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三百九十六章 精准而优美的新材料

第三百九十六章 精准而优美的新材料

书名: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6 08:17:42

告别了郭琦,陈念迅速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当然,在以往,他也遇到过系统需求源点数量迅速下降的情况,但没有任何一次下降的幅度能达到这么夸张的程度。

从上千点,一次性降到两位数。

毫无疑问,这代表着在华夏内部、在陈念能够获取的范围之内,有关第一壁材料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并且,这个所谓的突破,很可能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直接变得“可用”了。

搞什么.

火绒小组才刚刚组建起来一个多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这事儿整体都透露着荒诞,但似乎又挺合理的.

毕竟,这玩意儿也不是只有自己一个组在研究。

理论上说,任何一个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取得进展。

但问题是,这玩意发生得有点太突然了.

陈念这段时间并不是没有关注第一壁材料的理论进展,不过在他的印象里,国内的小组似乎距离真正的成果,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到底是谁?

他立刻打开arXiv,在上面搜索有关第一壁材料的内容,但结果却只有前段时间美国发布的在钨合金方面的成果。

很显然,这玩意儿是不可能把系统的源点需求降低到12点的。

陈念眉头紧皱,他拿起电话打给了陈果,在接通之后,立刻开口问道:

“陈教授,你能帮我拉一份国内在做第一壁材料的小组清单吗?”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把范围扩大,涵盖所有与耐高温、抗辐照材料有关的小组。”

陈念的表达很严谨,这样的要求,实际上还是基于材料学研究中的随机性。

你不能保证每次做出来的东西都与预期相符,很可能你只是想搞一个廉价抗磁材料,但最后烧出来的却是室温超导体呢?

当然,单纯地想搞一个耐高温材料,结果却因为孪晶界或者晶界结构发生某种不为人知的变化,搞出了辐射修复性质的抗辐照材料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把所有相关小组全部纳入进来是最保险的排除方法,虽然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至少可以避免错漏和误判。

听到陈念的话之后,陈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搞懂他的意图,而是下意识地问道:

“火绒目前的人手不够用吗?”

这话一说出口,陈念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说自己想要找一个有可能已经做出第一壁材料的小组?

没有信源的情况下,这种信息还是不要随意散播,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于是,他只是回答道:

“不是人手不够用,我想要吸纳一些新的信息-——对,还要麻烦伱帮忙收集这些小组最新的成果,统一汇总后交给我。”

“那估计数量不会少啊。”

陈果回答道。

“没关系,我们慢慢看。”

听到这话,陈果也不再多说,而是迅速跟陈念确定了时间,预计在三个小时之内把名单给到他。

放下了电话,陈念深深地吐了一口气。

在某种意义上,材料学果然还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国运”的科研领域了。

很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个偶然的随机事件,整个国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第一壁材料如此,也许常温超导材料也是一样?

如果没有自己提前做出金属氢材料的工业制法的话,会不会有一天,在某个契机的推动下,国内的科研人员会搞出更好的东西?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陈念的心里闪过一丝遗憾,但瞬间又清醒过来:

有些看似偶然的东西,其实也许并不是偶然。

如果没有前期诸多关于耐高温材料的尝试,恐怕再过十年,这样的“运气”也不会出现吧.

想到这里,陈念的心再次定了下来。

虽然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但综合来说,它还是遵循着一套固定的、特有的规律的。

自己所造成的扰动很大,但也不至于大到会让人类进入类似于“异星歧途”那样的黑色幽默剧情里的程度。

这一次的事件到底是什么性质,等陈果反馈出清单、找到那个“天赐的材料”,答案就会揭晓了.

陈念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系统里花费12原电脑解析出了第一壁材料的全部技术。

这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并不漫长,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他的脑子里边已经清楚地呈现出了所有有关这份材料的信息。

而当那一串化学式出现在他的眼前的时候,他居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不,材料的制法并不简单。

恰恰相反,它极度复杂——但又极度富有“指向性”。

先要使用镍、铬、钴、铁元素制成已经被验证性能良好的Cr9FeCoNi高熵合金,然后将其与用气象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通过原子层沉积法进行化学键键合,最后再以热等静压工艺将硼氮化硼对前期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别说后续步骤,光是高熵合金的烧结处理,就涉及到极大的不确定性。

在上一世,陈念曾经听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一个实验室里,有个兄弟做了6年的实验,烧了1500炉还多的材料,终于固定下一个相对稳定的参数,马上就要出成果了,结果有一天再去实验室,发现无论如何都再也烧不出来同样的东西。

查来查去查了整整两周,才终于发现,是师兄动了马沸炉的气嘴,导致热均匀性受到了影响。

这个例子还是可理解的,更夸张的是,有时候同时放入炉中的样本数量,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这你找谁说理去?

所以说,工艺本身绝对是复杂的,之所以说它具有“指向性”,则是因为,这份材料就是极为单纯地综合了所有单一成分的优点。

高熵合金复杂晶体结构导致的大量原子配位和晶格缺陷所带来的热稳定性和抗形变能力,石墨烯的单层结构和高度二维性带来的损伤修复能力,硼氮化硼本身的抗辐照能力.

