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重生之神级明星 > 第702章 三大文刊

第702章 三大文刊

书名:重生之神级明星 作者:楼下赫本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55:25

“竟然是华德安!”

“他竟然在李青的演唱会当中担任嘉宾!”

“哇咔咔,我们李青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一个实际年纪有四十岁左右,但因为保养得好,相貌看起来犹如三十岁不到的男子,正露出那标志性的迷人微笑,出现在海报的左上方。

而在其他位置,则是王重、秦海、采璃三人。

四人的画像,一同簇拥着中间的李青,使得整张海报看起来星光熠熠,激动人心。

所有看到这张海报的人心里都是兴奋不已。

要知道,华德安不仅是在香港被称为天王,即便是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华德安都是华流明星的代表人物。

不过,华德安虽然在歌坛的地位和知名度都非常火爆,但却罕有拿到含金量极高的音乐奖项。

反而在影坛的地位比较突出,曾拿到过香港金像奖以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演员,是实至名归的双料影帝。

因此,即便他在歌坛的人气不如李青,但若论资排辈,谈到地位方面,如今的李青与华德安,其实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在很多人看来,华德安能加入到李青的演唱会当中担任嘉宾,那是给足了李青面子。

但当事人李青因为对这一世娱乐圈知之甚少,反而对华德安的影响力不是太了解,因此对华德安要来到自家的演唱会宣传新电影,有些不爽。

李青的感觉其实也没有错。

华德安确实是来宣传新电影《凤求凰》的,但他能来到李青的演唱会担任嘉宾,这从另一个方位来看,其实也是给予李青的补偿。

这方面,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而就在李青的演唱会筹备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京城。

《当代文坛》总编郭睿,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身黑色风衣,从一辆黑色轿车当中走下,看了看时间,便快步来到眼前的新华书店当中。

《1988年高考满分作文合集》前两天就已经上市了,李青的那篇简略版《三体》作文也刊登在了上面,不过,郭睿一直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高考满分作文合集》的销量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和往年几乎是差不多的情景,前来购买的大多都是一些中学生。

郭睿也发现了,这些中学生虽然大多都是聚在一起,津津乐道的讨论着李青的那篇作文,但也就仅止于此,对于文章本身,似乎并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

郭睿询问了新华书店的销售人员《高考满分作文合集》的销售状况后,听说销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激增后,便是安下心来。

这两天,从今年《高考作文满分合集》一上市,郭睿在上班路过新华书店的途中,都会停下来,来到书店打听一下这本合集的销量。

销售人员对于郭睿的几次到来也很有印象,心里奇怪不已,不过他却并没有开口多问,因为每天郭睿来询问的时候,都会顺便购买一本书籍。

反而对于他询问的那本高考作文合集,似乎并没有什么购买的**。

这也是让销售人员感到奇怪的地方。

郭睿询问过后,照例随便购买了一本国外名著后,就准备离开。

正在这时,耳边传来一道诧异声:“郭睿?”

郭睿回过头,就见一个身材瘦弱的跟麻杆一样的中年秃头男子,正一脸惊奇的看着自己。

当看到自己转头,中年秃头男子脸上的惊奇便转瞬即逝,大笑道:“哎呦喂,还真是我的郭大总编!您怎么有闲情逸致来这儿陶冶情操来了?您这买的是什么书呀?我瞅瞅,嘿,《消失的乌托邦》,这可是俄罗斯大文豪的代表作,想不到郭大总编即便离开学校也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郭睿听着眼前这人阴阳怪气的声音,内心有些厌恶。

眼前这人叫常思林,是《新红学》杂志社的总编。

和《当代文坛》一样,《新红学》同样是国内文学刊物当中销量排在前三的知名杂志读物品牌。

《新红学》是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的大文学家胡希创办的刊物,原本是为了研究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而创办的存在,但经过数十年的停刊和再刊,时至今日,《新红学》虽然还是那个名字,但其实已经是表里不一,关于《红楼梦》的文学研究,在每一次的新刊内容更新当中,都仅仅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板块。

全刊九成九以上的内容,都是在紧跟时代发展,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变成了一本大型连载原创文学刊物。

而让两家总编互相看不顺眼的原因,其实最主要还是在销量方面。

《新红学》虽然是老字号,但《当代文坛》却是后来居上。

长久后浪推前浪,在短短四年时间不到,《当代文坛》的销量和影响力,就已经隐隐压过《新红学》一头。

但这也并不绝对。

因为两家的刊物质量相当,销售渠道数量相当,并无多大的差别,所以在销量上,两家可以说是风水轮流转,任何一方约到质量顶尖的稿子,基本上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并不是说谁就一定能真正的压过谁。

而在三大文刊当中,排在《当代文坛》与《新红学》之上的,则是销量最多,也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原创文学刊物――《萌芽》。

《萌芽》杂志从五六十年代创刊之时,到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其销量一直都是毫无起色,甚至有很多年,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造成几度停刊。

但自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当《萌芽》拉到一笔投资之后,杂志社便开始实现战略转型,在全国各地投入大批资金,以培养青年文学人才为己任,在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群体当中,进行广撒网似的的收稿。

于是,一个个万里挑一、天才横溢的少年作家一跃而起,自《萌芽》之上大放异彩。

许多中学生的文章、小说在刊登之后,甚至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

一时间,《萌芽》便成为了所有喜爱文学的少年人眼中必备的选项,人手一本《萌芽》,已经成为当代中学校园当中比较常见的一道靓丽风彩。

郭睿创立《当代文坛》有很多契机在驱使,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满怀激情的他,投稿《萌芽》的时候,没有通过。

没有通过!

当时他就震惊了!

----

感谢以月之痕,苏格兰老斑鸠的打赏,新的一年,新的一月,求订阅,求保底月票,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