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灵异 > 末世大佬问鼎娱乐圈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我爱上了一个戏疯子(上)

薄厚均匀的纸页承载着与其重量毫不相符的信息量,谢青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回忆,等翻到最后一页,确认这篇采访的内容到此为止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疑问得以解答的恍然,也并非看完详实物料的餍足,而是无法言说的无奈。

“有人学坏了,我不说是谁。”谢青盐盯着杂志内页的秦绝单人图悄声嘀咕,“头一次见到这样避重就轻的演员。”

平心而论,《百年光影》首席记者许丛柏的笔力相当出色,秦绝的回答亦在兼具趣味与深度的同时不失真诚,饶是对这本杂志和这位演员不感兴趣的读者偶然翻到这篇人物专访,也会觉得内容读了不亏。

然而,唯有谢青盐这些真正了解秦绝,又陪她一路走来的卿卿们才看得出来——这家伙没说实话。

你小子,拍戏的辛苦,你是真一点不提啊。

谢青盐作为卿卿的那部分在气恼,其实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提,只是,这回答的风格太秦绝了,经典“能吃的苦都不叫苦”,“分内的事哪还分苦不苦”,她喜欢的演员就是这样对自己苛刻冷淡到难以言喻,文内所有与拍戏相关的自述,秦绝的口吻都堪称冷漠,更像是用上帝视角去剖析当时的心境、状态,丝毫不管这么冰冷的叙述结合着事情本身会给真心在乎她、心疼她的人隔空造成多少暴击。

但生气归生气,谢青盐又不得不承认,她作为普通观众的那部分,着实被秦绝的态度和做派深深吸引,发自内心地对这位演员的人格魅力抱以欣赏,由衷地敬佩她的品格。

“……疯子。”

少顷,谢青盐的复杂心绪化为一句轻飘飘的抱怨。她叹了口气,点开题头是“浅析秦绝‘浸入派’式演技——以《白昼之雨》为例”的分析草稿,看了半天,最终删掉了这行字,重新打出一行主观意味极强,情感色彩浓烈的新标题。

《我爱上了一个戏疯子》

……

常有同好找我,问我能不能写一篇“秦绝入坑指南”或者“带你认识秦绝”这样的文章,好方便她们拿出去向路人卖安利。

但实际上只要亲身落笔(敲键盘),一定会明白那种感觉,那种不知道从哪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全面而详细地介绍秦绝的迷茫,以及想来想去都觉得还差点什么,写着写着就摆了的释然。

以至于每一次,我删删改改,兜兜转转,最后也只能说:

“秦绝,他是一位演员。”

想了解更多,那就请你去看他的作品,再多,就请看拍摄花絮,日常录播,等等。

因为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要描述秦绝很难,他没有所谓的“人设”,不会固定地遵循某些逻辑或某些人的预想来说话、做事,他是活生生的复杂的人,他的状态、情绪、实力在变化,他面对不同的事有不同的原则和准则。

说他帅气?是,也不是,因为不论是《白昼之雨》里的莫森还是小品《父与子》里的中年父亲,都并非客观意义上的好看。但凡他接一个或肥胖或貌丑的角色,我毫不怀疑我能很快看见一个完全不帅甚至“惨不忍睹”的秦绝。

说他敬业?是,确实是,可敬业的标准是什么?在有些人眼里,准时抵达片场、记住台词、真人出镜拍戏,就已是敬业。这么算下来,出演角色必有亲笔分析思考整理的角色小传、不顾身体健康为戏疯狂减脂减肌、两周时间手语从入门到精通、演聋哑人硬生生把嗓子喊成大白嗓以至差点失声、长时间吊着威亚做空中飞人、一两天之内真发漂成全白又染回来、拍坠崖戏不用替身脸朝下反复跳水,这样的秦绝的敬业,又是哪种敬业?

说他宠粉?是,自出道至今没收过粉丝一个支付点,线下接机送机自费包车接送粉丝来回,自己掏钱给粉丝办游戏中心会员年卡,不愿意粉丝生态圈被外界不必要的撕逼掐架打扰于是亲自动手做网站做App,各项功能一应俱全,连粉丝写cp同人文怎么打tag怎么避雷、印周边怎么算版权和授权都提供明确规章,但迄今为止杜绝任何粉丝指导,坚决抵制粉丝刷数据催通告,严禁粉丝私自建站集资跟机追线下,但凡粉丝指指点点表达不满直接翻白眼开怼?

