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20 狼狈为奸(二合一)

220 狼狈为奸(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第二日天色微亮,沉忆辰早早就带人前往码头,等候着朝廷运载水利银的漕船到来。

没过多久,伴随着河面上的浓雾,隐隐约约能看见一支船队驶向张秋镇的码头。

“东主,漕船来了。”

卞和小声提醒了一句,他今日没有前往决口的河工现场,而是被沉忆辰给留了下来接收水利银。

主要原因就在于,银粮方面的东西沉忆辰还是对于阳谷县官吏不太放心,得由自己人记账把关。

很快漕船就停靠岸边,从为首船只上走下来一位绿袍官员,看见沉忆辰后立马行礼道:“下官户部太仓银库大使刘夏中,拜见佥宪!”

“刘大使起身吧,一路辛苦了。”

“佥宪治水才是不辞辛劳,下官远不如矣!”

互相客套了几句后,刘夏中就从身后随从手中,接过来一份账本,递交到沉忆辰面前。

“佥宪,此乃户部、工部、内库拨银单据,还请签收。”

沉忆辰接过这份账本,上面详细记载着朝廷交付河工的各种银钱物资,折合白银五十万两,实际到账三十五万两。

打七折?

本来看到五十万两这个数字的时候,沉忆辰心中忍不住一阵狂喜,这比预想的四十万两还多出十万两,今早没白站这里等候那么久。

结果万万没想到,实际到手才三十五万两!

沉忆辰知道明朝历来粮饷就有“漂没”的传统,特别到了明朝后期吏治败坏,漂没更是到了一种及其夸张的地步。

比如辽东的军饷,还没出紫禁城就得在太监手中漂没两成,内阁六部一经手再漂没两成,运输途中杂七杂八又得少个两成。

最后到了辽东军阀手中,自己留大头,身边家丁亲卫发个小头,底层的军户炮灰,粮饷纯粹领了个寂寞。

甚至权势滔天如魏忠贤,他要下发粮饷什么的去地方,也得按照规矩留下三成,简直坚定不移的贯彻着什么叫做“人人平等”。

不过这都是明朝中后期的事情了,正统朝年间漂没还处于一个合理的范畴内,一般不会超过一成。也就说这五十万两水利银,沉忆辰至少能到手四十五万两,至于剩下的五万两,恐怕大罗神仙都要不来。

“这次水利银国库空虚,本来大臣们商议只能拨付三十万两,还是圣上拍板从内库中多支出二十万两,足以看出佥宪的皇恩圣卷。”

刘夏中并没有注意沉忆辰脸上表情的变化,相反还在殷勤的拍着马屁,期望能借此机会博取好感。

要知道沉忆辰当初离京之时,朝野内外很多官员大臣,都认为他得罪了王振,恐怕是一去不复返。

如今朱祁镇用内库拨银的方式,间接向文武百官宣告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沉忆辰依然深得帝心,随时有可能东山再起。

此时不刻意结交混个熟脸,更待何时?

只是迎接刘夏中的并不是好言好语,而是一群凶神恶煞的军士。

“诸将士听令,把人给我拿下!”

等待搬运水利银的山东运军们,听到沉忆辰的突然下令,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如今他们吃穿用度加上军饷,全部都由沉忆辰发放,已经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所以没有丝毫的犹豫,众将士就奔赴向前,把刘夏中及其随从给按倒在地。

面对这突然的变故,刘夏中整个人都是蒙的,刚才沉忆辰不还和和气气的与自己客套,为何转瞬之间就变了脸?

换做别的地方官员,刘夏中还敢仗着自己户部京官的身份,以及掌管银粮的权力威胁几句。可现在他面前站着的是沉忆辰,这个当红大员未经三法司审判,杖毙地方七品官都能安然无恙。

自己一个区区的九品“仓管”,哪来的勇气敢威胁他?

“下官如有得罪之处,还请佥宪大人有大量!”

“那你知道哪里得罪本官了吗?”

“下官不知。”

“水利银事关万千百姓生死存亡,五十万两实到三十万两,漂没高达三成,还敢说不知?”

