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仙侠 > 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 第四十章 夜过双叉岭

第四十章 夜过双叉岭

书名:修仙大唐之问鼎沧溟 作者:徒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09-09 05:40:12

大有唐王降敕封,钦差玄奘问禅宗。

坚心磨琢寻龙穴,着意修持上鹫峰。

边界远游多少国,云山前度万千重。

自今别驾投西去,秉教迦持悟大空。

……

却说唐僧辞别了长安,带着两名随从向西而行,走到长安城西十里长亭之时,却遇到了等候多时的晋王李治。

原本唐僧还以为李治也是来送行的,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提出同行西天?

“晋王殿下,西天一去十万八千里,听说多有狼虫虎豹、山妖树怪,此行恐怕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晋王殿下乃万金之躯,又何必要跟着贫僧前去受苦呢?”

听到李治想跟着一起去西天,唐僧的第一反应是有些疑惑,紧接着就劝阻道。

“哈哈,雉奴方才也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想有长进不是待在长安城里能够做到的。”

“此次西行,雉奴也不会妨碍法师的正事,等哪天该雉奴离去的时候,雉奴自然就会离去了。”

“既然法师也知道前路凶险,就不要带这两名随从了,他们不过是普通的凡夫俗子,没必要把身家性命给搭上。”

还没等唐僧答复呢,李治就自作主张地遣散了那两名随从,并把他们携带的必用物品,放在了自己的黑色战马上。

“阿弥陀佛,既然晋王殿下执意如此,那咱们就一同上路吧——”

看到李治如此“蛮横”的行径,唐僧出奇的没有生气,不知道是他脾气本来就这么好,还是因为他也不想那两名随从跟着去西天受苦?

“法师,您与我父皇结为兄弟,这样算来雉奴也就是您的晚辈,就不要一口一个‘晋王殿下’的叫我了。”

“西行之路漫长无比,出门在外您就唤我一声‘雉奴’吧,别人如果问起,就说是四海游学的学子,一路西行领略一下各处的风土人情吧。”

李治要求的也不算过分,总是叫着“晋王殿下”,显得关系生疏是一方面,关键是有时候还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贫僧还是称呼你‘九公子’吧?由此西行,但凡遇到危难,实不可解之时,九公子自行离去就是了。”

在唐僧的眼中,李治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他甚至都不理解,唐皇为何会放他西去,而且连护卫都没有安排一个。

“哈哈,那还是叫我‘九郎’吧,从现在开始我跟您一样也姓‘唐’,就算是唐家九郎,您是我的一位族叔。”

李治西行一事,最初是孙思邈提出的建议,意图化解佛门的报复。

无论怎么讲,在“化生寺”发生的事情,李治终究是得罪了佛门,虽然不确定观音菩萨是否会找后账,却也不能不做任何防备。

让李治随唐僧西行取经,怎么看都是大唐皇室在向西方佛门低头,唐皇连自己的儿子都派过去了,还有多大的仇怨解不开呢?

这个提议一出,首先就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

他倒不是单单惧怕于佛门,而是觉得西游一行,对李治而言或许会有莫大的好处。

长安城里,几个皇子的明争暗斗,李世民自然也看在眼里,说到底并不能算是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哪个背后没有扶植他们的势力?

因此,他不愿意李治在这样的环境里待着,李世民在等待时机,他相信自己能够将那些没浮出水面的牛鬼蛇神一网打尽。

其次,李治的真正实力,李世民虽说未必完全了解,总比别人知道的更多一些。

在他看来,只有走出去,李治才有更多提升的机会,这才是他最终同意李治西行的原因。

李治当然对西游更没有异议了,想想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还有一路上那么多的妖怪,凭借着自己的“未卜先知”,难道还不能从中渔利吗?

即便真要西去,李治还是事先做了一番安排。

他拒绝了秦怀玉随行的请求,要知道西游一路也不是那么太平的,完全保证自己的安危李治心里都没有底气,更不要说再多带一个秦怀玉了。

“晋王府”彻底交给孙思邈和秦琼来打理,这一文一武,也算是目前大唐最强的战力,李治倒是希望他们能够把另外几名年轻人给练出来。

一切安排就绪之后,李世民就借着大朝会上,诸多御史弹劾李治的契机,直接将李治给“流放”去了西域。

反正这时候的西域,并没有具体的限制,说是三年,具体什么时候回来,那还不是李治自己说了算?

就这样,唐僧和李治两人两马,结伴西行。

他们是四月初离开的长安,走了两三日,到了法门寺,留宿一夜。

又行了十数日,才进入巩州城,好生补充了一番给养。

现在有李治跟着,倒还真不能完全一路化缘过去,李治的行李中金块银饼等硬通货,还是带了不少。

当然,现在他们依然还是在大唐境内,使用“开元通宝”就能畅行无阻,更何况唐僧手中还有“通关文牒”。

一开始,唐僧并不愿意使用“通关文牒”,架不住旁边跟着一个李治啊。

利用“潼关文牒”,在大唐境内各处官方驿站,自然是免费吃、喝、住,真正的一条龙服务。

又行了七日,终于到达河州卫,这里已经是大唐的边界,晚间便住在了福原寺。

“九郎,跟着贫僧走了这么多天,你还能习惯吧?方才听此处主持所言,再往西去,就要出我大唐地界了,你真得还要跟着一起去吗?”

