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二百零五章 领先十年

第二百零五章 领先十年

书名: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12 01:57:22

第二天,陈念准时参加了星火小组的例行工作会议。

在会上,各个项目的代表分别汇报了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其中大部分项目都处于稳定的运转中,也明确表示暂时不需要新的技术支援。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要,而是真的要不起。

项目的进展是有其上限的,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项目都已经达到了上限,盲目投喂技术,只会带来反向的效果,这一点,身处项目之中的各个一线人员再清楚不过。

所以,哪怕陈念真的很希望像深蓝16这样的重大项目能迅速取得突破,也仍然必须尊重一线人员的意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

“.综合来看,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仍然是资源不足、基础不足的问题。”

“在高铁项目为我们带来大量的预算和资源之后,由于近期项目进展速度的加快、以及项目规模的扩大,我们星火小组手头的可利用资源再一次来到了警戒线。”

“后续,我们要求各个项目组重新向上汇报资源使用情况、以及下一年度预算,以便我们进行更细致的规划。”

“另外,造岛项目的预算有一部分也要从我们这里出——别用那种眼神看着我,这不是我主动揽过来的活,是因为上面确实没钱了。”

“我们现在是最肥的羊,能薅一点就是一点了。”

“当然,我们也争取到了应有的利益。”

“在后续,岛屿资源开发过程启动后,星火小组优先些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比如油气、风电、旅游、以及军事优势所带来的隐形收益。”

“这些东西都会折算成预算划拨给我们.就是时间可能会有点长。”

听到陈果的发言,会议室里的众人没有一个不翻白眼的。

原因无他,这大饼画的也太远了吧!

现在那边才刚刚启动造岛,你就来跟我谈油气资源开发?

这不得等个二十年?

果然,哪怕是在国家层面上,也不能摆脱吃大户这个定律啊

不过,说笑归说笑,整个星火项目组在最困难的时候,也确实是上级不惜暂停了许多其他的重点项目,来给星火小组提供资金。

现在,小组的预算有宽裕了,拿回去一点用在最紧急的地方,也是无可厚非的。

真的缺钱的话,就想想办法去搞钱好了。

会议室里,有人开口问道:

“所以我们目前的整体规划是什么?暂时维持手里的项目不变吗?还是说像上次的高铁项目一样,去寻求突破?”

“目前高铁项目的进展很好,第一次试车也马上要启动了,这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我们是不是可以应用一下?”

听到这个问题,陈果的视线移向了高铁项目的代表,张曙光。

张曙光咳嗽了一声,开口回答道:

“我个人的意见,高铁项目的思路是可以复制的。”

“我总结一下哈,从整个高铁项目中,我们不仅节约了大量原本计划中的采购成本、技术研发和应用成本,更重要的是,按照我们目前的规划,我们在这个领域很快就可以反客为主了。”

“等第一条高铁路线建成通车之后,我们会迅速进行技术沉淀和总结,并将其推广到全国。”

“而同步的,我们也会开始考虑技术出口事宜。”

“目前,我们已经在与印度、南非等国家进行接触,达成了初步的意向。”

“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很可能能够取代几个传统的大厂,成为对方高铁项目的供应商。”

“这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收益,反哺国内发展。”

听到他的话,在场的众人纷纷点头。

这的确是一条极好的路径。

借助星火小组的技术援助,首先打破外资垄断,形成自己的技术,随后再对外进行技术出口,通过出口收益反哺技术应用进程。

可以说,这条路径既成熟又稳定,无论应用在哪个领域,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于是,众人纷纷表态。

“这个思路可以的,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其他领域进行复刻。”

“我赞同,天鲸号的路径跟高铁路径基本相似,我们也开始与部分欧洲国家启动接触了。”

“思路不错,但是问题是,我们选择什么领域?”

“肯定是民用,军工出口难度太大,也太敏感”

听着众人的讨论,陈念深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盾构机怎么样?”

他的话音响起,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安静了下来。

他环顾了一周,继续说道:

“目前来讲,我们在盾构机领域的劣势是很明显的。”

“我们现在对于盾构机的需求逐年上升,但国产化率却始终停滞不前。”

“按照最新的数据,我国在用的603台有记录的盾构机中,国产品牌占有率仅为12%,这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国产化率。”

“利益被外资分走,我们每年必须投入大量的外汇资源,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如果,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国产化的话,那么,这一笔资金同样可以节约下来。”

“根据相关专家的初步估算,这个数字大概在每年400亿人民币左右。”

“所以,我建议,在现阶段,先搞盾构机。”

说完后,陈念重新坐回到座位上,等待着众人的回答。

而讨论声也再次响起。

“盾构机是个不错的思路,这种大型、重型机械的前景是很明朗的,我们也确实面临着比较窘迫的现状。”

“是的,但是光搞盾构机够吗?”

“不太够,工程机械这一块,我们整体都很弱。”

“除了盾构机,还有架桥机、重型挖掘机、大型路面起重机、大功率推土机、压路机、以及各类平车、载重车这些都有问题。”

“都有问题?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目前我们工程机械的自产率连5%都达不到,市场基本是被三菱重工、小松、沃尔沃、卡特彼勒垄断的。”

“我们之前也尝试过去打破垄断,但有进展的只有徐工,其他的国内公司,可以说到现在还是停滞不前.”

“那就是说全都搞?摊子会不会铺的太大了?”

