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78 慈不掌兵 (二合一)

378 慈不掌兵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正统十三年十月十六日,明朝受到小冰河时期的影响,紫荆关一带的长城边堡,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

就在这一片雪白的世界之中,两支大军正在旷野中对峙着,一方是追击过来的明军,另外一方是由孛罗率领的两万蒙古断后精骑。

本来按照太师也先最初的计划,诸如西域哈密、东北女真这样的仆从军,通通可以放弃。甚至可以利用他们毫无军纪的散漫特性,让明军不断分兵追缴,从而拖延敌军的步伐。

可是也先低估了明军的战斗力,京师守卫战的成功让明军一扫土木堡之战的阴霾。加之诸如于谦这样的统帅,以及石亨这样悍勇的将领领军,仆从军这种乌合之众压根就不是对手。

短短十来天之后,明国兵马就追上了断后蒙古骑兵,并且大同宣府两镇兵马已经集结出现在了后方,孛罗这两万精骑可谓是插翅难飞!

不过面对被包围的处境,孛罗毫不在意。这两万蒙古断后骑兵装备精良,兵强马壮,就算无力阻挡明军的追击,想要突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同时通过这十几日的不断袭扰,让也先率领的主力大军,已经跟追击的明军拉开了明显的距离,自己差不多算是完成了战略任务。

明军阵营中,于谦望着远处的蒙古骑兵,石亨、孙镗、张軏等将领,分别站立在他的左右,等待着主帅的一声令下。

可是这次石亨的脸上神情,没有以往的那种战意盎然,相反还流露出一丝的犹豫。

思考再三,石亨终究还是朝着于谦问道:“大司马,陛下已经下令放弃追击鞑虏迎回太上皇,我们真的还要开战吗?”

太后施压逼迫朱祁玉下达的命令,对于军中大将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虽然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先例,但大多数真这样做的统帅,下场通常好不到哪里去。

遇到猜疑心重的君王,可能就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石亨能从大狱中出来,并且还加官晋爵成为武清伯,全托于谦的举荐跟信任。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至少现在石亨心中对于谦是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不想为了自己的战功,从而导致对方做出抗旨不遵的举动。

就算皇帝能饶过于谦,太后也不会善罢甘休,沉忆辰被迫出使蒙军大营就是前车之鉴。

“本官率领大军追击鞑虏,从来都不是为了君王,而是为了江山社稷。也先突袭辽东已成定局,必须抓紧时间击溃眼前断后的鞑虏骑兵,才能尽快驰援沉督宪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这段时日各方情报的汇集,太师也先突袭辽东的计划已经呼之欲出,于谦有时候都不得不佩服沉忆辰的远见,早早就能预料到敌军的下一步行动。

辽东军各大卫所总兵力大概还有四万多人,由总兵曹义领衔正在赶往京师的路上,说不定现在已经与蒙古大军的前锋部队相遇。另外沉忆辰率领的驰援军加上李达部,人数也有三万多人,辽东明军总兵力可达八万。

看似兵马数量不少,可要知道也先率领的这十四万人,全部都是精锐战兵。人数虽然没有包围京师的那二十多万人庞大,但战斗力丝毫未减,还要考虑未知的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卫兵马,双方实力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本来步兵行军速度就追不上骑兵,如果还被眼前断后鞑虏给拖延,那等援军赶到辽东可能为时已晚。

大明承担不起八万明军的阵亡,更承担不起辽东沦陷让蒙古疆域连成一片的后果,于谦必须速战速决!

“武清伯,本官命你为先锋,率领大军突破眼前这支鞑虏!”

石亨在京师守卫战上展现出来的勇勐,堪称勇冠三军都不为过,于谦把最困难的攻坚任务交给他,也只有石亨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突破鞑虏的阵型防御。

“谨遵大司马谕令!”

没有丝毫的犹豫,石亨直接抽出马背上的一柄大刀,勒马傲然挺立在两军阵前。

他的这一举动出来,瞬间让明军士气大振,麾下士卒纷纷怒吼着:“武清伯,万胜!”

“明军万胜!”

