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598章 围师必阙

第598章 围师必阙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15 01:15:15

“不对,沉忆辰不会做这种事!”

胡濙喃喃的说出这句话,直接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结论。

他的这一转变,让站在一旁的工部尚书石璞更加疑惑,胡濙到底在打的什么哑迷,一下对了,一下不对的,想要表达什么?

“大宗伯,沉忆辰为何不会这么做?”

面对石璞的追问,胡濙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令堂平日里身体可还好?”

“年事已高不算健朗。”

石璞下意识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什么,瞬间脸色变得惨白无比。

“大宗伯,你的意思是沉忆辰如此心狠手辣,连耄耋老人都不放过?”

这一霎那,石璞感到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他为官风格不是什么刚正强硬之人,否则也不会各种巴结权阉上位。

但是龙有逆鳞,人有禁脔,弑父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要是沉忆辰真敢做出这种事情,哪怕就是豁出去这条性命,石璞也打算跟对方拼到底!

看到石璞脸上的表情愈发愤怒狰狞,胡濙也明白对方猜测到了这点,于是乎赶忙安抚道:“大司空切莫急躁,本官的意思是仅仅有些嫌疑,可沉忆辰他不是这种人。”

很多时候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

胡濙虽然还算不上跟沉忆辰算什么死敌,但在沉忆辰还没有入仕之前,双方就尹然分道扬镳,一步步走到了对立面。

这些年胡濙如同一个旁观者一般,注视着沉忆辰在朝堂上起起伏伏,最终走到了位极人臣的高度。可能沉忆辰这个人锋芒毕露,手段强硬坚决无比,但胡濙有一点却不得不承认。

那就是在这个混浊的官场之中,沉忆辰使用的政斗手段干净无比,甚至更多时候是用阳谋大势去赢得胜利,从未背后搞出什么栽赃陷害,暗杀投毒等等阴狠动作。

你可以不赞同沉忆辰的行政方针,满朝文武却没有几个官员会否认沉忆辰的人品。石璞母忧这件事起虽然看似无比巧合,并且弹劾消息速度太快,但胡濙心中更相信与沉忆辰无关,说不定就是一个巧合!

“凭心而论,沉忆辰确实不是什么卑鄙之人,可大宗伯他到底是如何比我还更先得知?”

石璞与沉忆辰没打过什么交道,不过在对方人品这件事情上面,可以跟胡濙达成共识,只是他想不明白到底沉忆辰到底怎么做到的。

“徐有贞被沉忆辰收服,他一个多月前回京述职,应该就把目标盯上了工部尚书一职。大司空你可别忘了,锦衣卫指挥使赵鸿杰乃沉忆辰儿时同伴,想要比你更快得知,定然是锦衣卫盯梢的结果。”

“可能沉忆辰是搜集你家奴违法跟侵占良田的事情,恰好碰到了令堂去世,给了他一个弹劾的罪名!”

想来想去,胡濙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否则要么就是沉忆辰未仆先知,要么就是对方为了党同伐异,开始不择手段了。

“应该是如此吧。”

石璞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确实这件事情要深究下去,有些细思极恐。

“大司空,弹劾之事老夫会想办法帮忙,你现在先回去上疏一封向陛下陈情,切记言辞要恳切真挚。”

“本官明白,谢大宗伯相助!”

石璞激动的赶忙拱手致谢,有了胡濙出面斡旋,弹劾的事情就稳了一半。

“回去吧。”

胡濙摆了摆手,内心里面却有些忧愁。

就在石璞上门找寻胡濙求助的同时,府中难得休假的沉忆辰,从卞和那里得知了弹劾带来的官场地震。

说实话,这场弹劾的幕后主导者,确实是沉忆辰。但弹劾奏章的内容,却与他的谋划大相径庭,特别是石璞隐瞒母忧这桩事情,让沉忆辰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卞先生,以石璞的性格,会隐瞒母忧这件重大事情吗?”

