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制定了1个年进口量高达2000万吨谷物的计划,吴有平虽然知道,但是再看的时候还是感觉到有些无奈。最新的人口统计,中国人口已经从1925年的4.8亿变成了5.6亿,增加了8000万之多。
现在的中国既不是满清,也不是北洋。解放后新出生的8000万人与解放前其他4.8亿人1样,都是中国的人民,应该享有人民该有的待遇。向他们提供安全、健康、教育的社会保障与服务。光是让孩子们不处于饥饿状态,就需要巨量的粮食。加上要存储足够人民吃1年的基本储备粮,即便中国粮食生产有了巨大的提升,依旧需要进口2000万吨粮食来补足粮食方面的缺口。
商务部长李成钢的方脸上没有丝毫的不安。最近几年的中国引进了许多法国工程技术后,中国大规模生产的能力提升得飞快。科技是指科学与技术,科学突破靠的是天才的科学家,技术能力则是靠大量生产中的积累。中国为大量引进工程技术花了非常多的钱,但是这笔钱花得很值。的确大大节省了中国的时间。
现阶段中国在少部分领域,比如纺织业,在同时引进了法国的设备、技术,又引进了日本在大规模纺织生产中积累的技术后,已经跃升为世界先进水平。其他工业生产方面也在引进了英美最先进的生产组织以及工艺技术后,也至少能向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发展。不再是以前两眼1抹黑的局面。
而且中国人口众多,人民学习能力很强,加上劳动力成本不高。庞大的国内市场给产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现阶段的中国除了军工产业外,其他各个产业都开始盈利。而且中**工产业规模不大,那点消耗也完全在经济能够承担的范围内。所以李成钢相信中国的工业品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赚到购买粮食的外汇。
总理吴有平没有提出很多问题,会面很快结束了。李成钢刚回到办公室,正准备吃个午饭,迎面而来的秘书就告诉李成钢,要他立刻去见吴有平。
这应该是出了大事,李成钢赶紧转身赶回去。1到办公室,就见农业部长也到了。吴有平告诉秘书,“去食堂打3份工作餐。”
秘书1出去,吴有平就让农业部长介绍情况。李成钢听到农业部长的第1句话,“苏联刚告知我们,他们今年已经不可能向我们出售粮食了。”
“为什么?”李成钢愕然问道。
农业部长神色严肃,拿起记录的要点开始讲述。苏联在持续的高温湿润气候下,农业遭受了巨大的危机。除了第聂伯河以东地区暴雨导致的洪灾之外,苏联的小麦等作物还都遭到了锈病、杂草等农业灾害,以至于1932年的粮食产量暴跌,无法再向中国出口粮食。
讲完了这些,李成钢真的被惊到了。然而没等李成钢提问,农业部长说道:“苏联方面还提出,苏联方面还提出,如果苏联的粮食减产严重,希望中国能够帮助苏联购买粮食。他们愿意增加对中国的出口。”
面对这么剧烈的变化,李成钢反倒觉得自己冷静下来,他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此时吴有平的秘书已经把3份工作餐送来,3人就边吃边交流。农业部长是行家,直接从根本原因入手。中国在1920年遇到了1次北方大旱后,气候就开始向着温暖湿润发展。从1924年后,虽然也有各种自然灾害,总的气候就是气候变热,降雨变多。加上这几年快速推行新的化肥、农药、良种、新的种植方式,中国粮食整体上连年丰收。
李成钢听到这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1924年到现在,普通民众越来越多地在家里挂至少1张何锐的画像。虽然政府的政策十分激进,而且民间的各种思潮越来越激烈,却基本没有反对何锐的言论。反倒是出现了“圣天子当朝”的说法。原本李成钢觉得是有人故意拍马屁,现在感觉这话也未必全然不是真心。在人口高速增长的当下,靠着粮食快速增产来维持粮食供应不出问题,也没有出现特别激烈的天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确是圣天子当朝才能出现的局面。
心中小小的开心1下,李成钢问道:“苏联是怎么回事?”
