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99 牝鸡司晨 (二合一)

399 牝鸡司晨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紫禁城内,景泰帝朱祁玉已经从慈宁宫退了出来,迎着夜晚有些凛冽的北风,他脸上已经看不到之前的悲伤跟痛苦,相反出现了一种刚毅跟决然。

“陛下,真的要听从太后懿旨,把沉中堂问罪下诏狱吗?”

成敬站在朱祁玉的旁边,小声的询问了一句,刚才他也在慈宁宫内,这对皇家母子之间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沉忆辰有几分忠心,朕确实不知。”

“但有一点朕很清楚,他绝对不会再效忠于太上皇。”

“问罪于他,无异于自毁长城!”

朱祁玉神情冷漠的说出这句话,很多时候人是会成长的。

就好比当初沉忆辰、于谦拥立他上位的时候,朱祁玉紧张的浑身都有些瑟瑟发抖,压根不想继承这个救时之君的头衔,对帝位也没有任何野心跟期盼。

但是京师守卫战中,面对着蒙古大军即将要攻破京师九门,朱祁玉身上却再也看不到即位时候的紧张、畏惧、软弱,毅然决然的把宫廷禁卫军调赴九门支援,做好了君王死社稷的准备。

单就这一份勇气来说,明英宗朱祁镇不及他这个看似软弱的弟弟分毫!

追朔到昨夜沉忆辰入宫面圣,景泰帝朱祁玉都不愿意对自己的手足兄弟绝情,想着答应太师瓦刺议和条件,迎接皇兄朱祁镇回京。

不过今日朝会种种,让朱祁玉看透了很多东西,比如群臣的轻视、太后的威逼、皇兄的余威等等。

身为帝王,可能很多时候,真的不需要多余的情感。

“陛下,你成长了。”

听到从朱祁玉嘴中说出这段话,成敬的脸上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曾经一些权谋手段,都是他出面代替朱祁玉去做,新君很明显没有从郕王的影子中摆脱出来。经历过风风雨雨后,现在终于有了帝王的模样。

“现在京师还有许多赶考学子吧?”

“是的,正统十三年戊辰科推迟,很多赶考举子困于京师,他们还在等着陛下早日大开恩科。”

按照科举时间,正统十三年本来是大比之年,去年末跟今年初就有着无数举子乘船赶往京师,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鲤鱼跳龙门。

结果土木堡一战,打乱了所有科举计划,蒙古人都兵临京师城下,连皇帝百官差点没跑路南迁,怎么可能还有心思来安排举子会试?

加之古代路途不便,既然考生们已经来到了京师,不可能在战乱时期返回家乡。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身处京师静静等待,等着新君早日制定科举时间。

某种意义上来说,景泰帝朱祁玉也恨不得能早开科举,这样取中的进士门,都将成为属于自己的天子门生,未来朝堂上根基势力。

“好,派人在士子群体中放出消息,告知太后下达懿旨问罪有功之臣。”

“另外把这个消息通知沉忆辰,能不能把握住机会打个翻身仗,就得看他自己了。”

如果说之前成敬得到了反馈仅仅是欣慰的话,那么当朱祁玉这番手段使出来,他内心的情感简直就是欣喜!

古代以孝治天下,皇太后孙氏掌控法统又身为嫡母,几乎就是无可指摘的存在。除非她自己蠢到谋朝篡位,想要学武则天那边立娘家人为帝。

话说回来,就算孙太后想要学武则天,到最后她依然能置身事外。

就如同唐睿宗李旦最终二次登基后,面对这位颠覆了李氏王朝,并且差点没把自己给宰了的嫡母。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尊崇,不敢有丝毫的报复举动,这便是法统跟孝道的威力。

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古代儒家统治的基石,甚至某些方面凌驾于皇权之上。

正常情况下,朱祁玉面对孙太后的干政毫无办法,亦或者说至少在短时间没有属于自己强大班底,只能当个类似于“傀儡”皇帝的存在,时时刻刻生活在嫡母跟皇兄的威胁之下。

但是后宫干政乃朝堂大忌,孙太后是掌控着法统拥立,可她却没有掌控幼年天子的摄政权利,朝会上的垂帘听政仅仅是群臣在特殊时期下的绥靖跟妥协罢了。

毕竟两位君王谁到底能最终坐稳皇位,还是一个悬念,贸然跳出来站队很容易惹火烧身。只要孙太后没有触及满朝文武底线,小打小闹就听之任之,随她去好了。

不过很多东西,一旦触及到了底线,那就没有退让的余地。比如朝会上孙太后想要廷杖沉忆辰,这与“刑不上大夫”的理念产生了严重冲突,于是乎出现了满朝文武反对的场景。

现在孙太后懿旨干政,还动用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去逮捕大臣问罪。毫无疑问这种触及底线的方式,远比朝会上廷杖文官要更严重。

可能京师大臣这群老油条,前景未明的情况下,还会明哲保身先看看局势。但自古书生意气,进京赶考的文人举子,一腔热血下绝对坐不住。

等待他们燃起了火,朝臣自然就会火上浇油!

