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心理咨询问题求教于一位业内朋友。心理学博大精深,我研习多日,只是一知半解,不得其门而入。幸友人不弃,诲我不倦,令我茅塞初开。今录在兹,作为个人求知道路上的一个坐标,亦或可对其他有兴趣的朋友有所助益。
心理治疗“对人不对病”
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好比海面上的大风大浪,原因是海底有火山在爆发。医学干预只是抚平海面上的风浪,心理干预则是要找到海底的火山口,彻底解决问题。
你是心理咨询师,但我首先想问问你对西医治疗精神疾病的看法。我知道有一些心理咨询师是反对用药的,认为药物治标不治本、有副作用等等。你怎么看?
我不排斥药物干预这条路。我也不认为心理治疗可以包打天下。比如遇到精神分裂症病人来咨询,我是要转诊的;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我也嘱咐他要配合用药。从心理治疗到药物治疗,从社区医院到专科医院,应是协同的系统。不同的患者,在不同的阶段,可以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甚至可以组合治疗。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我经常作这样一个比喻:疾病发作的时候,患者的种种症状好比海面上的大风大浪;风浪的根源,则是海底下有火山在爆发。医学干预只是抚平海面上的风浪,至于海底下火山爆发,它管不了。心理干预,则是要找到海底的火山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此说,西医治疗精神疾病,治好了,只是临床治愈,把症状消除。当然这也非常重要。如果海面上波涛太汹涌,你就没法进到海底。所以先要用药物干预,等波涛小一点儿,心理治疗才能入手。
我不希望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立起来。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用什么方法治疗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好起来。
西医治疗精神疾病,依据的原理是:精神疾病大多是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所致,医学干预就是用药物来调节大脑内的化学平衡。我想问,精神疾病心理干预的机理是什么?心理学承认大脑疾病的生理基础是神经递质失衡吗?
药物干预和心理干预属于两个体系,两条路完全不同,不应该简单地用这一种去套另一种。两者的科学机理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西医的神经递质理论,我可以接受。但我感觉,西医针对的是病;而心理治疗针对的是这个人。在症状之外,还有一个轴是人格,是人格成长。心理治疗是两者兼顾的。
西医治疗的原理,现在基本明确了,至少有了一个方向。但心理治疗的原理,比较复杂,说不清。有时候就是一种感觉。可能需要自己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看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举一个例子。我曾接待过一个病人,是抑郁状态。但是让她来咨询的痛点,是纠结于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整天纠结着,有点儿像强迫思维。
因此,咨询的时候,我跟着她谈,就谈不下去。看到她第一眼,我就产生一个感觉,觉得她很干。20来岁的姑娘,按道理正水灵着呢,可是她那么干枯,活力在流失。我意识到她可能会有抑郁的问题,就反馈给她:“你好像水分在流失。”听到我这句话,她流泪了,本来凝固的情绪开始流动了。
抑郁症患者如果情绪动起来了,就已经在好转。但这是怎么发生的,我说不清。我只是跟她建立了一个关系。
她是不是觉得,你说中了她的心思,于是你们产生交流,就可以进行下去了?
起码我们不会在那些强迫思维上转了。那些纠结无意义,是她在抑郁状态下的表现。如果她的抑郁解决了,纠结的具体问题自然好办。只在思维这个层面跟她解释没有用。
如何积累直觉
心理治疗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能不能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说到这,我想起艾瑞克森的一段往事。作为心理治疗大师,艾瑞克森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沟通者”,他的治疗中很大一部分努力,都花在和患者建立沟通上。
曾经有个病人,住院多年,不和任何人说话,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在想什么。一天,病人在院子里待着,艾瑞克森走到他面前,突然把他的衣服脱下来,翻过来重新给他穿上;然后,把自己的衣服也脱下来,翻过来穿上。这一瞬间,病人对他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然后,艾瑞克森拍拍他的肩膀说:“现在,把你的事情告诉我吧。”从此,这个病人开始和他说话。至于治疗,则是后来的事情了。
这是典型的沟通问题。你知道,认知疗法的媒介是语言。对语言能力发展后才形成创伤的人,认知疗法是有用的。但是对在语言前期,即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受到创伤的人,只能用非语言的方式来治疗。
我理解艾瑞克森的这个病人,应该是在语言前期受过创伤,因此你和他说什么都没有用。艾瑞克森后来和他同频了,才能建立沟通。
那艾瑞克森为什么用反穿衣服的方式来同频呢?反穿衣服象征着什么?
这个不知道。可能因为他的特殊经历,他会有一些特殊的天赋。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可能就是一个感觉、直觉。心理治疗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能不能和患者连接上。
心理治疗很多时候只是靠主观感受。它不像生理问题那么清晰。
如果这样,是不是你们平常在工作中也充满了困惑?比如,你在这一步,并不确切地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对于能不能治好患者心里并没有把握?
