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道辟九霄 > 第一百一十二章万仙汇聚定天机

第一百一十二章万仙汇聚定天机

书名:道辟九霄 作者:太上真君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28:45

童子坐在主座上,看诸仙目光注视自己,仍然面色不改,笑呵呵说:“诸位道友皆是功参造化,通晓天数之人。最新章节全文阅读..这杀劫本质如何,大家心中都清楚。”

大家都明白:所谓仙魔杀劫,正是用来抵消四九天劫的。

仙人夺天地之造化,采日月之精华。久而久之,长生不老。而后辈则不断长生。原本一山之中有一位仙人,但几百年过去,有数十位乃至上百位仙人。按照诸位天仙所推算的命数,如果没有杀劫控制数量。一万年后,会有天仙三千众,地仙十二万,而人仙则有一百零八万之巨。此时,整个玄正州元气枯竭,生灵死绝,除却仙人外再无其他有情众生。

这种事情自然被天所怒。

生老病死是天地自然规律。生于大地,归于大地,让世间万物循环不息。但仙家长生不死,打破这种自然演变的规律。只有生,而没有死,长此下去,天地间皆是仙人,再无死亡可言。

于是,冥冥之中的四九天劫悬在诸仙上空,意图削减仙家数量。可仙魔都不乐意头顶冒着这种大风险,便有清浊之辨应运而生。

虽说云霄阁这种古修是这场运动的受害者。但是从天地角度考虑,仙魔两方争执,死亡者精气归入天地,可以削减天地的负担。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四九天劫。这是以人为控制的杀劫来取代天道自行演变的劫数。

不过,杀劫的时间不能太近,以免失去仙家逍遥之意。所以,四大圣地选择一千五百年一次。一般,只要仙魔斩杀三个对应之人,将元气送还天地,便可顺利脱劫,再得一千五百年的清净。

可是现在,连五百年都不到,太元宫居然再度推动杀劫?

诸仙一个个面色不虞,太元宫主对身边赵神霄说:“师兄应该有感,如今天地有劫,但非我仙魔之道,乃祸起人间。”

说着,太元宫主亮出一面金镜。

宝镜托祥云,照神光,在诸仙面前演化一方乾坤世界。其中有玄正州各地香火鼎盛之地的情况。在这些神灵居住之地,多有帝朝士兵把守,以“人王敕命”来压制诸神。

“诸位请看。”太元宫主催动宝镜,众人看了之后脸色剧变。

在镜子里,有一些神灵不顺从帝朝之名,结果被帝朝用一些黑漆漆的“图腾柱”给镇压。

宁静辽阔的大湖中,有一条神龙被凡人用巨大的弓弩射杀。

黑烟滚滚的火山中,有火鸦地祇同样被凡人用巨网捕捉,然后当众诛杀。

“帝朝在做什么?他们在屠神?”诸仙露出不可置信之色,而且有人反应过来:“这些法宝,就是去年帝朝对付我们的?是魔门给予的凶器?”

太元宫主对旁边长老递了个眼色,那位长老拿出一张檄文,当众诵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广告)今有诸多邪祀野祭迷惑百姓,致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陛下有旨,立神道之司,专管诸神祭祀,统治天下神道。”

此言一出,诸仙纷纷冷笑不止。

玄正州不兴什么帝王修炼。真龙天子借助王朝帝运加持,堪比地仙之尊。但各大门派地仙不少,哪里愿意搭理这个“百年地仙”。等人王死后归入幽冥,又跟一般鬼神有何不同?而且,等这个王朝破灭,这些皇帝还有什么风范可言?

世间有千岁不移的仙人,但却没有百世不破的王朝。诸位地仙存世千年,经历无数朝代变迁,若真恭恭敬敬对每一位人王低头,岂非要给数十位皇帝做臣子?

“今朝让诸神臣服,下面就要轮到我们了!”