沉忆辰此刻是动了真怒,他昨日还与县丞姜沛商议,优先修建码头等商业设施,等同放弃了一部分灾民中的弱势群体。

这笔水利银的到来,说句残酷点的话,就相当于那群被放弃的灾民性命。

正统时期朝廷内部漂没,绝对不可能高达三成,沉忆辰怀疑更多是出在仓储的问题。底下小鬼借此机会,用漂没来填补自己贪墨的亏空,换做别的地方官员说不定就咬牙认了。

听到沉忆辰是因漂没向自己问题,刘夏中脸上露出委屈神情,大喊冤枉道:“青天可鉴,下官绝无胆量贪墨水利银,朝廷出库确实只有三十五万两。”

“那剩余的十五万两呢?”

“没有十五万两,陛下内库实际就只拿出十万两,还望佥宪明察!”

朱祁镇实际之拨付了一半?

沉忆辰听到后愣住了,他只知道大军出征会号称夸大,比如十万人号称二十万人。还真不知道皇帝内库拨款,也会这般号称夸大。

不过以刘夏中的官衔身份,借他十个胆子,都不敢把锅甩到皇帝身上。只能说明英宗朱祁镇是个死要面子的鬼才,性格愈发的好大喜功,没钱硬装大款!

“看来是本官误会,这里向刘大使赔个不是。”

既然问题不是出在出库上面,沉忆辰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冤枉人。于是他走了过去,把刘夏中给扶了起来,并且赔礼道歉。

“下官受之不起,佥宪多礼。”

刘夏中满头大汗的陪笑,难怪在通州上船时候,听到沿河两岸劳役传言,状元公身上官威令人生畏。

如今来看,确实如此。

“姜县丞,刘大使一路舟车劳顿,你接待下。”

“是,佥宪。”

身后的县丞姜沛拱手领命,别人可能不明白沉忆辰为何会突然暴起,他心中却清楚无比。

水利银就是救命钱!

“卞先生,你就留在此地接收银粮吧,河工之事陈主簿可以放心。”

“属下遵命。”

交代完具体事宜后,沉忆辰没有继续留在码头,而是返回了临时驻地继续设计张秋镇码头的规划图。

如今有了朝廷水利银到账,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民工银饷问题,可以全面大兴土木。沉忆辰打算民居、商业用地、水利河工齐头并进,抢在明年汛期来临之前完成工程雏形。

现今唯一欠缺的,就是足够的民力!

别人视为祸害的流民,沉忆辰却想方设法,求都求不来!

不过很快事情就出现了转机,几日之后奔赴三省八府之地的卫所军士,完成任务开始返回张秋镇。与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接近十万各省流民,并且后续源源不断,依照韩勇的估计人数不会低于五十万。

运军跟大量流民的到来,算是补充了沉忆辰目前急缺的民力。他立马吩咐韩勇等人,从中挑选出数万精壮之人,即刻投入到码头跟民居的建设中去。

剩余的数万人,身体实在过于虚弱,没办法立即开展体力劳动。只能等待他们修养几天,再安排去挖掘泄洪河道,争取早日把决口给堵上。

“佥宪,卑职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把最近到来的流民分配了出去。不过还有大批民众正在赶来的路上,张秋镇恐无力容纳这么多人。”

韩勇分配好流民后,就来到沉忆辰面前回禀,同时说出了他的担忧。

接近十万流民的到来,已经让张秋镇有些人满为患的迹象,后续还有数十万人到来,都不知道该安置到哪里去。

就如同《老子》的一句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沉忆辰这边刚缓解了民力缺口,另外一边麻烦随之而来,张秋镇哪怕在明朝属于大镇,也无力承担数十万人口。

“张秋镇重建需要五万人,河工之事需要十五万人。等所需民力满了之后,剩余流民就安置到阳谷县去,那里同样十室九空。”

对于流民的安置,沉忆辰早就考虑过。阳谷县是这次水灾的重灾区,可谓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完全可以容纳后续的数十万人。

“佥宪,多出来的流民不参与河工之事,就得给他们安排土地耕种,否则会成为极大的负担。可如今我们手上,并无那么多的无主之地。”

这才是韩勇真正担心的地方,流民到来后不可能一直搭建粥棚白养着,必须让他们自食其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放土地。偏偏阳谷县别看现在因无人耕种荒地千里,实则这些土地要么挂靠在大户名下,要么是王府趁机侵占的庄田。

想要让大户把到嘴的肉吐出来,是不可能事情,他们就等着灾民卖身成为自己佃户。至于王府侵占的庄田,那更是想都别想了,不可能的事情。

“韩千总,你难道忘了之前用鱼鳞册追缴粮税的事情?”