“是,陛下!”

成敬躬身行了一礼,脸上神情有着一抹抑制不住的动容。今日之后眼前这个年轻人,就不再是惶恐不安的郕王,而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君王!

行礼后便转身快步朝着宫外赶去,他要抢在司礼监掌印金英传达懿旨之前,把消息告知沉忆辰提前做好准备。

另外一边成国公府,沉忆辰坐在书房之中,面前站着苍火头、王能等一系亲卫矿工。

既然事情到了光靠自己力量,已经无法阻止明英宗朱祁镇回朝的时刻,那就只能兵行险招了。

要知道之前沉忆辰一直不愿意弑君,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站在私情的角度上,朱祁镇对待自己没有任何过错,达到了一个帝王能做的极限。

如果可以的话,沉忆辰想着朱祁镇安心在草原上呆几年,然后辅左景泰帝朱祁玉站稳脚跟,这样就算他哪一日被释放回京,已然造不成任何威胁,安安心心当一个养老的太上皇。

至于另外一方面原因,就在于弑君之事,造成的后果不可预料,哪怕沉忆辰都无法保证万无一失。

想当初为了掩盖鲁王畏罪自尽的真相,韩勇自绝于刑部大狱之中,把秘密带到了地下。可哪怕如此,依旧引起了朝堂很多人的怀疑,要不是勘验密查的人是成敬。

换作任何一个王振阉党的太监,沉忆辰想要脱身都没那么容易,很有可能会血流成河,甚至于赔上自己一条性命。

当初鲁王之死,想要怀疑到沉忆辰身上,还算有些异想天开。毕竟一个区区五品官,双方也没有任何交集,换作任何一个人的正常思维逻辑,都不会认为沉忆辰会做诛王之事。

可是弑君不同,按照目前的局势跟站队,朱祁镇要是出现任何意外,几乎等同昭告天下沉忆辰做的,就差没在脑门上写“弑君”两个字了。

到时候任凭沉忆辰百般解释,天下没人会相信不是他做的,包括景泰帝朱祁玉。

到了那一步,最好的结果是辞官为民,保住一条性命。

最坏的结果,恐怕得株连九族!

当然,沉忆辰也可以选择举兵造反。可问题是“法统”两字的威力,作用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大明并没有到亡国末路的地步,朱祁玉还刚刚打退鞑虏士气正盛,天命气运依然归于朱明。

这个时候造反成功的几率等于零,到时候华夏一片涂炭,数十万将士为此身死,沉忆辰与史书上那些奸臣作为有何区别?

所以没有到迫不得已的地步,沉忆辰绝对不想弑君,这会让自己丧失转圜的余地。

但现在没得选了,太后很明显已经跟忠于朱祁镇的朝臣达成了一致,景泰帝朱祁玉今日在朝会上的表现,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新君毕竟还是棋差一着啊……

想到这里,沉忆辰叹了口气,其实也不能怪朱祁玉,登基短短几个月,能做的事情确实不多。

“苍火头,你带领可靠的弟兄前往大同镇外,太上皇要回京的话,定然会从这里入关。提前在关外勘探地形做好准备,到时候伪装成鞑虏的兵马,劫杀回京的车队。“

一般情况下沉忆辰下达命令,苍火头绝对是二话不说选择执行。

但是这一次,他听到后脸上流露出震惊神色,反问道:“东主,你是要……”

“弑君!”

沉忆辰冷冷回了这两个字,让苍火头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哪怕心里面已经有所准备,可真正要去行弑君之事,对于古人的冲击是无法言喻的。

缓了许久,苍火头才咬牙回道:“东主,咱们弟兄这条命是你给的,只要一声令下管他什么天王老子都照杀不误。不过单凭我们这几十号人,想要劫杀回京车队难以成事。”

经历过数场大战后,沉忆辰身边的护卫矿工,只剩下二十多号人。做弑君这种事情,必须有着必死的决心,绝对的忠诚。

沉忆辰没有圈养死士的习惯,想要靠着二十几号人去袭击朱祁镇回京车队,肯定人手远远不够。

“东主,要不去韩斌那里借点人手?”

郑祥站在一旁回了一句,山东卫很多老弟兄,沉忆辰对他们同样有救命之恩,属于信得过的一群人。

“不行,这次不能让韩斌再牵扯进来。”

沉忆辰摇了摇头,当初韩勇为了自己而死,如今弑君之事风险太大,不能再把韩斌给卷进来。

同时说出这句话后,沉忆辰在脑海中筛选着人手,除了韩斌外,武锐以及福建卫、山东卫原本有官身的属下不能动,只能从矿工跟起义军老班底里面找人。

“郑祥,通知福建水师的陈善恭,让他抽调一批人手出来。人数不宜太多,要保证绝对的掩人耳目。”

陈善恭是当初福建起义军的一员,同时还是叶宗留的亲信,后续被沉忆辰吸纳入福建水师,一步步提拔到了指挥佥事的职位。

他手下的人马组成,就是以矿工跟炉丁为骨干,属于沉忆辰的死忠派。再加上当初杀官造过朝廷的反,没有寻常将士那种对于天子身份的本能畏惧,这种事情只能交给他们来做。

“东主,小的明白。”

得到命令后,郑祥二话不说就走出了书房,前往京师营地通知陈善恭准备人手。

望着郑祥离去的背影,沉忆辰心中有着一种莫名的忐忑跟紧张,伪装成蒙古兵马不过是故弄玄虚的权宜之计,相信掩盖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察觉出真相。

到时候矛头依然会指向自己身上,那才是困难的开始。

就在沉忆辰安排妥当之后,一名公府下人来到了书房门口,朝着里面喊道:“沉公子,宫中有位公公来了,提出想要立马见你。”

宫中的公公?