“天道无私,运行寒暑。圣人有德,教化万民。”道德宗掌门皱起眉头:“如今人王不思人道教化,意图染指天道,成为万神之主,未免有些太过。”

“故而此举惹来诸神震怒。”太元宫主再一指宝镜。镜中照出天穹之上的五色祥云。云中汇聚玄正州残留神灵,在几位古老大神的牵头下意图降下报应。其中以天母为最。

天母是一尊极其古老的女神,据说在炼气士还没兴起的上古年代便已经存在。今年,她的诞辰庆典被帝朝之人干涉,已经惹来神女震怒。还有其他一些地域神,或多或少被帝朝干涉,甚至有些神灵被打碎神坛,拆毁神庙。

望着祥云,太元宫主说:“诸神联手降下报应,帝朝国祚不保。而且……”宝镜再一转,显化幽冥世界。

随着金鼋天官落入幽冥和故友交谈,幽冥之中的诸位鬼神也纷纷震怒。一同前往鬼国神宫去找大鸿帝朝的历代先祖讨说法。

“天神怒,鬼神怨,帝朝气运削落,百年之内必有大乱。”

太清宗主开口:“所以,你们要推动杀劫,为了顺应天数?但这人间王朝与我等何干?”

“不错,我等清静自在,只需一千五百年完一次杀劫。平日,何须管人间之事?”另一位宗主徐徐开口。他身边仙气清灵,道法自然,有缕缕天音回荡在大殿。

“因为帝朝下一个目标,是我们玄门。”太元宫主伸手一抹宝镜,镜子里幻化未来。彰显帝朝伐山破庙,意图逼诸仙俯首,成就盖世霸业。

“哼!区区一个人间王朝,就凭魔门那几件法器,也想冲撞我等山门?”一位洞天之主不屑道:“莫说三十六洞天,便是七十二福地,他们也闯不进去!”

“他们不行,但是魔门可以。”太清宗主隐约明白太元宫的意思了。帝朝和魔门牵扯不清,最终会演变成仙魔大战。与其被动应战,不如早做准备。

而且……

太元宫主再度幻化宝镜,镜子里出现一位人王在祭祀天地。

他戴十二旒冕,穿山河帝袍,在九丈玉台之上,念诵祷文主持大祭。但随着祭祀,空中黑云弥漫,有一颗天目流出血泪。污秽随之而来,黑压压的魔气吞噬人王连同祭台,最终蔓延向整个玄正州。

“这……”

看到这一幕,诸仙不自觉动了动身子,默默施展推演之法。

这是一个未来,太元宫主联合太元宫数十位地仙推演的未来。是五十年后所要发生的事情。

“上古魔神?”赵神霄若有所思。“原来如此。帝朝镇压诸神所用的图腾柱,是某位上古魔神的器物?他们所谓的祭天,实质上是祭祀魔神?”

“没错。帝朝复活魔神,让整个玄正州化作魔域。这是我们太元宫推算的未来。因此,帝朝不能留。”太元宫主说:“去年我太元宫派人和帝朝沟通。提醒他们不要借用魔神之器。但他们矢口否认,且动作加快,实属狼子野心!”

赵神霄没说话,他的目光扫视殿中诸位同道。大家一个个眉头深锁,相互之间结伴推算天数。

未来不可测,有无数种变化。太元宫给出的未来,只是其中一种结果。在诸仙推测中,还有其他未来。比如,帝朝最终成功借来魔神之力,将诸仙一一杀戮,最终又借助大气运将魔神收服,最终成为玄正州之主。

再比如,魔门趁机崛起,从四方之地入主中原,和玄门形成两分的格局。

又或者,上古魔神复活,连同魔门将仙道覆灭。

不过在种种未来中,大鸿帝朝玩脱的可能性最大。而且,他们是明知魔神的凶险,而仍要借助魔神之力。

诸仙沉默不语,渐渐明白太元宫推动杀劫的用意。

“人间王朝动荡,不久之后冲击玄门。此乃其一。”太元宫主再度开口:“其二,如今炼气士出世,干扰清浊之辨,有违天地清浊循环之理。”

