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14 罪当凌迟 (二合一)

414 罪当凌迟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既然诸卿家没有异议,那就宣瓦刺使臣入殿,朝拜后返回漠北复命。”

大明这边已经就接驾礼仪拟定好了章程,自然得告知瓦刺使臣,让他们领命回复。

另外虽然瓦刺跟大明在京师守卫战中,已经互相打出来血海深仇,但事实上并没有断交废除君臣名号。瓦刺使团还带有着朝拜大明天子的任务,期望能借助送回明英宗朱祁镇释放的“善意”,继续朝贡大明以及在边关互市。

论起战争损失,大明是远超瓦刺。可论起战后稳定,大明底蕴带来的优势同样远超瓦刺。

没有朝贡跟互市这两**宝,瓦刺部落牧民将陷入困境,只能通过不断的侵绕边疆,才能获取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到那时候相当于两败俱伤。

鸿胪寺官员宣等候在殿外的瓦刺使臣觐见时候,沉忆辰跟于谦的目光对撞在一起,两人眼神中都充斥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意。

这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上,沉忆辰与于谦的理念产生了巨大不合,并且没有私下里通过气。

于谦自认君子坦荡荡,厚待太上皇朱祁镇是出于礼法,可沉忆辰却为了百姓苍生不平,他们才是土木堡之变后最大的受害者。

目光对峙转瞬而逝,站在丹犀之下等候的瓦刺使臣,受鸿胪寺官员引领上殿,朝大明天子行五拜三叩大礼。可是当看清楚为首使臣的之后,殿内很多文武官员脸色变了。

这次瓦刺使臣来了个老熟人,他就是当初在宫中深受朱祁镇厚待,并且官至御用监掌印太监的喜宁!

太师也先派喜宁来当使臣,莫非是对大明的羞辱?

“外臣喜宁叩见大明天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从喜宁口中说出“外臣”二字,着实让殿内群臣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憋屈。

“迎接上皇回京一事,朝中已拟定章程,待礼部公文送达与你带回给也先。”

景泰帝朱祁玉冷漠说了一句,对于这种从蒙古归顺大明,再反叛蒙古的三姓家奴,很难给出什么好脸色。

“是,外臣遵命。”

喜宁从地上起身后,态度恭敬的领命,不过接下来,他就展现出真实嘴脸说道:“除了商议送还上皇一事,太师还托外臣向陛下问一句,宣大的边境贸易何时开放,朝贡使团来年可否按照惯例赴京?”

“放肆,此事轮得到你来问吗?”

这种质问的语气,当即触怒了站在前排的靖远伯王骥,土木堡一战明军是败了,但京师守卫战跟辽东之战大明才是胜利者,何时轮得到瓦刺使臣来猖狂。

更重要的是,无论贸易互市,还是入京朝贡,均是大明对于藩邦的恩荣,而不是岁币跟供奉,决定权在大明的手中!

“外臣不敢,听闻大明地大物博,应该不至于在乎这九牛一毛之物。”

“不过刚才外臣在殿外,听闻恭迎上皇回京仪仗,仅为一轿二马,恐怕此事也说不好。”

喜宁本来就是阉人尖嗓子,再加上长久在蒙军营地中羞辱朱祁镇,让他早就忘却了对于皇权的敬畏,这番阴阳怪气话语说出来,羞辱意味更是凸显无疑。

“殿前大不敬,喜宁你以为投靠了瓦刺,就能保你性命吗?”

性格强硬火爆的户部尚书金廉,冷冷的朝着喜宁警告了一句。

见过叛国求荣的,没见过当狗还这么恶狠狠反咬主人的。想当初太上皇帝为了喜宁,不惜得罪资历威望最高的英国公张辅,开创大明宦官赐地先河。

结果现在回头再看,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大司徒是想要战火再起吗?”