沉忆辰脑海中思索了一下,他跟宫中内官交集不多,王振已死肯定没法找自己,喜宁投敌叛国现在还在漠北瓦刺营地,那么只剩下成敬会来拜访。

但问题是现在已经快要入夜,成敬这时候从宫中出来登门拜访,难道说出了什么重大事情?

想到这种可能性,沉忆辰自然不敢怠慢,赶忙起身朝着前厅方向走去,果然看到的是成敬。

“成公公登门拜访,本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沉忆辰赶忙拱手致歉了一声,寻常官员现在想要主动见成敬一面都难于登天,对方能主动上门确实给了面子。

“无妨,咱家属于无事不登三宝殿。”

成敬脸上带着一股玩味笑容,然后拱手回了一礼。

“那不知成公公有何事。”

“不是咱家有何事,而是沉中堂你有麻烦事了。”

“愿闻其详。”

成敬这个时间点找过来,沉忆辰其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脸上神情表现的非常平静。

望着沉忆辰这一副云澹风轻的模样,成敬心中不由啧啧称赞,确实此子有着年少老成的风范,换作一般人经历过朝会上的异变,早就在府邸中惶惶不可终日。

“太后已经醒了,她老人家视沉中堂为窃国之徒,下达懿旨号令锦衣卫要把你下狱问罪。”

“那看来成公公,已经有个破解之法对吗?”

沉忆辰直指问题核心,成敬脸上那轻松玩味的笑容,已经暴露了他内心的想法。

而且退一步说,如果自己真要出事失去价值,与成敬的交情还没到要特地跑到府上,告知担忧一声的地步。

“年少居高位不是什么偶然,沉中堂果真料事如神。”

成敬开口称赞了一声,然后把慈宁宫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后面与景泰帝朱祁玉的对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沉忆辰。

他相信以沉忆辰的才华能力,自然有解决之法。

“陛下,慢慢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帝王了。”

听完成敬的描述,沉忆辰首先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相反感慨了一句景泰帝朱祁玉。

其实早在昨日与成敬马车上对话,以及后续入宫面圣的时候,他就差点没有点明朱祁玉身为一名帝王,有些时候就应该展现出无情的潜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最终当朱祁玉说出那句“他毕竟是朕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后,沉忆辰选择了闭嘴。

怂恿朱祁玉杀兄这种事情,纯粹属于惹祸上身,哪怕对方提及都不能随意接话,更别说主动去招惹。

另外身为臣子,谁又愿意面对一位无情的“政治机器”?

好比清朝乾隆皇帝那样,简直把帝王**那套给玩到了巅峰,甚至感受不到多少人性的存在,除了后世某些影视剧去戏说。

天天伴君如伴虎,又有什么好感受?

想要掌控住帝王跟人性之间的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啊,陛下越来越像一名合格的帝王了。”

成敬附和了一句,他是看着朱祁玉长大的,皇权斗争自古你死我活。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哪怕对方是自己的手足兄弟。

“沉中堂,那此事你该如何处理?”

帝王之事,提一嘴就够了,哪怕亲近之人都不便多谈。

于是乎成敬转换了一下换题,想要询问沉忆辰应对之策。

“卞先生,以我名义修书一封给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就把太后问罪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他即可。”

“是,属下明白。”

卞和躬身点头,然后转身去写书信。

“咱家想起来了,正统九年大司氏得罪王振,被判罚在国子监门前受荷校之刑,就是沉中堂领着京师文人士子联名上疏,最终拨乱反正。”

“没想到这份渊源,还能在此时派上用场,沉中堂应对真是其智近乎妖啊!”

成敬这下是彻底服了,国子监的学子代表着大明士子中流砥柱,而且是最为愤青热血的那一批。

李时勉要是愿意率领国子监弟子出面,那带来的效果将彻底斩断后宫干政的触手。这一招应对,相比较陛下扇动京师赶考学子舆论,有过之而无不及!

“成公公过赞,本官不过是种因得因,种果得果罢了。”

沉忆辰谦虚的摆了摆手,如果没有当年玩命联名上疏对抗王振,又怎会跟国子监祭酒结下渊源?

就在沉忆辰与成敬商谈之际,一批奉了懿旨的锦衣卫冲进了成国公府。不过当沉忆辰看清楚为首之人是谁后,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玩味笑容。

没错,领衔之人正是他的好兄弟赵鸿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