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六十二章 顺应市场

第六十二章 顺应市场

书名: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5 19:58:40

“技术原理完全没有问题,基于球面铰接结结构、并联动梁超低速液压系统的灵感图我们已经拿给刘工看了,设想很惊人,虽然只是粗略的设计,但也提到了一些工艺上的关键点。”

“如果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走,热等静压设备的液压模块,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当然,我说的是实验室形式的解决,而不是量产。”

“电容更不用说了,按照工艺文档制造的第一批电容已经下线了,理论性能比旧工艺提升3倍以上......”

“总结来说,我们在热等静压设备上的瓶颈,已经在事实上得到了解决。”

606所的会议室里,王显国的神情难掩激动,他收到林永明转发的技术文档之后,立刻就组织起了验证行动,而结果也没有让他失望。

这也就以为着,自己之前梦寐以求的那张底牌,现在已经攥在了自己手中。

我们能造热等静压机了!

我们拥有了在关键时刻掀翻桌子的实力!

当然,我们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量产,也很难用实验室级别的热等静压设备去支援二十二号项目,制造发动机、机体所需的各种零件。

但问题是,你们敢赌吗?

DSI敢赌吗?QUINTUS敢赌吗?美国佬敢赌吗?

要真把我们惹急了,我们就埋头搞自研,等成果出来之后,那可就不是“完全封闭市场”那么简单了。

我们会用相对廉价的成本、和更优质的服务,反向吃掉你们的所有市场!

所以,从这两项技术诞生的时刻开始,谈判的天平已经开始暗暗倾斜了.......

王显国的情绪激动,台下听着的众多研究人员则更是如此。

“大容量电容解决了?那可不只是热等静压机的问题啊.......哎,刘哥,我记得你们之前有个项目是电磁相关的,这个成果共享过去能有用吗?”

“你说有没有用?昨天我就打报告了。真没想到突破来得这么快......不过我估计最后这项技术应该不会优先应用到我们的电磁弹.......电磁项目上,估计会先给光伏、动车组之类的用。”

“真牛逼啊......也不知道是哪個实验室出的成果。那个液压系统结构也很新,以后估计也大有可为。”

“那倒不一定,这种设计的局限性比较大,我估计只有HIP能用得上,不过能搞出来就已经很厉害了。”

“是啊,HIP一出,我们的冶金工业水平起码往前跨越了5年,更不用说大容量电容器带来的裂变效应了----哎,你们之前听说过有人在搞这方面的研究吗?”

“我听说江西那边在搞电容,但成果不是他们出的,我已经问了。”

“那就真不知道是哪个所了,这也太低调了.......”

在众人欣喜、热烈的讨论中,这次的通报会很快结束,而下一阶段的工作也已经明确:

以热等静压设备已解决为基本条件,全力推动二十二号项目发展。

重新调整各项工作优先级,确保在4个月之内,完成第一台原型机的制造。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但王显国却信心爆表。

原本压在他头顶上的那些沉重的阴霾,被一个神秘、强大的“大学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彻底驱散。

就如同乌云被飓风搅碎,被原本深藏在后面的太阳露了出来。

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后辈尚且如此,我们更需努力了!

于是,他立刻预订了一间小会议室,召集了相关专家,开始对两项关键技术进行讨论。

按照采购组商务人员的专业意见,经过请示之后,他们现在的谈判策略已经改变了。

那就是,要在有限程度上暴露出底牌,然后用这张底牌,去撬动本来已经陷入僵局的谈判。

所以,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

两天之后,华夏各大报纸和媒体上统一刊载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我国在热等静压、超塑成形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这项进展将大大推动我国冶金事业发展。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条消息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报道,内容中还包括大量技术突破原理的阐述,甚至提到了一些不那么敏感的数据。

乍一看去,就好像是华夏官方要给自己的国民做一次科普一样。

大多数人在看到这条消息之后都没有在意,香蕉人们则抓住机会又开始在网上大放厥词,什么“赢麻了”、“大国就是大国”、“有钱研发这种没用的东西还不如拨款给山区的孩子”之类的弱智论调不绝于耳。

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看出这个报道背后的意义。

Washington,白宫的一间办公室内。

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围坐在办公桌前,一边看着纸上的报告,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论着。

“HIP和超塑成形都有重大进展......难怪之前叫停了AL-31FN的采购,果然是打算做自有发动机。”

“不过,也不知道他们是打算基于WS-10模板做优化设计,还是推倒重来?”

一名戴着眼镜的男子问道。

“大概率是优化设计,而且很显然是材料上的优化,结构设计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要不然,时间上也来不及啊。”

坐在他一旁的白发老人回答道。

“有道理。伱怎么想?这次的技术突破问题大吗?会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

“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吧----之前的判断就是他们具有某个领域的技术突破,所以选择把歼十项目推倒重来。”

“之前我们还以为是机体设计、航发结构设计上的突破,但现在看,他们走得确实更进一步。”

“热等静压设备的关键技术难点解决了,设备的制造对他们那样的举国体制来说根本不存在难度,随后将会出现的,就是新型材料了。”

“如果他们的进度够快,估计5-10年之内,标准的三代机就能正式服役。”

“10-20年内,四代机就有可能首飞。”

停顿了片刻,老人继续说道: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这个小小的突破其实并没有对全局造成太大影响,顶多让我们的预判需要往前调整几个月罢了。”

“但是,从短期来看,我们的策略需要做一些调整。”

“通知DSI,恢复跟华夏的谈判吧。”

“他们以后大概率不会大规模进口热等静压设备了,起码我们要先把这一笔赚到手!”

听到老人的话,眼镜男略有些犹豫地问道:

“但是DSI已经跟QUINTUS达成了协议,虽然是口头上的,可如果毁约的话......对我们的名誉......”

“是对DSI的名誉。”

老人打断了他,继续说道:

“商人的名誉,有什么重要的呢?”

“他们只不过是顺应市场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