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重生名门太子妃 > 第88章 对质,大殿斥太子

第88章 对质,大殿斥太子

书名:重生名门太子妃 作者:流光之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57:17

杜言才的死到底是谁做的,是楚黎,还是楚恒?还是两人都掺了一脚?

一时之间,霍思锦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然会趁机落井下石。

杜言才的遗书只是开端,对方定然还有下一步棋。

事实果然如霍思锦所料,第二天,事态就该严重了。杜言才之女杜紫瑜敲登闻鼓为父鸣冤。

登闻鼓本是为南楚上下所有臣民而立,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敲响登闻鼓,就可上达天听,御前鸣冤。只是登闻鼓一旦敲响,敲鼓之人要受杖责四十。

敲登闻鼓要受杖责四十,之所以会有这样一条规矩,就是要让人知道登闻鼓不是轻易能敲的。那四十棍子打下去,可并非是做做样子,南楚自设立登闻鼓以来,总共就敲响了两次,而敲响登闻鼓的人,一个终身卧病在床,成了残废,另一个虽然硬撑着活了下来,也没有落下残疾,但是也大病一场,据说养了一年多才痊愈。

多年未曾响起的登闻鼓,如今却被一个弱女子敲响了,一时间引来无数人的目光。

一个年纪轻轻的弱女子不惜自己的身体,为父鸣冤,又为杜言才留下的那封遗书增加了可信度。

太子楚铮脾性刚烈暴戾,铁血手腕早就引得许多臣子不满,如今有人状告楚铮,那些大臣们见风使舵,纷纷上书皇帝。

游走于朝堂的臣子们自然不会明说楚铮有罪,但一个接一个地上书皇帝,事关东宫太子,一国储君,绝不能任由这样的丑闻流传,这件事情必须要查的一清二楚,既是为了不让天下臣民寒心,也是为了东宫太子的颜面。

事情都发展到这一步了,即便是大臣们不上书,皇帝也会下令彻查此事。

又有大臣进言,太子是一国储君,一直以来也深受陛下信任,为了证明的太子的清白,也为了表明陛下的不偏私,不如当庭审案,并且多留几位重臣旁听。

臣子之言并无不妥,皇帝也就允了,下令在金銮殿上审理此案,刑部费尚书为主审官,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均留于殿中旁听。

金銮殿上,杜紫瑜跪在地上,刚受了杖责四十的她面容惨白,嘴唇干裂,额前的碎发受汗水影响,紧紧地贴着肌肤。

虚弱而狼狈的杜紫瑜抬头朝楚铮的方向看了一眼,那眼神里充斥着恨意,好似要将他撕碎一般。

金銮殿中众人,包括皇帝在内,将杜紫瑜的神色举止看在眼里,也不由得对太子楚铮多了一分怀疑。杜紫瑜不可能无缘无故对楚铮这么大的恨意,难道真是楚铮嫁祸杜言才,将罪责推的一干二净?

对于杜紫瑜充斥着恨意的眼神,楚铮却恍若没看见一般,依然直挺挺地立于一旁,眼眸微垂,神色淡然。

杜言才从一个贪污犯,摇身一变成了蒙受冤屈的忠臣,这已经让人惊讶不已了,而杜紫瑜在御前所说的话,更是让众人着实吃了一惊。

杜紫瑜痛斥楚铮因为对杜言才怀恨在心,又见祜州赈灾银的事情瞒不住了,所以就将贪污之罪尽数推到杜言才头上,又以杜家家眷为要挟,逼迫杜言才进京认罪。

至于楚铮为何对杜言才怀恨在心,原因就出在杜紫瑜身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楚铮看了杜紫瑜的身子,女儿家的清白最是重要,杜言才是读过圣贤书的人,知道了这件事,就要求楚铮娶了杜紫瑜,对她负责。而楚铮却不愿意,又怕事情传扬出去,对他名声不利,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卑劣行径。

看了姑娘的身子,却不愿意娶,这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似乎并不会闹出多大的风波。但是这事落在楚铮头上,那就不奇怪了。

楚铮身边无妻妾,就连通房宫女也没有。楚铮不喜女色,为此皇帝还曾夸赞过他,身为一国储君,不沉溺女色,这是好事。

经杜紫瑜这么一说,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禁联想到其中原委:楚铮为了保持自己不近女色的好名声,所以才不愿对杜紫瑜负责。身为东宫太子,功利心如此重,这气量着实差了些。

“太子,是否真有此事?”