面对金廉的威胁,喜宁丝毫不以为意,他毕竟曾经在宫中身为高位,太了解明朝现在的处境。

要是为了这两句嘲讽话语,就冒着开战风险斩杀来使,完全不符合大明礼仪之邦的形象,更没有足够实力来抵御蒙古骑兵的九边掠夺。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喜宁就是那个光脚的。

“你……”

金廉怒极,这辈子还没被个阉人如此羞辱过,下意识想要拿喜宁问罪。

可是话到嘴边,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朝中可能没有谁比他这个户部尚书,更了解各地天灾需要的赈济粮款。特别是遭受战火的北直隶地区,已经可以预料到来年百姓饥寒交迫的场景。

如果这个时候蒙古人大举犯边,对于现在大明处境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能为了出自己一口恶气,就视北方百姓于不顾。

望着金廉说不出话来,喜宁嘴角流露出一抹轻蔑笑容。想当初大明公爵在自己面前都没有牌面,你一个区区户部尚书哪来的勇气敢放言问罪?

可是就在喜宁脸上笑容还没有褪去的时候,右都督张軏此刻站了出来,拿出一封奏章朝朱祁玉禀告道:“陛下,臣收到一封喜宁随行军士高磐带来的亲笔手书,上面描述此贼在塞外谋逆叛国,大不敬上皇,罪当问斩!”

张軏说这番话的时候,可谓是咬牙切齿,要知道当初喜宁之弟喜胜殴打的英国公亲属,就是张軏的一个小妾,从而致使其流产而死,造成一尸两命的惨桉!

杀妻害子之恨,张軏如何能忘?

高磐带来了太上皇手书?

听到这句话后,喜宁完全懵了。瓦刺这次派来的使团由于要先行跟大同军镇交涉,于是除了喜宁外还有其他当初在土木堡俘虏的明国亲军。于是乎一同派了过来,还能顺带充当喜宁的随军护卫。

结果万万没想到,就如同袁彬跟哈铭这样的锦衣卫校尉,哪怕深陷敌营依旧誓死效忠朱祁镇一样,高磐同样属于此例。

要论起朱祁镇心中的仇恨,沉忆辰如果排第一位的话,那么喜宁就得当仁不让的排在第二。

论恩宠,朱祁镇对喜宁的厚待不下于沉忆辰,只是毕竟一个人阉人,一个是文臣,从而让沉忆辰的仇恨值拉满。

这次听闻喜宁要出使大明,朱祁镇特地写了一封书信,通过袁彬交于高磐手中,然后逢在了裤子里面躲过了瓦刺的搜查,就为了报复喜宁这小半年来对自己的羞辱!

“张爱卿,呈上来。”

“是,陛下!”

张軏二话没说,把朱祁镇的亲笔手书交于兴安,然后转呈到景泰帝朱祁玉手中。

看着上面喜宁种种羞辱言行,以及怂恿蒙军劫掠九边的罪行,朱祁玉握住奏章的手根根青筋暴起,从而彰显出他此刻内心中的愤怒。

就算俘为北狩天子,也轮不到你一个阉人奴才羞辱,更何况他还是朕的皇兄!

“此阉贼乃大逆不道之辈,罪当问斩!”

朱祁玉一掌重重拍在龙椅的扶手上面,当即号令殿内金吾卫把喜宁给拖出去。现在他要斩杀的不是什么来使,而是大明的叛臣!

喜宁是万万没有想到,高磐会带着一封朱祁镇的手书前来控诉自己。言语上的嘲讽这口暗亏,可能明朝会选择咬牙忍了,可对于大明天子的羞辱,事关明帝国颜面,绝对不会忍气吞声。

“我乃瓦刺来使,你们岂能不顾礼法!”

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喜宁立马色厉内荏的高声尖叫起来,期望以自己瓦刺使臣的身份,来向大明朝廷施压。

可是殿内的金吾卫,不会听这些什么礼法玩意,当即拽着喜宁的两条胳膊,就准备把他往殿外拖去。

六神无主的喜宁,慌乱之中在朝臣群体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当即奋力挣脱了金吾卫的控制,扑倒在沉忆辰的身边,死死的保住大腿喊道:“沉提督,咱俩在福建可是有着平叛之功,救我,救我!”

喜宁的认知里面,当年要不是自己帮助沉忆辰,隐瞒了在地方上很多肆意妄为之举,并且还扛住了王振使绊子的压力,否则哪有今天此子身穿绯袍站在前排的风光?

常言道知恩图报,喜宁这是请求,同样还是威胁,福建右布政使宋彰到底怎么死的,他不相信沉忆辰会忘记!

