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重生名门太子妃 > 第75章 吐露,前世的死因

第75章 吐露,前世的死因

书名:重生名门太子妃 作者:流光之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57:17

杜大人不知,房间里除了他们夫妻二人外,屋顶上还有一个人。

那人将杜大人夫妇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待到这对夫妻歇下后,他方才跳下屋顶,转身离开……

客院中

霍思锦看向坐在对面的楚铮,唇角轻扬,“天行,这一局,可能是我赢了。”说时,将手中的白棋放在棋盘某处。

还没等楚铮开口,耳畔就先传来了开门声。

走进来的人,赫然正是方才屋顶上的黑衣人,黑衣人一把将面巾扯下,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郑长冬。

“果然不出霍公子所料,杜大人手里有一本账簿,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历年来赈灾银的去向。”

方才在正房中,郑长冬听得真切,杜大人想要向太子示好,而要献的宝正是那本账簿。

说时,郑长冬从怀中拿出一本账簿,双手呈上,“每年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除却落到杜大人手里的,其余的悉数都落到了五皇子手里,这本账簿都清楚地记录着。”

“五皇子,怎么会是他?”霍思锦微微有些诧异,她猜到杜言才背后定有个更大的人物,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是五皇子楚恒。

楚恒是皇子之尊,出身高贵,怎么会看上祜州这点赈灾银?

虽然朝廷年年都有拨款到祜州,可是祜州洪涝严重,年年都需要救济,朝廷早就没有耐性了,再加上边关战事不断,国库吃紧,能拨给祜州的赈灾银每年也不过二十几万两。

“五皇子平日里锦衣玉食,光是周身的锦袍配饰都不止二十万两,他怎么还会贪祜州的这点赈灾银?”霍思锦深感疑惑。

贪墨是有风险的,冒着这么大风险去贪这点银子,好像有点不值当?当然是针对楚恒来说,这点银子对于平民百姓可能就是十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也许五皇子那一身锦衣华服就是用祜州的赈灾银买来的。”郑长青接过话去,又笑了笑,“殿下只需将这账簿往陛下面前一放,五皇子就再也翻不起水花了。”

这本账簿可是铁证,有了这东西,扳倒五皇子足够了。

要说京城里的几个皇子,郑长青最讨厌的就是五皇子楚恒,自打楚铮回了京城,楚恒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将储君之位夺走,更是处处使绊子。虽然楚恒奈何不了楚铮,但是像只苍蝇似的惹人厌恶。

郑长青同郑长冬一样,同是跟随楚铮多年的侍卫,对他忠心耿耿,巴不得五皇子楚恒被撂倒在地,从此再爬不起来。

听了这话,霍思锦在心头寻思后,朝楚铮说道:“这本账簿的确该上呈陛下,不过这个不该由天行你做。”

楚铮抬眸看了霍思锦一眼,只一眼,就明白了霍思锦的意思,将账簿递给霍思锦,“你擅长临摹笔迹,这个就交给你了。”

霍思锦唇角微扬,将账簿接了,点头笑道:“好,我会连夜誊抄,只是将账簿放回去的事,我却是没那个本事,还得麻烦郑侍卫。”

郑长冬和郑长青兄弟俩都是一脸迷茫,“将账簿放回去?”郑长青素来不如哥哥沉稳,立刻问出了口,“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本账簿,为什么又要送回去?”

将账簿送回去,不就是白忙活一场了吗?

“人人都知道五皇子和太子相争,若是五皇子贪墨的事情由太子揭发,必然会有流言说此事是太子故意陷害五皇子,所以这本账簿与其让殿下呈上,不如由杜言才这个祜州知州招供,届时这本账簿才真的会是铁证。杜言才一旦被抓回京城,五皇子必定会想方设法,捂住杜言才的嘴,甚至于销毁账簿,我会立刻誊抄出一本假的来,然后就有劳郑侍卫将这本誊抄的账簿送回原处。”

经霍思锦一解释,郑家兄弟这才明白。誊抄账簿,其实是增加了一项保险措施,真的账簿一直握在他们手里,不怕五皇子使坏。

郑长青嘀咕道:“五皇子贪了多少银子,这账簿上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年殿下又常年待在边关,没插手京城里的任何事,说殿下诬陷五皇子,谁会做这样的事,根本不合理的吧!”

他是想不明白,银子又不是太子贪的,怎么就能说是太子诬陷五皇子呢?