当然,心理治疗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也不是神仙。
不过,我有一个同事说,心理咨询师应该像一个不倒翁。在治疗的时候,两个人都倒了,是不行的。至少,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看到,即使治疗无效,咨询师还能站起来。这本身也有治疗作用。在同样恶劣、不舒服的状态下,他发现你还活着,就知道自己也能活着。这是一个无言的支持。
你发现你不是孤独的,还有人跟你在一起,这本身就是治疗。
你刚才提到的感觉、直觉,可以学习吗?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从大量个案中总结提高。至于直觉,我觉得每个人都能有,只是平时没有开发它。学习、体验、观察,慢慢你就会形成感觉。
再说具体些。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具身认知”(Embodied cog
itio
),简单地说,是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可以“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抑郁的来访者。她是被人强行带来的,情绪很抵触,不肯说话。我首先想和她建立关系,在这过程中,我感觉到我的胸口又热又堵,像火一样烧。这就叫具身。我明白了她有不想表达的东西。这时候和她说啥都没用,因为她的情绪通道都被堵死了。
这可以用科学来说明吗?
最初我也觉得很诧异、震惊,因为这违背了我们的教育背景。但是随着训练、个案的增多,我这方面的感觉越来越清晰。其实我们都有这个能力,只不过自己没有注意,缺乏训练,慢慢湮没了。
后来怎么样了?
我对她说:“你的情绪在我胸口体现出来了。”她说:“是的,我堵得慌,什么都不想说。”从这时,我俩才开始建立了关系。
我说:“那你就回去,把你的怒火宣泄掉,咱们再说别的。”我建议她去找到让她愤怒的人,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她按我说的去做,后来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我再和她谈话,就能够进行下去了。
童年创伤和感情缺失
一个人的童年创伤,被一层层防御所覆盖,最后终于被击穿,表现为心理障碍。
说到这儿,我还是想问:心理学认可大脑疾病的生理基础吗?比如你刚才说的,一个人的童年创伤,被一层层防御所覆盖,最后终于被击穿,表现为心理障碍。这时,他的大脑是否会有生理改变?也就是说,他表现出的心理障碍,是否会有生理基础?
两者并不矛盾。心理学绝不否定社会基础、生理基础。一个人病了,内在外在的因素都会有。
我再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一个双相障碍个案。他病发时会打他妈妈,吃了多年的药。他的家族里,也有好几个人抑郁。慢慢随着咨询深入,我发现,遗传当然是一个解释;但这个家族,从祖辈开始,就没有爱的能力,给不了下一代感情的东西。这些孩子就各自发展出一些护身的本领;再到下一代,有吸毒的,还有其他各自的补偿方式;再到第三代,就有抑郁、强迫的问题等等。我觉得这个家族是缺少温情的,没有爱的能力。
你的意思是,在这个案例中,作为物质基础的基因只是表象,实质是感情的缺失?
或者是教养方式吧。
我还遇到过一个恐惧症个案。他到现在也没结婚。他的症状是不能见血,地上有个黑点,他就觉得是血,会很恐惧。后来我慢慢发现,他说起来好像有点儿强迫,其实是在往妄想的方向发展。他一方面表现得很规矩、认真;另一面又很想牛仔、风流。他平常把这一方面全压下去,但当进入亲密关系时,焦虑、恐惧都表现出来了。他的家族中,表弟表妹的婚姻情感都有麻烦。他们小时候都是跟着祖辈长大的,这之中可能有教养方式的问题。
刚才你反复说到“创伤”。是不是说,心理疾患可以理解为小时候精神创伤在成年后的显性化?
大致可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创伤,或大或小。还有一些微创伤。有的孩子天性相对敏感,再加上父母回应不到位,日积月累,对于别的孩子不是什么事,对于他就可能形成大的问题。
心理治疗是系统工程
很多孩子抑郁也好、双相也好,其实是家庭问题在他身上的反应。这时候家庭疗法可能会有效果。如果父母不参与,孩子很难真正好起来。
心理学门派众多,你属于精神分析这一派?
也可以这么理解。精神分析笼统地说,是在潜意识层面工作。这更多是用隐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抑郁症,其隐喻是不断攻击自己,所以极端时会有自杀问题。隐喻被破解后,即意识化后,或表达出愤怒后,他就会有所好转。
心理学还有哪些门派?