农业部长扒拉了几口饭后才答道:“我们这几年与苏联和其他国家都在气候变化上有合作,国内的气候专家们也与其他国家的专家合作了1些项目。根据数据,最近几年里,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5度。”
李成钢听到0.5度,忍不住眨巴了几下眼睛。商务部也从事1些粮食贸易,不过主要还是工业品与大宗商品贸易。对于工业来说,上千度高温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所以无法理解对于农业来说,0.5度的变化完全算是什么幅度。
好在农业部长也没有让李成钢猜测,他解释道:“苏联遇到的农业问题,大部分都是这0.5度导致的。”
李成钢当即就确定了思路。0.5度可是覆盖了整个地球,苏联全部国土都在这个变化之中,逃不掉。李成钢继续问道:“苏联能解决问题么?”
农业部长迟疑了1阵才答道:“理论上可以。”
此时已经沉默着快速吃完饭的吴有平用纸巾擦了擦嘴,开口问道:“这个以后谈。现在我们能够确定苏联是真的遇到了问题,而不是故意中止与我们的粮食贸易么?”
农业部长果断答道:“能够确定。”
吴有平果断做出了决定,:“就把从苏联进口的粮食份额分到其他国家去,而且为苏联留下1些份额。”
李成钢快速思考着该向哪个国家多增加订单,发现也就美国最合适。确定了这个方向,李成钢突然冒出1个念头,忍不住问道:“我们增加了这么多的订单,会不会对美国选举结果造成影响?”
吴有平愣了愣,没想到李成钢居然想起这么1件事。稍1思索,吴有平答道:“胡佛有至少两年时间来恢复金融业的信心,但是他始终没能找到办法。我们的订单再多,也不足以给美国提供完全恢复经济的信心,所以胡佛必然失败。这不是订单问题,而是制度问题。”
吴有平把问题提升到制度的层面,李成钢恍然大悟,对于胡佛连任的可能性不再报以任何想象。
胡佛总统是5天后,也就是1932年8月27日接到的消息。已经被连续3年的经济危机折磨到有些神经质的胡佛总统眼睛立刻亮了,他马上命人去叫国务卿。但是秘书很快告知胡佛总统,国务卿此时不在华盛顿,而是去和法国外长就全球裁军进行沟通。
胡佛倒也没有失望,他本人虽然不是农业专业出身,但是对农业并不陌生。既然国务卿不在,胡佛询问了美国商务部长,确定了中国商务部的确希望在未来两年内购买2000万吨到3000万吨谷物。
1932年美国的粮食几乎完全没有市场,胡佛当即命商务部长立刻敲定合同,并且叮嘱道:“现在就去调拨港口的粮食,装船向中国出发。我希望在船只抵达之前,与中国签署粮食合同。”
商务部长本想说些什么,却只是答道:“知道了,总统先生。”
走出白宫办公厅,商务部长只是叹口气。胡佛当上总统之前,在柯立芝以及柯立芝的前任那里当过好多年的商务部长。对于商业合同十分熟悉。虽然胡佛的要求非常紧,但是抓紧干的话也真的能做到。面对行家,商务部长就不想搞什么小把戏了。而且商务部长很清楚,胡佛总统此时到底有多么急迫。
胡佛总统命令商务部长立刻行动后,马上请来了他的连任竞选团队的负责人,负责人是个穿着宽大外套的中年男人,有着看着比较油腻的地中海脑门。听胡佛说了这1笔粮食贸易后,竞选负责人大喜,“总统先生,请立刻公布这个消息。”
但胡佛却没回答,这让竞选负责人感觉有些不解。正想做出建议,却停了下来。这段时间,胡佛已经变得越来越神经质,但是眼前的胡佛的目光也已经不再躲避般的游移,仿佛无处放置而经常移动位置的手脚此时突然就很自然的有了该有的位置。竞选负责人发现眼前的胡佛好像正在变成那个令人熟悉的前商务部长。虽然胡佛本人并不刻意,但他身上经历过大风大浪所磨炼出来的从容镇定的气质正在恢复。
面对权力者特有的气质,竞选负责人不自觉的沉默下来。过了1阵,突然见到胡佛抬起目光,说道:“现在先不要公布这个消息。”
竞选负责人没想到胡佛方才在思考这个问题,连忙劝道:“总统先生,现在需要立刻为您造势,这样的消息将立刻拉抬您的声望。”
胡佛此时目光已经明亮起来,他轻轻摇头,“不。现在先开始购买所有的码头,火车站。港口附近仓库的粮食,向海港运输。”
“为什么?”选举负责人搞不明白胡佛想做什么。
胡佛此时已经有了讨论具体问题的心情,他向选举负责人解释道。如果突然宣布有这么1单生意,也不可能立刻拉抬粮价。先把已经塞满了粮食的仓库买空,才能在宣布之后立刻让那些人有钱继续收购粮食。
现在的局面没有留给胡佛任何机会,这件事决不能办错。哪怕是晚几天公布,也不能出任何问题。
选举负责人还是不太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但是他已经感觉胡佛本人再不是之前那个已经昏了头的总统。至少在胡佛身上,选举负责人看到了背水1战的决心。
“总统先生,我会立刻为您制定接下来的宣传方式。”选举负责人有些激动的说道。
等办公室内只剩下胡佛1人,胡佛叹息1声,仰面向天,喃喃的说道:“感谢您,我的上帝。至少您没有让我持续遭受惩罚。”
