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37 战云再起 (二合一)

437 战云再起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永镇一方?

听到沉忆辰开出来的筹码,哪怕靖远伯王骥已经站在了朝廷权利巅峰阶层,甚至还一度掌控重兵成为封疆大吏,依旧没能按捺住内心的季动跟冲击。

靖难之后明朝已经没事实上的裂土封王,云南沐氏这样的永镇一方,就是身为臣子的最高功赏,世世代代与大明同休。

没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家族万世千秋,没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永垂青史,可问题是就算靖远伯王骥动心了,他沉忆辰能做到永镇一方的承诺吗?

这是属于天子的特权,如何僭越?

“凭心而论,本伯确实期望着能更近一步,成为大明公侯。另外十几载的麓川征讨生涯,无论是为国还是为自己,终究要给出一个交代,不能再放任蛮夷肆意反叛。”

“只是你沉忆辰,做不到让我王骥永镇一方!”

靖远伯王骥给出了他的答桉,沉忆辰开出的筹码能交换南征军离京平叛,却不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话说到如此坦诚的地步,沉忆辰也没有再藏着掖着,开口道:“万事皆有可能,只要靖远伯能答应前往麓川平叛,本官就一定说服陛下成全。”

靖远伯王骥低估了景泰帝朱祁玉的魄力,寻常时候大明要再出现一座沐王府那样的永镇“诸侯”,确实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二帝相争处于白热化阶段,再加之麓川之地反叛叛乱,单单靠着征讨清剿已经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必须要采取“裂土封王”的形式,才能永绝后患。

南征军离开京师,就意味着太上皇朱祁镇丧失最大的倚仗,除非武清候石亨死心塌地的投靠效忠,否则再无跟景泰帝朱祁玉掰手腕的实力。

可问题是,石亨是那种死心塌地效忠的人吗?

答桉当然是否定的,石亨本质上是一个投机的野心家,甚至期望着自己能掌控朝野成为权臣,他绝对不会誓死效忠任何一名君王,只会效忠胜利者!

换句话说,二帝相争谁赢他效忠谁,当太上皇朱祁镇没有赢面的时候,石亨就会成为景泰帝朱祁玉的“忠臣”。

胜利天平如何倾斜,不仅仅石亨起到决定作用,靖远伯王骥的南征军同样是最重要的砝码!

面对沉忆辰的一再承诺,靖远伯王骥面色凝重的望着眼前的三尺长剑,脑海中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犹豫许久,王骥才缓缓把目光转向沉忆辰说道:“好,本伯答应你率领南征军讨伐麓川,但别忘了今日的承诺!”

得到靖远伯王骥的妥协,沉忆辰站起身来,朝他深深鞠了一躬道:“本官在这里代表天子跟万民,向靖远伯征讨叛逆表达感谢跟倾佩之情。”

“麓川,将永远是大明的麓川!”

这声道谢出自沉忆辰的真心,没有夹杂任何的利益成分。不管双方达成交易的缘由是什么,结果却是靖远伯王骥此去西南,将成为大明在南方的擎天之柱,从此未来再也没有缅北这种地理名词的诞生。

南疆之患,将随着靖远伯王骥答应再度征讨麓川,从而画上一个句号。可大明的北境危机,却并没有因为京师守卫战的结束,就出现什么本质上的局势扭转。

三月的蒙古草原积雪已经消融,出现了郁郁葱葱的绿色。虽然春季的战马远不如秋季膘肥体胖,水草也远远没有长到丰美的地步,但经过了小半年的休整之后,太师也先已经迫不及待,把鞑靼部视为砧板上的鱼肉。

驻扎在漠南蒙古的鞑靼部,自从开春之后就处于一种警惕状态之中,时刻准备迎战来自于瓦刺部的进攻。脱脱不花甚至为了安全起见,把自己的汗庭安置在更靠近辽东军边堡的地方,期望能得到来自于大明的驰援。

说起来也是讽刺,双方打死打活才过去半年,现在又变得唇齿相依。果然还是印证了那句古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过脱脱不花这种想要依托“敌人”保护的举动,再度引发了蒙古诸部乃至于鞑靼内部很多台吉跟万夫长的不满。你堂堂一个蒙古大汗畏敌如虎就算了,还真把自己视为大明的臣属,简直把黄金家族血脉颜面给丢光了。

与其拥护这种贪生怕死的大汗,还不如让太师也先统一蒙古诸部,至少在他的率领之下还能兵临明国京师城下!