在这样的组合之下,这种高熵合金-陶瓷复合材料所能达到的耐高温、抗辐照性能,都远远超过单一材料所能发挥的极限。

果然是天才的设计,同时也是通天大运的成果。

陈念感慨的摇了摇头,转身走进了洗漱间。

忙了一天,也该泡个澡休息休息了

两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陈念刚刚洗漱完,就收到了陈果反馈的清单。

多达400个以上的清单让陈念眼花缭乱,但好在一个月之内有新成果发布的小组没有超过20个。

选定了这些小组,陈念开始逐条审视。

他第一步做的,就是排除掉在arXiv上已经发布过预印本,自己已经看过了论文的那些。

一番操作之后,剩余的小组只有9个,无一例外,这些小组的成果都没有系统性的阐述,只是在刚刚的收集过程中,给相关人员做了些简要的介绍。

不过,哪怕仅仅是简单的介绍,陈念还是一眼就找出了他想要的答案。

“一种具有耐高温、抗蠕变、抗辐照性能的新型高熵合金材料,目前仍处于验证阶段,对抗辐照性能并没有实际试验结果支撑.”

再一看小组名,不出所料,正规军。

中科大辐照诱变与材料计算实验室,吴涛的小组。

虽然陈念没有跟他有过太多的接触,此前星火也没有跟这个实验室进行过直接合作,但吴涛在抗辐照材料领域的地位,还是不容置疑的。

上一世,他获得的一系列奖项在同行中算是极为耀眼的级别,而这一世.他的进展似乎更快了?

没有过多犹豫,陈念立刻打给了陈果,订好了去往AH的行程。

这一次的见面,对EAST项目来说,应该是意义重大。

它至少可以把整个项目的进程加快6个月以上,而如果从“人类掌握核聚变”这个历史进程来说,更是不可估量

而与此同时,中科大材料实验室,吴涛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手里拿着的事最新的XRD测试结果。

对面的助理满脸兴奋,一边手舞足蹈,一边汇报着最新的进展:

“.这就是我们要的数据,你现在看到的是XRD图,后面还有sEM和XRD的联合表征相,全部都跑完了,可以说,跟预期完全相符。”

“测试的结果也很好,耐3400度高温,抗蠕变性能比现在常用的几种材料还要优秀。”

“可以说,这玩意儿已经保底是个新型耐高温材料了,就是成本太高,想要大规模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估计还是不如之前星火小组的几个成果。”

“但这不重要,我们得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现在正式生产力爆发的临界点,等常温超导材料铺开、核聚变诞生之后,新材料的成本会直线下降。”

“它的意义绝对不至于‘实现核聚变’本身,当然,光是这一点,其实也足够了”

听到他的话,吴涛沉稳地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问道:

“EAST那边,联系好了吗?抗辐照实验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助理摇了摇头,回答道:

“已经联系过了,但是具体的日程安排还没确定。”

“现在我们能使用的设备只有之前从EAST项目淘汰下来的HT-7,但排期至少要排到两个月之后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发个预印本占个位?”

“这有什么好占的!”

吴涛有些好笑地回答道。

自己这个助理的那点小心思他其实是门清的,不就是觉得做了那么久,好不容易出成果了,得赶紧公布一下,满足一下自己的成就感吗?

这种心理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几年的时间里,组里受的苦也确实是够多了。

熬夜加班没有假期那都不是事,更痛苦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折磨。

你永远不知道未来到底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有没有意义。

眼看着同一个班出来的同学都已经走入了社会、拿到了不菲的收入、开上了豪车、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而你却还苦哈哈地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别说小年轻们心里有落差了,哪怕是早就已经功成名就的自己,其实也是有些气闷的。

更关键的是,这几年的时间里,大环境也在变化。

科研人员的待遇不断提升,经费一年比一年高,以前还能骂两句官方、给自己找点安慰,现在呢?

人家确实已经做到位了,再搞不出来,那就真是自己的问题了.

所以,这份新材料对实验室来说,真的就是救了命了。

也难怪大家对成果的发布都是迫不及待呢。

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学者,对带自己的成果还是要谨慎一些。

于是,他继续说道:

“这份材料最重要的特性还是在于抗辐照部分,所以在性能验证之前,我们还是要谨慎一些。”

“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确实太长了.这样吧,我去找找人,看能不能要到机时,在有结果之前,你们先老老实实地待着,继续去做优化。”

“这东西意义多大不用我说,我希望我们一拿出来,就是成熟可用的东西,就能直接用在EAST项目上,明白吗?”

听到他的话,助理无奈地点了点头。

——

反正也不差那么点时间了,等着就等着吧。

他收起了桌上散落的文件,打算回到实验室继续去烧炉子,但也就在这时,桌面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对面的吴涛接起电话,在听到对面的第一句话之后,表情迅速变得严肃起来。

“.是,我是。”

“不用验证了?这怎么可能!”

“啊明白了明白了。什么时候?”

“好,明白,我们会准备好的。”

“确定吗?我们自己还没有太大的把握.”

“好,那就这样!”

挂断了电话,吴涛看向仍然站在一旁的助理,脸上露出了一个释然的笑容。

“问题解决了。”

他开口说道。

“解决了?HT-7批下来了?”

吴涛摇了摇头,回答道:

“不是批下来了.应该说,是归我们了。”

“星火小组拿到了我们的信息,他们认为这份材料就是最终解决方案。”

“所以,从今天起,HT-7的其他测试工作全部暂停,拨给我们使用。”

“在未来一个月之内,所有部门都会配合我们,全力优化新材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