说想离开四平,各个街口全都上了拒马关卡,没有证件,连离开街区都办不到。王士珍与杨度都见识过大场面,吕风当过参赞,三人并没有因此露出不安的神色,甚至在旅馆里面悠然自得的下棋解闷。

讨论群

吕风本就是来凑数的,此时神色镇定,心中却很是期待能赶紧离开。下着棋,就忍不住请教,“却不知何时才能放开路禁。”

说完,吕风看向王士珍与杨度,就见两人全然没有回应,只是你一子,我一子的继续下棋。吕风只能站起身,推开窗户,就见街道上行人皆列队而行,宛如军队。不过道路上有些放学的孩子们,也整齐的排着队放学。到了各个路口,向里面走的学生们分出小队,看着又井然有序,又是可爱。忍不住叹息一声。

却听背后杨度笑道:“王公,这盘我输了。”

王士珍语气平淡,“杨世兄,我看未必。”

杨度叹道:“本以为我能专心下这盘棋,却发现我修为不够。心中所想的还是些得失。王公,我其实一直后悔,却不知此时若是肯脚踏实地,是否真的晚了?”

吕风很讶异,听闻支持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杨度就去学佛了。也搞不清楚杨度这是参的什么玄机。

王士珍却不回答,放下手中棋子,站起身离开,把杨度晾在这里。就见杨度无言的坐了片刻,就站起身叹息一声,竟然出门去了。

本以为杨度很快就能回来,没想到左等右等都不见他,到了晚饭时候也没回来。吕风不由得心中不安,毕竟杨度也算是北洋派来的人,这么突然失踪,总是不好。就见王士珍脸色更是不快,两人吃完晚饭,吕风没能忍住,问道:“王公,杨先生这是想做什么。”

王士珍神色阴郁,沉默一阵后却开口了,“杨度此人只求幸进。当年走二公子的门路,成了袁公私臣。得袁公青睐之后,不求为袁公效力,只求个人荣华富贵。在袁公称帝一事上胡作非为。今日北洋局面,老夫有责,杨度也有责!落魄至今,却不思悔改,又想攀附何老弟的门路,真的是死性不改。”

吕风听王士珍这么评价杨度,已经不敢接话。但从王士珍所说判断,杨度这是跑去投奔东北政府了。吕风其实也有这样的愿望,只是不知该如何谋求一个与自己在北洋地位中对等的位置。此时回想杨度所说‘脚踏实地’,有些好奇杨度到底准备如何脚踏实地。难道杨度准备从一个小吏做起么?

口口

王士珍此时心情非常不好。尤其是杨度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与王士珍一样,支持袁世凯称帝。抨击杨度,也让王士珍心情难过。但是杨度可以跳船,王士珍却不可以。这就格外令王士珍不快。

就在此时,有人敲门。吕风前去开门,就见进来的竟然是杨度与另外两名四平负责接待的人员。杨度也不多话,直接去收拾自己的行李。两名四平接待人员客气的对王士珍与吕风介绍了当前情况,“政府已经发布了甲级总动员令,东北从昨日开始全面管制。按照动员令制度,两位留在东北,已经不能行动。我们建议两位现在就准备回京城吧。”

吕风很想立刻出发,没想到王士珍摇摇头,“两位老弟,若是按照规定,老夫可否能在某处住下。若是可以,可否给安排个住处?”

“这……我们得回去申请。”工作人员有些为难的答道。

吕风看局面如此,虽然很想立刻离开,却觉得现在不合适。只能听王士珍交涉。

而杨度此时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向王士珍与吕风道别后,出了门。在走廊尽头还等着工作人员,杨度跟着工作人员出了旅馆,步行经过两个街口,就到了一处办公地。里面已经有人在等,几人也没寒暄,“杨度先生,你请求在东北工作,我方经过讨论,愿意接受请求。杨度先生,你可否了解到,你现在只能前去农村出任基层工作。”

杨度此次前来东北,主要是因为他与莫里循都是袁世凯的私人幕僚。其他人都因为当年支持袁世凯称帝,弄到没了下场。都不愿意前来,杨度之所以肯来,完全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当年罪孽深重,既然何锐与日本开战,若是能做点事情,对自己来说也是赎罪。

向莫里循说了此事之后,莫里循隔了几天才给杨度回答,‘若是杨先生一定要出力,在村里工作,我还能勉强安排。’

信心挣扎了两天,杨度还是决定去试试看。对于自己的性子,杨度其实很清楚,自己未必是真的喜欢攀附,而是不能接受在北洋麾下的职务干起。

光绪十八年(1892年),杨度考取秀才。光绪十九年(1893年),顺天府乡试举人;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甲午科、乙未科会试均落第。会试期间恰逢公车上书,他亦附和,并认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还乡,师从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一代名儒王闿运(壬秋,湘绮)。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杨度二十一岁时,王闿运亲自到杨家招其为学生。师生关系之亲密,杨度深受王闿运喜爱,并可以随便开玩笑。王闿运在《湘绮楼日记》中常称杨度为“杨贤子”。

扣扣伍陆彡74彡陆7伍

之后杨度去日本留学,半年后在结业会上,日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治五郎发表了贬低清国人的言论,杨度当场和他就国民性和教育问题激烈辩论。不久以“支那教育”为题发表在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上,由此在中国留日学生得到支持和赞扬。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杨度被保荐入京参加新开的经济特科进士考试,初取一等第二名。这样的经历,杨度怎可能甘于居人之下。

面对东北政府工作人员的问询,杨度此时已经做了决定,“我愿意从农村工作干起。”

没想到对面的工作人员竟然坦率的追问:“杨先生,请问您是否愿意去农村出任基层工作?”