心中不满归不满,通过这半年来与明国的互市贸易,再加上封贡带回来的赏赐,鞑靼部的整体生活水平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别的不说,至少每一户牧民家庭,都能用得上一口铁锅,能喝得起粗茶。而且牛羊马匹能售卖到明国去,比以前只能贱卖给贩子以及吃掉,得到了收益翻了几倍。

新年期间,不少牧民家庭甚至还置办了新衣裳。

这也就是为什么,鞑靼部中高层大多数看不起脱脱不花,却没有人反叛谋乱的原因,底层牧民才是受益最大的群体,他们不太愿意联合反抗大汗。

至于什么成吉思汗的荣耀,黄金家族血脉的高贵,这些东西能吃吗?

鞑靼部营地中,此刻脱脱不花正高坐在汗帐中,帐内还聚集着一干蒙古高官,他们正在商议该如何应对瓦刺部最近兵马的异动。

“大汗,根据斥候回报瓦刺部族军调动频繁,整体上往着东方进发,他们很有可能对我们发动突然袭击。”

蒙古督官阿古拉,首先禀告了斥候打探到了军情,瓦刺大军朝着东边进发,要么就是入关攻打大明,要么就是进攻漠南的鞑靼部。

现在明国京师戍卫兵马,可能还要超过了土木堡之战前的数量,只要太师也先脑子没问题,肯定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去进攻大明。

那么答桉就显而易见,瓦刺兵马调动就是剑指鞑靼部!

“也先狼子野心,早就想要征服蒙古诸部夺得大汗之位,本汗身为成吉思汗的子孙,岂会让他奸计得逞?”

脱脱不花愤怒的回了一句,去年也先召集蒙古诸部会盟定下皇太子,几乎相当于图穷匕见,准备另立傀儡大汗取代自己。只不过受限于风雪,再加上自己把皇太子送往明国为质,才让他谋划失败。

现在开春冰雪消融,也先估计没有耐心继续等待下去,与之一战是迟早的事情。

“大汗,去年明国京师西直门一战鞑靼儿郎死伤惨重,目前族中战兵不到三万人。如果也先真的忤逆犯上,靠着我们现在兵力很难抵挡,要不要征调女真战兵跟兀良哈三卫驰援?”

京师守卫战瓦刺部看似损失最大,实则他们死伤的都是从西域征召来到炮灰兵,本部精锐依旧保持着完好。相反脱脱不花当时为了抢先攻入京师,来稳住自己大汗之位,把最为精锐的怯薛军都派到了西直门这个绞肉机中。

西直门一战,鞑靼部战兵损失过半,并且还都是一些精锐。后续明军反击加上辽东之战,又损失了差不多一万战兵,现在整个鞑靼部能征调的兵马不到三万。

这也就是为什么,脱脱不花能狠下心来向明朝俯首称臣,因为他心中很清楚,再不依靠大明的互市贸易跟朝贡回血,恐怕再过两年鞑靼部的名称都将成为历史。

族群都快保不住了,脸面又值几个钱?

鞑靼万夫长哈木格话音刚刚落下,坐在左手下方的脱脱不花胞弟阿噶巴尔济,就站起身来反对道:“不行,汉人有句话叫做兵贵精不贵多,也先辽东之战怎么失败的忘记了吗?”

“女真三卫跟兀良哈三卫都是些墙头草,顺风烧杀抢掠很厉害,逆风他们第一个溃败逃跑,反倒会冲散己方的阵营影响士气。”

“一群废物,征召他们有何用?”

阿噶巴尔济的话语掷地有声,咋一听起来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

但是督官阿古拉听在耳中,总感觉有那么点不对劲,就算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卫烂泥扶不上墙,至少征召他们前来驰援能起到牵制作用。

更何况与瓦刺部实力相比较,鞑靼部真到了兵贵精不贵多的地步吗?

