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回到三国当黄巾 > 三国资料大全·东汉末年三大著名的建筑

三国资料大全·东汉末年三大著名的建筑

书名:回到三国当黄巾 作者:闲话桑麻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55:09

东汉末年三大著名的建筑

一:董卓的郿坞

东汉初平三年,董卓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体制,略略稳固后,董卓就在郿地,给自个儿修建了一个“坞”,史称郿坞。所谓的“坞”,在中国古代建筑里,是一种用于军事的建筑,一般借用险要地势、地形,修建而成的小型城堡,比城略小,比堡略大。据历史记载,董卓给自己修建的“坞”,墙体高七丈,厚七丈,相当坚固。郿坞修好之后,董卓在坞内,“积谷三十年储”,并且把从全国各地搜刮过来的三万余斤黄金、九万余斤白银,还有其它的奇异珍宝,统统收藏到郿坞里。

然后,董卓又把他一家老小都搬进坞堡。看着郿坞坚实高大的城墙,董卓对手下说:“事成可雄居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终老。”

董卓这个老小子,如意算盘打得太自私了,他所谓的事业成不成,在天、在人,而不是在他自己。再者,董卓于他的郿坞内,积三十年之谷的做法,是相当愚蠢的。按我们现代人,对于粮食储备的一些基本常识,粮食是不可以储藏三十年的。一般的粮食,只要储藏两三年,就会过期,成为所谓的陈化粮,只能用于喂猪。

结果郿坞修好,还不到两个月,汉初平三年二月,董卓被他的养子吕布所杀。想在郿坞里,过大富豪生活的董卓,被愤怒东汉王朝的民众,点了天灯。

郿坞是东汉末年,第一有名的建筑,但它被民众看作是董卓穷奢极欲、贪得无厌的标志。

二:最早的迷宫

汉兴平二年年底,北方军阀公孙瓒,杀死了幽州刺史刘虞,“尽得幽州之地”。

公孙瓒是一个小贵即安的家伙,做了幽州老大之后,他便开始“志气益盛、不恤百姓。”当时正值汉乱,幽州地区流传出一个民谣,歌词大意是: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励,唯有此中可避世。

当时许多人都不明白这一则*民谶的真实意思,但公孙瓒听说这一则*民谶后,就造出一座迷宫一样的建筑,以求应谶。

这一建筑,《资治通鉴》称其为“围堑”。所谓的“围堑”,有十余圈围墙,每一道围墙高六丈,厚六丈。在十道围墙的最里层,修筑了宫殿,又称堑京。

堑京的外层围墙高约十丈,登高一望,对每圈围墙里发生的事件,都看得清清楚楚。另外在外围的十层围墙上,开设了许多的门,每一扇门都是用精铁铸造。为了防止外人进入围堑、公孙瓒下令:m.woquge.co m

一、从哪些门可以出入堑京,只能让公孙瓒自个儿知道。外人如果擅入堑京,就会迷失在堑京之中。

二、围堑以内,不允许七岁以上的男子进入。公孙瓒和他们众多的老婆们除外。

公孙瓒的围堑,很类于现的迷宫的结构,可以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古版的迷宫。围堑修好之后,公孙瓒对手下说:“兵法云,百楼百攻,今我营楼数十重,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谷,足待天下事成。”

公孙瓒与董卓是一个德性,一样愚蠢,没有顾及到粮食有效期的问题。

建安四年,袁绍来了,他没有拘泥于公孙瓒“百楼莫攻”之类的屁话,但也没有按正常的攻城法子,进攻公孙瓒的围堑。而是采用挖地道的法子,直接挖到公孙瓒堑京地下,把支撑堑京的几根大柱子,给烧了,袁绍的军队从地下,发起攻击,摧毁了堑京。

据历史记载,袁绍进攻公孙瓒时,是他第一次应用了地道战。在此之前,所有兵书上,没有提到的这一种新战术,袁绍把他发明出来,进攻公孙瓒,结果收到奇效。而公孙瓒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下令:在他的围堑里,不允许有七岁以上的男子。所以当袁绍大模大样地,跟公孙瓒打地道战时,躲在堑京里公孙瓒,居然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所以公孙珩是眼睁睁地看着袁绍的部队,钻入地下,摧毁他的老巢——堑京。

三:铜雀台

建安十四年,打了败仗的曹操,居然有心情给他自个儿盖了一座娱乐性的建筑——铜雀台。

铜雀台位于现河南临漳境内,是东汉末年第三大有名的建筑。铜雀台的结构,既没有董卓的“郿坞”那样厚重,也没有公孙瓒的“围堑”那样复杂,但雕梁画栋,气势恢弘。并且在铜雀台建筑结构里,第一次采用了建筑学上的“天桥”结构,在三座高楼之间,架设了两座彼此往来的天桥,曹操诗云:

立中天之华观,

连飞阁于两城……

揽二乔于东南兮,

乐朝夕与共。

在《三国演义》曹操这两句诗,被诸葛亮用来激将周瑜,说曹操所以南下,其中一个目的,是因为他想“揽二乔与东南,乐朝夕与共。”

诸葛亮撰改了曹操之诗,把曹操原本称赞铜雀台东南角,二桥结构的诗句,十分巧妙地说成,曹操是想到东南的吴国,抢周瑜和孙策的老婆大小二乔,结果气得周瑜大骂曹操老贼,并誓言将与之不共戴天。WoQuGe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时,至少对于铜雀台这一节,恶搞得比较历害:第一、曹操所说的二乔,是两座天桥,非东南吴国的美女大小乔。二、曹操发动赤壁大战时,为汉建安十三年,而曹操写二乔诗句时间,为汉建安十四年,所以没有这种可能性,诸葛亮穿越时光逐道,把一年之后,曹操的才写出的诗,弄出来激将周瑜。罗贯中先生为了让他的小说耐读、耐看,所以挪用、虚构了许多故事,我们不能当真。

四大名琴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现在,这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m.woquge.co m

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与三国魏末嵇康创作的《嵇氏四弄》(通说为《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并称九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