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100 父子危机

100 父子危机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吴管家,久违了。”

沈忆宸抱拳向这位中年男人示意,并且还叫出了他的姓氏。

这位吴管家曾经在应天的成国公府当过管事,后来跟随朱勇来到了京师,并且被提升为公府管家,所以沈忆宸认识。

“许久未见,公爷已经久候了,沈公子请。”

吴管家面带微笑的拱手回话,并没有因为沈忆宸是婢生子的缘故,而在礼节上有任何的怠慢。

果然能被提升为管家不是没有原因的,门房终究只是一个门房。

“还请吴管家带路。”

沈忆宸同样礼节周到,这种表现让吴管家也有些意外。

虽说在应天府见过沈忆宸多次,但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

吴管家的印象之中,沈忆宸被成国公给放弃之后,逐渐就成为了不学无术的庸人,与市井小儿无异。

本以为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沈忆宸最终会被赶出成国公府家塾,从此与公爷再无关系,彻底泯然于众人。

谁能想到今日再见,沈忆宸宛如翩翩君子沉稳大气,丝毫不逊色于府内其他两位公子。

难怪公爷最近开始对这个婢生子重新关注,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沈忆宸与阿牛两人跟随着吴管家进入到京师的成国公府,这里布局与应天公府大同小异,除了规模不同外,其他并无特殊之处。

不过在经过游廊之后,吴管家就叫了另外一名仆人,把阿牛给领到偏厢房等候,仅让沈忆宸一人去见成国公。

这也是正常操作,毕竟阿牛只是一个白丁,以成国公的身份自然是不会见他。另外就是等下属于“父子”两人的私密谈话,多个外人在场也不方便。

公府正堂之内,成国公朱勇坐在主座之上,看着沈忆宸一步步由远处而来。

距离上次的应天成国公府家宴相见,已有差不多一年多时间。这次再看到沈忆宸,除了长高了些,身材变得壮实了些,更多还能感受到一种气质上的沉稳。

他已不是以往自己印象中的那个少年了。

“沈忆宸拜见公爷。”

进入正堂看着朱勇,沈忆宸倒是没有初次见面时候,那种情绪上的波涛汹涌,相反变得平静许多。

不知道是已经适应了这种特殊的父子关系,还是原本沈忆宸带来的情感已被压制,反正表面上至少能从容对待了。

“一年未见,看着好像稳重许多。”

对于这话,沈忆宸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可能是两人之间的尴尬关系,不太适合“叙旧情”这种模式,成国公朱勇在说完这句话后,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直接就切入了正题。

“我之前得知消息,你已经取中了县、府两试的案首,不出意外的话,已经拥有秀才功名了吧?”

成国公朱勇依然不知沈忆宸的院试成绩,不过正常情况下案首必中秀才,加上今日他身着一件襕衫,很明显已经有了秀才功名。

“回公爷,在下已经取得了秀才功名。”

“那院试成绩如何?”

“侥幸被提学大人点中为院案首。”

听到“院案首”三字,成国公朱勇的瞳孔明显收缩了一下。

要知道院试主考官提督学政是京官外派,不会因为自己成国公的身份而徇私,破例把沈忆宸给点中为案首。

就算要徇私,至少也得自己亲自与他打过招呼才可能。

也就是说,沈忆宸靠着自己的本事,成为了应天府的小三元案首,这番变化属实有些超乎了朱勇了心理预期。

“好!”

朱勇点了点头,罕见的称赞了一句,就算对这个“儿子”没什么父子亲情而言,甚至这么多年下来面都没有见过几次。

但是身为成国公府的一员,能考出一名应天府的小三元案首,也称得上是一件光荣之事。未来仕途上的可操作空间,也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既然你已经取中案首,并且来到了京师,那就早日前去国子监报道吧。”

“我已与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大人打过招呼,不日即可去进学。”

朱勇本以为沈忆宸既然已经选择来到京师,那肯定是顺从了自己在书信中的意思,前往京师国子监进学。

结果没想到沈忆宸却摇了摇头道:“回公爷,我不想入国子监进学。”

听到这个拒绝,成国公脸上浮现出一股肃杀之气,这已经是沈忆宸第二次忤逆自己的决定。

就算心中有所欣赏,抱着一荣俱荣的想法,身为超品公爵,他也无法接受如此态度。

“沈忆宸,不要消耗我对你的耐心。”

成国公的这句话,已经有很明显的警告意味了,身上的国公血脉无法成为护身符,一旦恃宠而骄突破底线,就会被再次放弃。

“在下不敢,不入国子监的原因,仅仅是准备连考乡试。”

说实话,沈忆宸也不是存在什么叛逆之心,故意与成国公唱反调。纯粹是朱勇的决定,与自己的发展规划产生了冲突,只能二选一。

“乡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你有把握取中吗?”