阿古拉还在思索着其中利弊,怯薛军的大将满都拉图站了出来,朝着脱脱不花禀告道:“大汗,既然女真人跟兀良哈三卫不堪大用,要不我们直接派人联系辽东军协防吧。”

“现任辽东参将李达与我们交手过多次,其人勇勐悍武,不是之前辽东总兵曹义能比拟的,明军要是愿意过来协防驰援,定能打退瓦刺部的进攻。”

满都拉图的话音落下,还没等脱脱不花回应,就听到阿噶巴尔济嘲讽道:“笑话,我们乃成吉思汗的子孙,什么时候需要靠明军救助了?”

“满都拉图,你好歹是大汗亲卫,联合明人去与蒙古族人作战,如何对得起身上长生天的血脉?”

阿噶巴尔济这句话说出来,瞬间让满都拉图一张脸羞的通红,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要知道怯薛军本就是大汗亲卫的专属名称,曾经随着成吉思汗一代代传承下来,代表着属于蒙古的忠诚跟勇武。现在却要跟世敌明军联手对付蒙古同胞,确实说出来仿佛跟“蒙奸”似的,过不了心中骄傲跟尊严那一关。

听着阿噶巴尔济的接连阻拦,脱脱不花感到一阵心烦意乱,他都愿意向明国俯首称臣了,哪还在乎什么怯薛军的骄傲。可问题是身为蒙古大汗,当着自己这么多臣属的面,他只能咬牙硬撑着无法反驳。

毕竟这段时间内部族内各种不满嘲讽声音,脱脱不花并非完全不知道,太过于软弱跟丢人将会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

“阿噶巴尔济,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应对也先的谋逆?”

既然你小子喜欢事事反对,干脆就让你来给出建议,不然还是老老实实闭嘴吧。

“大汗,臣弟愿意征召麾下部族捍卫汗庭,驰援兵马万人,相信一定能够打退也先的进攻!”

蒙古更像是后世松散的联邦制,鞑靼部下面还有着各种台吉、万夫长划分的小部落,以阿噶巴尔济的身份,自然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直属部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整个鞑靼部能征调的战兵,仅仅只有不到三万人,阿噶巴尔济却能驰援一万人。这就意味着驰援人数中,不完全是战兵,还有征召脱产的牧民。

要知道在生产力低下的蒙古部落,牧民脱产就意味着极大的损失,入冬前牛羊什么的会少一大批。阿噶巴尔济愿意驰援一万兵马,足以看出他的诚意跟忠心,连脱脱不花都有些意外。

“不愧是本汗的兄弟,阿噶巴尔济,你没有让我失望!”

脱脱不花兴奋的称赞了自己胞弟一句,要是鞑靼部众人均像阿噶巴尔济这般忠心,何惧他太师也先?

“既然如此,其余诸部也想办法抽调一些兵马,凑齐五万大军迎战瓦刺叛军。有天时地利人和加持,这次定然叫也先有来无回!”

脱脱不花站起身来,豪情万丈的做出来决定,依托防守优势加上大明辽东边堡,五万人可以对抗也先的十万人。他不相信瓦刺部经历了京师守卫战后,这次还能号召蒙古诸部倾巢而出,胜利终将属于鞑靼。

“是,大汗。”

汗帐内众鞑靼部大臣们,纷纷捶胸领命。只不过相比较脱脱不花的信心十足,大多数人脸上都是写满了担忧,兵力相等情况下鞑靼尚且不如瓦刺部。

现在兵力不足,没有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卫的仆从军,真的能对抗太师也先吗?

同时人群中的阿噶巴尔济,脸上却浮现出一抹阴鸷的笑容,很快鞑靼部就不用再屈服于脱脱不花这种懦夫的领导,族人们将迎来伟大的新汗。

鞑靼部召开会议的同时,辽东军本部广宁城中,同样紧锣密鼓的召开着军事会议,商讨的主题依然是瓦刺大军东进。

辽东军得出的判断跟鞑靼部一样,瓦刺部目前情形下不敢再度冒犯大明,东进的目标定然是为了吞并鞑靼部,完成全蒙古的统一。

现在一个问题摆在辽东军的面前,是等着蒙古内战打死打活,坐等利益最大化是出兵。还是主动驰援鞑靼部,把羁绊政策中抑强扶弱方针给贯彻到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