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二百八十三章 说点事情

第二百八十三章 说点事情

书名: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5-16 08:18:45

在这次事件上摊牌,实际上陈念是考虑过后果的。

他其实也想过其他方案,比如以“演习”为借口的大规模疏散,比如“地震预测技术”等等。

但前者操作难度大到吓人,而后者.则几乎没有可能实现。

是的,系统里给出了地震预测仪的源点需求,但这个需求的体量,却是五位数级别的。

原因很简单,想要预测地震,首先就要对全球地质环境达到百分之百的掌握,这对人类探测技术的要求,可以说是超前上百年的。

另外,即使拥有了地质环境数据,以目前人类所拥有的算力,也不可能完成具备参考性的分析——那至少要等到量子计算机出现之后。

综合来讲,地震预测看似寻常,可在实现难度上,甚至比星舰还要大

所以,他只能坦白开口。

没错,有些事情一说出口,他将要面临的是极大的逻辑挑战。

你为什么知道有地震?你为什么能掌握这些信息?信息从哪来?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什么?

或者.伱是不是未卜先知?是不是来自未来?

无论是哪一个问题,他都很难回答。

但是,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这本来就是无法逃避的一件事情。

从客观上,挽回这次灾难所造成的损失对国家发展极为重要,甚至比一艘航母、一架战略轰炸机还要重要许多倍。

从主观上,他实在是无法坐视自己的同胞遭难。

这不是什么电车难题,这是数万条活生生的人命。

毕竟在他看来,明明可为却不为,那就是对自己能力的极大浪费。

退一万步说,哪怕是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其实这个选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坏处。

反正现在自己的情况跟摊牌也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大家心照不宣地不提罢了。

能够预见未来,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外挂”,但对于一个国家,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陈念并不这么认为。

在宏观层面上,“未卜先知”这个特性,其实能发挥的效果真的有限。

你知道对方要对伊拉克动手,然后呢?

提前囤积石油?提前布局能源市场?

且不说这样的大动作会引来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光是做出这些动作所需要消耗的资源,就不是随便能承受得起的。

一句话,大国相争,都是阳谋。

从二战之后开始,就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是倒在阴谋之下的。

哪怕是上一世,我们在大豆、钢铁、芯片市场的溃败,官方不知道对方要出什么招吗?官方真的没有一点超前的预测吗?

不可能。

要么,是挡不下来。

要么,是无法算清应对对方谋划需要付出的成本、与可能产生的收益孰重孰轻。

这一点,哪怕能够预知未来,也是做不到的。

毕竟,陈念知道的只是“事件”,而不是全局的“事态”,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是“最优解”。

所以,归根结底,科技发展才是唯一的主线,想靠未卜先知去投机取巧的话,还是早日放弃争霸的念头吧。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如果真的面对“信息能改变结果”、且陈念能够记得的关键事件,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的。

比如这一次,再比如14年那一次,20年那一次.

想到这里,陈念的眉头稍微舒展开来。

他重新抬起头看向陈果,心思已经完全通达。

他开口说道:

“在资金上,我们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包括应急救灾资金、灾后重建资金,总数额都不会超过2000亿。”

“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还是放在‘怎样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尤其是减少人员伤亡这件事情上。”

“只要人活着,一切就都好说。”

“明白。”

陈果微微点头,随后说道:

“我不是相关的学者,但根据我的了解,目前在应对大规模、高烈度地质灾害、尤其是地震这方面,整个世界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最优的选择,无非是加固建筑、提高抗震级别、及时进行人员疏散这几项而已。”

“至于想要从源头上阻止地震发生.听都没听过。”

“我听过。”

陈念接口说道。

“有一种设计叫做‘地震盾’结构,指的是在地震频发的区域,通过钻孔的方式,在需要保护的重点区域外围形成一层空隙结构。”

“人工实验数据表明,这种结构可以让地震产生的瑞利波能量下降80%以上。”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结构的工程量太大,成本太高。”

“另外还有所谓的‘地震斗篷’,就是在土地上种植楔形树林,通过树木的高低排布,把瑞利波转化为剪切波。”

“当然,这种设计实现难度虽然小了一些,但效果也差很多。”

听到陈念的话,陈果微微皱起了眉头。

“如果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呢?能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理论上应该可以——不过具体的实施,还需要相关的地质专家去讨论。”

陈果默默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你能划出的震源范围能精确到什么程度?”

“10公里以内。”

陈念并没有记住这一场地震的准确经纬坐标,但他知道,震源中心就在映秀附近,偏差不会超过10公里。

“那也不算什么大工程嘛.”

陈果的神色再次松弛下来,随后,他一边在纸上演算,一边解释道:

“你看啊,如果说地震盾的作用是可靠的话,我们按照直径30公里来算,震中管控区周长大概在100公里左右。”

“在这一百公里的长度内,我们需要进行深度钻孔作业,按单孔直径1米,深度100米,孔间距按1米计算吧。”

“一孔的土方量也就是120方而已,总共600万方的土方量我不是土建专业人员啊,但如果只看土方量的话,这数据连大型工程的边都沾不到啊。”

听完陈果的计算,陈念也吃了一惊。

他一开始确实觉得这会是个大工程来着,但仔细一想,精确位置圈定了,好像又确实没多大

当然,这个“没多大”对标的是国家项目的体量。

如果不借助官方,靠他自己、哪怕是靠星火小组,想要搞定这种项目的话,那还是天方夜谭的。

毕竟,项目最大的问题不是工程难度,而是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思索了片刻,他开口说道:

“不到600万方。”

“地震盾的计算是有固定标准的,针对8.0级、50Hz的地震波,孔洞大小应该在60厘米左右,深度不需要100米,30米,能阻挡面波就够了。”

“那更简单了!”