石亨回应了一句,声音宛如狮子咆孝一般,再加上他那满面长须的模样,充斥着一股锐不可挡的气势。

“儿郎们,随本伯杀光眼前这群鞑虏,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畏惧!”

石亨挥舞着大刀指向对面的蒙古骑兵,语气中充满了骄傲跟不屑。

他从来都未曾把鞑虏给放在眼中,阳和之战的耻辱靠着京师守卫战已经洗刷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需要用太师也先或者蒙古大汗脱脱不花的头颅来证明!

“杀过去!”

石彪同样抽出两柄大斧,策马就朝着蒙古大军冲了过去,犹如万夫不当之勇。

常言道拳怕少壮,对于战场勐将而言同样如此。石彪相比较叔父要更加的年轻魁梧,最凶悍的时候连人带马给噼成的两半。

历史上面京师守卫战后,蒙古人直接称呼石亨为“石爷爷”,能让敌人如此敬畏,足以看出石亨叔侄在战场上的彪悍。

两骑身先士卒,后面跟着的是密密麻麻的冲锋明军,面对这样的场面,孛罗握紧了手中的马头,脸上的表情有些狰狞。

“长生天的子孙们,如今太师交代的拖延任务已经完成,该让这些南蛮子知道蒙古铁骑的厉害。”

“曾经我们不费吹灰之力斩杀了数十万明军,今日这批蛮子,将同样是我们刀下的羔羊!”

蒙古精骑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跟豪横,连续被明军追击了十几天,眼睁睁的看着各路友军不断被剿杀,早就让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想要让蛮子血债血偿。

现在拖延阻滞的任务完成,蒙军主力部队已经甩开了追击明军一大截,是时候让这群如同羔羊一般的汉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鹰一般的锐利,狼一般的残忍。

广袤的荒野上两军对撞在了一起,鲜红的血液滴落在洁白的雪花上面,显得是那么的刺眼。这一站双方都憋着一股气,想要从对方身上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同样草原上永远只能有一支铁骑!

就在石亨部与殿后的蒙古孛罗部展开战争的同时,也先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已经与曹义率领的辽东军经历过一次小的交锋。

只是相比较石亨部的悍勇,曹义率领的辽东军呈现一边倒的趋势,短暂交手就出现了败相,不得不鸣金收兵退守到靠近山海关的宁远卫驻防。

本来辽东军是收到于谦命令前往紫荆关合围蒙古大军,结果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碰就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场面,问题还是出现在主帅曹义身上。

之前都司驻地广宁城被鞑靼部攻陷,导致辽东军高层几乎是一网打尽,哪怕到现在朝廷都还没有指派新任辽东都指挥使,军政全权由总兵曹义一人负责。

可是曹义一败涂地的战绩,加上贪生怕死弃城逃亡的举动,让他在辽东军士卒心中威望大减。没有血性将士愿意跟随一名怕死的主帅,特别是己方还处于弱势的情况下。

也先率领蒙古本部战兵,就不说装备跟战斗力的强弱,单单人数上就碾压了辽东军。如果主帅是石亨这样的悍勇勐将,能事先士卒率领大军冲锋,说不定还能杀出来一条血路。

曹义见到敌军势大,第一反应是赶紧避其锋芒,就这样的思维主导之下辽东军将士还能死战才怪。

于是乎四万多辽东军兵马,就拥挤在狭小的广宁城内,等待着来自于也先的“命运审判”。

而且局势崩坏还不止如此,北方的女真三部以及西北方向的兀良哈三卫,在太师也先的号令下又征召部落精壮男人,组成了一支接近五万人的联军赶到。

现在也先手中掌控的兵马又达到接近二十万人的地步,几乎四倍于辽东守军!

望着黑压压蒙古大军围城,站在城墙上的辽东总兵曹义简直是满面愁容。当初广宁城被袭击,鞑靼部跟女真联军不算多,还能找到突围的空间。

如今城外堪称是天罗地网,想要逃出生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曹总兵,朝廷方面军报不是说鞑虏仓皇北撤,为何还会有如此声势围攻辽东?”