说他性格好,会照顾人?这就又要提到标准了,怎么叫“会照顾人”?是随手给别人递一瓶水,还是在片场幕后默默做全能砖头,上到镜头机位摄像下到动作表演指导,大到统筹剧组、外谈合作、内领团队,小到自费筹备防暑物资、平时和小工一起收拾器材、杀青后请全剧组吃饭按摩休息,总之能帮上忙出到力的绝不含糊?

那说他多才全能总可以了吧?文戏武戏、伪性变声、机位打光、方言外语、唱歌跳舞、作词作曲编曲、钢琴吉他架子鼓、编程序敲代码组装无人机,他都会,甚至精通,但是很好笑,人家本人不承认的,本人唯一认证的职业只有做演员,夸他两句他说你别闹,这叫什么全能,辱全能了,不要吹得天花乱坠。

所以秦绝真的很复杂,光靠三言两语根本没办法向一个完全不知情的路人介绍他,也没办法快速建立起他真实、鲜活、立体的形象。

毕竟,秦绝身上没有标签。

你可以草率地通过一些营销号式描述,在心里描绘出一个“颜值高”、“有实力”、“老父亲”的印象,但这些显然不足以概括秦绝这个人。

哪怕我接下来要说的,也仅仅是我所理解到的、秦绝的其中一部分。

我心目中的秦绝是个老顽固。

你很少在他这个年龄段看到他这样的人:做事稳重,气质老成,性格偏执,脾气貌似很好,实则很臭很轴。

上一个我遇到的这样的人,是我爷爷。

我家那位老人家收藏癖好极重,特别是邮票和纪念币,伸手碰一下或说他两句,他立刻跟你吹胡子瞪眼,无他,钟爱而已。

秦绝也是,你跟他聊表演,他能和你从白天聊到黑,你试图劝导他演戏别那么拼命,他反手一个“您哪位?”,“我乐意”,“你管得着吗?”三连。

这人就这样,招人喜欢,也招人生气。

他有很多双标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他关心爱护粉丝,但粉丝心疼他,他说没必要,或者他状态差的时候眼巴巴地回家找粉丝贴贴,却又不许粉丝伤心难过,安慰他的话也得少说,只要陪着他就行,要么就是他在外面出点什么事,受委屈了被坑了被误会了,粉丝急得要死,他说你先别急,稍安勿躁,当初说好了有事让我先来,你们老实呆着别操这个心。

这男的有时候就挺烦人的。

不知道哪来的大男子主义,把咬牙硬扛当成自己男子汉的勋章。

(划掉)嫂子你看他!(划掉)

所以这边追星不建议追秦绝。

最好最舒服的是只做他的影迷,有作品就看,没作品就等着下一部作品官宣上映,反正他亲口保证过希望能做到在大家观看他的作品时“不会觉得值不回票价或浪费时间”,这句话到目前为止已经经过了重重检验,值得一信。

那么,说回《白昼之雨》。

首先恭喜秦绝老师获得第82届维纳佐拉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三十年以来第一位龙洲“海明珠”影帝。你的实力有口皆碑,你的成就众望所归,期待你未来的作品。

其次,《白昼之雨》仍在上映中,目前暂无完整片源,本文所有分析皆依赖于作者观影时的个人记录以及某瓣、V博等平台的大众影评,不排除错漏情况,请辩证看待,切勿尽信。

另,本文以影片的剧情发展为主轴,着重关注角色莫森及其演员秦绝在戏里戏外的经历,间或夹杂轶事趣闻,篇幅较长,含视频、图片,请您酌情阅读。

【·剧抛脸·】

莫森的第一次出场,是在邱雪工作的咖啡厅室外。

比面部特写更早出现的是手部特写。那是一只瘦得脱形的手,手心手背都很薄,看不见多少肉,骨节和血管明显凸出,十分狰狞,尽管皮肤颜色都白得过分,莫森却没有诸多作品里白化病人那种空灵淡雅的美,唯有病态,不健康,非正常。

紧接着,真正意义上的出镜。杂乱而紧皱着的眉毛,消瘦到颧骨突出的脸颊,两道深深的唇弧。

《白昼之雨》的妆造水准无须赘述,不过在妆造之前,秦绝本人是这样的。

这是《囚笼》剧照[图片.jpg],小麦色皮肤,浓眉凤眼,身材偏瘦但还算匀称。

这是去年11月初到11月下旬的V博录播截图[图片1.jpg][图片2.jpg][图片3.jpg],《白昼之雨》的角色试镜在去年11月27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你能明显看出秦绝的个人形貌从“少年赤那”转向“莫森”,而这仅仅是为试镜做准备。