陈果轻轻一拍手,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事情不大,在处理范围之内。”

“不过,你这条消息,还真的是重中之重了。”

“要不然,几百亿、甚至几十亿就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就要造成上万亿的损失了.”

陈果的这个推断并不算夸张,事实上,根据上一世官方的统计数据,这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了近万亿,而间接造成的总体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你真信我?”

陈念突然开口问道。

“没有什么不信的,就算你说你是做梦梦到的,我们也要按‘噩梦成真’的标准处理。”

“不用纠结太多,哪怕错了,我们就当做是一次预演好了.”

陈念郑重点头,随后继续说道:

“地震盾的作用并不是确定的,所以,在这个直接措施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准备好其他的应对手段。”

“包括抢险救灾装备、救援方案、疏散方案、安置方案等等。”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能事到临头了,我们再抓脑门。”

“放心,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陈果合上了手里的本子,看了一眼手表之后说道:

“会要开了,一起来吧。”

几分钟之后,在上级的许可下,星火小组核心组的十余名成员通过电话召开了这一次的紧急会议。

陈果代替陈念通报了情况,而在听完之后,线上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太大了,哪怕在场的都是跟陈念有过直接接触,并且已经可以说是“见过了大世面”的人,但乍一听到陈果的描述,还是不由得有点懵。

足足安静了半分钟之后,经济组的陈飞云才第一个开了口。

他跟陈果一样,压根就没有去考虑“可信度”的问题,而是直接问道:

“如果情况属实的话,一年的时间,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很多。”

陈念回答道:

“从金融到实体,所有经济部门、社会部门都会受到冲击,对经济组来说,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冲击应对预案。”

“如果我们的减灾手段失效、灾情不可避免地爆发的话,我们势必要调用大量资金、调动大量人力前往救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为了避免社会经济体系发生坍塌性下行,我们必须制定好一系列的经济策略。”

“这一点,就要交给你们组来做了。”

“明白。”

陈飞云果断回答,随后继续说道:

“等上级通知下来之后,我会组织组内人员进行讨论,尽快输出方案。”

他的话音落下,民发办现任负责人何文茂立刻开口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各个工业部门也要做好灾备预案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对工业产能的管控是偏紧的,这主要是受前期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政策延续。”

“这种策略有利于我们应对国际经济冲击,但不利于短时间内组织大规模生产。”

“我建议,工业产能这一块,我们还是要做一些储备,否则,临时调动成本太高,时效性也不够。”

“同意。”

陈念下意识地点头,随即说道:

“这个问题可以跟工业口讨论,作为前期提案。”

“除了这些呢?其他人还有别的想法吗?”

“有,救灾设备的问题。”

说话的是中航一集团的林永明,他的声音平静,但却仍然能从中听到浓浓的担忧。

“该盆地地形复杂,尤其是在我们预计将要发生灾害的映秀附近更是如此。”

“山高路远,水网密集,哪怕近两年已经大规模铺开了路桥基建工作,但总体来说,那里的交通便利程度、抗灾等级也不高。”

“更何况,我们也不能指望靠一条‘永不中断的公路’来救灾。”

“根据国际经验,我们需要一款重型运输设备,来承担核心救灾运输任务。”

“我的建议是,尽快着手采购重型运输直升机,比如米-26。”

“同时,重型直升机的研发也要提上日程。”

“这个‘即将发生的灾难’对我们是一种警示,我们确实缺少应对灾害的基础能力,尤其是基础装备”

听到林永明的话,陈念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些老一辈的技术型领导,他们在视野和眼光上,的确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

哪怕只是根据陈念所提供的极其有限的信息,他就立刻看破了最大的困难点,甚至还提出了与上一世官方如出一辙的解决方案。

陈念还记得,在那个时候,米-26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灾区的救星。

它不仅在最初期给灾区运去了大量紧缺的生活物资、转移了大量受困伤员,还凭借一己之力,吊装运输了数十台重型设备进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灾情严重的核心却缺乏救援能力的问题。

当初灾区几个最危险的堰塞湖,就是靠这架庞然大物运来的工程机械设备解决的。

它的作用巨大,但数量却少的可怜-——只有一架!

所以,林永明的提议,无疑是直接打到了最痛的点上。

“这个建议很好,我同意。”

“采购重型运输直升机的问题,可以用星火的资金来解决。”

“同时,我也会尝试去解决重型运输直升机的技术难关,争取在一两年的时间之内,造出我们自己的重型直升机。”

“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一连串的讨论之后,关于未来将要发生的这场灾难,大家的意见终于获得了基本的统一。

而与此同时,上级部门也开始展开研判,诸多专家被紧急召集。

在普通人看不见的角落,这台国家机器的齿轮已然悄悄开始了运转。

晚点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