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51 布局朝堂 (二合一)

351 布局朝堂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沉忆辰以兵部侍郎官职领东阁大学士衔,阁部一体怎么可能?”

站在沉忆辰身后的杨鸿泽等人,脸上表情写满了不可置信,明明皇家忌惮此子,太后更是明言要他升任翰林学士,以放弃兵权的代价入阁。

结果现在不但没有夺走兵权,还授予殿阁大学士头衔,半步踏入内阁门槛。

为君之道最讲究一个平衡,新君哪怕没接受过帝王教育,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这怕是要亲手培养出一个权臣?

“从龙之功!这就是从龙之功的回报!”

一向比较稳重冷静的贺平彦瞬间红了眼,他本以为自己借助这叔父王直跟马愉党羽的力量,先于沉忆辰一步踏入内阁,能逐渐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甚至可以利用皇家对于“谋逆之臣”的忌惮,一步步借助朝廷中枢力量打压对方,从而完成双方势力地位上的逆转。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沉忆辰能扶摇直上,借助着拥立郕王朱祁玉的从龙之功,正式踏入阁部大臣行列,双方的差距反倒越来越来。

为何这种事情都能让沉忆辰遇到,难道他真的就是天命所归?

相比较贺平彦等人的心有不甘,商辂跟萧彝脸上神情却振奋无比。能看着曾经好友一步步执掌天下权,朝着自己心中理想的世界前进,岂能不为他高兴?

由于大敌当前的缘故,登基大典就在一片匆忙中结束,随着朱祁玉先行从奉天大殿离开,站在殿外广场丹陛、丹墀上的文武群臣也纷纷散去。

遭逢此等朝廷格局大变,每个人心都有些心事重重。

按理说沉忆辰加官晋爵,又如此年轻潜力无限,文武百官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应该过来道贺两声混个人缘。

结果很多人离去时望了沉忆辰亮眼,脸上神情充满了犹豫,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过来道贺。只有诸如钱习礼、高穀这些熟络之人,经过沉忆辰身边的时候表达的祝贺。

原因就在于有些时候“恩宠”过甚,反倒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认为背后有着什么隐情。

说不定今日看着沉忆辰平步青云,明日便跌落谷底,局势尚未明朗之前走的太近,容易把自己给牵连进去。

“少司马,恭喜。”

一直站在沉忆辰前方的翰林掌院倪谦,此刻拱了拱手语气平澹朝着道贺一声。

“掌院前辈,晚辈不敢当少司马尊称。”

虽然曾经被倪谦坑过去修《寰宇通志》,但沉忆辰从未记恨过对方,甚至连丁点隔阂都没有。

因为沉忆辰很清楚,倪谦就是一个真正的文人,他有着属于自己的气节跟评判标准,而不是为了打压异己。

“翰林院中分前辈后辈,如今少司马入职兵部,当以官场职衔称呼,勿要客气。”

“是,掌院。”

沉忆辰没有矫情,立马就换上了官场职称。

听着沉忆辰如此迅速的改变称呼,倪谦脸上反倒流露出澹澹笑意道:“出镇一方归来,你还是没变。”

“掌院学士又何曾变过?”

沉忆辰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同时他也很庆幸在浑浊的官场中,依旧有着一群人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本心。

恰恰有这么一群人存在,无论天空多么阴云密布,始终会有一抹阳光突破阴霾!

“向北,我始终记得你曾说过的论迹不论心。”

“现如今你身居高位,举手投足间便掌控着万千人的生死,切记何为正道,何为歪道!”

当初倪谦认为沉忆辰为了上位,投靠阉党王振走了歪道,于是告戒他迷途知返,回归正途。

那时候沉忆辰并未做任何辩解,只是反问了一句何为正道,何为歪道?

现在倪谦已经看不透沉忆辰走的道路,只能借助这一句话,提醒他身上肩负的重任,每一步都不能出现任何的差池。

“我会谨记的。”

“好。”

倪谦简短的应了一声,然后就拱了拱手潇洒离去。

几乎就是在倪谦前脚刚离开,商辂跟萧彝两人就围了过来,满脸笑容说道:“向北恭喜,以后要称你为少司马了。”

他们俩人同样差不多接近两年没有见过沉忆辰,不过君子之交澹如水,哪怕相隔千里,心中情谊却没有削弱分毫。

“你们两个就别起哄了,回京后事务繁忙也没时间去拜访,还望多多见谅!”

