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607章 喷子用处

第607章 喷子用处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19 00:29:47

“向……向北,你来了。”

高谷断断续续的呼唤了一句,然后吃力的抬起一只手臂,仿佛想要抓住什么一样。

见到高谷这个动作,沉忆辰也是赶紧伸手过去,与他紧紧握在一起,对方脸上这才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老夫,恐怕……恐怕是不行了。”

年近七旬,放在古代已经是高寿,高谷没有过多的恐惧逃避,用着一种相对平静的神情说出这句话。

“年龄大了总会有些小病痛,高中堂切莫多想,好好修养几日就能恢复如初。”

哪怕心中知道高谷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沉忆辰依旧尽量用着轻松语气宽慰对方。

听到沉忆辰这话,高谷却摇了摇头洒脱道:“向北,老夫身体情况自己心中有数,不用过多宽慰。说实话能完成对杨元辅的承诺,看着你站上内阁首辅的位置,老天已经算待我不薄了。”

高谷心中没有什么遗憾可言,他自认这一生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到了,于公官居一品位极人臣,于私践行承诺辅助后辈。

如果一定要说还有什么心愿,可能就是没有办法见证沉忆辰的改革变法,他知道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对于整个天下将会产生怎样的剧变。

“高中堂,还有何事需要嘱托晚辈的吗?”

沉忆辰默默的问了一句,自己确实受了高谷太多相助之恩,却无以为报。现如今对方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只要高谷开口并且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那他就一定会涌泉相报。

“应该说老夫有何遗言吧。”

高谷苦笑回了一句,然后眼神中闪现过一缕沉重。虽然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心理准备,但终究还是有着对这个世界的卷念,也到了该交代后事的时候。

“人还是免不了私心,老夫晚年得子疏于管教,培养出了一个纨绔子弟。”

“如果可以的话,老夫厚颜请求向北照拂一二,避免他走上绝路!”

身处官场这么多年,高谷太清楚当朝中没人,纨绔子弟嚣张本性不改的下场是什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请求沉忆辰关照,至少在关键时刻保一条性命。

“高中堂放心,晚辈义不容辞,不过令公子恐怕是要吃些苦头。”

照拂高谷家人可以是沉忆辰份内之事,但他绝对不是那种包庇纵容之人,纨绔子弟只有遭受过教训挫折才会幡然醒悟,否则只会为祸一方,这点是沉忆辰不能容忍的。

“无妨,向北你看着办。”

有了沉忆辰的承诺,高谷算是松了口气,对方好好教育一番说不定是件好事情。

“本来老夫还准备嘱咐你几句朝堂之事,转念想想向北你其实早已后生可畏,不输吾这群官场老朽。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心态切莫操之过急,很多事**速则不达!”

高谷终究还是给出了一点告戒,他知道目前朝堂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涛汹涌,文官集团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展开反击,另外曹吉祥乃野心勃勃之辈,稍有不注意就会成为下一个王振。

以沉忆辰目前的年纪,他完全可以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去做成一件事情,把反对力量给消弭于无形之中。

时间是站在沉忆辰这一边的,徐徐图之即可。

“晚辈明白。”

沉忆辰点头称是,到了这种时候没有必要再去辩解什么,让高谷求得一个心安也好。

“向北,犹记得当年东阁一别,老夫说过文人一生追求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彼时尔已立言,治水为立功,改革变法若成,将成就圣人之德。”

“可惜,老夫看不到你变法成功的那一日了。”

高谷长叹一息,然后就闭上了眼睛,脑海中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

他还记得那日沉忆辰从东阁离去的背影,相比较紫禁城的红墙金瓦,一身青色官服显得是那般渺小。如今回头再看,此子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变得愈发伟大。

听到高谷突然谈起东阁往事,沉忆辰也是瞬间感到鼻头一酸,立马就红了眼眶。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忆往昔很容易触动到内心的情感点,其实朝堂为官哪怕政见不同,谁又何曾没有过一颗公心大义呢?