“别忘了,五皇子最大的依仗是什么。”霍思锦淡淡地说道。

五皇子楚恒之所以有能力和楚铮较劲,依仗的可不就是他背后的姚氏一族。太后、皇后均是出自姚氏一族,虽说姚皇后不得宠,但是姚太后确实皇帝的生身母亲,她的话皇帝不可能不听。

“再者说,陛下其实很多疑。”霍思锦小心翼翼地朝楚铮看去,见他神色不改,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难不成陛下也会疑心殿下?”郑长青很是诧异。

这时,楚铮发话了,“你们先下去,等长锦将账簿誊抄好了,长冬你再送去。”

郑长冬立刻点头应下,“属下先行告退。”临走时,还不忘将满眼疑惑的郑长青拽走。

霍思锦刚刚才松下来的心,顿时又提紧了,楚铮似乎有些不悦……

“长锦一时失言,还请殿下恕罪。”霍思锦连忙告罪。

楚铮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你用错了称呼。”

他说过,日后私下里她还叫他天行。

霍思锦正要改口,只见楚铮又道:“长锦,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吧,不必有所避讳。”

他知道她定然明白他指的是什么。

霍思锦抬眸,正对上楚铮那双眼眸,眸光锐利,却没有戾气,自然地流露出一种从容与淡漠。

其实,楚铮心里是有数的吧……

“我幼年时便听说陛下对元璟皇后情深义重,当初还是皇子时,就主动上门求娶,后来登上皇位,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册封嫡妻谢氏为皇后。”

“可惜天不假年,元璟皇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元璟皇后去世的同一年,陛下就册封她的儿子为太子,那一年太子不过才六岁。人人都说陛下最是喜爱太子殿下,所以早早地册封为储君。”

霍思锦话锋一转,“但是长锦却不这么认为,陛下若真是喜爱太子殿下,为何要等到元璟皇后去世后,方才下旨册封?生母病故,一个年幼的太子看似荣光,实则凶险。”

“行过册封礼,皇帝就将太子送去边关历练,从此远离京城,京城里的手伸不到边关去,这难道不是一种保护吗?”楚铮唇角轻勾起一抹淡淡的讽刺。

衣袖下,霍思锦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看楚铮神情里夹杂的讽刺意味,难不成他当真心里什么都清楚?可是既然他心里清楚皇帝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器重他,前世他又为何会……

罢了罢了,霍思锦深吸了一口气,既然话都已经说了,也不妨尽数吐出。不管楚铮知不知道,她作为谋士,也该为他提个醒儿。

“陛下将太子送去边关,看似是保护,可是这一去就是十多年,等太子再回到京城时,根基全无,满朝文武,太子可以用的人又有多少?”

霍思锦摇了摇头,“愿意支持太子殿下的人太少了,比起五皇子、甚至是三皇子来,太子可谓是势单力薄。十多年的时间,京城里的皇子早已经牢牢地占据着京城、朝堂,而殿下手里有什么?”

“太子这十多年一直待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手握重兵,但是这些兵除了守卫边关,旁的什么都不能做。北凉和西戎一直虎视眈眈,边关战事不稳,麟、夏两州是南楚最重要的屏障。骆家军对南楚的重要性,太子心里比谁都清楚,即便是将来真到了要动武的时候,太子能将这些兵力调回京城吗?”

“不能!”都不用楚铮开口,霍思锦就替他答了。

随即,霍思锦又正色道,“一旦边关兵力不足,北凉和西戎很有可能会立刻强攻边关,到时候即便是太子得了皇位,也挡不住外族入侵。”

外族入侵中原大地,会有什么后果?

南楚国刚建立初期,北凉和西戎都曾入侵过,那些惨遭屠戮的城池几乎全城俱损,无一生还,惨状让人不忍直视。

霍思锦再度抬眸看向楚铮,“最重要地是,依着天行你的脾性,你宁可战死沙场,也决不允许异族的兵马踏进南楚的土地。”

战死沙场,尸骨无存,这就是前世他的结局。

倘若当时楚铮没有选择去边关,那么最后上位的人肯定不是楚黎。前世的霍思锦那时候心头还在庆幸,还好楚铮是块硬骨头,宁折不弯,否则楚黎就很难坐上皇位。

现在想想,她真想扇自己两巴掌。

霍思锦,亏你那时候还是丞相,身为百官之首,却只顾着儿女情长,明知道楚铮宁可不要皇位,也要前往边关应战,这样一个心怀万民的太子你不支持,却偏偏要一门心思偏帮着楚黎那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你真是该死!

能重活一世,老天爷大概也是想让你弥补前世的过失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