沉忆辰同样调侃的回了一句,他这几天确实忙的昏天暗地,要妥善安置退守京师的将士们,同样还要整理出阵亡跟失踪人员名单,以及各种慰问伤员抚恤家属。

特别是看着一幕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沉忆辰压根就没有任何心思联络京师故交。自己能有今日升任兵部侍郎一职,何尝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两年还好吗?”

商辂收起脸上笑容,有些感性的问了一句。他已经看到沉忆辰手臂跟脸上那些伤疤,知道对方经历过的艰辛跟困苦,曾经那个京师风华正茂的翩翩君子,现如今完全褪去了铅华。

“很苦,不过很高兴。”

好友面前,沉忆辰不想隐瞒什么,为了实现当初镇江府河畔那句以天下为己任的诺言,为了扭转土木堡之后整个民族勇武的沦落,他真的拼尽了自己的全力。

庆幸的是,历史巨轮的走向,终于有了改变的痕迹。

“你们呢,翰林院呆的如何?”

沉忆辰反问了一句。

“平日里就是修修书、写写文,有时候我真想如同向北你一样,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萧彝语气中充斥着一种向往,投笔从戎在此刻的大明还不是一个彻底的贬义词,同为翰林出身,沉忆辰的经历确实要比自己等人精彩太多。

“想要立不世之功,日后有的是机会,甚至有可能就在眼前。”

沉忆辰澹澹回了一句,他心中其实有着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向北,此话何解?”

“入职户部。”

萧彝是农家子出身,没有深厚的背景跟家世,并且由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起点天生要比一甲跟二甲头名低。

历史上明朝从天顺年间李贤开始,内阁开始出现了明确的首辅跟次辅划分,并且入阁顺序也将决定地位跟权势。

哪怕一路顺风顺水,萧彝想要混到排名靠前的阁臣位置,恐怕终其一生都难以达成,更大可能是在翰林院按部就班蹉跎光阴。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分,这就好比后世清华北大出来的高材生,入职起点就碾压了三本专科。想要达成同样的成就,努力机遇缺一不可才行。

户部掌管钱财,现在京师极度缺衣少粮,根本原因其实并不是没有,相反正统朝期间哪怕天灾**不断,靠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以及能做到各大粮仓储备在安全线以上。

之所以会造成缺衣少粮的局面,更多是运力跟调度的不足,漕运粮草全部积压在运河跟通州仓,压根就运送不过来。

如果单单是无法送达京师也就罢了,等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之后,他们会放过近在迟尺的通州大仓吗?

到那时候无数粮草物资,将成为敌人的资源储备。

可哪怕情况如此危急,朝中决策依旧以转运各路勤王军为主,粮草放在了次要位置,很难说这跟提防沉忆辰没有关系。

甚至这两日朝中有大臣放言,干脆不如一把火烧了通州仓,这样大家都没有总好过京师一家缺粮。

如果萧彝能临危受命,做好转运通州军粮的任务,那么就不用在翰林修撰这个七品官位上苦熬资历了,至少凭借此功劳升任五品户部郎中没问题。

另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沉忆辰未来与蒙古铁骑的生死决战中,很需要户部后勤有信得过的自己人!

入职户部?

听到沉忆辰的建议,萧彝有些不明所以。

要知道翰林身份清贵,很多时候如果运气好的话,熬到个正六品的侍读、侍讲职位,便拥有了入阁参预机务的机会。

再进一步便成为阁臣,一飞冲天!

如果选择走六部入阁,那么难度将要大上许多,特别是随着阁部界线越来越分明,几乎很少会有六部实权大臣入阁参预机务。

按常理论,除非苦熬多年升迁无望,才会选择入职六部或者都察院出镇地方,捞最后一笔养老钱退休。否则以萧彝这样的年纪,完全可以在翰林院赌一把成为阁老的机会。

不过萧彝相信沉忆辰不会害自己,仅仅片刻错愕之后,就点头答应道:“向北,你既然说要我入职户部,那必然有你有道理,我愿往!”

