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星火2003 > 第八十九章 数字阵列雷达科技树

第八十九章 数字阵列雷达科技树

书名: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16 16:35:22

歼二十二、或者说苍龙战机完成首飞之后,601所快速进入了工程试验阶段,而他们的目标,就是在这台一号机的“01”基础上,再制造出02、03,直到数百、上千.

与此同时,歼八III和歼十改项目也稳步推进,一个提供资金,一个作为四代机的补充。

606、601所进入稳定发展期,而另一边,陈念也开始了他新的工作。

他必须要开始为航母战斗群做准备了。

而要拥有自己的航母战斗群,他必须先迈出第一步.

长安,西研所的一间会议室里,经受了严格审查的顾问团的一部分专家第一次聚在了一起,开了第一次现场会议。

而他们要讨论的事情可以说既简单、也不简单:

那就是,研制一款高性能的数字阵列雷达需要什么。

陈念坐在圆形会议桌的中间,他并没有说话,而是听着这些相关领域的学者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从我们现在的技术积累来看,如果要直接上数字阵列雷达,其实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这种难度并不是体现在数字阵列雷达本身,而是体现在要造出这么一件东西,其所必须的工业基础。”

“首先从T/R组件来说,我们现在能制造的只有8单元的数字波束发射阵,跟国际水平差得很远。”

“而要制造更强的T/R组件,我们就必须有更强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能力,但很显然,这一块我们是严重不足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高性能的软件化信号处理机,还需要VHDL技术来实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需要LVDS等高速传输技术.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

“VHDL对软件工程的要求极高,信号处理机、T/R对半导体要求高,LVDS对光材料要求高。”

“所以综合来讲,如果现在搞数字阵列雷达,我们至少要同步推进三个产业的发展。”

“即,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产业,光产业。”

“难度太大了,跨度也太大,风险很高啊”

说话的是国内最知名的雷达领域专家卢尚东,在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任职,他所提到的那个8单元数字波束发射阵列,其实就是他自己在2000年时搞出来的成果。

听到他的话,陈念微微点头。

实际上,在此之前他就已经了解过了这个目标的难度,但这并不会成为他退缩的理由。

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搞出数字阵列雷达,而是打算以这个技术密集的长期目标为指引,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推动国内多个产业的发展,慢慢去形成一套真正可用的工业体系。

所以,能不能很快造出来,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尝试去做。

想到这里,他举起手打算发言,但没想到,坐在他左侧的另一个学者抢先开了口。

“卢教授的观点我是赞同的,现阶段去搞数字阵列雷达难度确实很大,也不经济。”

“但问题是,我们的目标真的是这个雷达本身吗?”

“我还是想先提醒一下各位,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不是‘怎么造出数字阵列雷达’,而是‘研制数字阵列雷达所需的科技树’。”

“科技树这个概念,我想大家都能理解。”

“既然是树,那就是从树根开始的——我们没必要去盯着最顶上的、树冠上的东西,先沉进泥里看一看嘛!”

陈念转过头看向说话的人,他认出来这人是国内的知名经济学家,陈飞云。

他对整个国内产业布局的了解,可以说在年轻一代中无人能出其右。

听到他的话,卢尚东也点了点头。

“飞云的观点是对的,要搞终端技术,那就先得解决基础问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不过,这就不是我擅长的了-——如果我们要搞半导体,那应该从哪里开始?君灵,你来说说?”

坐在角落的王君灵闻言抬起头,回答道:

“那就太多了。”

“如果按高端半导体产业来算,单晶炉、氧化炉、扩散炉、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薄膜沉积设备、清洗设备、检测设备.”

“反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条线上需要的技术,咱们是啥也没有啊。”

“其中有一些,是投入资源、投入钱就能解决的,但像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我们是有钱也搞不定,甚至买都很难买到。”

“不过好在,如果仅仅是搞一个数字阵列雷达,我们暂时也不需要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拉到高端。”

“首先光刻机就是近期不需要的,我想想先把单晶炉和扩散炉解决就行了。”

陈念微微点头,他的想法跟王君灵不谋而合。

他当然不需要真的把这条产业做全,因为哪怕他能有足够的源点来提供技术,但在工业基础不过关的情况下,盲目去发展这些技术不仅赚不到钱,还有可能变成经济的拖累,形成反效果。

最好的方案,就是在几个关键的领域形成突破,并且能形成裂变效应。

单晶炉、扩散炉似乎是一个选择,但好像它的长尾效应,还是有些不足。

只能用于半导体晶片制造的话.

“扩散炉可以!”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陈念的思绪,随后声音的主人继续说道: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利用这个长期目标来打基础工业的基础,那选择扩散炉,就绝对不会错!”

“因为扩散炉的相关技术不仅仅可以用在半导体产业上,还可以用于制造光伏电池元件!”

“从我的角度来看,光伏绝对是未来新能源的重要选择,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候提前布局、积累技术,那么等条件成熟的时候,我们就很有可能突破传统化石能源的限制,真正做到能源自主!”

能源自主?

陈念的眼睛一亮。

现在这个世界的秩序,表面上看是由经济、军事力量建立的秩序,但归根结底,决定这两种力量的,还是对核心资源的掌控力。

两次海湾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海湾战争之后,那只老鹰发动的一次次局部战争、挑起的一次次地区冲突的本质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石油吗?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能依靠在新能源上的先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打破资源霸权,那么我们走上巅峰的道路,毫无疑问地能快上许多。

这么说来,扩散炉的长尾效应,显然是足够了!

想到这里,陈念不再犹豫。

他站起身,开口说道:

“各位,刚才的讨论我已经听完了。”

“我认为,扩散炉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未来我们也会在这个方向上发力。”

“那么,基于这个计划,我希望你们能协助输出一份关键技术清单,以便快速在这些技术上实现突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