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流放王妃靠种田造反 > 第410章 来自皇后的暴击

第410章 来自皇后的暴击

书名:流放王妃靠种田造反 作者:一个豆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6-11 20:47:52

“河阴县冰灾?”

谢元收到了奏折,扫了一眼,没有多想,就说道:“既然有灾,那就按照章程去救援啊!”

有灾赈灾,也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嘛。

不过,说完这话,谢元就反应过来:不对劲!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小事儿,政事堂不会把奏折送到她的面前。

这是——

下马威?

还是想来个试探?

试探一下她这个监国皇后,到底是无知妇人,还是确有其才?

“回禀皇后娘娘,赈灾说着容易,实则艰难!”

果然,就在谢元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崔弘开口了。

他站起身,手握笏板走出了队列。

明明是他主动出列,等站好后,却又一脸为难、欲言又止。

得!

这么快就进入表演状态了。

偏偏作为一个搞朝政的,还不能非黑即白的戳破。

要懂得妥协,要学会装傻,很多时候,还需要“配合”。

谢元挑眉,“艰难?有何艰难?崔相公请讲。”

“其一,赈灾需要钱粮!”

崔弘态度恭敬,但说出的话,却带着刺儿。

他就差点儿指着谢元的鼻子,问她是不是傻——开口闭口就要救援!

救灾是那么好救的?

不要钱还是不要粮?

有了钱粮,又该派哪位官员前往?

若是有贪墨,或是借机发国难财、逼反良民又该如何?

是否加派人手,是否安排护卫?

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到,并做好相应的安排。

而高坐在龙椅之侧的谢皇后,却只说了句“去救援”,好生轻巧!

谢元:……当然轻巧!

本宫一项的原则就是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筹集钱粮,当由户部负责;

选派官员,当由吏部,或是三位宰相推荐;

至于官员是否有贪墨等劣迹,则有御史台、监察司监督。

还有钦差护卫、兵马等,则需要兵部来配合!

谢元是监国皇后,只需要做决定。

而不是要事无巨细,事事躬亲。

谢元听懂了崔弘的“控诉”,却没有任何表露。

既不恼怒,也不羞愧,更不觉得尴尬。

她依然端庄高贵地坐着,静静地看着崔弘。

谢元仿佛在说:然后呢?是不是还有“其二”?

崔弘:……第一波攻击,谢皇后居然没有受到影响?

无所谓!

或许谢皇后根本就没有听懂我的言下之意。

也是,一个女人!

懂不懂什么叫“皮里阳秋”?

谢元继续无辜脸。

崔弘无奈,只得说道:“其二,除了钱粮,河阴县全县的麦田全都损坏。”

如今已经四月份了,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麦田就该收割。

结果呢,刚刚结穗的粮食没了,农户们这一年的收成就没有了。

当然,只要不是末代王朝,只要不是昏聩的皇帝,都会选择减免税收,并发放救济粮。

可,钱呢?粮呢?

这些可不是凭空就能变出来的。

就算找户部,户部尚书也不是神仙,国库里没钱,难道还能让他点石成金?

“娘娘!崔相公所言甚是!”

果然,户部尚书怕自己被谢皇后点名,便主动站了出来。

他双手抱着笏板,一脸的为难,“圣人此次征讨突厥,十三万大军,四万匹战马——”

人吃马喂的,所需要的粮草数量非常大。

户部尚书看了眼手中的笏板。

咳咳,这年代的笏板,更多的像个“备忘录”。

朝臣们会在上面用蝇头小字,写一些“小抄”。

如果自己忘了,或是记不太清,就可以一边看着笏板,一边启奏。

比如,户部尚书这次就把一些具体的数据写了上去。

他扫了一眼,朗声道:“此次为了圣人的御驾亲征,户部调拨了粮食三十万石。”

“这也只够十个月的消耗!”

“臣为了保险起见,特意调拨了大军途经的几个县城的官仓!”

说到这里,户部尚书抬起头,眼底带着明显的为难与愧疚:“其中,就有河阴县的五千石!”

谢元:……哇!好巧哦!

赫连珏要出征,户部筹集粮饷。

为了确保大军不挨饿,人家尚书还把沿途几个县的官仓都搬空了。

受灾的河阴县就在其中。

河阴县的百姓受了冰灾,饥寒交迫,嗷嗷待哺。

本该能够救济灾民的储备粮被动用了……

呵呵,如果有人想要故意煽动,分分钟都能在河阴县弄出民乱啊。

“李尚书,国库竟空虚至此?”

谢元故意露出一副“我不信、你别骗我”的神情。

她这个反应,颇有点儿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无知妇人,被些许小困难就急得六神无主。

接下来,她还就有可能无情无耻无理取闹!

“回禀娘娘,国库原本还有些盈余,但——”

说到这里,户部尚书忽然闭了嘴。

得,这又是在暗搓搓的责怪赫连珏不该出兵突厥啊。

如果不是赫连珏弄了个“为母报仇”的旗号,这些人估计都会攻讦他穷兵黩武。

“本宫不信!”

谢元没有辜负某些朝臣的猜测,竟真的开始了“我不信、我不听”的撒泼。

崔弘&户部尚书:……

知道谢皇后是个妇人,可、可好歹也是被圣人委以“监国”重任的一国之母啊。

怎么能说出“我不信”这样近乎耍赖的话!

皇后娘娘,麻烦您讲讲道理!

这不是你信不信的问题,而是现实就是如此!

“李尚书,你来说一说,去年一年,我大周朝的国库岁入总计为多少?”

“租庸调、地税、户税、资课、附加税等各为多少?”

谢元耍完无赖,忽的话锋一转,又变得凌厉起来。

她一口气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户部尚书直接愣住了。

当然,作为尚书,他也真的不是尸位素餐、屁事不管。

至少去年一年的国库岁入总计是多少,他还是知道的,“去年国库共计收入2894万贯!”

但具体到各个详细的类目,比如粮食多少,生丝、麻等可以抵税的物资有多少,以及一些其他的税收收入金额,他却记不住了。

他的笏板也不够大,这年头也没有阿拉伯数字,想要用汉字书写数字,真的需要好多字。

“具体的类目岁入,臣、臣再去查!”

谢元笑了,说了句王熙凤的台词,“李尚书好生可笑,圣人面前,也容得你‘再去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