沉忆辰脸上带着玩味笑容,自己可以用鱼鳞册去追缴粮税,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把大户望族侵占的田产给吐出来再分配!

“可是诸如傅家的田产,其实都是王府的庄田,佥宪要慎重!”

韩勇读书不多,仅粗通几个大字,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知道追缴税粮跟划分王府庄田的严重性,不可相提并论。沉忆辰要敢这么做,必然会面临鲁王的雷霆手段。

现在的东昌卫运军上下,已经彻底的效忠臣服沉忆辰,双方组成了利益共同体。

沉忆辰要是遭受到鲁王报复打击受损,就意味着东昌卫运军往后日子不好过,韩勇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此事本官心里有数,韩千总放心吧。”

沉忆辰明白韩勇担心什么,于是出言安抚了一句。

如今他与鲁王的矛盾注定不可调和,完全就不在乎多这么一桩事情。

甚至可以这么说,沉忆辰压根没打算坐等鲁王的打击报复,他还想着如何主动出击,比如说长史简宁手中的账本!

说曹操,曹操就到。

沉忆辰这边安抚完韩勇退出去后,那边简宁就身穿一席蓑衣,头戴斗笠鬼鬼祟祟出现在他的房间。

“下官简宁,拜见佥宪。”

“简长史,这副模样是昨夜做了梁上君子吗?”

面对简宁这个鬼样子,沉忆辰实在没忍住调侃了一句,有必要这般乔装打扮吗?

结果让沉忆辰没想到的是,还真就给自己说中了,简宁昨天晚上确实做了梁上君子的事情。当然不是他本人亲自做的,而是安排手下去做的。

只见简宁满脸的尴尬,从蓑衣下拿出一本笔记递到沉忆辰的面前说道。

“佥宪,这是马参政与王府记录分账的账本,下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给弄来。”

看着简宁还真把账本给搞来了,沉忆辰说实话有些意外。

他本来想着简宁能老实告知账本藏放地点,就已经算是良心发现,后续还得自己去想办法弄到手。

现在看来简宁还是有些“破釜沉舟”的勇气,明白一般骑墙者死的最快,必须得旗帜鲜明的站队。

“简长史立了大功,本官不会忘记的。”

沉忆辰夸赞了一句,然后从简宁手中接过了这份账本。

只是简宁面对沉忆辰的夸赞,脸上的笑容比哭还要难看,他已经预料到东窗事发后,自己可能会经历怎样悲惨的下场。

沉忆辰这等“心狠手辣”之人,真得会遵守承诺吗?

随意翻阅着马辉国的账本,沉忆辰本来也没当多大事。毕竟土地兼并这种事情,放在明朝属实太常见了,各地藩王士大夫阶层,不做这种事情才离奇。

无非就是布政司跟鲁王的级别高些,胃口大了些。

结果很快沉忆辰脸色就阴沉了下来,因为他在账本中,发现了一组及其惊人的数据。那就是马辉国与鲁王,提前分配好了整个阳谷县的所有土地。

并且从日期上看,远在自己来到阳谷县之前!

阳谷县民众还在,如何做到分配他们的土地,强占强夺整个县田产的影响力太恶劣,很容易直达天听!

想要做的悄无声音,那么有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沉忆辰之前一直以为,县令孟安维把阳谷县的民众围困在河谷,是为了粉饰太平,不被自己这个佥都御史弹劾赈灾不力。

现在他知道了,这一切其实都跟自己无关,哪怕没有来到阳谷县治水,这些百姓也必死无疑!

鲁王与布政司官员想要的结果,就是阳谷县成为个人间地狱,他们才能光明正大的夺取这些田产。

同时沉忆辰还在账本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他就是现任山东巡抚张骥!

张骥的参与其中,意味着整个山东地方官府,已经全面与鲁王狼狈为奸!

------题外话------

标题打错无法修改,这是222章,不是220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