说完,胡佛闭上眼,继续默默地祈祷着。胡佛始终认为,此次经济危机对他来说是飞来横祸。这3年中,美国分析此次经济危机的文章汗牛充栋,普遍看法是,柯立芝时代的放纵政策导致了那些无良贪婪的资本家们恣意妄为,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不管是谁在台上都没办法阻止经济危机爆发。
而胡佛本人也已经用尽了他所能做到的1切来应对局面,并没有丝毫的懈怠。胡佛曾经绝望了,他认为自己会被命运不公正的降临在他头上的灾难打倒。但是命运在当下又给了胡佛1次机会,只要能重新拉动美国的农产品价格,农场就会再次需要大量人手。那些失业者们就会大量前往农场参加生产。农场最不缺的就是食物,随着城市里的失业者减少,加上中国从美国购买的大量工业设备,美国的局面就会好起来。现阶段,只要给胡佛1个机会,胡佛作为前商务部长,就能施展出种种手段。
随着胡佛的祈祷越来越虔诚,不知何时,他脸颊上已经挂了两道泪痕。
作为总统,胡佛未必不合格。作为商务部长,胡佛肯定是合格的。随着他的命令,美国的很多粮仓开始出现了联邦政府派来的购买者。到了现在的阶段,美国粮食价格已经创了新低,只有1929年10%的价格。
所以得知联邦政府派人来用合理的价格收购粮食,那些粮商们立刻急不可耐的把粮食卖出去。随之而来的是有些日子没见到的火车、汽船、卡车,将粮食运走。
对于遍地失业的美国来说,绝不缺乏搬运工。为了1点钱和粮食,搬运工们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搬运。以至于当地的记者都被惊动了。等各地记者们赶到的时候,仓库里要么已经被搬运1空,或者正在被搬空。
各地报纸都把这新闻报道出来,而且有些精明的商人已经敏锐的嗅到了变化的味道,他们赶紧开始下乡补货。
过了1周,随着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消息快速发酵,很多主要城市的报纸都开始猜测,也许联邦政府已经找到了1个神秘的大买家。至于这个大卖家到底是谁,又能卖多少粮食,报界议论纷纷。但是胡佛总统这几年的声望太差了,那些失业的人们住在纸箱做成的临时棚子里,身上裹着旧报纸睡觉。所以纸壳房子被称为“胡佛屋”,旧报纸被称为“胡佛毯”。
突然说胡佛为美国农产品找到了大卖家,骂了胡佛两年的报界自己都不信。
但是到了第10天左右,华盛顿邮报突然发表了1篇文章。华盛顿邮报因为曾经帮着胡佛搞过不少危机公关,又此次失败,遭到了唾骂后也谨慎了许多。这篇文章非常保守的表示,近期中美之间貌似正在进行粮食销售的谈判,如果谈判成功的话,美国也许能够拿到2000万吨左右的粮食销售合同。
虽然大部分读者并不相信,甚至美国报界都不敢相信。但是坏消息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很多报纸哪怕是不相信,也开始转载这些消息。当然,也有些倾向于共和党的报纸接到了暗示,也开始转载这个消息。
很快,又有些报纸开始唱反调,他们例数胡佛在过去3年中的种种无能,嘲笑这些消息就是胡佛为了赢得大选制造的假消息。
美国民众对于胡佛早就失望了,看到这些消息后,觉得本该如此。便也认为这都是假消息。但是在此期间,政府正在不断地购买粮食,始终没有停歇地向港口运输。而且粮食价格也在实实在在的提升。随着仓库被搬空,联邦政府开始在报纸上宣布消息,让农场主们到指定的那些仓库区卖粮,价格虽然远比不上1929年,但粮食收购价格的确恢复到了1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虽然带着强烈的不安与不信,但是粮食不耐储存,尤其是粮仓里去年的存粮还没卖出去,今年的粮食已经要收获了。如果再不将粮食卖出去的话,新粮食连存储的地方都没有。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不少农场主开始卖粮。令他们讶异的是,联邦政府指定的收购点就在那些仓库里,现在仓库都已经空了,农场主们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掉的粮食立刻送进仓库。而就在几个月前,农场主们不管怎么哀求,粮商都不再收粮。有些粮商还打开仓库,让农场主们亲眼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粮食。
这下,先卖出去1批粮食的农场主们立刻开始行动起来,抓紧时间将自己的粮食先卖掉。消息如同野火般传播开来,各地的农场主们都被惊动了。大家都先去试试看。
各地报纸记者们采访完1眼看不到头的运量的马车,写报道的时候不免犯难。他们真的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不是胡佛这个王8蛋总统找到了神秘的大卖家,那么这些粮食要卖给谁呢?