虽说沈忆宸一年时间下来,进步速度有些超乎常人预料,甚至还拿下了应天府到小三元案首头衔。但是乡试难度,跟童子试不可同日而语,想要高中举人没那么容易。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成国公朱勇对于这个儿子没多大信心,一年的转变印象,远远比不上之前十几年的胸无点墨。

“回公爷,如若在应天的话,取中把握为五五之数,如今到了京师,在下有九成把握能取中。”

沈忆宸有一点在朱勇心中与众不同,那就是他的很多回答,你压根就猜不到答案。

就好比这次询问,换做常人要么就是有,要么就是没有。唯独沈忆宸,敢直接给出一个相当精细的概率,而且还是面对自己堂堂国公敢这么说。

“那你说说为何如此。”

还真别说,这种回答勾起了朱勇的好奇心,他倒想听听沈忆宸能给出怎样一番解释。

“自大明建立以来,因种种因素导致南北两地士子存在客观差距,于是太祖把科举分为南北榜,就是为了保障各地科举取士的基本公平。”

“在下以南人身份去考北直隶的乡试,竞争压力将远小于南直隶乡试,势必能提高取中把握。”

这是沈忆宸给出了第一个理由,他之所以愿意来到京师赶考乡试,就是相对来说北方科举的竞争难度要低一个档次,自己更容易脱疑而出。

其实这种模式,放在后世有一个更直观明确的词来形容,那就是“高考移民”。

当然,也不是哪个南方士子,都可以进行这波操作。沈忆宸能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成国公的权利能让自己参加,否则来到京师也参与不了北方乡试。

“确实称得上是一种捷径,还有呢?”

成国公朱勇点点头,南北两地乡试竞争难度不同这点,他之前都没有在意。

因为这种方式,也只有勋戚大臣子女才能这么做,其他士子都被户籍制度给限制住了。

“还有就是乡试主考官,需要公爷助力。”

沈忆宸这句话就表达的相当露骨,就差没直白的说让朱勇去帮自己走后门打招呼。

不过这也正是沈忆宸选择来到京师的原因,既然朱勇的理念是一荣俱荣,那么在自己光宗耀祖成国公府之前,怎么也得出把力吧。

只见这时朱勇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玩味笑容,他看着沈忆宸说道:“当初在应天准备举荐你为监生的时候,我还记得你曾说过,想要靠自己考取功名,如今就变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与成国公这种喜欢简单直接的武将勋戚说话,从来不需要如同文人那样绕弯子。

所以沈忆宸的对话,也不像与林震、孙鼎那样文绉绉的,而是心中所想直接表达出来。

“好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沈忆宸,你还真是有封侯拜将之心。”

说实话,此刻成国公朱勇受到的冲击真不小。

以往他对于沈忆宸的印象,就是这小子为自己母亲抱不平,还带着些许文人的书生意气,所以不愿意屈从自己安排。

哪怕就是沈忆宸说过“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样的豪言,朱勇也没有当回事。

不懂得审时度势的人,单靠着一股子傲气,是无法成事的。等到以后进入官场,这种人就会明白,什么叫做现实的残酷。

而今天沈忆宸的这番话,没有了以往那种书生意气的味道,更像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在与自己谋略策划。

要知道眼前这个婢生子,不过区区十六七岁的年龄,此等改观变化,如何能不让人震惊?

“公爷所说的一荣俱荣,在下莫不敢忘。”

沈忆宸笑着回了一句,自己会变成如今这番模样,还是你这个“老子”教导的好啊。

现在不正和你心意,完美与成国公府绑定在一起,一荣俱荣了吗?

听着一荣俱荣的话语从沈忆宸嘴中说出来,不知为何,朱勇感觉很不对劲,甚至隐隐有种养虎为患的危机感。

按理说在君子父子的纲理伦常之下,就算还没有入宗谱,沈忆宸这层血脉关系也无法否认。自己永远不用担心来自儿子的反叛,这是天然稳固的“利益联盟”。

只是如今的沈忆宸,却表现的太过于现实,已经感受不到曾经那股对于父亲的情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