面对喜宁这一脸哀求的模样,沉忆辰缓缓吞下身子,直视着对方的眼神,脸上有着一抹诡异的神情。

“陛下,本官觉得喜公公不应问斩。”

什么?

听到沉忆辰嘴中说出这句话,殿内群臣可谓是面面相觑,喜宁想要拽住救命稻草不足为奇,还真有人敢跳出来帮他求情?

别说是文武百官,就连高坐在龙椅上的朱祁玉,此刻都没明白沉忆辰到底想要做什么。就算前面他附和了自己心意,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自己可以提防折辱皇兄,叛国的阉人不能!

“谢沉提督救命之恩!”

喜宁有种绝处逢生的狂喜,忙不迭的朝着沉忆辰道谢,生怕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

不过沉忆辰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喜宁心情瞬间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

“逆竖叛国,着既凌迟三日,以儆后效!”

没错,沉忆辰是不想喜宁问斩,那样太便宜这种叛国求荣之人。

只有处以极刑凌迟,才能威慑住异心之辈,否则被喜宁带路屠杀的九边将士百姓,他们在九泉之下不得安息!

“臣附议沉中堂所言!”

商辂没有丝毫犹豫,站了出来表示赞同。

曾经他是标准儒生,更习惯于王道教化这种圣贤手段,可是入阁参预机务之后,看着苍生疾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难道九边将士百姓,就该死吗?

“臣附议,喜宁罪当凌迟。”

张軏把沉忆辰视为政敌,但这一次事关家族荣辱,喜宁不处以极刑,告慰不了英国公张辅的在天之灵。

“臣附议!”

“臣附议。”

很快满朝文武,无论是否秉持内王外圣的儒家教义,纷纷赞同了凌迟处刑。

“那就依沉卿所言,判处喜宁凌迟。”

文武百官皆赞同,再加上自己也想要为皇兄出一口恶气,捍卫属于皇族的尊严,朱祁玉没有任何拒绝的道理。

听着自己的判罚从问斩改为凌迟,极致的恐惧之下让喜宁恶向胆边生。既然沉忆辰不仁,那就别怪自己不义,死也要拉一个下水!

“好你个沉忆辰,别忘了当初在福建,右布政使宋彰怎么死的。”

“你谋害朝……”

就在喜宁准备说出当年真相,当着皇帝跟文武百官面拉沉忆辰下水的时候,站在对面的都督同知朱仪,勐地一脚踹了过来。

朱仪别看是平日里一副书生作派,事实上幼年习武箭术无双,这一脚踹过来常人根本承受不起,喜宁当即被踢晕在地嘴角流出殷红的鲜血。

“尔等还放任阉贼在朝堂上胡言乱语,可知失职之罪?”

踢完之后,朱仪还厉声的朝着押送金吾卫呵斥了一句,吓的几人赶紧躬身请罪,然后用最快速度把昏倒的喜宁给拖了下去。

不过喜宁的话语,终究还是被满朝文武听出了一些端倪,只是碍于现在沉忆辰如日中天的圣卷,以及朱仪代表的成国公府权势人脉,只好当初没有听到。

但坐在龙椅上的朱祁玉,却想起了当初孙太后给自己的警告,那就是鲁王之死没那么简单,也跟沉忆辰有关系。

难道说此子真的有这么大胆,敢于诛杀藩王跟朝廷命官?

沉忆辰,你到底是个忠臣,还是佞臣?

没有人可以给朱祁玉这个答桉,就在喜宁拖出去准备处以凌迟极刑的时候,距离大同府百里的九峰沟,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御驾队伍除了随行各种必要人员外,也先足足派了五百人的精锐骑兵护卫,并且还有二十名最为亲信的亲族勇士,日夜寸步不离朱祁镇左右。

甚至这二十人勇士,要跟随着明英宗朱祁镇一同入京,目视他完全无损的进入南宫后,才能得以返回漠北。

如此防范周密,并不是也先预判到沉忆辰会对朱祁镇动手,相反他提防的目标是大明现任皇帝朱祁玉!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谁最不想朱祁镇安然回京,那么朱祁玉一定榜上有名。

相反,谁最想朱祁镇回京二帝相争,也先绝对无可争议。

只是谁能想到世间阴差阳错,朱祁玉并无杀害自己兄长之心,相反曾经深受圣卷的臣子,却行着弑君之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