当各地报纸都开始打听起消息之时,白宫终于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大批记者站满了白宫的草坪,胡佛总统出现在记者们面前,讲道:“美国政府已经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协议,在未来两年中,中国政府从美国购买2300万吨谷物。”
此时每1个大1点的报社都派了至少两个人前来,听到这个消息,其中负责传递消息的立刻离开白宫前,另1个记者则想方设法希望能够得到向总统提问的机会。
作为前商务部长,胡佛对此可太熟悉了。他不断回答着记者们关于此次谈判的提问,回答的内容真实可靠,1些资历久的记者们发现,那个他们曾经熟悉的胡佛回来了。聪明、机智、冷静,而不是过去两年中那个越发神经质的总统。
在新1轮收割即将开始之前,这个消息转眼就传遍了美国,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农场开始招人的消息。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失业者们开始成群结队地离开城市,而胡佛也下达了总统令,铁路向几个农业大州提供廉价甚至是免费的火车票,为回到农场工作的劳动者提供运输服务。
这个消息1出,美国上下都震动了。看来这件事是真的。
随着大量的失业者离开城市,华盛顿也变得安静了不少。随处可见的纸壳“胡佛屋”,以及遍地的旧报纸“胡佛毯”中再没有往日的动静。夏天的风吹过,1片片的垃圾堆中没了人声。
而夏天的风从麦克阿瑟军帽下的发梢,冒出汗的脸颊与脖颈处吹过,暖暖的,又有些凉快。麦克阿瑟抽完了1锅玉米烟斗的烟丝,他随口吐了口唾沫,低声骂道:“法克,最后还是要让老子背锅。”
虽然骂着,但是身为老美利坚正蓝旗出身的高级军官,麦克阿瑟也知道自己逃不了这个命运。他扭头看了看,身后的美利坚联邦军队的骑兵们骑在马上,手持棍棒,马刀都插在马鞍旁边。再转过身,骑兵后面是几辆坦克的身影。
再看向前方道路尽头,从6月17日就到华盛顿来讨薪的老兵们居住的“胡佛屋”影影绰绰。与那些流浪汉相比,老兵们的胡佛屋很规整,不愧是军人用纸壳搭建而成,透着军队该有的整齐。
麦克阿瑟叫过身边的副官,“你去再问他们1次,政府已经答应1定会按照法令支付退5金,总统也已经答应给他们免费火车票。现在农村已经有工作了,他们是否愿意回去。”
副官还是有些不忍。他试探着问道:“上将,如果他们不肯的话,我该怎么回答?”
麦克阿瑟不快的看着副官,冷冷地答道:“如果他们不肯,你回来把消息告诉我!”
副官知道这次驱逐行动势在必行,最终也没敢多说,催动战马向着讨薪的美国老兵们居住的胡佛村而去。
马蹄踩着1张张报纸,发出混合着纸张哗哗声的动静,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很明显。
麦克阿瑟又吐了1大口口水。虽然他也不想给自己的军旅生涯增加些不怎么道德的记录,但是身为6军参谋长,4星上将。麦克阿瑟知道自己非得做这件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