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21 跳梁小丑 (二合一)

421 跳梁小丑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赵鸿杰的动作非常隐密,乃至于沈忆宸感受到手中多了一个东西,这才知道对方递过来一个信封。

同样沈忆宸并未声张,面色如常的把这個信封,藏在斗牛服宽大的袖摆下面,两个人之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臣大同都指挥佥事朱佶,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旦朝会乃国之大典,朱佶按照礼仪规矩行五拜三叩大礼,不过在自称上面,并未使用“罪臣”的称呼,很明显是告诉皇帝跟百官,他还未认罪。

“朱佶,大同总兵郭登举报你通敌叛国,你可知罪?”

景泰帝朱祁钰面若冰霜的质问了一句,朱佶这种高层将领成为蒙古人的内应,带来的危害简直是不可想象,很难给他什么好脸色。

“臣无罪,如何知罪!”

让在场众人没想到的是,朱佶一没有求饶,二没有认错,相反神态自若的表示自己无罪。

“无罪?那意思是郭登冤枉你了?”

朱祁钰冷笑着问了一句,鞑虏里应外合犯边都成了既定事实,朱佶却还在嘴硬拒不认罪。要不是郭登关键时候发现了异样,派重兵接管了义州卫城,可能现在鞑虏已经杀入关内!

“臣不敢妄言郭总兵冤枉,但臣无法平白蒙受冤屈,还请陛下主持公道!”

说罢,朱佶又重重朝着朱祁钰叩拜下去,仿佛真受了多大的委屈。

“既然你觉得自己受了冤屈,那鞑虏为何会按照郭总兵收到的情报从义州卫城犯边?另外大同参将吴云搜查的罪证跟口供中,义州卫指挥使曾得到过你的命令召回暗哨跟夜不收,证据确凿岂容抵赖!”

时间,人物,地点,在大同总兵郭登的奏章中均对的上,除了没有朱佶与鞑虏联系的直接物证外,基本上可以坐实通敌之事确有发生。

古代可不像现代这样,有各种录像跟语音作为证据,对于朝廷而言能对上个大概,就能定下朱佶通敌叛国的罪名!

“成国公一世英名,却被你这个叛贼玷污,当以死谢罪!“

随着景泰帝朱祁钰的定罪,安远侯柳溥当即站了出来怒斥,他曾经与成国公朱勇一同征战塞外,两人有过战场上的生死与共之情。

鹞儿岭一战让成国公英名受损,最终还被问罪夺爵,但明眼人都知道非战之罪,更多是帮明英宗朱祁镇背锅。

可朱佶坐实通敌叛国,那对于成国公一脉的声望影响是不可想象的,甚至这辈子都复爵无望。哪怕嫡长子朱仪,以后想要得到朝堂宽恕袭爵,都将变得困难重重!

没有恢复成国公爵位的可能性,对于家族而言就是致命打击,子子孙孙想要再度复起几乎无望。

“你深受朝廷恩隆,却背主卖国,乃不忠不孝不义的小人,罪当问斩!”

太祖年间就封爵的武定侯一脉三世孙郭玹,同样怒不可遏的站出来痛斥朱佶,勋戚在土木堡一战后本就遭受打击式微,结果还出现这样的叛徒,日后更难在朝堂掌控话语权。

有了安远侯跟武定侯带头,这下奉天殿内外可谓是骂声一片,不管勋戚也好官员也罢,经历过京师守卫战后,几乎所有人都对这种内奸深恶痛绝。

如果不是看在成国公的面子上,估计连诛三族、夷九族这样的话语都要出来了。

听着众人唾弃的话语,匍匐在地的朱佶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狰狞笑容。

不过很快这抹笑容便褪去,然后换上了悲痛欲绝的神情,朝着朱祁钰哭诉道:“陛下,臣冤枉啊,通敌叛国之贼,其实另有其人!”

什么?

朱佶此话一出,让在场众人瞬间诧异不已,想象过他会各种狡辩求情,却唯独没有想过他会说出另有其人。

难道说能控制卫城边堡这种级别的高层内鬼,还不止一个?

“好,朕给你一个机会,说出谁才是通敌叛国之贼!”

“启禀陛下,叛贼为大同都指挥使李让,臣是收到了他的谕令召回暗哨跟夜不收,放弃探查鞑虏行军动向!”

大同都指挥使李让叛国?