跟李治相处了将近一个月,唐僧也算是对他有些了解,虽然贵为大唐的亲王,又只有十三岁的年龄,却表现出了超常的自理能力。

至少在唐僧的眼中,李治完全就不像是一个从小生长在皇宫里的王爷,待人接物、人情练达,远不是三十多岁的他能够比拟的。

“哈哈,族叔还想赶我回去吗?您也看到了,父皇的告示已经传遍了大唐,我现在乃是‘流放’之身,西行也算是奉旨行事了。”

在河州卫的时候,李治看到了李世民处罚他的文告。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们预定好的计策,不过在掩人耳目而已,李治自然不会真往心里去。

唐僧却不知道实情,甚至还提出自己可以为李治写一封求情的书信,让李治带着回长安去。

说实在的,相处了这么多天,唐僧多少对李治也有些依赖。

不仅仅李治几乎替他打理好了一切,更重要的是,唐僧很清楚,李治是一个修行之人,他可是亲眼见过,这位曾经硬刚了观音菩萨身边的惠岸行者。

“也罢,贫僧还是那句话,哪天你想回去了,跟贫僧说一声就行。”

看着一旁满不在乎的李治,唐僧的心中莫名的有了一丝暖意。

第二天,二人继续西行。

打听到前边即将经过一片茫茫大山,李治便提前准备了不少干粮,他已经是元婴后期的修为,自然不用再靠这些来果腹,主要都是为唐僧准备的。

果然,两人顺着山道走了两天,依然没能看到走出大山的迹象,天色再次暗了下来。

“族叔,此山岭太过险恶,其间还有腌臜之气弥漫,或有凶恶之物,我们下马徒行为好。”

李治运起“破妄金瞳”看去,只见前边那道山岭,不仅崎岖难走,更是杂草丛生,恨不得都有半人多高。

林间山侧,隐隐约约有黑雾传出,夜风中都能闻到一股子邪气。

“好的,贫僧听九郎的,你也要小心些才是。”

唐僧也算是云游多年,夜宿山林的情景不在少数,却委实没有发现这处山林跟以往的有何不同。

“哈哈,族叔恐怕还是不相信我的话吧?我有一技能名唤‘破妄金瞳’,能够识凶险、辨真伪、望气运、断阴阳。”

“可惜,我现在的修为还太浅,只能发挥它一小部分威力而已,却也足以辨别此处的凶险。”

“族叔,您要切记,眼睛看到的东西未必就是真实的,法力强大的妖魔,善于幻化之术,就算是站在了你的面前,你都认不出它们的本体。”

既然马上要离开大唐了,李治就知道真正的劫难要开始了。

唐僧的性格,说好听点儿,叫做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善良闵诚。

说难听点儿,那就是迂腐木讷、是非不分,还固执己见。

就是这样的性格,才在西行之路上,凭空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既然李治跟着来了,虽然未必能够彻底改变唐僧的性格,有些事情还是要做到未雨绸缪的。

“阿弥陀佛,九郎即便遇到了妖魔鬼怪,如果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你真有手段降服了它们,还是尽可能放其一条生路去吧……”

果然,还真是烂好人一个啊。

“族叔,您的意思是,遇到了妖怪,我降服了然后再放了它,继续让它去祸害别人吗?”

“有一句话讲的好,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到时候被我放走的妖怪再杀了其他人,那是不是可以说,族叔也间接地犯了‘杀戒’呢?”

“这个……”

唐僧顿时无言了,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治的问话。

二人继续往前走,李治却有意牵着马,走在唐僧的身后。

而走在前边的唐僧,满脑子还是方才李治的问话。

眼前的慈悲,和慈悲之后的残忍,让唐僧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

“噗通——”

突然一声巨响,唐僧连同那匹白马,整个掉进了一处坑坎之中,腾起阵阵灰尘。

“抓住了,抓住了——”

只见狂风滚滚,飞沙走石,从四面八方拥出五六十个妖邪,什么模样的都有。

“哈哈,小的们,把这二人打捞上来,随我回洞府去——”

不远处传了一声高喝,这五六十个妖邪,也顾不得坑中只落入了唐僧一人,急忙用挠钩套索将唐僧和白马打捞了上来。

整个过程,李治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他知道这应该是到了“双叉岭”了,此处有三名妖怪,听方才那道声音,应该不算得怎么高明的修为。

这是唐僧西游该有的劫难,李治自己如今实力低微,他还不敢轻易去改变什么,一旦少了这一难,还不知道往后会有怎样的变数。

不是说,一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吗?

