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缕烟的归途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缕烟的归途

书名: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3-17 10:32:30

另一边,成都。

陈念坐在办公室里,愁眉苦脸地看着眼前堆得厚厚的草稿纸。

早在几天之前,他就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现在的他除了每天固定的学习安排之外,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对两级对转升力风扇的理论解析上。

不得不说,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

虽然已经拿到了关于F-35的机体设计和重心数据,但想要依靠这些东西推理出那个布置在座椅后方的风扇的精准设计数据,还是难如登天。

所以,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尽可能地去参考类似的飞行器,从它们的身上寻找线索。

在这期间,陈念查阅了大量资料,但实际上有用的,却少之又少。

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架垂直起降战机在1950年就出现了,可那玩意儿的“垂直起降”方式,是直接让发动机推力大于机体动力,让飞机立着起飞,对陈念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同样的,加装额外起降发动机的二代STOVL和发动机倾转的三代也是废的,设计逻辑完全不同。

唯一有用的就是四代双模式STOVL,可这玩意儿吧.只有F-35有。

陈念感觉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忙碌了一周之后,他对理论的推演没有任何进展。

于是,他暗暗下了决心:

如果两天之内还卡在这里,那就直接动用外挂了。

之所以要把目标设置到两天之后,是因为按照他现在的源点增长速度,基本上10天左右就能攒够解析两级对转升力风扇核心技术的源点了。

再耗下去的话,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相当于每天净亏0.18个点

想到这里,陈念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无奈地推开杂乱的纸张,站起身向门外走去,想要去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可没想到,才刚一出门,就撞上了正好来找他的杨伟。

“陈云勇那边搞定了!”

听到他的话,陈念大喜。

“搞定了?怎么做的?什么时候到位?”

“拿EC-130H换的,说起来,这事儿从根上捋,还是你的功劳。”

“估计最晚下个月就能到位,到时候还会有一批航空领域的专家跟他一起过来,从上海开始,途径AH,坐军机飞过来。”

“好好好主要有什么领域的?”

陈念继续问道。

“什么都有,搞有限元的,搞航发的,专门搞材料的.其中有一小半是陈云勇从美国拐回来的。”

“那些人之前基本上都是在私企任职,本身自己也有一定的回国意愿,经过审查之后,就让他们回来了。”

“对了,这点你不介意吧?”

杨伟略微有些担忧地问道。

实际上,对他个人来说,出身和过往的经历并不算太重要。

只要能通过审查,符合相关保密要求,那他认为,一些在外任职的经历,其实是可以适当放宽处理的。

毕竟,当时他们选择留在那边并不是想要背叛,而是单纯的被更好的条件吸引。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好不容易学成了,谁不想自己的一身本事能卖个好价钱?

钱是英雄胆,在大家普遍困难的时候,追求金钱并不算十恶不赦的大事。

更何况,在对待人才这方面,过往的一些时间里,我们给的尊重是不够的,这一点是实实在在需要反思的问题。

现在,上面开始有意识提高待遇吸引人才了,就更要不计前嫌,展示出我们的诚意。

这也有千金买马骨的寒意在里面。

当然,他是这么想,不一定所有人都这么想。

客观地说,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存在偏见的只是希望这些人里,不包括陈念。

听到他的话,陈念笑了笑,回答道:

“当然不介意,只要按规矩办事就行。”

“不过这个陈总也真是厉害啊,人美刀赚的好好的,他居然都能拐回来”

“害,大家总还是有点理想的,也不一定是拜金主义至上。”

陈念赞同地点点头,这年头,确实有一些专家学者还是有理想的。

国内经济不好,国外诱惑又多,他们真的就是靠一腔热血在撑着

“你这边准备得怎么样?有进展吗?”

“没有。”

陈念回答得不带一丝犹豫。

“需要申请外援吗?我们可以跟俄国那边谈一谈,他们有类似的研究。”

“暂时不用吧再给我几天的时间。”

“不用着急,小念啊,这种项目的进度,真不是用天来衡量的.”