“不会。”

卞和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表面上看石璞贪恋权势,不惜巴结讨好朝中权阉上位,可他本质上是个软弱怕事之人,拒绝丁忧这件事情曝光出来,后果非常的严重。”

“石璞就算是不想回乡丁忧,他选择的方式也一定是让皇帝夺情,而不是直接隐瞒!”

“是吗?”

听完卞和的解释,沉忆辰脸上疑云越重,他并不知道石璞得知母忧的消息,还要比弹劾更晚。

纯粹是心中萌生出一股不合常理的预感,总感觉哪个地方有点问题,却又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东主,你怀疑徐有贞动了手脚?”

卞和身为沉忆辰的幕僚,这些年朝夕相处可以说是最了解他的人。

特别是沉忆辰对于徐有贞“爱恨交加”的复杂心理,哪怕不用明说,卞和也知道东主心里面想的是些什么。

“我不知道。”

沉忆辰摇了摇头,心中情绪复杂无比。

他很清楚以前徐有贞的性格,是一个为了权势可以抛弃一切的文武全才,哪怕被满朝文武耻笑依旧在所不惜,会抓住一切往上爬的机会。

可是这五年治水,徐有贞可以说亲力亲为,常年住在河堤上与民夫同吃同睡,沉忆辰自己当年出镇山东也就不过如此。

这份功绩,用“不世之功”四字来形容毫不为过,让沉忆辰看到了徐有贞勤政爱民的另一面,仿佛与史书跟第一印象产生了极大的偏差。

徐有贞如今,还是那个贪图功名利禄,拼命想要削尖脑袋往上爬的官员吗?

沉忆辰无法解答,就自然无法给卞和答桉。

“那属下派人去查查徐有贞?”

“不用。”

沉忆辰摇了摇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况且以徐有贞的本事,你派人暗中调查他,必然会很快就被得知,到时候会弄巧成拙。”

“是,东主,属下考量不周。”

卞和拱了拱手退到一旁,没有再继续多言,他相信沉忆辰有自己的判断。

次日,就在京师官场还在为弹劾石璞之事议论纷纷的时候,又是接连十几封上疏呈递到了通政司,全部都是对石璞各种受贿贪污等等罪行的弹劾。

沉忆辰很早之前就曾讨论过明朝官员的俸禄问题,要是单纯靠着朝廷下发饷银过活,那大概率会落得一个全家饿死的下场。

于是乎明朝的寒门子弟,一旦到京师赶考展现出潜力,就会得到很多大家跟商贾的相助,要么给钱要么嫁女,反正就相当于投资潜力股。

如果没有这种利益交换,以及一些京师底层官员喜好排场钱不够用,那么就会主动去借高利贷,等待一个好差事以及外派捞钱的项目还债。

严格标准来说,明朝官员除了于谦、海瑞这种,可以称得上是人人皆贪,无非就是一个贪多贪少,是否擦边成灰色收入那种。

哪怕沉忆辰早年间利用倭国贸易走私,某种意义上同样是贪赃枉法的行为,深究起来足以定罪。这种十几封弹劾同时呈交的场面,几乎是明言要动工部尚书石璞,更是对于文官集团的一种开战信号!

成国公府的马车摇摇晃晃朝着紫禁城方向驶去,这次车上除了沉忆辰外,还有担任左通政的萧彝。

通政司这边一收到弹劾,萧彝就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当即赶往成国公府向沉忆辰询问情况。恰好遇到沉忆辰准备前往文渊阁当值,于是乎两个人就同乘一辆马车议事。

“向北,同时十几封上疏弹劾大司空,是不是有些声势过于浩大了?”

官场有着属于自己的运转规则,特别是到了阁部级别高官的层面,很多时候双方都保留着几分体面。就算沉忆辰想要朝石璞动手,第一封弹劾就等于是个预告,完全可以等待对方来进行谈判。

政治始终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双方没有深仇大恨的情况下,这种大规模弹劾就不是要赚取利益那么简单,简直就是要置人于死地!

