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二十七章 真正的超预期

第二十七章 真正的超预期

书名: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1-31 21:51:40

“你都找了哪些人了?”

陈念开口问道。

“很多啊,航院几个比较优秀的学长学姐我基本都找了,材料、动力、数学统计、物理学院的几个学长我也联系了。”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航院的意向比较高。”

“这两天我已经谈成两个了,拿了三千多块钱呢。”

三千多!

听到这个数字,陈念和李想的眼睛同时睁大。

李想惊讶是因为他认为这钱太多了,毕竟在这个时期,普通职工的工资也就一两千块钱,而张瑞仅仅是动动嘴皮子,就拿到了几乎双倍的收入。

而陈念不一样,他是觉得,这钱花得太果断了。

3000块钱,就能换取一个改变重要人才选择方向的机会,这买卖还不够划算吗?

对方所图甚大啊。

可以想象,这两个所谓“谈成了”的候选人在接受了顾问的工作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诱惑摆在他们面前。

外企、高薪、社会地位。

在这个时代,这三项无论哪一项,只要一拿出来,都会引来许多人的羡慕。

哪怕只是金钱攻势,就足以让他们沦陷其中了。

而反观己方这边,能提供的条件有什么呢?

要钱没钱,要前途没前途。

真的没有任何竞争力,可以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

想到这里,陈念不由得叹了口气。

像国防科大那种性质的学校还能限制学生出国、限制学生就业,而像西工大这样的普通大学,对此能有什么办法呢?

砸钱砸不过,拼技术也拼不过.......

----除非,给他们画一个无与伦比的大饼。

并且还是要能迅速实现的那种。

而二十二号项目就是一个契机。

借助这个契机,这样的画饼流程也许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直到进入良性循环,用旧饼养新人,彻底截断人才外流的路径!

陈念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他不再搭理仍然在喋喋不休的张瑞,快速解决完晚饭,跟李想告别后,快速回到了陈果的宿舍。

简单地梳理完手头的信息,陈念给陈果打去了电话。

而接通后的第一句话,他说的是:

“陈教授,我怀疑有外企正在有预谋地截流我们的航空人才!”

电话那头的陈果沉默了几秒,随后回答道: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发现了,不只是航空,还包括其他诸如电子、半导体、能源、信息领域,都有外企在不惜代价地网罗人才。”

“我们其实是做了应对的,但目前我们的应对手段太单一,力度也不够。”

“总体来说,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

“你能发现这一点很好,不过说实话,你也做不了什么.......还是先静下心来把咱们的二十二号项目做完吧。”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陈念赶忙回答道。

“陈教授,二十二号项目的人员名单定了吗?现在参与项目的总共有多少人?”

“初步估计大概在50人左右,怎么了?”

“不够。”

陈念立刻回答道。

“初期是够了,我们现在的人员配置是针对与只做壳子、吹风洞来定的。”

“如果后期你真的能帮我们把内部结构、甚至材料的问题解决,那这个项目会升格成一个真正的飞行器研发项目,到时候就要继续加人了。”

“所以,人手不足的问题,估计至少在项目的第二阶段才会出现。”

“说实话,我现在也很矛盾,我既希望真的能快点解决技术难点、直接上战略项目;但是我又担心进展太快,人才跟不上。”

“你知道的,现在沈飞和成飞手头都已经有项目了,想要再挤出人来,不容易啊......”

陈果的语气有些惋惜,项目没推进一步,他所感受到的困难就越多,也越复杂。

一开始是结构,后来变成了制造,然后又是材料、资金。

现在,连人才都成问题了。

“如果引入在校学生呢?从研究生生开始的在校学生!”

“啊?这怎么可能......别说研究生了,就算是普通的工程师,都不一定能真正参与到项目中来,他们能做的也就是打打杂罢了。”

“新型飞行器的设计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而探索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支撑的,别说研究生了,哪怕是博士生,都不一定能胜任.......”

我不需要他们探索,我只需要他们执行。

同时,在执行中学习就行了。

陈念在心里默默说道。

当然,这话他不可能现在就对陈果说,因为他目前的贡献,还不足以支撑他做出这么“狂妄”的发言。

至少要等下一次解析完成,发动机的图纸出来以后,才能有恃无恐地去提自己的各种要求。

而现在,他只需要一个承诺。

“陈教授,您担心的是这些潜在的人才无法发挥作用,但是如果我说,我只是希望用这种方式留住他们呢?”

“留住他们?这也算是一个办法吧,但是说白了,养那么多闲人,我们的成本吃不消啊.......”

“你放心,我们养得起的,我只需要您给我一个承诺:如果项目成果超预期,就按照我说的方法,引入一批在校人才,从根本上杜绝人才外流。”

电话那头的陈果沉默了几秒。

他在心里评估着陈念这番话的可行性。

事实上,作为一个资深的技术人员,他比谁都清楚人才外流的现状,也比谁都清楚这种现状造成的危害。

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华夏将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窗口期。

当然,十年内、甚至二十年内都不会出问题,因为在未来二十年里需要用到的人才,基本都是是在前十年、也就是90年代培养的。

可如果到了2020年以后呢?甚至到了2030年呢?

可怕的人才断代,有可能会直接斩断华夏的前进之路。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最终开口说道:

“好,我可以向上申请,这个要求其实很有远见,应该不会直接被驳回。”

“但问题是,你要怎么去定义成果超预期?”

陈念笑了笑,回答道:

“您放心,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给我一点时间,我会让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超预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