一般的心理治疗,主要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精神分析等。
什么叫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来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家庭治疗认为,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家庭治疗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举个例子。我曾经做过一次家庭雕塑疗法。案主的后背有很严重的病变,但他自己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儿。我给他做家庭雕塑的时候,找了6个人,扮演他家里的6口人。这6个人并不知道他家庭内部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只能跟着感觉走。这时扮演他哥哥的那个人,忽然觉得后背特别难受。这个感觉是完全说不清楚的,比精神分析更说不清。的确案主就是后背出了问题。
还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在美国得了双相情感障碍。因为离得太远,我建议他在当地找一个治疗师。他就找了一个家庭治疗的。那个家庭治疗师见他第一面就说,你们家是不是有人出轨了?确实如此,家庭是一个系统,只是症状表现在了孩子身上。
家庭治疗就是把家庭当做一个整体,来发现其中成员的创伤?
差不多。很多孩子抑郁也好、双相也好,其实是家庭问题在他身上的反应。这时候家庭疗法可能会有效果。如果父母不参与,孩子很难真正好起来。
潜意识和催眠
诱导来访者进入潜意识状态,把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进患者的思维和情感,推动人潜在的能力,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我知道心理分析门派中,还有催眠疗法。这比较神秘,讲一讲好吗?
催眠疗法是指借助暗示性语言,诱导来访者进入一种特殊的潜意识状态,把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进患者的思维和情感,推动人潜在的能力,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催眠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就是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轻柔的抚摸,使对方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间接法借助于光亮的小物体或单调低沉的声源,让患者凝视、倾听,或以“催眠物”接触头或四肢,而施治者则在一旁反复暗示患者进入催眠状态。
此时,可根据患者的病症,用正面而又肯定的语言向他明确指出,有关症状将消失;或进行精神分析,找出其致病的心理根源。治疗后,再及时唤醒患者或暗示患者逐渐醒来。
潜意识怎样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潜意识虽然无法觉察,但它影响意识体验的方式却是最基本的。人在幼年时会被动地获得一些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系统”之中。弗洛伊德说:“一个儿童如何认知、如何面对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并可能在以后形成精神病的症状。”如果在儿童周围有不良影响,它就会潜移默化地潜藏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引导他的处世态度和方法。
一个人在幼年期是没有这种分析能力的,催眠则可借助潜意识状态,找到不良心理问题的源头,使本人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或潜意识深处的观念,并用成年以后获得的经验和分析能力,对这种观念做出判断,从而达到纠正的目的。
被催眠者是睡着了吗?
不是,催眠不是睡着。被催眠者非常清醒,甚至比平常更清醒。催眠只是让被催眠者进入潜意识状态,这样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刚才我们提到的艾瑞克森,经常让患者睁着眼睛接受催眠。
狭义的催眠不是睡眠。催眠分浅、中、深度,会有两个状态:一是潜意识打开,但意识是清醒的,只是浅、中度;二是意识不太清醒,这就是深度催眠。一般我们咨询用浅到中度就可以了。太深了,患者的言语会模糊,就没法进入进一步的治疗。
如果被催眠时自己是清醒的,那岂不是说,需要患者配合?
所有的催眠本质上都是自我催眠。如果你拒绝,没人催眠得了。艾瑞克森被称为催眠大师,只是说他更容易绕过别人的防御。
患者在催眠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当真还是不当真?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意象,用以引导患者宣泄内心的情绪。当然这么做要非常谨慎。要看时机。时机成熟了,才能碰,不然效果不好。
因为这需要和患者的互动。他觉得安全,才会解除防御,互动才有可能;他觉得不安全,你强行带着他走,他感到更不安全,会抵触,这就叫阻抗。
对未知保持敬畏
科学的态度,本性的善良,还有专业知识,对于咨询师来说是最基本的。
这样看来,心理咨询是一件非常复杂和艰难的事情。
心理咨询师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时候。你需要去感受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自己有什么感觉。很多时候你感受不到,因为来访者会自我防御。
症状其实是一种表达,是隐喻的表达。患者无法从正常渠道表达,就会用生病的渠道表达。我们需要与症状和解,不是去抗拒它。这样它就不是威胁性的了。
医生这一行,一定是越干胆越小。你要对未知保持敬畏,尤其当你面对的是一个人。
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难的是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心理咨询其实不是把我的价值观灌输给你,而是把自己放空来接受你。
一个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好的心理咨询师,起码人格要健全。个人成长很重要。所以我们一直在学习、体验、督导,不会停下来。自我成长要跟上,否则会在工作中掺杂个人的因素,比如价值感、成就感、自己的情结等等。
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那么完善。一个咨询师,不可能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但至少要清晰地知道,自己哪一块会有症状。例如,如果我有同性恋倾向,给来访者做咨询时,就要意识到自己这个状况,做必要的调整。如果你对自己觉察不够,不但看不好患者,还会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对方,可能给他带来二次创伤。
总结一下:科学的态度,本性的善良,还有专业知识,对于咨询师来说,是最基本的素质。
一种病痛,本身就包含着治愈的力量。这是对抑郁症康复之路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