李治也没有反抗,顺从地跟着这五六十名妖邪,被推推搡搡地来到一处洞府。

离着多远呢,李治就闻到了浓浓的腥臭味。

这也太呛鼻了吧?强忍着好悬没把两天前吃的饭都给吐出来。

唐僧更是不堪,他何曾见过这种架势?

一直说妖魔鬼怪,也不过只是口头随便说说而已,如今真碰到了,而且还是这大几十号的妖邪,唐僧腿肚子都有些转筋。

“族叔,不必担心,你默念‘阿弥陀佛’就好。”

一旁的李治见状,急忙暗中传音道。

唐僧这才稍定心神,似乎才想到还有李治同行,正了正头上的“毗卢帽”,也跟着进入了妖怪的洞穴。

这时候,李治也终于见到了此处的妖怪,好家伙,这长得真叫一个凶恶。

锯牙舒口外,凿齿露腮旁。

锦绣围身体,文斑裹脊梁。

钢须稀见肉,钩爪利如霜。

东海黄公惧,南山白额王。

这就是那位“寅将军”吧?

李治的“破妄金瞳”之下,发现此妖乃金丹初期的修为,人身虎头,额头上那个王字还真是显眼。

西游这才开始,妖怪的等级就这么高了吗?

李治很是不解,在他的印象中,金丹期已经是一处妖王了,而“寅将军”充其量不过算是一名喽啰而已。

如果它都是这样的修为,那么今后遇到那些真正的妖王该怎么办?

李治大惑不解,似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吗?

“哈哈哈,好,好啊,本王有多少天没吃过人肉了,没想到今日一下子就抓到了两个,真是大发利市啊!”

这位妖魔狂笑不已,血盆的大口,让原本有些静下心来的唐僧,再次充满了恐惧。

“这……这是要吃人吗?”

“‘寅将军’,听说老友得了份血食,我等前来祝贺啊——”

“‘寅将军’,你可不能独吞啊,上次老熊可没亏待你啊——”

这时候,洞府之外传来两道声音,紧接着,一前一后又进来两条高大的妖怪,一个黢黑、一个壮硕。

“哈哈,原来是‘熊山君’和‘特处士’到了,有血食当然要与老友分享了,来来来,今日抓住了两个,咱们先挑选一个分食了他。”

看来三位妖怪一向交好,连日常的血食也是共享的。

“九郎,你快想办法啊……”

看到又来了两名妖怪,唐僧再怎么念“阿弥陀佛”也无法静下心来,低声地跟李治说道。

李治都不用开启“破妄金瞳”,就能看出来的一个是黑熊精,一个是野牛精。

妖怪就有这点儿不好,即便是变成了人形,很多妖怪也总是保留着原有的部分特征。

而后来的“熊山君”和“特处士”,境界上跟“寅将军”相差无几,也是金丹初期,只是气息不太稳定,似乎是刚刚被强行提上来的?

“‘寅将军’,就这两个人还用选吗?咱们就算是都吃了,也未必能填饱肚子,老牛觉得你吃一个,我跟老熊分吃一个就行了。”

许是很久没有吃过人肉了,那“特处士”一边说着,长长的舌头伸了出来,凑到唐僧的面前,口水都滴滴答答地落了下来。

“不可……二位,今日天色已晚,多食不宜,咱们就先将那个小子吃了,明日再吃那个和尚也不为迟。”

“寅将军”急忙出言阻止道,甚至想让自己手下的妖邪,将唐僧带至别处。

这个举动让李治疑惑不已。

在后世的时候,关于唐僧这一段经历的描述不是很详细,只是说唐僧的两个随从头一天晚上就被这三妖给吃掉了。

等天亮的时候,三妖却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踪迹。

然后,天上的太白金星才姗姗来迟,解救了被绑着的唐僧。

如果妖怪想吃唐僧肉,恐怕这是最简单的一次,可惜,三个妖怪却很“理智”地选择了只吃掉两名随从。

难道真的是在清理取经队伍吗?

那两名随队并不是佛门指定的人选,就如同现在的李治一样,那么,这三名妖怪的来历就值得玩味了。

这个想法一旦形成,就在李治的脑海中萦绕着,久久无法抹去。

这时候,三妖也同时来到了李治的面前。

“熊山君”和“特处士”,一左一右分别抓住李治的一条胳膊,而“寅将军”更是抄起李治的左脚脖子。

这是要生撕了李治吗?

“九郎——”

唐僧不知道哪来的力气,一下子挣脱了两名妖邪的手,可惜,很快又被摁住了。

“族叔,这三个妖怪现在想要分食了我,您说我该怎么办?”

李治却一脸的淡然,丝毫看不出半点紧张、害怕的样子,甚至还面带微笑地看着唐僧问道。

“这个……我……”

“族叔,我是该杀了它们这三个吃人的妖怪,还是应该心甘情愿地被它们吃掉呢?”

唐僧无言以对,李治却不打算就此收口。

“哼,你小子死到临头了,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哈哈,不害怕好啊,不害怕的人,吃起来就更有嚼头——”

眼看这三妖一角力,就要把李治扯成几片了。

突然,听到唐僧大喊道。

“打……打杀它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