杨伟哭笑不得地说道。

好家伙,自己还想着安慰安慰他,告诉他哪怕晚两个月输出也没关系,结果人家说的是啥?

再给几天时间。

这都不是在一个频道上对话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陈念便自顾自地走出了房间散心,再回来的时候,他的思路已经清晰了很多。

他摊开书桌上的草稿纸,重新进入状态,打算从头开始推演。

根据F-35B飞机的起飞质量,公马公司对飞机起飞所需的升力是进行了整机布局调整的,这是一切的前提。

而按照重心数据,以及机体重量数据来推算,F-35B垂直起飞所需的总升力应该是在18.14吨左右,但这部分推力并不是完全由升力风扇提供,其中矢量喷管和调姿态喷管还需要承担55%的升力。

也就是说,升力风扇提供的推力,应该在8.16吨左右。

为了产生这部分升力,升力风扇不仅需要具有比较大的压差,而且需要通过足够多的流量。

那么,升力风扇的直径就要进行严格的规划了。

这部分是最难的。

陈念皱着眉头仔细回忆着前一世看过的数据,又参考了常规推力风扇的推力情况,结合F-35整体的机体尺寸,最终确定了一个数字:

升力风扇直径1.27m。

这是在整个机体布局中,唯一合理的尺寸。

这样一来,风扇的进口质量流量应该能达到210kg/s左右。

“设0-0截面为压力远场,进口为1-1截面,出口为3-3截面。升力风扇进口Ds=1.27m,进口轮毂比Dh-s=0.454,升

力风扇效率η=0.87,喷管总压恢复系数σe=0.98,q=204kg/s,假定增压比为π*”

“.q(λ)为密流函数,由此可以推出进口截面上q(λ),Ma1,p1,T1”

“升力风扇进口气流速度V1由连续性方程.”

“压气机效率公式可得”

“最终的升力表达式为“

陈念在心里默念着一系列的计算公式,手下的动作也变得越来越顺畅。

这一刻,他的大脑进入了全负荷运转的状态,甚至连脑门上也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就像是一台超级计算机,疯狂地调取着来自两个时空、两个世界的知识,试图将其融合在一起,去得出那个最终的结果。

“所以,为了让空气进一步加速,升力风扇出口为渐缩喷管,即可给出约束条件:Ma3<1,A3<A1”

“此外,考虑起降时的地面效应,升力风扇存在升力损失,普遍的损失率应该在50%左右”

“遍历了速度因数λ∈[0,1]范围内,出口截面面积A3、升力F、增压比π*随λ的变化情况”

2.165!

总压比2.165,产生的升力就可以兼顾目标升力和地面效应后所需升力!

陈念激动地丢下笔,他下意识地站起身远离了桌面,随后又难以置信地凑到近前,去观察那一个来之不易的结果。

这是第一次。

第一次通过计算,得到了一个可信的结果!

并且,按照自己的计算,如果考虑容差情况,升力风扇的总压比设定为2.2到2.4是比较稳妥的,这可以保证在J-20B和F-35B存在气动布局差异的情况下,仍然能实现相似的STOVL性能!

陈念激动地摔下笔,迫不及待地跑向了杨伟的办公室。

他必须立刻去分享这个消息,因为这个消息的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而在海的另一边,时间已经是深夜。

陈云勇坐在书桌前,桌上是跟陈念几乎如出一辙的摊开的一大堆草稿纸。

而他正在试图解决的问题也跟陈念一样,都是要计算出两级对转升力风扇所需要的合适总压比。

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尝试。

应该说,这项工作,他已经做了整整五年。

五年的时间里,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获取了尽可能多的资源,同时,还求助了不少同行业的朋友,但进度始终缓慢。

就像当时迪克跟他说的一样,他的研究太初级了。

可为什么初级?