任谁都看得出来,皇帝此刻心情并不太好。皇帝素来喜欢楚铮这个儿子,都是亲昵地叫他铮儿,如今却是生硬的太子二字,并且还是用这样严肃的口吻。

立在楚铮不远处的楚恒心下一喜,眼角眉梢无一没有流露出喜色。他总算是看到皇帝对楚铮冷脸的样子了,天知道,这一年多以来他心里有多嫉妒楚铮!

倘若证实的确是楚铮以卑劣的手段诬陷杜言才,那么他的东宫太子位置就该易主了。楚恒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到了楚黎身上,唇角的笑意瞬间沉了下去。

几个皇子里面,父皇最不喜欢的就是他,即便是楚铮被废,东宫太子之位也未必会落在自己头上,反倒是楚黎是目前活着的皇子中最年长的,母族又是簪缨世家靖北侯府,父皇对他也多有夸赞。太子之位只怕多半会落到楚黎头上。

不行!他绝不能让楚黎捡了这个天大的便宜。

楚恒立刻快步上前两步,朝皇帝禀告道:“父皇,儿臣有一提议。”

皇帝刚发问楚铮,楚铮还没未曾回答,却是楚恒先一步冒出来,皇帝脸色微沉,“你想说什么。”

若是皇帝方才对楚铮说话的语气不好,此刻对楚恒说话的语气就更不悦了。

此刻,楚恒也顾不得看皇帝的神色了,当下说道:“父皇,既是审案,只听一人之言,空有失偏颇,儿臣以为当传召前往祜州的主要官员。”

祜州之行,是东宫的差事,随行的主要官员皆是东宫的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新晋的靖北侯世子,同时也是东宫长史霍思锦。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纷纷附议。

“陛下,五皇子此言甚是,将前往祜州的官员传召进殿,当庭对质,也好还太子殿下清白。”承恩侯很快就明白了楚恒的意思,霍思锦可是霍家的人,三皇子楚黎的亲表弟,若是能将霍思锦扯进来,那三皇子必然也会跟着受些影响。

一石二鸟,再好不过。

立在人群中的靖北侯脸色微变,虽然他不喜欢霍思锦这个儿子,但是他们毕竟是父子血亲,儿子出了事,父亲不可能不跟着受牵连。

可是,靖北侯却无法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内侍去传召霍思锦。

不多时,霍思锦也进了大殿,与皇帝行跪拜大礼:“微臣霍长锦叩见陛下。”

皇帝揉了揉眉心,微微抬手,“平身。费尚书,继续。”

刑部费尚书这才朝霍思锦问道:“霍长史,你可知太子在祜州可有与杜家女眷发生争执?”

闻言,霍思锦眉梢迅速地挑了一下,费尚书这话说的很是含糊,太子楚铮是否与杜家女眷发生争执?

这话里明显存着陷阱,倘若立在这里的是年仅十五岁的霍思锦,她或许会准确无误地踩到陷阱,但是旁人不知,十五岁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曾做过两年丞相的霍思锦。

霍思锦的目光从杜紫瑜身上撇过,“太子殿下身份高贵,不屑与女眷发生争执。”

随即又道:“在祜州时,太子殿下微服私访,隐瞒了真实身份,所以一应事由都是由长锦打理。不过费尚书问起此事,长锦倒是想起一件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