这是《白昼之雨》定妆照[图片.jpg],眼球凸肿,黑眼圈,四肢细得宛如初中生,塌肩驼背,气色和气质都与之前截然相反,俨然是两个不同的人。

再随意放一些拍摄时间在《白昼之雨》后的作品截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加班的一日》、《父与子》、《空碑》、《熔炉》、《非雁》、《谁是侦凶》、《FRoZEN》和《心影链接》。

[并列长图.jpg]

“要演的角色不一样,我当然也要不一样,演员不就是干这个的么?”——节选自秦绝《百年光影》。

秦绝是剧抛脸。

即便用最严格的标准去判定,他也毫无疑问是一位拥有剧抛脸的演员。

态度上,他有觉悟;气质上,他有演技;外形上,他有近乎病态的毅力。

这三点要素,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

而且,现阶段没有任何一种医美、药物、健身、节食手段能让一个人在二十天左右从[V博录播截图.jpg]变成[《白昼之雨》定妆照.jpg]。

一个结论显而易见:秦绝为达目的,采用的做法非常极端。

鉴于他在电影杀青后迅速调养好了身体,此处我不多评。我只能说,希望各位演员老师们不要采取每天一顿蔬菜沙拉、除此之外只喝水、强行熬夜耗心神以及更不为人知的方式方法减肥瘦身。

虽然我非常清楚,秦绝应该是不会听的。

他连贺导的话都不听。

[文字引用:《白昼之雨》定档发布会现场,秦绝自述在拍戏期间硬撑状态,遭贺栩指责“这样是在损害你的职业寿命”,对此秦绝表示,他下次还敢。——《影视周报》]

事后也没有好好反省。(3月初《白昼之雨》杀青,6月初《熔炉》拍摄)

[视频引用:《熔炉》拍摄花絮秦绝大白嗓试音 《熔炉》正片法庭表演片段 《熔炉》点评环节秦绝下意识打手语及举起话筒但发不出声.flv]

常言道不疯魔,不成活,或许正是这样对角色、对表演极致到不被人理解的追求,才让秦绝将莫森一角演绎得如此鲜活完满。作为路人,震撼且敬佩;作为影迷,感谢加欣赏;作为粉丝,骄傲并叹息。

【·声音与台词·】

“我觉得演员要有自我奉献精神。在表演的时候,你的一切都是角色的。你的身体、情绪、声音……所有的所有,都不属于你自己。”——节选自秦绝《百年光影》。

秦绝拥有许多既实用又吸引眼球的技能,但每每总是藏着掖着,只有在演戏时才会出其不意地展示出来,比如,切换声线。

严谨点说,“声线”或者“嗓音”并非固定,人的音色取决于他或她发声的部位和共鸣的腔体,只要掌握技巧,大多数人都能让自己的声音变高变低。

然而,像秦绝这样音域过分广阔且能够善加利用的演员仍是少数。

迄今为止,秦绝的所有作品,皆由他原声出镜。

条件允许的作品,皆是现场收录原声,条件不允许的作品,秦绝亦会自己后期配音。

《白昼之雨》原作小说中有提及到“(莫森)讲话的声音低哑中含着股甜味儿”。秦绝在电影里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这种嗓音,不论在拍戏期间,还是在准备试镜的那段时间里,他都保持着这一声线。

不只是莫森,《父与子》里父亲的粗犷男声,《空碑》里秦弟弟的少年音,《熔炉》里聋哑少年琴的嘶哑大白嗓,《谁是侦凶》里秦封的磁性男低音甚至跨性别演绎时的标准女声,秦绝如他所言,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角色,包括声音。

[视频引用:震撼!这声音居然是他本人发出来的?!|秦绝声线合集|持续更新中.flv]

以及“声台形表”四项演员基本功里同样重要的台词。

[视频引用:秦绝练习台词念白|日常录播切片.flv]

“台词也是这样的,要先开嗓,锻炼声带、舌头、口腔这些,首先让硬件不拖后腿,让自己口齿清晰,接着才能去锻炼软性实力,也就是赋予感情,添加合适的顿点、气口。”——节选自秦绝《RayE\/妙影荟萃》。

“当时剧本围读,他(秦绝)随身带着三个笔记本,黑色的是莫森的人物小传,蓝色的标着台词的韵脚、语调、气口,还有角色对应的感情和心态……。”——节选自王茗《镜头追踪》采访。