“高中堂,你好好休息,晚辈先行退去了。”

“去吧……去吧……”

高谷刚才的谈话就犹如回光返照一般,现在就陷入了一种喃喃自语中,不断的回复着沉忆辰“去吧”这两个字。

见到这种情形,沉忆辰轻轻退出门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内心感到沉重无比。

想当年自己初入仕途,朝廷满是永乐跟仁宣两朝的老臣,还碰到了“三杨”时代的尾巴。随着时光匆匆流逝,高谷已经成为了阁部大臣中的最后一人,也很快将会驾鹤西去。

人生短短几个秋,时间走的真快,却又仿佛宛若昨日。

明良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就在沉忆辰看望过后的第二日,高谷就与世长辞。

身为数朝元老加内阁大臣,明良帝给予了身后哀荣,礼部尚书空缺的前提下,沉忆辰越疽代包给了决策,赠高谷“太保”头衔,并且谥号“文义”,彰显其辅左朝政多年的功绩。

同时沉忆辰还完成了高谷的托付,当即蒙荫其子高峘入国子监读书,并且特意拜访了国子监祭酒,托付对方要从严对待这名纨绔子弟。

另外还托赵鸿杰放出话,高峘的狐朋狗友谁还敢继续拉着他吃喝玩乐,免费赠送锦衣卫诏狱一游的待遇。

要知道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本就充斥着威慑力,再加上赵鸿杰有了沉忆辰的加持,权势跟地位基本上已经到达了高峰,谁敢不长眼无视他的放话?

高峘最终能不能安心读书改邪归正沉忆辰不知道,但只要这小子能老老实实的当个普通人过完一生,娶妻生子给高氏一族留个后,也算对得起高谷的临终托付。

由于高谷葬礼的举办,原本定好的礼部尚书廷推被退后了,满朝文武基本上都去高府吊唁了一番。不过沉忆辰却没有闲着,清丈全国田亩的政令仅仅是个开端,关键还得看人如何执行,否则颁布的就毫无意义。

不要觉得清丈土地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别说是放在封建王朝,哪怕就是放在现代社会有各种科技加持,很多国家依旧做不到对国土耕地有精准的数字。

虽然沉忆辰还没有颁布税法,但清丈土地这道政令一出,地方士绅豪强就会如同中枢官员一样,很快便会领悟到跟税收有关系。

历朝历代皇权基本上不下县,最基础的七品县官想要坐稳位置,就必须跟当地名门望族搞好关系,久而久之双方就绑定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为了少缴或者不缴税赋,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隐瞒真实的田亩数,反正山高皇帝远随便报个数就行,难道你沉忆辰还能走遍大明山山水水,丈量清楚每块土地吗?

历史上张居正靠着“考成法”的威力,仅部分执行就清丈出来两亿八千万亩隐瞒的田地,为明朝每年增税四百余万两。十年时间变法下来令国库充盈,变相为大明续了起码四十年命,直到万历三大征还在吃张居正改革的老本。

沉忆辰的目标是超越张居正,他相信目前大明士绅阶层隐瞒的田亩数量至少在三亿五千万亩以上。如果能全部登记在册,然后再按照阶梯税收制度去执行,这部分的银两会在六百万两以上,并且随着水利设施的修建还会逐年上升。

想要把这部分隐藏的田产挖出来,并且后续能收上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有“考成法”的加持逼迫,依旧会有许多官员出工不出力,随便交待一个成绩湖弄朝廷。

从沉忆辰担任内阁首辅来,大明已经举办了两届科举,有相当一部分的“沉党”官员进入了大明各个州府的中低层为官,他们能大幅度的提高行政能力跟效率。

但是光靠着“沉党”官员是远远不够,就算吏部尚书李贤再如何偏心,依旧不足明朝官员总数的十分之一。沉忆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行对地方官员的有效监督,那么就其他地方入手。

想来想去,沉忆辰把目光瞄向了“死敌”,长久以来最为厌恶自己的群体,那便是朝中的“言官清流”!

