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快穿:直播进行时 > 第八百七十四章想身后名的汪直(二十)

(二十)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宦官与群臣便是平等的了。

这种情况,百官绝对不会视若无睹,听之任之。

奏折必然会如雪花般蜂拥而至,提出这个建议的万贵妃会再一次成为旁人口中的祸国妖后。

这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后宫专宠善妒那么简单了,这是干政。

是她疯了?

还是万贵妃疯了?

其实,万贵妃不必如此的。

“娘娘,不如我还是总督十二团营掌禁军吧,这样还能留在皇城陪娘娘。”

“娘娘是嫌弃我了吗?”

笙歌伏在万贵妃的膝盖上,故作可怜的说道。

万贵妃待她的这份感情,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她不怕旁人对她凶恶,大不了以牙还牙,但她怕旁人待她周全。

“汪直,趁本宫还能护你几年,你就趁着这几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过想过的生活吧。”

万贵妃揉着笙歌的脑袋,眼眶微微泛红。

她这个岁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撒手归西了,趁着还能护着的时候多护着些吧。

要不然,她一走,汪直的处境后会难上几分。

“汪直就想陪着娘娘。”

她不需要万贵妃为她做出如此大的牺牲。

十年苦心经营的美名,会瞬间毁于一旦,她不想看到万贵妃被千夫所指的模样。

那些不知所谓的人不配评价不配指责万贵妃。

“别孩子气。”

“你的每一份战报对于本宫来说都是最好的家书,也让旁的人看看,本宫养大的小汪直,也可以是封狼居胥的少年将军。”

“大汉有十七岁就一战成名,二十岁纵横河西走廊,二十二岁漠北决战的霍去病,我大明也会有战功赫赫的少年将军。”

“我们的小汪直不过也才十几岁,辽东一役赢得漂亮。”

万贵妃目光灼灼,眼睛似乎在发光。

若是汪直如霍去病一般闪耀,她也不负此生养育了他。

不对……

不能似霍去病般完美,否则……

算了,还是不那么耀眼,长命百岁些好了。

笙歌乍舌,霍去病……

万贵妃对她的期望竟然是霍去病……

那个一生都桀骜不驯,英气勃勃,威震天下,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娘娘,您这样说,我有点儿紧张。”

闻言万贵妃挑眉,开口道“紧张什么,本宫可是在皇面前夸下海口了,说你会似霍去病一般建立不世功勋,捍卫大明江山社稷,让万邦无人敢犯。”

“这可是本宫第一次在皇上面前打包票,别让本宫丢脸啊。”

万贵妃戳了戳笙歌的脑门儿,故作轻松。

“娘娘,那前朝那些……”

“那些人的话不需要听,又不是每个人都跟本宫一样慧眼识珠,再说了,本宫身居后宫,一年到头都不见得出去,又不仰仗那些人活。”

“风言风语皇上会挡下的,我就当假装不知道,眼不见心不烦。”

万贵妃打算了笙歌的话,宽慰着笙歌。

说的简单直白点儿,不就是被骂吗?前些年她刚入后宫霸占着皇上的时候又没少被骂。

就当是……

就当是重操旧业了。

无妨,无妨。

……

……

虽说明宪宗朱见深并没有兴师动众的向朝臣宣布,毕竟允太监从军,还是朝着将帅的目标去培养,明宪宗心里也有点儿慌。

毕竟,文臣发起狠来,比武将都难缠。

尤其是一旦一根筋拧起来,搞死谏那一套他可就真的吃不消了

拿性命换清名,文人最擅长。

但纸里包不住火,这下那些本来还有些幸灾乐祸想看着新旧司礼监掌印西厂提督争权夺利的人有些坐不住了。

宦官从军,圣上还真是开祖宗之先例啊。

所以,以后他们就要跟汪直同朝为官,互为同袍了?

这么一想,膈应极了。

往日里虽说汪直位高权重,但走的再高也是个内侍,他们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鄙夷的。

好吧,也是有嫉妒的,但是他们不承认。

而对汪直从军,最乐见其成的是商首辅,甚至还撺掇着明宪宗悄无声息的把汪直送出了京城,前往大同府。

没错,大同府就是朱见深交给笙歌的练兵之所。

看位置就知道,朱见深那颗想让瓦剌灰头土脸的心跃跃欲试。

待有人早朝要进言时,明宪宗朱见深双手一摊,表示朕也没办法啊,汪直已经走了,朕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群臣:……

商首辅低着头,深藏功与名的笑着。

当年,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汪直就是个注定惊才绝艳,惊艳众生的存在。

若论才学智慧,他的一众弟子门生没一个能比得上汪直的。

不曾想,汪直竟也有将帅之才。

商首辅的小本本上,不知在何时又加了一句,辽东战建州女真,汪直一箭杀女真主将,如天神下凡。

只是,如今汪直已经摆脱了大宦官的身份,光明正大的站于人前,还需要他这些只言片语证明身后名吗?

本来,他只是不忍汪直在史官笔下半分清名不留,想着可以在他的手札之中留下只言片语,让后人探索。

罢了,该记还是记着吧。

笙歌如同雨入江河,孑然一身潇潇洒洒赶赴大同府,而万贵妃这个靶子就成了群臣弹劾的火力点。

只是,他们越是骂,越是弹劾,万贵妃在民间的名声竟然越来越好,在茶楼说书人的口中,万贵妃就是为君分忧的贤妃,汪直就是神勇无比的小英雄。

不要问故事谁编的,要问就是笙歌。

毕竟在那些还在为满足温饱而谋生的百姓心中,可没有做官之人的那份自矜自傲,再说了也有不少贫苦家庭活不下去送孩子入宫为奴为婢的,所以宦官不宦官的不重要。

就算是宦官,也赶走了女真族。

只要能够保家卫国,就是真汉子。

故事听多了,自然就在脑海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固定的印象。

万贵妃可不是祸国妖妃,反而是明知会身背骂名,明知会千夫所指,依旧不拘一格举荐人才,只为大明,圣上则是知人善用的明君,无愧中兴之君的名号。

众大臣:这帮没脑子跟风倒的愚民,真是晦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