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伪妆记 > 第228章 闻丧

第228章 闻丧

书名:伪妆记 作者:村口的沙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53:27

第二日天光大亮的时候,附近邻里便都知道了薛家那位老太君过世的消息。

薛家传出阵阵哀嚎,不闻伤心之意,令走过听见的人一阵蹙眉。

薛四老爷一家,只吓得胆战心惊,根本顾不得为她伤心半分,只怕从此谢邈再不看重他。

哭灵的也不过是几个仆妇,李氏在旁抹眼泪也是抹不出什么湿的来。

一早晨,当家老爷想的是仕途,李氏盘算的是老太君的嫁妆,薛婉领着弟弟妹妹站在旁边,却在思考自己的婚事会不会受影响。

府里没有多少人在意,而府外,更没有什么在意的人。

偶尔有一两个知道的,便道甄老太君不失为巾帼英雄,代夫守边,斩杀胡奴无数。

却也有那等贵妇人笑语,女人家重要的是相夫教子,杀胡奴守边的将领这么多,朝廷也不指望她一个女人,反而弄得晚景凄凉,人家都是儿孙绕膝,她死时,却还要隔房的堂侄儿送葬,算得了什么福气。

众人也觉得很有道理,何况老太太年纪大了,早晚是要死的。

因此甄老太君的死讯,给素来事多的金陵城,只是添上了不重不轻的一笔罢了。

早在城门甫开之时,薛家就派人递了信。

薛栖上路已有四五日,只怕收到信再快马加鞭,也赶不及停灵三日后的送葬。

众人确实要叹一句,的确可怜。

薛家这一家人,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寡亲缘。

不仅仅是男丁多战死沙场,女眷竟是也没有一个能数出个美满结局的。

当然说到女眷……

金陵人当然就想到了前段时间闹出那么多风风雨雨的薛大小姐。

死而复生的那位。

怎么近端时间就鲜有消息了?

有号称知情的小幺儿在茶楼里大言不惭地说明,说是叫皇家护着了。

众人嗤之以鼻,皇家要是想给薛家这么大的体面,何需等到今日?

不过是一个被先帝都尚且在遗忘在角落的小家族罢了,何况今上。

风言风语传着传着便走了味,人们更喜欢听些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的故事。

于是关于薛小姐相貌的猜测,便又甚嚣尘上。

有人说她容貌倾城,将镇国公夫人原配京师明珠苏容锦都比下去一截,才引得当日喜堂上新欢旧爱大发醋意,恨不能大打出手。

当然这个新欢,当仁不让就由言霄言少爷暂时出任。

也有人说她相貌平平,确实一位无盐女,也怪不得镇国公另觅佳人。

还有人说她相貌清丽,中上之姿,但是机敏灵巧,且执念甚深,势必要将镇国公府掀起一阵风浪。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可这会儿顶着薛小姐大名的女孩子,在琼华殿中却坐立不安。

在太后娘娘宫中这些日子,好吃好喝,虽然心里偶有忐忑,但是到底安全无虞,让她午夜梦回时回忆起镇国公那双仿佛能杀人的眼睛,心里凄惶时也能有个安心的寄托。

但是这一回,她却实打实要出宫了。

她不能不去为自己的“祖母”送丧啊!

别的事,她猜不透,没有宋承韬和苏容意在一旁教她。

凭着她自己一个人,她真的感到手足无措。

打定主意,薛小姐打算去听听言霄的想法。

只是言霄这两日不在宫中,她又没有贴身的丫头可传消息,只能继续心急如焚。

而另一边刘太后得知了甄老太君的死讯,也是实打实哭了一回。

哭过一回后,她也很快镇定地理出了思绪。

“原道她为何要急着进宫……没想到,她是利用我至此地步!”

她捶着身边的大迎枕。

刘太后素来恩怨分明。

为老友伤心是真,为其寒心气怒也是真。

原来,从一开始,甄老太君就是抱着这个念头而进宫来的啊。

她多傲的脾性,哪里能说转圜就转圜?突然放下身段,进宫叙话,都是为了今日。

死得好啊!

玉姑姑陪伴她多年,多少也能猜出来其中原委。

“老太君这一走……岂不是将您架在火上烤了!”

皇帝那里会怎么想……

他是早知道薛家是……

而刘太后又与甄老太君如此亲厚,恐怕皇帝会断定,刘太后这是命甄氏自戕做局啊。

出了一个假薛姣的事情,皇帝拿不准,顶多对刘太后将信将疑。

可是甄老太君自戕,并且留下口信要亲孙女送丧。

是啊,她已经膝下无靠,孙儿又刚离京,可不就是只有一个“亲孙女”了。

等于在全天下人面前承认薛小姐的身份。

薛姣这件事,原本当作宫廷秘闻掩下就是,即便又出了这么一个人,别人顶多也想到镇国公府头上去。

说来议去的也不过是陈世美之流的故事。

可是甄老太君日前频繁入宫,京里多少眼明手亮的官员勋贵,他们会信吗?会信她两个只是寻常叙话,过不几日甄氏就悄无声息死了?

必然有人会猜到这个来历不明的薛小姐身上去。

加之早有传言刘太后护其甚笃。

会有多少人开始揣测其中原委,多少人相信她是刘太后安排的人。

而皇帝那里,虽不至于如此想,却也会认为她再次拿薛小姐做筏!

如今苏容意还没有从苏家手里弄出来,若皇帝为儿子撕破脸,刘太后根本没有相应的筹码可以谈条件。

好毒的计啊……

刘太后并非是无防人之心,她是怎么样都没有想到甄老太君会用这么惨烈的方法!

玉姑姑问道:“她如何会愿意……难道会是镇国公……”

她时至今日都无法相信。

“她难道会以一死来解谢邈的困局?”

刘太后反问。

心里却一突,可除了这样,甄老太君一生已无所欲求,她又能是为了别的什么呢?

刘太后想不通这一节。

琼华殿里愁云惨淡,不过一两日后,果真就有甄老太君实际上并非病重而死的消息传出。

从一些诸如“替薛家做道场的道士”、“替薛家开药方的大夫的学徒”、“薛家大厨房里替老太君煎药的丫头”这类人口里,金陵民众听到了关于甄老太君之死的各种风言风语。

五花八门的揣测,盖过了他们原本对于甄老太君的兴趣。

“薛氏本事平平,闹出的故事却是不少。”

有人如此嬉笑。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