归根结底,还是缺少了最关键的那一个用于启动的“1”。

但最近这段时间里,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了灵感。

也许,自己最开始的方向是错的。

尤其是,从纯数据的角度去推理,本来就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

真正有效的,还是实物实验。

从气动设计的角度,反推出要用多大的风扇,才能满足机体布局的要求。

这样一来,数据范围就会大幅缩小,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降低。

——

这看上去并不算太罕见的思路,他之前也不是没有想到过。

关键是,之前的他手里没有F-35B相关的任何信息,只有只言片语,也派不上用场。

但现在好了,敲定了回国的时间之后,特殊的工作人员将信息传递到了他的手上,所以,他的研究也开始突飞猛进。

仅仅花费了不到两周的时间,他就已经理清了计算思路。

而今天,更是计算出了第一个结果!

2.21。

在这个压差比下,J-20将与STOVL系统达成完美的适配,两级对转升力风扇的理论问题,也将得到彻底的解决。

陈云勇的脸上流露出振奋的神色,他很想大喊几声,发泄心里激荡的情绪。

但他知道,在自己现在的处境下,哪怕庆祝,都是一种奢望。

于是,他只好用颤抖的手收好了所有稿纸,将其叠成一叠,随后一步一步走向卫生间的方向。

刘慧霞注意到了他的动作,走上前关切地问道:

“云勇,怎么了?”

陈云勇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

“成了。”

“风扇?成了?”

“没错!”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笑意。

刘慧霞的神情同样变得激动,她紧紧握住陈云勇的手,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两人就这么默默地对视着,良久之后,刘慧霞才开口问道:

“是要烧掉?”

“是,烧掉,东西都已经在我的脑子里了,我们不能给那帮白鬼留下把柄。”

“好,我帮伱!”

说着,刘慧霞转身去厨房里取来打火机,随后犹豫片刻,又把做饭的铁锅端进了卫生间里。

“放在里面烧,要一张一张地烧,免得触发了烟雾报警。”

“我知道。”

陈云勇点燃了第一页稿纸,明黄色的火焰腾起,映照出他脸上百感交集的神情。

“终于.这事情总算有点进展了。”

他感慨地说道。

“有了这第一步,等我们回去以后,无论条件再怎么差,基础再怎么薄弱,也可以一点一点地追上来。”

“但就是也许要花很长的时间。”

“时间啊慧霞,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的时间太有限了。”

“一万年太短,只争朝夕啊。”

听到他的话,刘慧霞轻轻笑了笑。

她向锅里丢下一张稿纸,随后开口安慰道:

“你看,你本质上还是悲观的。”

“其实,科技的发展是跨越式的,也许有一天,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问题就能突然得到解决呢?”

“就像你解决风扇的问题,不也是一样的过程吗?”

“不,不一样。”

“这个问题能解决,仍然是经过了五年的积累。可是,我们有多少个五年?”

“你的五年,再加上别人的五年,创造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刘慧霞继续说道。

“除非,你真的一点都不相信他们,不相信那片土地。”

“那倒不是.”

陈云勇轻轻摇头,犹豫了片刻后,才开口说道:

“我只是在后悔,如果我当时没有选择出来,也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没关系的。”

“每一条道路上,都会有不一样的曲折——往好的方向想想,也许在国内,已经有人替代了你的位置呢?”

说到这里,刘慧霞的脸上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

“也许,你现在做出的成果,其实已经有人做出来了呢?”

“到时候,真不知道你是该高兴,还是该失望啊”

陈云勇哈哈一笑,回答道:

“那当然是高兴。”

“而且,我会很高兴。”

他的神情变得有些神往,铁锅里的火焰仍然在燃烧,淡淡的青烟逐渐飘远。

这一缕烟穿透了卫生间的窗户,随着风,又飘向了更高,更远的天空。

陈云勇有些出神地看着这一幕。

这一刻,他似乎能看到,那一缕烟的归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