“在下愿意。”杨度说完,只觉得心中一阵羞愧。也不知道是被自己遭到如此局面而羞愧,还是因为自己此时还如此傲慢而羞愧。

“请杨先生准备一下,接受政审。”工作人员按照流程提出了要求。

当天晚上,杨度完成了基本政审。因为人生经历十分丰富,杨度的政审搞到了很晚。第二天一早,杨度就接到了通知,他的工作地点已经安排下来了,是四平附近的杨家屯。

本以为是自己要去,杨度在10点钟抵达出发地,就见好几名年轻人已经等在那边。大家都很激动,看到杨度进来,还以为杨度是负责安排他们工作的负责人,连忙起身问候。

等误会解开,年轻人们不好意思的道歉。杨度一时觉得有些恍惚,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年轻时代。杨度1875年出生,今年已经48岁。马上就要到了知天命的年岁,竟然重新从一个村里的差事做起,杨度心中五味杂陈。

外面脚步声响,进来一个看着30岁左右的……中年。他自我介绍道:“同志们好,我是孙家营的镇书记,孙有望。欢迎大家加入。我先介绍一下情况,这次前去孙家营,主要是加强孙家营与各村的供货。孙家营是四平有名的缝纫村,一直都向工厂提供军服被褥。这次总动员,不仅要确定军服被褥的供应,还有一部分子弹装配也要在孙家营完成。”

站点:塔^,欢迎下载-^

杨度本以为前去一个村子,不过是当个类似保甲的身份。若不是对东北政府的强烈好奇,以及为对日战争贡献一份实实在在力量的决心,杨度是不可能接受这种在传统文人眼中近乎侮辱的任命。

然而,听到一个孙家营居然有子弹生产这样的差事,杨度的好奇心压到了其他所有程序。一个村落都能参与到这样的工作之中,东北到底拥有何种实力?

镇书记介绍了一阵,杨度听明白了一部分。孙家营在数年中与四平的生产合作进行的非常好,镇长与村长们在生产组织方面得到了很高评价,争取到不少订单。此次与日本作战,兵工厂负责全新子弹生产,复装子弹的工作就由转产的其他工厂负责。便是如此,大量复装子弹也没办法立刻生产完毕,孙家营努力争取到了一部分订单,现阶段是尝试合作期。如果能够保证质量,就可以得到更多订单。

杨度本以为东北拥有挑战日本的实力,是因为东北这些年城市工业发展的十分迅猛,听到孙家营的事情,才发现好像并非如此。当年袁世凯称帝,打响反袁第一枪的云南,为了能够凑起大规模战斗的子弹,硬是提前几个月开始偷偷生产。如果东北农村都有能力生产复装子弹,就意味着本该是最愚昧不开化的东北农村已经胜过云南省城。

事情真是如此么?

结束了介绍,一行人出发了。沿途上就见哨卡不断,检查的人员十分严格,却没有任何敲诈之事。孙有望孙书记还介绍了总动员规定,不仅是城市,农村也一样的禁止随意出村。若是必须出行,必须有村里以及镇上的介绍信与通信令。

青年们此时还没搞清楚具体流程,杨度已经大为钦佩。没想到东北战时制度居然如此严格,看到那么多哨卡,想来是真的能够执行下去。如此严格手段目的是避免引发骚乱,杨度对此很是了解。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到了镇上,天已经快黑了。被吹了这么一路寒风,杨度正想着有没有地方可以烤火,就与其他青年干部一起被让到了一间屋子的火炕上休息。只是往上面一坐,杨度就觉得有了睡意,不知不觉就靠在贴了报纸的土墙上睡着了。

等醒过来,就听外面风声呼呼,不知何时起了风。屋内鼾声一片,一同来的青年们都在呼呼大睡。杨度出门,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就见外面繁星点点,一抹纤细的月牙悬在晴朗的夜空里。

再见镇工作里面不少办公室窗户里竟然亮着电灯。杨度只觉得自己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一个村镇里怎么可能有电灯呢?

首发&:塔>-

听到开门的声音,一个办公室的门被拉开,孙有望镇长走了出来,见到杨度就招呼道:“杨同志,俺这边正说去叫你们起来吃饭。”

说着,就去了杨度出来的屋子,随着拉动灯绳,屋里面亮了。杨度这才知道,自己没搞错,镇上是真的有电。

此时已经晚上八点多,饥肠辘辘的众人在炕上围坐,边吃边聊。镇上此次的安排与以往不同。从五六年前开始,镇上就接些纺织的订单,那时候是用粮食支付。最近两年,就用东北银行发行的纸钞来支付。

总动员后,订单价格压低到了成本价 工人每天必须支付的基本消费*1.5。比起之前的订单价格低了很多。

新来的这些工作人员不仅要参加质检等工作,还负责了解上面下达的生产安排,并且督促生产完成。

镇长孙有望并不乐观,“同志们,人民群众面对这种事情,一定有情绪。咱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知道,若是不这么做,咱们打不赢这一仗。市委书记专门开了会,会上说,政府支出就跟流水一样花出去。再按照以前的定价给钱,政府给不起。可没有那么多物资供应前线,一旦咱们打了败仗,日本人冲进东北,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被日本人掠夺一空。那可就是哭都来不及。”

杨度本以为爱国教育会是更加慷慨激昂,更加令人心怀激荡。却没想到东北这边的爱国教育居然如此朴实无华,却又如此的接地气。

镇长继续说道:“群众若是还有疑惑,就给群众们说,胡子们抢劫,好歹还知道自己是东北人,为了多抢几次,也得等人家有点东西可抢。日本人是外国人,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是东北人。那是非得把所有东西都抢光了不可。咱们现在难受两年,等打败了日本,以后就不担心被日本抢了。这就不是当下,而是以后咱们的子子孙孙都不会被日本抢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