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重生名门太子妃 > 第76章 贪墨,承恩侯惊慌

第76章 贪墨,承恩侯惊慌

书名:重生名门太子妃 作者:流光之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57:17

闻言,楚铮却陷入了沉默中,他和霍思锦从前并无交集,为何她会这么了解他?甚至,比任何人都要了解他……

感受到楚铮灼热的目光,霍思锦有些不自在,手握成拳,轻放在嘴唇边,轻咳两声,“时候不早了,我先去把账簿誊抄好。”

说完,正要离开,耳畔却传来楚铮低沉的声音,“就在这儿抄。”

他指了指旁边的书桌,示意霍思锦坐在那里。霍思锦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是。”誊抄一本账簿,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再者,楚铮行事一向周密,想来她誊抄好后,他也是要亲自过目一遍的。

堂堂皇子贪墨,贪的还是祜州的赈灾粮,这样的丑事一旦公之于众,五皇子楚恒在朝臣们心中的形象必定一落千丈,日后楚恒若是还想和楚铮相争,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本账簿对楚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霍思锦不疑有他,走到书桌旁坐下,开始伏案奋笔疾书。

霍思锦虽然极擅模仿别人的字迹,但是她心里明白,每个人的书写习惯并不一样,就算模仿的再像,终究不能做到一模一样。

因而,她全神贯注,誊抄账簿,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上面,以至于她根本就没有发现,看似坐在对面软榻上看书楚铮其实目光并没有落在书上。

手中的书,不过只是一个摆设,事实上,楚铮的余光一直是落在霍思锦身上的。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他和她之间冥冥之中有种牵引。

只要白天见过霍思锦,晚上做梦,梦见你必然都是她。至于梦境里的情景,一次比一次荒唐。

狩猎场中的第一面,那晚,他梦见的是霍思锦的坟墓。只是梦境有些恍惚,他看不清墓碑上的字,只隐约觉得好像是霍思锦三个字,至于其他的字,他就没看清楚了。

第二次见过霍思锦,当晚,他梦见他终于看清了坟墓上的字,上面写着丞相霍长锦之墓。

那时他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梦境里霍思锦居然是一国丞相?

就是梦,那便是虚无之事,他本该不再放在心上,可是不知为何,他却偏偏信了,而且深信不疑,心理阴影有一种感觉:霍思锦这个人在未来的日子里,真的会登上丞相之位。

这是一种直觉,完全没有理性可言。他楚铮行事向来不是靠直觉,唯独在霍思锦的事情上是个例外。他好似中了魔一般,竟然真的相信梦境里所见到了场景。

他素来是不幸神鬼荒诞之事的人,但是心里的感觉又骗不了人。楚铮在心里琢磨了许久,最终把这种感觉归结为霍思锦机敏过人,她可能真的有成为丞相的能力。

所以楚铮才会出手试探,将霍思锦收归东宫做谋士。

后来,霍思锦的表现也的确没有让楚铮失望,她博览群书,颇有才华,最重要的是,目光清明,遇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朝政上。比如说这次桃花汛,楚铮自己只是辅助,所有的事情都是由霍思锦统筹规划。

而事实证明,这趟差事霍思锦完成的极好,即便是楚铮自己来做,也未必能有霍思锦这样周全。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想到他后来会做一个更加离奇荒诞的梦!

梦境里,他居然亲了她!

更加诡异的是,梦醒之后,他看见霍思锦,居然有那么一瞬也产生了想亲吻她的感觉。

他竟然做梦梦见自己亲了一个男人,而且梦醒之后还想亲,楚铮只觉心里烦躁,他肯定是中毒了。只是祜州的大夫医术有限,诊不出来他到底中了什么毒。

手指紧紧地捏着书页,楚铮在心里对自己说,回到京城,他一定要立刻请御医看诊,必须要将体内的毒拔除!

该死!他看着她,竟然再一次生出了龌龊的念头。

对此,霍思锦却浑然不觉,她的注意力全都在手中的笔上,耐心而谨慎的书写着,一笔一划尽可能地接近原本的字迹。

终于,写完了最后一笔,霍思锦仔细地看了看手中的账簿,微微点了点头,这本账簿和那本真的账簿字迹相差无几,除非是遇到字迹鉴定高手,一般人是看出来的。

霍思锦轻轻舒了一口气,方才抬起头来,笑语盈盈:“天行,我已经写好了,你可要过目?”

楚铮接过,随手翻了两页,便轻唤一声:“长冬!”

门外的郑长冬闻声,立刻走了进来,拱手行礼:“属下在。”

“把这本账簿送回去。”楚铮将手中的账簿递给郑长冬。

郑长冬本是小心谨慎之人,原封不动的将账簿放回了原位,睡得正沉的杜大人根本就没有发现。

杜大人正做着美梦,梦见自己得太子殿下重用,太子不仅没有追究他从前贪墨之事,反而还为他进言,赞他为祜州百姓不辞辛劳,劳苦功高,顷刻之间他杜言才官升三级,引得同僚纷纷侧目。

原本杜大人以为他死定了,是霍思锦的一席话让他给了他莫大的希望。一直以为,他都以为霍思锦来者不善,所以他一直小心防备着她。

谁曾想,原来是他想多了,霍思紧不仅不是来查他的,反而向太子殿下美言。

太子殿下人没来,那霍思锦这个东宫长史就是太子眼睛,霍思姐说的话就代表太子的意思。

有霍思锦为他美言,太子殿下定会对他多加赞赏,这一点杜大人深信不疑。

只是他的美梦很快哭破灭了。

楚铮的弹劾折子很快送到了皇帝御前。祜州知州杜言才贪墨,每年朝廷拨给祜州灾民的赈灾银大半都进了杜言才的私库,真正用于修筑堤坝,救济灾民的银子少之又少。

当然,楚铮并非空口弹劾,人证物证聚在,杜言才家中价值千金的藏品,杜言才心腹师爷的证词等等,而那本账簿并不在其中。

楚铮弹劾的是杜言才一人。

皇帝看了折子,当即大怒。这些年来国库空虚,每年拨给祜州的赈灾银实属不易,几乎是硬挤出来的银子。

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那点银子,居然没有用到实处上,反而进了杜言才这个贪官污吏的口袋,皇帝龙颜大怒,即可命人八百里加急,传旨给楚铮,立刻将杜言才押解回京。

皇帝心里清楚,杜言才做了祜州知州近十年的时间,年年贪墨,朝廷却一无所知,这不合理。除非是朝中有杜言才的同党,官官相护,瞒天过海。

至于是什么人这么大胆子?皇帝在脑海中将朝堂上的人都一一过了一遍,会做这种事情的人,左不过就是那几个人。

皇帝头一个怀疑的就是承恩侯,承恩侯在吏部任职,而且,户部里有一位侍郎也是出自承恩侯府。

吏部管的是官员的考核,户部掌管国库的一应开支,有这两部的官员帮着遮掩,杜言才要想贪墨,可是容易得很!

承恩侯是皇帝的嫡亲舅舅,原本他该是皇帝亲近、信任的人,只是自从姚妃被立为皇后,皇帝就疏远了承恩侯。

皇帝不喜欢他这个舅舅,承恩侯知道,但是看在太后的份上,皇帝并没有对他怎么样,只是最近为何皇帝看他的目光很是阴冷,好似要将他吃了一般?

承恩侯只觉脊背一凉,心头大骇,只怕是出岔子了!

联想到太子楚铮离京快一个月了,人却又没在祜州,形容不明,难不成是问题就出在这儿?

承恩侯只觉不对,下了朝,立刻就往五皇子楚恒的宫殿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