朱佶的这番话,毫无疑问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如果不考虑成功之子的身份,朱佶官衔是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

虽然品阶官衔已然不低,但是明朝武将高官多如狗,勋戚子弟基本上都会在都指挥使里面挂职,袭爵的嫡长子更是挂在五军都督府里面。

而李让的都指挥使官衔为正二品,是大明实打实的军镇最高长官,以及战事直接指挥官。

他的通敌叛国恶劣后果,不下于朱佶!

“你还知道什么,赶紧如实招来!”

意识到情况紧急,景泰帝朱祁钰连忙追问了一句。

“回陛下,大同都指挥使李让勾结瓦刺部太师也先多年,幼女秘密许配给了也先弟赛刊王为妻。并且早在土木堡之战中,也先以蒙古知院(枢密使)为许诺,加之赏赐好马跟女眷,得到了宣大防线各城指挥姓名以及兵力部署。”

“臣察觉到李让叛逆之事,暗中秘密调查收集证据,假意遵从其献城指令,结果阴差阳错遇到了吴参将夺权,造成了无法言喻的误会。”

说罢,朱佶陡然提高声调哭诉道:“陛下只需派人清查李让妻女,以及家中多出来的钱财马匹,就能证明臣之言辞句句属实,还望还以清白!”

朱佶这番话语说的有板有眼,完全不像是为了脱罪编造出来的谎言,瞬间的嫌疑反转,让朱祁钰一时无法分辨真假,只能把目光看向了刑部尚书俞士悦。

“俞卿家,你身为刑部大司寇,对此事怎么看?”

“回陛下,无论是朱佶还是李让,事关勋戚重臣名誉,臣建议都察院跟三法司联合调查,还事情一个真相。”

本来大同总兵郭登的奏章,就足矣将朱佶先行押入大牢定罪,后续再由三法司量刑。结果现在把李让给牵扯进来,加上事关成国公府一脉的清誉,就不可能再随意下达定论。

而且事关重大,单单三法司都不好调查,必须得把都察院给一起带进来。

“王卿家,你意下如何?”

朱祁钰转而又向左都御使王文问了一句。

“臣认为大司寇言之有理。”

“那好,就先行把朱佶带下去,按照俞卿说的办。”

虽然朱祁钰很想要借此事,再度打压成国公一脉,瓦解朝堂上老牌勋戚势力的抱团。但确实朱佶说的有板有眼,强行定罪可能会引发众勋戚不满,从而更大幅度偏向于皇兄朱祁镇的阵营。

于是朱祁镇只好作罢,暂时让都察院联合三法司先行调查。

不过就在众人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奉天殿内突然响起一道嘹亮的声音:“臣有本奏!”

出列上奏的不是别人,正是沈忆宸!

“沈卿,你有何事上奏?”

朱祁钰有些诧异,沈忆宸为何会选在这个时间点上奏,不过既然已经出列,自然得听他要说些什么。

“臣弹劾大同都指挥佥事朱佶,里通外敌,背主叛国!”

沈忆宸此话一处,霎那间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什么情况,沈忆宸弹劾朱佶,他们不是血脉兄弟吗?”

“沈忆宸该不至于因为没入宗谱,所以铁了心要败坏成国公的声誉报复吧?”

“手足相残,同门相斗,沈忆宸还真是行事作风惊人!”

“外有国贼,内有家贼,堂堂成国公,真是养了两个好儿子。”

惊讶、不解、暗讽、幸灾乐祸,等等话语在朝臣群体中响起,哪怕主管殿前礼仪的监察御史,此刻都无法压制住百官的喧嚣。

毕竟人人都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别说现在还没坐实朱佶叛国,哪怕就是到了无可辩驳的地步,也轮不到你沈忆宸来弹劾,这样成国公该如何自处?

“沈中堂,我知道你为生母之事始终耿耿于怀,但这样公私不分血口喷人,岂是大丈夫所为?”

朱佶反应不可谓不快,当即就把沈忆宸的弹劾,往私仇家恨上面引,从而降低弹劾的可信度。

但面对这种小把戏,沈忆宸怎么可能会上当,他完全没有搭理跪在地上朱佶,而是拿出了藏在袖摆中的信封说道。

“陛下,这个信封里面,装着朱佶与瓦刺部也先的亲笔书信,告知了曾经京师守卫战中,各门守将跟兵力部署情况。另外锦衣卫指挥佥事赵鸿杰,秘密逮捕了隐匿在京师的瓦刺间谍,其中就有联络朱佶的蒙古人。”

“人证物证俱在,不容朱佶狡辩!”