虽然沉忆辰同样讨厌这群只知道空谈义理的“腐儒”,但是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明朝大礼议事件之前还没有被打断嵴梁,并且没有陷入党争的言官清流。

其中大多数人,都能称得上有文人气节,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不仅仅是沉忆辰有,言官清流们同样有,只不过双方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言官清流的监督体系,都察院其实就有着现成的模板,那便是十三道监察御史。通过京官外派的方式去巡视郡县,来纠正地方的刑狱以及严查官员的贪腐,已经被证明了十分有效。

只可惜监察御史的人数太少,总共才一百余人,压根就不够分到每个州府。

既然单纯的监察御史不够,那就再加上六科给事中这群喷子就好了。如果还不够多的话,翰林院那群书呆子整日修书什么的,耗费十几年光阴等着按部就班升职的机会,说实话意义真不大。

干脆利用科道言官的正义感跟为官初心,去监督大明清丈田亩的执行。常言道恶人自有恶人磨,朝廷大喷子连阁部高官的面子都不给,动不动就问风奏事弹劾,想必区区地方豪强更不会放在眼中。

同时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沉忆辰还打算从京营中抽调一批士兵,成立专门的税务稽查科,跟随着科道言官一同下乡担当武力存在。

虽说自古皇权不下县,但大明终究还没到后期糜烂的程度,中央政府的权威摆在那里,地方敢向科道言官动手的豪强,终究还是在极少数。

计划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言官清流这个团体跟沉忆辰不对付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听从他的安排去“下乡”清丈田亩跟查税?

要知道明朝京官对外官有着天然仕途优势,外派就意味着贬官,想当年沉忆辰出镇山东治水,很多人都以为这一辈子回不来了。

如果说服不了言官清流团体,先不说沉忆辰有没有强行把他们派出去的权力。

就算有,这种强行外派对于监督起不到丝毫作用,说不定心怀怨恨到地方就开始同流合污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必须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去当中间人搭一座桥,然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说服对方。

另外“考成法”的颁布,不仅仅是对沉党官员有用,是对大明全体官员生效。言官清流只要做得好,同样可以得到快速升迁的机会,没有谁愿意一辈子身处底层,挂着清贵的名头去当个纯粹喷子。

思前想后,沉忆辰把这个人选的目标,放在了曾经的翰林院侍讲,现如今的翰林掌院倪谦身上。

既然决定了,沉忆辰在拜祭完高谷之后,就立马行动了起来。倪谦是一个真正澹泊名利的文人,这么多年过去依旧选择留在翰林院研究学问,而不是彻底投身“官场”谋求阁部大臣的席位。

再度站在翰林院的门槛面前,望着头顶那几个大字,沉忆辰心中思绪一时感慨万千。这里曾经是自己仕途的起点,跨过了这道门槛就成为了士大夫阶层,可谓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沉忆辰却从未再回到翰林院,原因在于他总感觉自己与这里的氛围格格不入。没想到时隔多年后再度回来,居然是要请言官清流们出山去做点实事,真实令人唏嘘不已。

门前的执守兵役,见到沉忆辰这身绯袍跟年轻脸庞,很容易就猜测到他的身份,不敢有丝毫阻拦立马躬身行礼放行。

换做以前这种普通守门兵役见到内阁大臣,是要下跪行大礼的。但沉忆辰这些年颁布法令,禁止了武人戎装行礼的行为,保持着军人那份应有的尊严跟荣誉。

跨过门槛石踱步踏入院中,翰林们如同当年一样正在值事厅里面忙碌的,直到其中一位不经意抬起头来,把目光望向了院中的沉忆辰。

接下来的一幕,便是他目瞪口呆的呆立在原地,整个人脸上神情写满了不可置信,内阁首辅居然破天荒的重回翰林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