冲虚道主本来和同伴推算天机,忽然听到这句话,眉头一挑,正要出言反驳,旁边几位好友快速拦住他。

只听太元宫主继续说:“炼气士虽和我等并非一路。但毕竟是玄门曾经的修炼正统。乃我仙家一脉,非妖魔可比。我等和诸位古仙论道,此乃仙门理念之争,与外道无干。未免千年之后被魔门所趁。因此,要先削减我们身上的劫气因果。除却今朝了断因果外,五百年后再来一次。不过诸位放心,这种杀劫不涉及地仙之尊。”

原本一千五百年一次杀劫了却因果。但是现在,太元宫将杀劫分开,每五百年进行一次,虽然次数多了,但规模上随之减小。地仙们不会有陨落之厄。

听说劫不上地仙。诸位仙家神色缓和,那些无门无派的闲散地仙们放下心来。他们没有门人弟子。根本不用担心劫数。

倒是各大门派掌门,相互对视,明白杀劫本质。

“这是对我等门人弟子的劫数?”

“不错。玉不琢不成器,正要将他们磨砺一番。渡劫者,大道可期。失败者,跌入轮回。”

太元宫主和诸仙讲解用意。赵神霄作为太霄宫的掌权者,不知在想些什么。

“任太元宫说得天花乱坠,不还是想要趁机将那几位道友送上天么?”

古法炼气士一脉虽然没多少传人。但是,当初那一批隐居的地仙一个个道行高深,如风千里距离天仙只差一步。等千年之后跟太元宫清算因果?谁知道那时候有几位天仙出来?

太元宫这次掀动杀劫,就是想要送风千里等人上天,主动帮他们成道,让他们飞升青冥,不要插手凡间之事。

将炼气士一脉的这些大能送走,太元宫才能略略安心。

毕竟太元宫自诩正道,不可能傻傻和那些炼气士拼个你死我活。助他们成道,送出玄正州,一来不伤彼此和气,二来太元宫上头有历代祖师压着,让他们难以搅局。

诸仙谈论妥当,太元宫主拿出一张图箓。

仙图通体金霞缠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众多人仙的名讳。玄正州中,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但凡仙家名讳皆在其中。

“诸位道友,还请随我一同定下劫数章程。”

各派掌门相互张望,道德宗掌门忽然道:“这次杀劫,我等地仙真魔虽然不入劫,但因果可需了却?”

地仙吞吐元气五百年,绝对顶得上十位人仙的分量。

“可了,也可不了,全看诸位自身。若了却因果,步步还债,千年之后劫数要弱。若挤压到千年之后,恐怕凶险要大。不过若是要了因果,则需要让弟子们还债。”赵神霄提醒众人:“诸位,这替代之法最好先跟门人说明,免得师徒离心。”

“关于这一点,我太元宫另有打算。”太元宫主忽然道:“我宫中诸弟子下山历劫。若哪位仙家不愿意亲自出世,可将法宝因果转嫁我太元宫,让我太元宫弟子帮忙应劫。”

此言一出,顿时殿内哗然。

赵神霄听到太元宫主的话,顿时明白太元宫的打算:这次,是要彻底成为我仙道第一教统?

太清宗主阴沉着脸,但他却不敢如同太元宫这样,让自身门人帮外人应劫。且不论自身门人愿不愿意,这挡劫之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各大门派自有传人,无需找外人替代。但是那些散仙们喜笑颜开,一个个和太元宫主商议:“日后我等炼制法宝等待有缘之人。只要太元宫派人来取便是。”

“我太元宫有三十六位弟子下山,合天罡之数。”太元宫将每一个弟子细细说了。诸位仙家各自寻找相应之人。

到底是得道仙家,就算让旁人挡灾,也讲究一个含蓄。诸位散仙回头将自己的炼魔之宝封在一座山洞,然后让太元宫下山弟子来那,美其名曰“赠有缘人”。实质上,这些法宝早有定数,哪一件归谁,早已在此次万仙之会商议妥当。各位仙家指定有缘人,有人暗示名讳,有人暗示生辰,有人则以功法提示。就差没有直接送到太元宫了。

太清宗主冷眼旁观,心中哀叹:“太元宫这一举动笼络天下散仙。原本诸仙兴师问罪,被他们轻巧化解,恐怕太元宫之兴已然势不可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