“好,我会尽快帮你疏通。”

说罢,沉忆辰就把目光望向商辂道:“弘载兄,以你之才同样不应该在翰林院虚度,我会向高阁老以及座师建议,与贺平彦等人一同廷推,入阁参预机务!”

沉忆辰非常清楚,自己手中的兵权来源于战争的非常时期,一旦明帝国度过了京师沦亡的危机,那么接下来朝廷势必再无法容忍自己这样肆无忌惮的抗命。

毕竟自己是文官出身,哪怕入职兵部也不可能像武将那样直辖兵马,终有一天得站在更高层处理军政要事。

想要脱离军队后高枕无忧,就必须培养出自己的朝中势力,让皇帝或者政敌感到忌惮,不敢撕破脸皮秋后算账。

军中将领,沉忆辰相信经历过生死后,他们会唯自己马首是瞻。朝堂之上光靠着座师钱习礼的门生势力,远远不够对抗贺平彦等人身后的文官集团抗衡。

特别土木堡之变兵部、户部、工部等尚书、侍郎阵亡,曾经接触过的马愉一党将快速上位,形成一股更大的势力。

六部得有自己人,内阁同样得有。

以商辂的才华,沉忆辰相信他同批入阁参预机务,绝对不会输贺平彦跟杨鸿泽俩人。

说起来也是可笑,沉忆辰曾经最为厌恶明朝中后期结党营私,最终导致党争误国。

结果没想到,他为了自保不得不做出类似行为把控朝政,可能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目标不是为了私利,而是公心大义。

屠龙者终成恶龙,曾经沉忆辰反问自己的话语,如今仿佛在一步步应验。

只是不知道走到尽头,能否破开这道宿命的轮回。

就在沉忆辰与商辂等人商议的时候,一名绯袍太监靠了过来打断道:“咱家打扰了,不知道沉提督可否借一步说话?”

说这句话的太监,称得上是沉忆辰的老相识,他便是当初在山东治水时期勘验河工的成敬!

身为朱祁玉潜邸时期的侍讲老师,如今他继位成了大明皇帝,成敬自然鸡犬升天担任了十二监的内官监掌印。

如果不是四朝元老太监金英资历太深,加之他机灵站队郕王朱祁玉这边,可能现在成敬已经接替王振成为了司礼监掌印。

“成公公相邀,却之不恭。”

身为新君最为亲近的太监,甚至就连经历都跟王振有些相似。别说双方关系本来就不错,就算毫不相识只要成敬开口,沉忆辰也不可能得罪这位“大红人”。

同样的商辂跟萧彝也明白对方身份炙热,纷纷拱手向沉忆辰告辞,给成敬说话留出空间。

望着商辂两人的背影走出,成敬脸上带着一抹澹澹笑意道:“山东一别,今日再见少司马,仿佛判若两人。”

“外在会变,可成公公当初相助的情谊不会变,下官铭记于心。”

当年除了河工勘验,成敬还担负调查鲁王之死的重任。不过最终在双方心知肚明下,坐实了鲁王谋逆的罪责,相当于帮沉忆辰消除最大的隐患。

这份情谊,称之为救命之恩都不为过。

“看来少司马确实内在没变,依旧是那么的让人如沐春风。”

沉忆辰这刻意攀交情的话语,成敬怎么可能会听不出来。

不过他主动提及当年山东一变,何尝不是旧事重提双方的渊源?

寒暄几句之后,成敬神情逐渐严肃起来,朝着沉忆辰说道:“少司马,你应该心中很疑惑,为何会突然连跳数级,官至阁部大臣之位。”

“莫非与成公公有关?”

沉忆辰试探性的反问一句,以成敬的经历跟风格,完全不能把他当做普通太监看待,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官!

“少司马不愧是三元及第,什么都瞒不过你。”

“没错,是咱家向陛下举荐少司马,同时也希望能讨回山东的那个人情。”

成敬的这句话,相当于捅破窗户纸,直言说出当年鲁王之死跟沉忆辰有关。

同时他能说出这句话,代表着接下来托付的事情很重要。

“成公公言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要下官力所能力,定然不会推辞!”

沉忆辰赶紧拱手表态,某种意义上来说,能让现在的成敬欠自己一个人情,带来的收益不可想象。

“咱家需要少司马,去帮陛下去做一件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