秦绝在《囚笼》里饰演的少年赤那并无台词,但在《白昼之雨》中,以莫森与田刚的饭馆对谈为例,他对声音和台词的拿捏足够专业,不仅感情到位,吐字清晰,细节之处亦不遗漏。

譬如莫森一直在抽烟,很少喝水,所以秦绝的嗓音在低哑的基础上灵活地变得更哑,且有断断续续的干涩感,将角色演绎得愈发真实。

再如雨夜小树林的回忆杀,少年莫森唆使曹昊击打何冶,当时他平静的口吻,因兴奋而骤然拔高的尾音,又在怂恿时下落的轻柔的语气,乃至看到曹昊畏畏缩缩,于是失去耐心的烦躁咒骂,无不体现出秦绝对台词的精湛掌控。在情绪饱满的同时,节奏和张力也处理得极为优秀。

至于莫森行凶杀人时的粗重喘息、费力咽口水的动静,以及发疯状态下的高声嘶吼,考虑到秦绝当时还是一位以浸入式演技为主的演员,此处便不从台词技巧的角度来分析鉴赏。

【·浸入派·】

[文字引用:对于自己的男主角出道作,彼时表演经验甚少的秦绝表示,当时要顺利演出莫森,他只能不断催眠自己“你就是莫森”。——《电影时评》]

浸入式演技,用秦绝本人的话说,是“非科班”、“野路子”。

“我是半路出家,从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本色出演’,接着第二个角色(莫森)的人生经历和我本人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地成为了一个‘浸入派’演员。”

“我的做法是让自己完全与角色共情,有相似的地方,我就让角色覆盖自己,有截然不同的地方,我就把自己的人格丢掉,让我彻底成为他。在这种‘完全浸入’的情况下,我和角色是一体的,就像‘被附身’一样,所以下意识的一些思维、行为,其实都是角色做出来的。演戏中的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做这件事。”

——节选自秦绝《RayE\/妙影荟萃》。

秦绝总说他这套法子是在取巧。他说得没错,《白昼之雨》里有许多匪夷所思,仔细一想却又情理之中的细节。

其中之一,是莫森在厨房里给曹昊打电话,叫他过来一起帮忙杀掉田刚的片段。当时,莫森歪头夹着电话,腾出手去擦厨刀,从动作幅度来看,他擦得并不认真细致,也没有太过敷衍,真正让我留意到这里的还是一个小细节:莫森抓着抹布的那只手会时不时停顿一下,明明擦拭已经停止,他的手指却似乎还在动。

我起初想不明白,还以为这是在表现他焦虑、烦躁,因此有这种多动症似的表现。后来自己做饭拿起菜刀,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个小动作是在用指甲抠刀面。

是油点、菜末或者什么别的污渍,因为主人没有精心呵护刀具,所以黏在刀刃表面,等到下次要用的时候才发现。莫森那时就是在拿指甲把它们剐蹭掉。

我不认为贺导在讲戏的时候会具体落实到这样的细枝末节。

所以我大胆推测,这或许就是秦绝说的,是角色“附身”演员后自发做出的事。

类似的桥段,还有那段被其他影评反复提及的“莫森持刀把刚回家的职员杀死后,面不改色地重新坐回餐桌前吃面”。

“看秦绝表演,能看到不少惊喜,也能看到不少惊吓。当他处于沉浸状态,即我们俗称的入戏状态时,他的许多举动都是剧本里从来没安排过的。其中有一场就是,拍的杀人戏,杀完人了,秦绝拿着刀往回走,走到厨房里自己给自己找吃的,开始煮面。很突然,当时谁也没想到他冷不丁会这么做。喊‘卡’之后我问他怎么想的,是出于什么考虑加的这段戏,结果他比我们这些坐在监视器后面的人还茫然,只是跟我说:‘因为当时饿了。饿了,所以要吃饭。’”

——节选自贺栩《百年光影》。

这段不管是看贺导的文字描述,还是回忆影片中的情节画面,都让人毛骨悚然。

同时它也证明了,要点评《白昼之雨》里秦绝的演技其实很难,因为他的所做所演,有很大一部分都只能用“浑然天成”来形容,是一种即兴,一种自然而然、玄之又玄的“感觉”,而非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演绎。

听上去的确神奇,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不用怎么努力就能进入那种“顺其自然的境界”,并呈现出精彩的表演。

可正如经典名句所言,“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沉浸式演技固然有其优异之处,但不得不说,这种入戏方法非常极端,许多浸入派演员终其一生都活在角色的影子里,被角色的人生经历笼罩,被角色的三观和情绪左右,以至于失去自我,不断承受煎熬和折磨。

……事实上,秦绝在饰演莫森,拍摄《白昼之雨》的那段时间里,也绝对谈不上状态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