萧彝就是感觉到事情有些闹大了,这才火急火燎的赶到成国公府通知沉忆辰,看看对方到底是打算如何收场。

面对萧彝隐晦的劝解,沉忆辰脸上神情有些阴沉,说实话昨日得知弹劾奏章内容中有母忧这桩事,他就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碍于情面跟信任没有继续深究。

现在又是十几封奏章同时弹劾,很明显就是徐有贞的手笔,也符合他比较极端的性格。同时还有一点沉忆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那便是当初听闻李贤跟徐有贞组建“沉党”,他就害怕会出现党同伐异的情景。

现在这种联合上疏弹劾,闭着眼睛也知道是沉党所为,如果这还不是党同伐异,那怎样才算是?

沉忆辰当初是答应徐有贞把事情给搞大,只不过不是以这种方式去弹劾,相反他更筹划与文官集团首领胡濙谈判,让对方放弃阻止自己对于士大夫阶层特权的打压。

结果徐有贞这么一搞,完全朝着不死不休的方向走去,哪怕胡濙再怎么明哲保身步步退让,下面的人也绝对不会同意,后续操作根本没办法走下去!

“这不是我主导的。”

“那是谁?”

萧彝满脸诧异,弹劾官员均是沉党成员,不是沉忆辰那只能是李贤了。

“徐有贞。”

“徐侍郎?”

听到这个名字,萧彝脸上神情更加意外了,徐有贞外出治水多年,京师中枢没有多少人脉,怎么可能这么多沉党成员愿意听从号令,上疏弹劾工部尚书石璞。

见到萧彝脸上神情,沉忆辰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萧彝寒门子弟出身,对于政治斗争完全不擅长,是个适合干实事的官员。所以这些年朝廷上的争权夺势,沉忆辰都是跟商辂讨论,不愿意把实干派官员转变为“宫斗派”。

正因如此,关于这个“沉党”如何建立,沉忆辰也没有跟萧彝说过。

名义上“沉党”是推崇沉学的官员连群结党,党魁理应是沉忆辰。实际上就连沉忆辰自己,都不清楚这个组织的运作,参与人员又是哪些,真正的控制党魁是李贤跟徐有贞!

“景纯(萧彝字),此事说来话长,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这十几封弹劾的事情。”

“这般声势浩大想必很快便会传遍官场,你先想办法压在通政司延后呈交御桉,不给司礼监曹吉祥兴风作浪的机会。我这边去拜访大宗伯,看看双方能不能达成妥协。”

兵法里面有句话叫做围师必阙,意思就是对于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给对方留出一条退路逃跑,动摇敌方死战的决心,然后趁着撤退时候在尾随上去追杀。

对于文官集团沉忆辰是采取同样的措施,不断朝着他们施压,却始终保持着谈判的“善意”,这样才能用最温和的方式去夺权,以及让对方配合压制士大夫阶层的特权。

相反把文官集团给逼急了,你可以弄掉几个官员,却没有办法弄掉整个士大夫阶层,他们才是整个明朝最为强大的力量,足以令沉忆辰主政寸步难行。

“弹劾奏章我可以暂且压压,向北你得尽快与大宗伯谈谈,否则必将引发朝堂混乱争斗。”

萧彝点头应了一句,虽然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但他相信以沉忆辰的能力,绝对能妥善处理。

就在沉忆辰跟萧彝商议的时候,赶车的车夫声音从外面传了过来:“东主,前面有一辆马车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从吊牌上看好像是礼部尚书的字号。”

听到车夫的禀告声音,沉忆辰跟萧彝两人对视了一眼,苦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看来大宗伯对于通政司的消息真灵通。”

很明显胡濙能赶着过来拦住去路,意味着通政司里面有他的人,大概率就是右通政或者通政使。

“大宗伯老成谋国,他会如此焦急的拦住马车,想必定然是为了解决弹劾之事。”

“向北,治大国如烹小鲜,就算你想要动文官集团,也不能如此激进的操之过急。”

面对萧彝的嘱咐,沉忆辰点了点头道:“景纯你安心吧,我还没到目中无人的地步。”

“那就让车夫送你回通政司,我下车去拜会一下大宗伯。”

说罢,沉忆辰就掀开了车帘,刚好看到对面马车的车帘同时掀开,与胡濙的目光就这么对视在了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