“核心技术差异不大,主要就是柴油发动机、电机和液压三个部分,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不止吧,综电系统中的晶闸管问题怎么解决?老美会给我们?”

“那就再加一项.”

听着众人的讨论,陈念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这摊子是有点大。

他之前怎么也没有想到,国内在基建方面的装备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盾构机这种大杀器上,甚至连他自以为是最基础的挖掘机,都有那么大的问题!

以前天天听广告说什么“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久而久之,还真就形成了误区,以为蓝翔真的就是挖掘机技术最强的地方了。

但仔细一想,人家就算强,那强的也是挖掘机操作,不是挖掘机制造啊!

很显然,国内现在还停留在一个会用不会造的早期阶段

真的得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

“如果我们确定要从工程机械下手,那就必须要圈定出几款重点装备,通过重点装备的发展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在这一块,各位有什么建议吗?”

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了片刻,随后,有人举手道:

“盾构机肯定是要搞的,这个毫无疑问。”

“其次,我认为,挖掘机、大型路面起重机也要做,这两件装备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陈念点了点头问道:

“还有吗?”

“架桥机,龙门吊!”

“好,还有吗?”

“其他的考虑到技术兼容共享的话,暂时就没有了吧?其他人有补充吗?”

众人纷纷摇头,陈念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下了这些装备的名词,同时暗暗在系统中设计好了词条,开始检查解析完所有装备所需要的源点。

粗略估计下,这些装备至少要消耗掉他19个源点,甚至他现在手头的源点都还不够!

不过,这是在用最笨、最武断的方法去解析的前提下做出的预测。

实际上,如果能梳理出关键技术,并去除掉重复技术的话,源点消耗应该会有大幅降低。

16个源点是肯定够的。

就是完成之后,剩不下多少罢了。

陈念松了一口气,随后开口道:

“那我们的方向就暂时这么定下吧。”

“后续,我会召集相关工作人员启动项目。”

“技术方面的问题,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怎么样把这个项目,落地到实处”

会议结束之后,陈念按照惯例来到陈果的办公室,跟他讨论项目的细节。

一进到办公室里,陈果便立刻找出了报表,轻车熟路地说道:

“这是我们现在可以调用的所有资源的列表。”

“其中,包括备选的项目参与单位、技术基础情况、主要人员配置、以及此前的装备研发经验报告。”

“那么快就整理好了?”

陈念惊讶地问道。

“不算什么,星火小组现在权限很高,很多东西都是备着的,前期专家组做调研的时候也用到了。”

“刚才我们讨论的时候,我就让人整理了,知道你要用。”

听到这话,陈念微微点头,沉下心来,开始阅读陈果给他的报告。

实际上,报告的内容已经做了大幅度的精简,他真正需要看的东西并不算多。

短短半个小时时间,他便已经对当前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知。

“所以,目前国内实力最强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还是徐工集团?”

陈果点了点头,回答道:

“是的。三一也很强,但是三一主要集中在超大型装备上。”

“铁建的话,做盾构机主要是靠他们,但没办法在全局上挑起大梁。”

“我的建议是,这个项目如果要做,那还是以徐工为主,三一辅助,铁建就负责细分的专项。”

“我也是这么想的。”

陈念赞同地说道。

但也就是这时,他突然发现,陈果的神情似乎有些犹豫。

“怎么了?有问题吗?”

陈果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开口回答道:

“是有问题。”

“我突然想到,如果要做这个项目的话,我们面临的恐怕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

“不仅仅是技术?资源?资金?人才?还有什么?”

陈念疑惑地问道。

“都不是,是惯性。”

“惯性?”

“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的惯性。”

陈果严肃地说道。

“你知道,民用产品跟军用产品是不一样的。”

“我们之前搞的战斗机、导弹、大型船舶,只要造出来就一定能用上,也必定会产生相应的利益,所以这也决定了我们在整个研发生产过程中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但是民用产品不一样,民用产品,我们必须要考虑它的市场经济效应。”

“一句话,这东西必须得能卖得出去。”

“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各个经济部门,过分依赖进口产品了。”

“这种依赖,甚至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式。”

“我们的很多部门,在现在都是非进口不用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进口产品的使用风险最小,培训成本最低。”

“我之前在很多大厂都考察过,有一个现象很典型:上级强压下去的采购任务,他们会去完成。”

“但是,采购回来的国产装备,他们不会真正去用,反而只会丢在一边任其吃灰、报废。”

“这种状况很无奈,也很悲哀。”

“但如果我们要搞民用,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去解决的问题了.”

听到这话,陈念终于明白过来,陈果所说的“惯性”是怎么回事了。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对国产品牌的不自信。

当然,这也怪不到用户的头上,实在是在前几年,国产品牌太不争气了。

远的不说,小的也不说,光是一个汉芯事件,就让国内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停滞了多少年?

不信任是应该的,毕竟,没有人会真的为情怀买单。

不过,相比起陈果,陈念倒是并不太担心这个问题。

他思索片刻后,开口回答道:

“这个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

“伱来想办法?有什么好办法吗?”

陈念摇了摇头。

“没什么好办法,只有笨办法。”

“以力破巧,不就行了?”

“同性能、同时代的产品他们不愿意用,那如果,我们的产品,比进口产品还要先进呢?”

“让我想想.领先一代可能还不太够。”

“我们就先设一个小目标,让国产产品,领先同类进口产品.嗯.10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