辽东左副总兵焦礼估摸着围城的蒙古兵马数量,简直感到满心的差异。

兵部尚书于谦传过来的军令中,明确说在京师城下击退了鞑虏的进攻,并且对方伤亡惨重正在往关外逃亡,命令辽东军出击堵截敌军撤退路线,从而完成合围。

以目前形势来看,真是丁点看不出太师也先有仓皇北撤的迹象,甚至就连兵马好像都没有损失多少,京师方面“伤亡惨重”结论到底怎么得出来的?

“求援信使已经派出去了吗?”

事情已经到这种地步,曹义没心情去计较于谦的战报真伪,他只想知道信使有没有派出去,能不能尽快看到援军的到来。

“总兵放心,鞑虏围城之前就已经派出了十几路信使,必然能成功把辽东局势告知朝廷。”

“嗯。”

曹义点了点头,现在唯一的生机就是朝廷派来援军,想要靠自己在这冰天雪地中突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与此同时,站在另外一侧的辽东右副总兵施聚开口道:“总兵,宁远卫是座小城,城池高度跟厚实程度,恐怕难以抵挡鞑虏的进攻。”

“京师援军按照预计最快速度,至少都得十日才能抵达山海关,甚至是更久。”

“如今将士们士气低迷,末将担心难以抵挡。”

施聚说的十日,其实还是最为乐观的预计,如果鞑虏有兵马在后阻拦拖延,以及目前大雪飘落的天气,一个月后援军才能抵达都不意外。

孤立无援依托一座小小的围城迎战二十万鞑虏,施聚几乎没有任何的信心。

“就算无法抵挡,难道我们还能像放弃广宁城那样,放弃宁远卫吗?”

曹义带着一股憋屈的怒意斥问了一句。

其实他之前也能称得上一位名将,征战沙场数十年无数次吊打女真跟兀良哈三卫。却没想到接近暮年,反倒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那一股锐气,放弃广宁城更等同于放弃了一世英名。

对于部下的背后轻视跟不信任,曹义心里面都没有,弃守广宁城这种事情做过一次,哪怕就是战死在宁远卫,他也不想再做第二次。

人活着就为争一口气,一个连部下都不信任的主帅,还有何颜面统帅大军?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

施聚意识到自己触碰到了曹义的启齿之事,赶忙拱手表示歉意。

可能也是意识到自己过于敏感,曹义长叹一口气道:“几十年搭档,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可对面是太师也先率领的瓦刺战兵,合围已经完成绝无突围的可能。”

“与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被鞑虏追杀,吾更愿与诸君一同马革裹尸!”

这次曹义下定了决心,再也不会弃城逃亡。如果连自己这个主帅都没有必死的决心,那么接下来的场面就会如同之前接触战一样,瞬间一败涂地!

困局,只有抱着必死决心,才能有破局的希望!

另外一边广阔的海面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沉忆辰率领着三万多驰援兵马,经过十来日的航行,已经抵达了辽东的海域。

就在半个时辰之前,沉忆辰收到了先行派出去探路以及传递消息的快船回报,他们遇到了辽东军派出去的信使,目前主力部队已经被蒙古大军,给围困在宁远卫城。

得知这个消息后,沉忆辰就直接站在船头,吹着已经有些凛冽的海风,思考者接下来的应对方案。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敌众我寡,并且兵力数量差距太大,仿佛看不到任何战胜蒙军的希望。

“东主,我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驰援辽东军吗?”

卞和走了过来询问一句,脸上神情凝重无比。

按照目前的局势,沉忆辰率领的这三万多人,定然不会是蒙古大军的对手。

可问题是如果不驰援,辽东军固守广宁城又能坚持多久?

京师的明军主力大部队,就算第一时间得知了辽东军的情况,想要赶过来增援没有十天半月也不可能。

此刻沉忆辰算是陷入两难境地。

“不,就这么看着。”

“看着?”

听到沉忆辰的回答,卞和有些莫名不解。

“嗯,看着。”

“辽东军如果连短时间内都撑不下来,那他们就没有在战场上活下去的价值,我更不会让驰援军的弟兄白白送命。”

沉忆辰冷漠的回了这句话。

曾经官场教会他什么叫做善不为官,如今战场教会了沉忆辰什么叫做慈不掌兵!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