说罢,沈忆宸就把书信证据,递交给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金安,由他转交给皇帝。

其实朱佶之前的辩解,并不是为了脱罪编造出来的谎言,大同都指挥使李让,确确实实是瓦刺的间谍!

可问题是,李让是间谍,并不意味着朱佶不是。相反他打算利用这种弃卒保帅的操作,转移朝廷的视线,把罪名全部都推到一个人身上。

只可惜朱佶不知道的是,早在土木堡之战发生之时,沈忆宸就已经盯上了他,并且不惜花费重金买通锦衣卫指挥使卢忠,让赵鸿杰顺利上位掌权,能更好的调用特务机构力量去追查。

看到沈忆宸手中的信封,朱佶可谓是肝胆欲裂,那副自信满满的神情瞬间扭曲无比。自己明明跟瓦刺接应人交代过,任何交流书信看过后第一时间便要烧毁,为何还会出现在沈忆宸的手中?

望着金英接过书信,转身准备朝着御台上走去,意识到曝光就难逃一死的朱佶,此刻再也顾不上那么多,从地上一跃而起扑向金英。

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撕碎了他手中的书信塞进嘴中,发出了宛若癫狂的笑容。

“沈忆宸,你为了嫡子身份争夺成国公爵位,妄图伪造书信诬陷本官,我是不会让你得逞的,哈哈哈哈!”

朱佶的言语举动,让奉天殿内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全部都呆呆愣了几秒。谁也没有料想到,他居然胆大妄为到,直接撕碎了通敌的罪证。

更没有想到,还牵扯出成国公府的嫡庶之争。

不过很快在场锦衣卫跟金吾卫,就把朱佶给死死的按在地上,让他不能再动弹分毫。

与此同时,司礼监掌印金英,一脸惶恐的朝着朱祁钰请罪道:“奴婢罪该万死,损坏了沈中堂呈交的罪证,还请陛下责罚!”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身为新君的朱祁钰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罚。

更重要的是关键罪证没了,朱佶目前举动最多治一个御前失仪。而按照以往惯例,只要不是在祭祀这样的国之大典上,一般御前失仪最多削爵革官,很难治死罪。

就在朱祁钰不知该如何回答之际,朱仪却突然朝着朱佶怒斥道:“一派胡言,沈中堂从未有过争爵的心思,反而是你处处忤逆父亲,谋害兄长,罪不容诛!”

朱仪突然的话语,让朱佶用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他。这些年自己是无时无刻想着如何报复成国公,报复朱仪这个大哥,却除了通敌借用外力,从未私下忤逆谋害过,何出此言?

不过瞬间朱佶就想明白了,朱仪这是为了保全沈忆宸跟成国公府的声誉,把自己给抛弃了。

“哈哈哈哈!”

朱佶突然放声大笑起来,真不愧是自己的好大哥,是父亲精心培养的袭爵嫡长子,这份弃卒保帅的果断相比较自己,有过之而不及!

可是朱佶遭受到的打击还不止如此,只见沈忆宸带着无比深意的神情,缓缓来到了自己身边跪下。

“启禀陛下,臣并未拿到朱佶与瓦刺部也先的亲笔书信,刚才所言仅仅为试探之举。”

“不过朱佶做贼心虚,举动足以证明他与瓦刺勾结,还望陛下严查定罪,告慰大明将士的在天英灵!”

说罢,沈忆宸就匍匐在地,朝着景泰帝朱祁钰行了一个大礼施加压力。

“还请陛下揪出国贼,告慰大明将士的在天之灵!”

很快昌平侯杨洪就一同跪了下去,他是目前经历过土木堡一战的最高官职将领,此战带来的心病从未放下。

“还请陛下揪出国贼,告慰大明将士的在天之灵!”

不仅仅是杨洪,奉天殿内文武百官齐刷刷跪倒一片,哪怕经历过土木堡一战,他们同样经历过京师守卫战,惨烈程度现今回想起来,依旧是历历在目。

匍匐在地的沈忆宸,听着耳旁群臣的请命,他却悄悄偏转过头来,把目光看向了身旁被压在地上的朱佶。

“还记得我曾说过,你在我眼中始终是个丑角吗?”

“今日依然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